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朱熹的讀書方法:循序漸進和精于思考
點擊:  作者:涂石    來源:國際儒學聯合會  發布時間:2017-07-27 10:33:56

 

      朱熹讀書除了強調用心熟讀成誦外,還倡導循序而精致學原于思循序而精致即是循序漸進;學原于思即是精于思考。

  先談循序漸進。朱熹說:讀書法,莫貴于循序而精致。循序漸進,由粗至精是讀書人應遵循的方法和規律。所以朱熹又說:學者自博而約,自易而難,自近而遠,乃得其序。”“讀書之法,既先識得他外面一個皮殼了,又次識得他里面骨髓方好。讀書應當先觀其大體,先通懂粗懂,然后再細讀精讀,深入了解書中的奧妙。以讀四書為例,朱熹規定某要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大學》一篇,有等級次第,總作一處易曉,宜先看;《論語》卻實,但言語散見,初看亦難;《孟子》在感激興發人心處;《中庸》亦難讀,看三書后,方宜讀之。《大學》的規模是三綱八目,《論語》的根本是吾道一貫之,《孟子》的發越是存心養心盡心——知性——知天,《中庸》的微妙是。朱熹四書學就是以這傳統儒學文化四條精神血脈構成一個龐大理學體系。

  再談精于思考。朱熹說:學原于思。因為真正的知識并不是來自書本,而是來自思考。所以,讀書若不加以思考,是無從發現疑問、進而辨疑解難的。朱熹自宋慶元二年至慶元六年五月,相繼寫成的《楚辭集注》、《楚辭辨證》、《楚辭音考》和《楚辭后語》四部著作,是他積40余年攻讀《楚辭》、精于思考的讀書心得。在朱熹之前,從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到南宋洪興祖《楚辭補注》,都偏重章句名物的訓詁,不脫漢儒說經習氣,忽視對楚辭作品旨意義理之闡發與領會。而朱熹《楚辭集注》則力矯前人注解《楚辭》通病,完全仿照《詩集傳》體例、格局,《詩》六義成了他建造《楚辭》學體系的構架與模式,以《詩》學解說《楚辭》學,詩騷溝通;訓詁、聲韻、義理兼重。突出對字義章意的解釋,克服漢以來注解《楚辭》上偏重章句訓詁的經師風習,建立起一個字、音、義三者統一的《楚辭》解說體系。朱熹借注《楚辭》重塑了屈原忠君愛國的歷史形象,宣揚了理學人本主義。從歷代學者詮釋《楚辭》的史實說明,讀書是為了思考,這類人的確很少,朱熹是其中一個,從東漢到宋一千多年間,只有朱熹才寫出《楚辭集注》這樣一部不失為宋代知識分子思想解放運動中劃時代的楚辭學著作。

  總之,朱熹的讀書方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此體系是他在讀書窮理的總目標下建立起來的。他的讀書志向是走圣賢之道;他的讀書態度是專心致志;他的讀書方法是熟讀成誦;而循序漸進、精于思考則是他辨疑解難、圣經賢傳的根本。

  【來源:《人民日報》;作者:涂石】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