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既不過時,也無國界,因為他承載著人們的精神追求,在一代代人的記憶中,雷鋒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美好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積淀和延續。”
演講聲聲,激情澎湃。8月11日下午,不同膚色的嘉賓聚集在威斯汀酒店, “雷鋒精神在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傳承”主題演講活動成功舉辦。祭奠和傳承他們精神信仰的坐標——雷鋒。
1962年8月15日,一個意外的事故將雷鋒22歲的青春年華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天,55年后,舉國上下已形成了一股向雷鋒學習的暖流,他們的隊伍里既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有憨態可掬的孩子,他們共同的追求就是向雷鋒一樣為人處世。今日這群雷鋒的崇拜者的特殊身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中國金融產業匯集地、聞名遐邇的五星級國際酒店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的員工,在國際化管理模式的崗位上,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履行著著自己對雷鋒精神的傳承。
傳承紀念
酒店黨支部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為全人類和平做貢獻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企業文化之中,使中外員工和睦共融,共同促進酒店和諧發展。近年來,該酒店先后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稱號 、共青團北京市委授予的青年文明號稱號、“世界杰出金融區酒店”等幾十項榮譽表彰。
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負責人介紹說:“雷鋒和中國的學雷鋒群眾活動,應該成為造福人類的世界品牌。實踐證明,抓黨的建設,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開展弘揚雷鋒精神送溫暖活動,受到了外籍高管和員工的歡迎,有助于提高我黨和雷鋒的國際形象。”
本次活動由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和雷鋒雜志共同主辦,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副主席劉建新、中華全國總工會宣教部宣傳理論處處長李奉明、北京市西城區宣傳部宣傳文化科張玉剛、雷鋒雜志社總編輯陶克將軍、北京榜樣廖理純、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活動部副主任牛建春等參加活動。
臺下的國際友人觀眾對本次活動的主持人尤為關注,因為活動主持人正是雷鋒生前見證者,雷鋒生前輔導的孩子、雷鋒畫家劉靜。看到國際大酒店傳承雷鋒精神的濃厚氛圍,劉靜感到興奮和激動,她講述了自己與她最崇敬的雷鋒叔叔的一段往事,并把她創作的雷鋒畫像當場贈給了酒店員工。而后,她受邀擔任演講活動的主持人。宣講團成員分別來自威斯汀酒店保衛部、財務部、餐飲部、工程部、洗衣部、禮賓部、廚房部……
《只要你需要,哪里都有我》、《竭盡完美》、《你的事情,我寄掛在心》……一個個演講者通過自己崗位中發生的故事,通過不同角度,以朗讀者的姿態講述給觀眾。雷鋒以幫助他人為最大快樂,這是雷鋒精神的一個典型標識,也是我們今天仍然要樹立和弘揚的崇高品德。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里,也活躍著像雷鋒一樣的同事。
這群演講者中,有兩個特別的嘉賓引起大家注意,他們是來自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廚房部的國際友人廚師長庫瑪和廚房部總監盧卡。廚房部亞餐廚師長庫瑪用英文講述道:“自己初來中國的時候,因為不熟悉中文所以感到舉步維艱,但是來到中國后我并不失落,原因就是中國人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在大家的幫助下,我不但品嘗了北京地道的小吃,還激發了我的靈感,將西方餐飲文化融入到中國餐品的制作中。對于多數西方人來說,我認為雷鋒精神就是一種利他精神,了解了他的故事,我認為他應該被不同膚色人敬仰、傳承!”
廚房部總監盧卡講道:“雷鋒從小成為孤兒,命運奪走了他的一切,這種情況下多數人會變得冷漠、自私,但是相反,雷鋒謙和、熱情、不斷追求自我完善、樂于助人,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研究。”
點評嘉賓,北京榜樣廖理純用“大開眼界、心靈震撼”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說:“雷鋒是人類信仰的燈塔,高尚的靈魂,他告訴我們人為什么活著,怎么生活得更有意義。”
點評嘉賓,《雷鋒》雜志總編輯陶克聯系了自己不久前去英國參加雷鋒文化交流活動的情景,他說,我當時為英國的議員及上流社會人士講雷鋒,內容中包括:孤兒雷鋒如何成為中國的榜樣人物;雷鋒如何幫助他人、熱愛生活、熱愛學習、敬業愛崗,善于學習思后.......
英國獨立黨中央委員會執行委員前黨首候選人伊麗莎白瓊斯女士情不自禁走上臺,拿起話筒說:“中國的雷鋒胸有大愛,太可愛了。我們英國有個南丁格爾護士,她愛護傷員,猶如女神一般,她就是中國的雷鋒!但是雷鋒愛學習,有哲學般思考,我很佩服!我今天在威斯汀大酒店聽到外國友人的演講,再次感到文化無國界、奉獻無國界,雷鋒屬于世界。”
最后,陶克為威斯汀酒店贈送雷鋒塑像和雷鋒雜志。北京榜樣廖理純等為本次活動的演講者頒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