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獨派我們已有良策,對拒統派也要研究對策。
1、蔡執政稀爛,民意出現劇變
蔡英文在臺灣執政一年,成績稀爛。大陸游客銳減,兩岸經貿下滑,行政層面對話停滯。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民意出現了驚人逆轉,75.4%的臺灣民眾認為兩岸應談判協商建立共同政治基礎;60%的民進黨支持者、53%的一般民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支持民進黨以“維持現狀”取代臺獨黨綱。而認為蔡英文維持了兩岸現狀的人,僅有5.7%。這個輿情翻轉,大陸較欣慰,蔡英文應較痛苦,吳敦義們可能會比較得瑟。
2、大陸崛起,臺灣人刮目相看
這說明,大陸堅守底線,令頭腦發熱的臺灣人逐漸清醒和現實起來。獨不可能,統不現實,不獨不統最好。這就是臺灣今天的主流民意。這也是馬英九吳敦義們的“功勞”和“資本”。民意的回頭,還因為大陸的強勢崛起。很多臺灣媒體評論,中美正在角色互換,臺要順勢應變。“一帶一路”的全球影響,中國在自由貿易和地球氣候問題上的領導力,在地區問題上一言九鼎的影響力,都令人刮目相看。
3、九二共識,是獨派必交答卷
蔡英文上臺,大陸要求必須回答“九二共識”這個必答題,也就是必須公開表明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就擊中了綠營的要害和命門,可將其假維持現狀,真搞分裂的嘴臉,暴露于兩岸公眾面前,無處遁形。無論如何包裝,如何措詞,離開這個底線,一切免談。這也為兩岸關系冷淡對立乃至地動山搖的罪責在蔡英文,做了提前公示。如蔡英文連任,大陸一切準備就緒后,武力收復臺灣應在預料之中。
4、要警惕吳敦義,此人是滑頭
大陸采取政治冷對,國際施壓,軍事示威,交好人民,準備動武的組合拳對策,應對獨派執政十分成功。目前看,蔡英文連任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倒是吳敦義之流粉墨登場的可能性增大。此人是“三不”政策的參與者,如果說,馬英九是拒統派,此人應該算是暗獨派。他公然說,想統一的人請到對岸去,別連累2300萬同胞,扭頭他又不承認這話,還說自己沒有這么弱智。但電視視頻我看到過,十分確鑿,可見此人政治品格不高。
5、客觀分析,臺灣無人談統一
花木蘭鐵娘子可愛的洪秀柱女士,選戰屢遭失敗,就在于她心向統一。但她也不好明說,故提出了“一中同表”的政治理念,意思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但是兩個分治的行政區,一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叫中華民國。這與大陸的“一個中國”不是一個含義,但最為接近,也是委婉的統一訴求。但是,就是這樣曲線救國的洪秀柱,在國民黨內的支持率也只有20%,普通民眾中的支持率可能還不到兩位數,這就是臺灣民意形勢嚴峻的另一面。
6、吳敦義的言行令人十分狐疑
馬吳的“三不”政策與臺灣的主流民意,是一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兩者互為因果。吳敦義居然平視大陸領導人稱“臺鑒”而不是按慣例稱“勛鑒”,言“中華文化”而不提“中華民族”,不提復興而說“兩岸永續發展”,不說“一個中國”,而說“尊重九二共識”,他將九二共識解釋成: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但一個中國的涵義各自口頭表述。他完全歪曲了九二共識,還妄圖通過公開電文的方式予以固化。
7、大陸的冷淡,說明已有警惕
大陸對他的伎倆沒有激烈應對。其實大陸對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反應本來就比較冷淡,純屬沿襲慣例致賀,賀電用語耐人尋味,明顯看出沒有把希望寄托在這種人身上,表現出了一種以我為主的前所未有的自信。我認為,大陸對這樣的暗獨人物,要另有招數,必須提高要求,逼其回到大陸的九二共識原意上來:其一,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其二,兩岸必須統一;其三,這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四,非政治事務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
8、我建議對九二共識重新定義
鑒于吳敦義等國民黨頑固分子耍滑頭,對九二共識做出歪曲,對大陸敷衍了事,對臺灣施行事實臺獨,這些拒統暗獨分子,比蔡英文之流更難對付。武不行文耍賴,就是一個拖字訣,希望生米拖成熟飯。因此我建議,如果到2020年元月,臺灣新領導人候任時,大陸應由全國人大委員長發表關于九二共識的談話,強調以上四點,廢除九二共識,改為“二零談話”。而且要求吳敦義們上臺不是什么尊重九二共識,而是必須承認“二零談話”這個新的更難的必答題,由此為祖國統一和拒統暗獨分子劃上新的高壓線,不給吳敦義之流可乘之機。
(作者:吳鵬飛;來源:《獨家講壇》第250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