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吳鵬飛: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此舉絕對事出有因
點擊:3079  作者:吳鵬飛    來源:獨家講壇  發布時間:2017-06-03 10:17:50

 

 

 

      特朗普說氣候變化是騙局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吳鵬飛/

1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幾成定局

特朗普稱,在七國峰會后一周內,他將決定是否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有消息說,他已經做出決定。他身邊的人分成了兩派: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環境保護局局長普魯伊特主張退出,國務卿蒂勒森、長女伊萬卡及女婿庫什納則主張留下。特朗普本人傾向于退出,他是一個氣候變化懷疑論者,他認為這是一個騙局。他這個態度讓六國元首無語,默克爾幾乎氣得發抖,差點要翻臉。

2美國這么任性不是沒有先例

如特朗普最終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這將是美國在20年時間內第二次在簽署了重要氣候變化協定之后又退出。1998年,美國簽署《京都議定書》。但2001年,布什總統推翻了前任政府的立場,選擇退出《京都議定書》。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老大美國敢這么唾面自干,美國第一的政策和自私自利不是自今日始。布什來自石油世家,特朗普正要大搞基礎建設,所以他們都反感所謂的氣候協定。

3氣候協定的焦點就是碳排放

為什么全球為這個氣候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呢?這是因為歐洲大國炒作溫室效應,鼓吹人類活動造成二氧化碳過量排放,令地球溫度持續上升,人類將面臨滅頂之災。他們希望全世界坐下來,按照統一標準,各國就碳排放量定下指標。超標排放者就要接受處罰,或者可以從其他國家手中購買排放指標。大家搞明白了吧?發展經濟就要用能源,用能源就要排放碳,所以這實質上是限制后進國家發展。

4限制碳排放就等于限制發展

限制碳排放,實際上是在限制發展中國家也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大國的發展。西方已經搞工業化幾百年,國家建設得幾乎沒有一寸裸露的土地,肆無忌憚地排放了幾個世紀的碳之后,忽然喊停,卻要后進國家捆綁在一起陪斬。他們曾經以上帝名義,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在全球大搞屠殺、圈地、掠奪資源和不平等貿易。現在又以拯救人類和科學的名義,賣起了空氣,西方人真夠黑的。

5溫室效應根本不是什么鐵律

所謂溫室效應,是指太陽短波輻射可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這是氣候變化的假說和單純模型。它所預見的地球百年升溫4度,海平面升高數米,都是人為設置條件用計算機模擬的結論,沒有現實依據。地球氣候變化的成因復雜萬倍,真理遠未窮盡,也有很多相反的研究結論和假說,但在西方受到強烈排擠。

6發達國家打得是啥如意算盤

如果氣候協定按照西方也包括日本這些國家的主意,比如哥本哈根談判中,設定總排放量為8千億噸,發達國家人均排放權是發展中國家的2.3倍(但之前19002015年他們是發展中國家的7.54倍)。在冠冕堂皇的哄騙下,如發展中國家上當簽約,那碳排放指標就將成為最稀缺的商品。強國無須舞槍弄棒、不平貿易和金元操縱,只需賣空氣,就可保證子孫萬代永遠比發展中國家的人民,過得好。

7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很有頭腦

中國幸虧有丁仲禮等這樣的大科學家、大明白人,作為政府的科學顧問。所以中國對此問題頭腦清醒。一方面出于對地球和人類命運的高度負責態度,對全球變暖一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也不與西方多年的造勢抬杠,反映出了新興大國的一種擔當。另一方面也不掉進西方的陷阱,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承諾實施自己制定的減排目標,逐步減少化石燃料,既有利環保,亦可順勢進步。

8美國為何對氣候問題很糾結

正是中美這兩個碳排放冠亞軍的聯手,才促成了194個國家締結《巴黎協定》。本來限制排放,對中國是個絕佳的制約,但對美國自己何嘗不是限制?比如歐洲向美國航空公司收碳排放費,就很令美國生氣。奧巴馬原希望給中國上籠套,但中國人何等聰明,新能源利用迅速成為老大。特朗普眼珠子一轉,限制不了中國,反把自己的手腳捆住了,所以美國不玩了。這一次我要表揚特朗普的率真表現。

9請公知別在此問題上鬧笑話

柴靜應該算一位知名的公知,她采訪丁仲禮時,曾把計算機模擬結果當成科學結論,暴露了她在科學上的無知。她還問,如果達不成協議幾年后情況不是更糟嗎,幼稚如同三歲小兒。殊不知地球氣候變遷是以百年、千年的尺度來研究和觀察的。柴姑娘心目中的圣殿美國,居然要退出巴黎協定,不知道她該多么地驚訝了。我發現很多公知都是科盲,可他們很喜歡不懂裝懂對科學問題發表己見,蠻好笑。

10我們應該和丁教授一起大笑

丁仲禮在面對柴姑娘的采訪時毫不客氣,他指出,按照西方國家的初衷,7個發達國家11億人口分配了44%,剩下55億人分56%的蛋糕。這公平么?中國2020年后每年要花一萬億購買碳排放指標,這可能嗎?西方人實在太不把豆包當糧食了。他們糊弄科盲公知可以,但騙不了大科學家啊。丁仲禮說,地球幾億年來二氧化碳濃度比現在高十倍的時候有的是,這么演化過來,都好好的。別杞人憂天。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點贊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評論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