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1994年的日本首相是羽田孜, 他執政64天,不及袁世凱的83天。
日本首相走馬燈一樣,跟我家樓下保安小弟換的頻率差不多,甭說中國人,日本成年人若能把二戰后日本首相拉出一個完整名單來而不出現錯誤,即備記憶力大賽入場資格。
許多中國人記住了羽田孜先生,你道這是為甚?
如同很多中國人牢牢地記住了田中角榮先生一樣,乃是因為田中角榮力促中日友好,做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
當年,東北鄉下, 從剛剛從兵團調到農場的趙慕峰同學那里,我借到了一本《田中角榮傳》,如饑似渴地津津有味,夜里停電之后點燈熬油把書看完好不解渴。那個時候讀這種書要冒一點風險。
年輕的時候記憶力好,這本小書里面的若干內容,直到今天我還記得。
羽田孜比田中角榮要小得多, 在發展日中友好關系方面, 羽田孜的貢獻尚不能與田中角榮先生的破冰行動相媲美,但是,作為前首相他保持了一個記錄: 生前,每年,至少,訪問中國四次4次。
這還不算, 他是日本前首相當中第一個, 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一個,公開承認,我是中國人的后裔。
他的說法很有趣: “我的祖上姓秦,我們的身上有徐福的遺傳因子,在我的老家還有‘秦陽館’,作為徐福的后代,我們感到驕傲。”
看到這則消息,中國讀者會感受到這個日本前首相拉近了日中的距離,心里覺得有一種暖暖的,譬如一衣帶水的感覺了。于我而言,這種關系更近一些。 徐福是誰呀?徐福是幫助秦始皇尋訪長生不老秘方的那個山東黃縣的歷史名人啊, 徐福是我老鄉啊, 山東黃縣,就是今天的山東龍口,在那里能夠看到相當高大的徐福的雕像,還有用其名字命名的地名和建筑。直到今天,包括侯寶林姜昆唐杰忠等人在內,徐福穩穩地占據著山東黃縣第一大名人的位置。如此說來,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拐它幾個小彎兒,跟我也扯得上老鄉關系。
羽田孜先生,不應該這么客氣稱呼您,應直接叫“伙計,你好啊哇”。
伙計,你好,哇哇里哇啦哇啦哇啦好啊,好啊。
作為正國級的退休干部,前首相羽田孜有兩句名言。
一句是 ,“凡是與中國沾邊的事,我都高興去做。
另一句是,“有關徐福的活動,我都要爭取參如。”
“高興參加”和“爭取參加”,程度上還是不同的。他曾任自民黨日中邦交正常化協議會委員, 中日友好的事兒,他高興參加,有些也是職務行為。但徐福的事兒,這里邊就有“家族感情”在里面了, 伙計,這是咱家的事兒啊, 焉能不爭取參加?
二戰之后,中日關系不像今天這么僵,在沒有建立正常邦交關系之前,大批日本人到中國來,周總理接待過大量的日本朋友,毛主席也接待過很多日本客人,以民間交往促進官方關系解凍, 是那時對日總方針。來華日本人,有贖罪的、觀光的、經商的,更多是來觀察的……一貧如洗的新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迅速地滌蕩污泥濁水變得欣欣向榮,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整個國家有很強的動員力,充滿了蓬勃的激情。
上世紀50年代,在日本知識界盛行風潮:檢討軍國主義罪錯,學習中國經驗, 其左翼知識分子對于中共解放、治理中國,包括打敗日本軍隊的經驗高度重視。用今天的話來說,新中國輸出價值觀給日本。
羽田孜擔任自民黨日中邦交正常化協議會委員,已到了改革開放時期, 斯時中國向日本輸出價值觀仿佛結束了,財大氣粗的日本人又開始扮演教師爺了,中國也出現了基于財富原因而生的“哈日族”。這些“哈日族”反過來使部份日本人對中國瞧不起。
羽田孜坦言, 在我還只是名國會議員的時候,很多日本人只知道中國人口多,窮人也多,那時我周圍很多人認為想搞好日中關系的人非常可笑……
無論是出于血統,出于文化,還是出于遠見,羽田孜堅持日中友好的努力均難能可貴的, 三十幾年間,中國從一個窮漢子長成姚明般大個子,GDP總量遠遠超過了日本,穩居世界第二。
羽田孜先生說,他很高興看到這種變化。
很高興看到這種變化,這句話分量很重。
假如日本政商界多數人能夠接受中日國家地位、中日經濟體量上的這種變化,中日關系會比現在多好得多。今天日本很多人,不能夠接受中國成長變化了的事實,他們把甲午戰爭前后歷史上一段時間對中國的超出,曾對中國的頤指氣使當成歷史常態,以至于充滿了焦慮甚至敵意地對待中國今天不可遏止地發展。
因為材料有限,也因為沒有深入研究,未知羽田孜先生是否從歷史大趨勢的角度, 感受到了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作為一個龐大的原生性的沒有中斷過的文化共同體,必將恢復它往日的尊嚴與榮耀,日本作為其2000年的鄰國,安于中等國家的歷史定位,要比不安分地與中國比拼乃至刀兵相見更為理智 。
至于日本有沒有徐福的后人,有多少徐福的后人,如何從科學的人種學的歷史學的角度來確定誰是徐福的后人,這個話題太長了。
打住。
請注意,照片上的羽田孜穿的是中山裝。
“我出席國會會議的時候也穿這身衣服。”他說。
小細節,反映了文化追求,表達的不僅僅是審美。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