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一位朋友,是老師。她說,有時候挺困惑,她問很多孩子,長大了想做什么?
很多孩子說當企業家,當明星……
我們也無數次討論過,人活著,是為了什么?掙錢?住豪宅?
他,很有名。“一身三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最高級別的教授,終身講席教授。
他,也挺有錢。在美國,他辦公室面積,是系里40多位正教授中最大的;他申請了11次美國國家基金,10次中標。學校給他500平米的獨棟別墅;他一對龍鳳胎兒女,享受著美國教育。
他是施一公。
可,他硬要回國!他說,爸爸曾說,科學家,有國籍。
他父親,是哈工大的大學生,當年下放到河南農村,他給全村人理發;家里有個縫紉機,父親不僅負責全家的衣褲制作,還幫鄉親做衣服;在最難的日子,父親依然教姐姐和他學文化,他的童年,就在圓周率和奇妙的化學反應中度過。有父親的每一天,日子都充滿色彩。
可,意外發生了。
大三那年,父親被車撞傷,肇事司機以最快速度將父親送到醫院,當時父親生命體征良好,但,醫院說:必須先交500元押金。司機急得湊,用了4個半小時,才籌到500,可父親……
得知噩耗后,他悲痛欲絕,父親躺了整整四個半小時,沒得到任何救治……很多次,他凌晨三四點跑到圓明園痛哭,他的價值觀崩潰了。他常常夜不能寐:醫生天職不是救死扶傷嗎?為什么不救我的父親?!他甚至因此痛恨社會……
之后,他去了美國。
他贏得了榮譽。但,他常憶起父親。父親為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為公。漸漸地他想:父親的悲劇不止于自己一個家庭,自己真有抱負,就該去改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2001年,一位朋友和他聊天說,一公,我們都欠中國至少15年的全職工作。這話,讓他久久難忘。
2008年2月,他決定要回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極力挽留他,只要愿意保留半職,就給他1000萬美元支持;朋友也勸他,用不了兩年,你就會被國內大染缸染黑。
他說,不回國,自己會覺得欠了無窮的債。他要在自己年富力強的時候回去!他全職回國,近乎“裸奔”。
施一公回國,帶動了一大批科學家,短短5年,他先后把全球近80多名優秀人才引回。他們說,他都回來了,自己還不回來?當時白宮非常震驚,評論說,海外頂尖的華人科學家回歸中國,中國對美國的智力流失開始反轉!
回國后,他兩點一線工作。他在多個生物學領域的新發現,為開發新型抗癌、預防老年癡呆的藥物,提供了重要線索。他榮獲瑞典愛明諾夫獎,這個獎,相當于該行業的諾貝爾獎。
出名了,慶典之類的“邀請函”數不勝數,他從不應酬。他一點點創建實驗室,他給學生上課,每年將近100課時;他慫恿學生挑戰他;他教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
他對祖國不良現象敢于直言甚至著手改變,清華70%至80%的高考狀元都想去金融公司,他對教育的功利主義很著急,提出教育要以熱愛為基礎。
他曾經寫文章,說專家與官員拉關系套取科研經費。這,曾引起廣泛關注。
他說,不管是自己,還是同道,每個人要承擔社會責任,為那些還不幸運的人盡點責任,這是自己除了對科學本身興趣外,今后往前走的最重要的支撐。這份赤誠,足以感人!
一個國家有一群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敢說真話的知識分子,是推動國家不斷進步的利劍。
其實,最好的愛,不就是明知祖國不完美,卻依然用赤子之心去熱愛嗎?
相比明星藝人,這些默默付出心血的科技人才,屠呦呦、李四光、周培源、施一公等,更值得獲得認同的掌聲!不要等到科學家離去,才想起鞠躬和致敬!……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今日聚焦:他被稱為當代錢學森,他放棄美國綠卡回到中國,白宮驚了一身冷汗!……
2017-08-20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