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忠教授(右)與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在探討農村問題
徐俊忠,哲學博士,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哲學》雜志主編。系廣東南澳島中柱村人,恢復高考后首屆大學生。讀大學前,參加過漁業生產,當過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畢業后,一直在中山大學哲學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曾掛職中共東源縣委副書記三年,任廣州大學副校長八年。
劉學文,資深媒體人、策劃人,CCTV老故事頻道《榮耀中國》欄目出品人、總策劃,影響力英才(北京)國際文化發展中心秘書長。
“塘約道路”關乎著人們對于中國農村未來的思考。在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有一位對于農村有著深厚情結的學者,不僅他自己與他的學生關注塘約,還邀請《塘約道路》的作者王宏甲,給大學生講述關于塘約的故事和塘約道路的意義。他購買了一批《塘約道路》的書,不僅送給農村的“村官”朋友,還送給臺灣的學者。他,就是廣州大學原副校長、中山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教授徐俊忠。2017年5月16日,本報刊登了對徐俊忠教授的專訪(上),本期繼續推出對徐俊忠教授的專訪(下)。讓我們一起領略這位資深學者那交融著歷史、現實與未來維度的豐富內容與思考。
農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對話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俊忠(上)
貴州發現了塘約道路的意義,并旗幟鮮明地支持塘約道路,這就為更多“左文學”的涌現,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社會生態
劉學文:隨著《塘約道路》一書在全國的宣傳,不少人對塘約村支書左文學的印象深刻。許多人問去哪里找這么優秀的村支書?對此結合地方實際,做好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和黨員的培訓尤為重要。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徐俊忠:其實,人間何處無芳草?在我們共和國的歷史上,曾經有過英雄輩出的年代。為什么這樣的人物,現在會變得稀缺?關鍵還在于時勢的變化。當我們的社會還熱衷于把人預設為利己的理性人時,社會必定彌漫著利己主義的風氣。當政策仍然停留在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時,共同富裕的帶頭人就必定是稀缺的。但是,我們的國家畢竟是一個浸潤著社會主義價值思想幾十年的國家,中國共產黨也仍然堅持立黨為公的倡導,因此,即使在盛行個人發家致富的社會背景下,仍然會有一批忠誠于社會主義理想、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的優秀基層干部。
我拜會過的黑龍江興十四村的書記付華廷、河北周家莊的書記雷宗奎、河南南街村的書記王宏斌、山東代村的書記王傳喜,等等,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所以,我認為,產生左文學這樣的優秀農村基層村支書并非特例。只要國家沒有放棄社會主義的旗幟,共同富裕成為社會珍惜的共同價值,依靠集體經濟的發展成為解決農村問題的一種重要選擇,各地就會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左文學”。
當然,在我國當前的狀況下,普遍形成這種大勢,仍需一個過程。為此,通過各地對于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和黨員的培訓,不斷傳播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灌輸我黨立黨為公的宗旨,幫助更多的“左文學”的涌現,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仍然相信時勢和大局的作用。貴州發現了塘約道路的意義,并旗幟鮮明地支持塘約道路,由此形成了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時勢與大局,這就為更多“左文學”的涌現,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社會生態。在我們的農村社會中,并不缺乏有社會擔當的先進分子,關鍵還在于社會發展大勢的營造。
我認為,在農村干社會主義離不開一大批“左文學”,然而,社會主義理想的最終達成,并非像一些批評者所說的,是維系于個別杰出人物的出現上的。民心所向是形成社會發展大勢的重要基礎,制度的建構與成熟,則是社會主義事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毛澤東當年在領導中國進行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時,就非常清醒地告誡大家:“光從思想上解決問題不行,還要研究解決制度問題。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樣是那些人,實行這種制度人們就不積極,實行另外一種制度,人們就積極起來了。……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毛澤東年譜(一九四九 —— 一九七六)》,第二卷,第529頁)。所以,我們說,社會主義理想的最終達成,要靠人,也靠制度。只有把人的培養和制度的建構兩個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才有持續蓬勃發展的明天。
塘約提出以農村集體經營為基礎的發展方案,對于深化農村改革令人鼓舞
劉學文:您一直以來都致力于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的研究,您認為塘約道路對于深化農村改革有那些現實意義?
徐俊忠:在全國都在尋找如何有效擺脫由“分田模式”而來的農村發展困境出路的大背景下,塘約提出以農村集體經營為基礎的發展方案,并且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其對于深化農村改革,意義當然令人鼓舞。
可以說,自從小崗村的“分田模式”泛化以來,人們對于農村集體經營模式,是缺乏理性思考的。在改革開放前的農村集體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在很長時間里,大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被捆住手腳的。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不難理解以下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幾點基本內容:
一是中國農村必須走集體化的道路。這既有人多地少的國情制約因素,也有國家“統購統銷”政策實施碰到巨大困難的原因。在人多地少的國情下,靠一家一戶去耕種人均不多的土地,根本無法滿足農民經濟解放的要求。廣東土改后,全省貧農的人均農地僅為1.3畝,加上當時農業生產條件很落后,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正常年景,也許可以勉強過日子,但幾乎沒有什么防抗災荒的能力,更談不上經濟上大翻身或者說“經濟解放”。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國家為了確保工業化發展目標的實現,不得不實施主要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在個體家庭生產的條件下,實施這一政策,等于國家直接面對著1.2億農戶去征收公、購糧。這不僅把國家推到了與農民的直接利益沖突之中,而且在管理上,幾乎面臨著無法處理得好的天量般的行政性事務壓力。所以,農村集體化道路的選擇,絕對不是哪一位國家領導人頭腦發熱的產物。
二是農村的集體化經營必須堅持“精耕細作”和“多種經營”的產業發展方針。到了人民公社時期,這一方針的提法是“工農商學兵,農林牧副漁”。“農林牧副漁”均屬于農業的范疇,它意味著農業的發展應該種、養結合,而不是單純的種植業,當然更不是像后來那樣,被壓縮到單一的糧食作物種植上。“工農商學兵”則有另外獨特的意義。抽去其中的“學”(即辦學)和“兵”(即民兵)的內容,就是“農工商”的結合。毛澤東對此有非常自覺和明確的說法:我們的人民公社不能辦成蘇聯的集體農莊。蘇聯集體農莊只搞農業,不搞工業,農業又搞廣種薄收。由此可見,不論搞“精耕細作”和“多種經營”,還是實行“工農商學兵,農林牧副漁”,一個明確的基本思想就是組織起來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只搞農業,更不能把農業限定在種植業上,尤其不能限制在只種植糧食作物上。但是,自從1962年以來,我們的農村恰恰就是被引導到單純的農業上來,而且是單一的糧食種植道路上來。這里面有著深刻的歷史教訓需要后人去反思。但不論如何,就當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初心設計,其產業方針就是種養結合,加“農工商”的結合。
三是“政社合一”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改造相統一的治理思路。“政社合一”,既是為了行政效率,也是為了節約行政成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相統一的治理思路,體現了農村改造與建設的綜合性要求。依據這種思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僅要搞好產業發展,還要致力于農村道路交通、郵政、廣播、水文等網絡建設,要組織“掃盲”識字學文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組織農村文化體育活動,推廣移風易俗,搞勤儉持家教育等等。因為只有這樣做,農村才能逐漸達成好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社會生態,才能逐步告別被人標定為“愚貧弱私”的局面。即使從今天的視野來看,我認為,這樣的農村發展方案依然是光輝四射的。
塘約道路的最大意義就是以其成功的實踐,接通了共和國“兩個三十年”農村發展的基本邏輯
劉學文:從歷史到現實,特別是在“分田模式”思想的主導下,我國農村的發展道路選擇,一直處于摸索狀態。您認為塘約道路的出現,具有什么樣的特殊意義?
徐俊忠:塘約道路某種意義上就是上述發展方案在新時期的實踐和光大。所不同的是,通過改革開放的洗禮和積淀,實踐這種方案的條件更加成熟、配套和寬松。尤其是束縛農村手腳的“統購統銷”政策的取消,“社隊企業”發展徹底松綁。因此,對于當前深化農村改革來說,塘約道路的最大意義就是以其成功的實踐,接通了共和國“兩個三十年”農村發展的基本邏輯。大家都知道,“后三十年”雖然有“分田模式”的主導,但大家不要忘記鄧小平同志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提出農村發展“兩個飛躍”的構想。塘約道路的實踐恰恰說明了“第二個飛躍”思想的科學預見性,也為克服農村由“分田模式”所導致的農田與生產的碎片化,老人、兒童、婦女留守化,村政治理劣質化等等困難,展現了一種新的有效方案與前景。因此,塘約道路的意義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既有經濟的,也有政治的。
同時,我非常欣賞塘約道路堅持農民主體論的發展思想。這些年來,我們的社會彌漫著精英史觀,瞧不起農民,甚至類似于“愚貧弱私”的指責也不絕于耳。其實這是一種“致命的自負”。在這種不好思想的影響下,很少有人想到要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農村發展的困難。他們想到的是“資本下鄉”“龍頭企業”“大戶帶動”等等。其實,資本的本性,不是扶貧,而是增值。支持龍頭企業和大戶發展,正如《塘約道路》所說的,是扶強。能否通過扶強而達到扶貧的帶動效應呢?至少成功的案例不多,鬧得遍地雞毛的事件卻不少。
塘約道路與此完全不同。它堅持農民主體論,實際上建構了一種以集體經營為經濟基礎的民有、民創、民管、民享的農村發展模式。在這一模式中,農民是主體,基層黨支部是核心,面向市場全面發展在地多樣化產業,實行村社一體,有效實施農村的綜合改造與建設,使農村重新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家園。可以說,這是任何以單一的經濟效益為追求的外來資本、“龍頭企業”以及“大戶帶動”模式都不可能具有的功能和不可能達成的目標。我們必須堅信:農民,只有農民,才是實現中國農村持續繁榮發展的主體力量。
塘約道路重新開啟了我們對于農村意義的認識: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為
劉學文:面向未來,農村必將成為新中國最有發展潛力和活力的地方之一。透過塘約道路,您對中國農村的未來發展有什么樣的期待?
徐俊忠:塘約的實踐還再次提醒我們,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在農村出現了土地撂荒、村政凋敝、民生困頓、大量勞動力抽離農村等危機性現象時,資本卻從中看到了商機,并大肆下鄉圈地、開發。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現象。對于農村是否具有開發價值的問題,由資本大規模下鄉已經得到肯定的回答。問題在于以資本大規模下鄉的方式去開發,對于中國來說,不是一種好的方式。至少有兩點是明顯的。
其一,資本下鄉形成的農業只能是非在地性的雇傭農業,這一農業形式根本失去“勞動積累”的可能,由此必定成為一種成本相對較高的農業。資本是無法擺脫逐利本性的,一旦逐利出現問題,勢必導致土地開發的“非糧化”,甚至“非農化”。這對于人多地少的中國,基本就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
其二,資本下鄉圈地開發,還造成大量失地農民。盡管我們的土地在法律上只讓農民擁有承包權,但由于設計了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環節,資本可以通過這個環節而長期獲得經營土地權。這實際上就開始疏離和切斷農民與土地的聯系。從歷史上看,農民失地正是許多社會危機的重要根源。我們看到,許多地方政府基于土地年度流轉考核指標的壓力,正在向資本下鄉敞開大懷。但由資本下鄉所造成的利益沖突、矛盾以及對于政府形象的消極影響,也日益突出。
塘約道路與此截然相反,“七權同確”創造了在地化、集體性的農田集中連片開發,它具有資本開發所無法比擬的成本優勢。多種在地化產業的開發和產業價值鏈的延伸,也以資本下鄉所不可能具有的地緣、人員和業緣優勢,使農村的各種資源和潛在資源得到全面激活。向來被各級政府當作沉重壓力的勞動力出路,不僅得到化解,而且人又被當作最寶貴的!
更為重要的是,這里創造的價值,屬于民創、民管和民享的。這就為百姓生活、環境等方面的改善,為和諧社會的實現,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所以,我認為,塘約道路也重新開啟了我們對于農村的意義的認識:那里是一個廣闊的天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關鍵的問題還在于要有正確的思想、政策和具體實施的措施!
農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對話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俊忠(上)
貴州發現了塘約道路的意義,并旗幟鮮明地支持塘約道路,這就為更多“左文學”的涌現,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社會生態
劉學文:隨著《塘約道路》一書在全國的宣傳,不少人對塘約村支書左文學的印象深刻。許多人問去哪里找這么優秀的村支書?對此結合地方實際,做好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和黨員的培訓尤為重要。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徐俊忠:其實,人間何處無芳草?在我們共和國的歷史上,曾經有過英雄輩出的年代。為什么這樣的人物,現在會變得稀缺?關鍵還在于時勢的變化。當我們的社會還熱衷于把人預設為利己的理性人時,社會必定彌漫著利己主義的風氣。當政策仍然停留在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時,共同富裕的帶頭人就必定是稀缺的。但是,我們的國家畢竟是一個浸潤著社會主義價值思想幾十年的國家,中國共產黨也仍然堅持立黨為公的倡導,因此,即使在盛行個人發家致富的社會背景下,仍然會有一批忠誠于社會主義理想、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的優秀基層干部。
我拜會過的黑龍江興十四村的書記付華廷、河北周家莊的書記雷宗奎、河南南街村的書記王宏斌、山東代村的書記王傳喜,等等,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所以,我認為,產生左文學這樣的優秀農村基層村支書并非特例。只要國家沒有放棄社會主義的旗幟,共同富裕成為社會珍惜的共同價值,依靠集體經濟的發展成為解決農村問題的一種重要選擇,各地就會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左文學”。
當然,在我國當前的狀況下,普遍形成這種大勢,仍需一個過程。為此,通過各地對于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和黨員的培訓,不斷傳播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灌輸我黨立黨為公的宗旨,幫助更多的“左文學”的涌現,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仍然相信時勢和大局的作用。貴州發現了塘約道路的意義,并旗幟鮮明地支持塘約道路,由此形成了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時勢與大局,這就為更多“左文學”的涌現,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社會生態。在我們的農村社會中,并不缺乏有社會擔當的先進分子,關鍵還在于社會發展大勢的營造。
我認為,在農村干社會主義離不開一大批“左文學”,然而,社會主義理想的最終達成,并非像一些批評者所說的,是維系于個別杰出人物的出現上的。民心所向是形成社會發展大勢的重要基礎,制度的建構與成熟,則是社會主義事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毛澤東當年在領導中國進行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時,就非常清醒地告誡大家:“光從思想上解決問題不行,還要研究解決制度問題。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樣是那些人,實行這種制度人們就不積極,實行另外一種制度,人們就積極起來了。……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毛澤東年譜(一九四九 —— 一九七六)》,第二卷,第529頁)。所以,我們說,社會主義理想的最終達成,要靠人,也靠制度。只有把人的培養和制度的建構兩個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才有持續蓬勃發展的明天。
塘約提出以農村集體經營為基礎的發展方案,對于深化農村改革令人鼓舞
劉學文:您一直以來都致力于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的研究,您認為塘約道路對于深化農村改革有那些現實意義?
徐俊忠:在全國都在尋找如何有效擺脫由“分田模式”而來的農村發展困境出路的大背景下,塘約提出以農村集體經營為基礎的發展方案,并且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其對于深化農村改革,意義當然令人鼓舞。
可以說,自從小崗村的“分田模式”泛化以來,人們對于農村集體經營模式,是缺乏理性思考的。在改革開放前的農村集體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在很長時間里,大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被捆住手腳的。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不難理解以下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幾點基本內容:
一是中國農村必須走集體化的道路。這既有人多地少的國情制約因素,也有國家“統購統銷”政策實施碰到巨大困難的原因。在人多地少的國情下,靠一家一戶去耕種人均不多的土地,根本無法滿足農民經濟解放的要求。廣東土改后,全省貧農的人均農地僅為1.3畝,加上當時農業生產條件很落后,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正常年景,也許可以勉強過日子,但幾乎沒有什么防抗災荒的能力,更談不上經濟上大翻身或者說“經濟解放”。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國家為了確保工業化發展目標的實現,不得不實施主要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在個體家庭生產的條件下,實施這一政策,等于國家直接面對著1.2億農戶去征收公、購糧。這不僅把國家推到了與農民的直接利益沖突之中,而且在管理上,幾乎面臨著無法處理得好的天量般的行政性事務壓力。所以,農村集體化道路的選擇,絕對不是哪一位國家領導人頭腦發熱的產物。
二是農村的集體化經營必須堅持“精耕細作”和“多種經營”的產業發展方針。到了人民公社時期,這一方針的提法是“工農商學兵,農林牧副漁”。“農林牧副漁”均屬于農業的范疇,它意味著農業的發展應該種、養結合,而不是單純的種植業,當然更不是像后來那樣,被壓縮到單一的糧食作物種植上。“工農商學兵”則有另外獨特的意義。抽去其中的“學”(即辦學)和“兵”(即民兵)的內容,就是“農工商”的結合。毛澤東對此有非常自覺和明確的說法:我們的人民公社不能辦成蘇聯的集體農莊。蘇聯集體農莊只搞農業,不搞工業,農業又搞廣種薄收。由此可見,不論搞“精耕細作”和“多種經營”,還是實行“工農商學兵,農林牧副漁”,一個明確的基本思想就是組織起來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只搞農業,更不能把農業限定在種植業上,尤其不能限制在只種植糧食作物上。但是,自從1962年以來,我們的農村恰恰就是被引導到單純的農業上來,而且是單一的糧食種植道路上來。這里面有著深刻的歷史教訓需要后人去反思。但不論如何,就當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初心設計,其產業方針就是種養結合,加“農工商”的結合。
三是“政社合一”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改造相統一的治理思路。“政社合一”,既是為了行政效率,也是為了節約行政成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相統一的治理思路,體現了農村改造與建設的綜合性要求。依據這種思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僅要搞好產業發展,還要致力于農村道路交通、郵政、廣播、水文等網絡建設,要組織“掃盲”識字學文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組織農村文化體育活動,推廣移風易俗,搞勤儉持家教育等等。因為只有這樣做,農村才能逐漸達成好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社會生態,才能逐步告別被人標定為“愚貧弱私”的局面。即使從今天的視野來看,我認為,這樣的農村發展方案依然是光輝四射的。
塘約道路的最大意義就是以其成功的實踐,接通了共和國“兩個三十年”農村發展的基本邏輯
劉學文:從歷史到現實,特別是在“分田模式”思想的主導下,我國農村的發展道路選擇,一直處于摸索狀態。您認為塘約道路的出現,具有什么樣的特殊意義?
徐俊忠:塘約道路某種意義上就是上述發展方案在新時期的實踐和光大。所不同的是,通過改革開放的洗禮和積淀,實踐這種方案的條件更加成熟、配套和寬松。尤其是束縛農村手腳的“統購統銷”政策的取消,“社隊企業”發展徹底松綁。因此,對于當前深化農村改革來說,塘約道路的最大意義就是以其成功的實踐,接通了共和國“兩個三十年”農村發展的基本邏輯。大家都知道,“后三十年”雖然有“分田模式”的主導,但大家不要忘記鄧小平同志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提出農村發展“兩個飛躍”的構想。塘約道路的實踐恰恰說明了“第二個飛躍”思想的科學預見性,也為克服農村由“分田模式”所導致的農田與生產的碎片化,老人、兒童、婦女留守化,村政治理劣質化等等困難,展現了一種新的有效方案與前景。因此,塘約道路的意義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既有經濟的,也有政治的。
同時,我非常欣賞塘約道路堅持農民主體論的發展思想。這些年來,我們的社會彌漫著精英史觀,瞧不起農民,甚至類似于“愚貧弱私”的指責也不絕于耳。其實這是一種“致命的自負”。在這種不好思想的影響下,很少有人想到要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農村發展的困難。他們想到的是“資本下鄉”“龍頭企業”“大戶帶動”等等。其實,資本的本性,不是扶貧,而是增值。支持龍頭企業和大戶發展,正如《塘約道路》所說的,是扶強。能否通過扶強而達到扶貧的帶動效應呢?至少成功的案例不多,鬧得遍地雞毛的事件卻不少。
塘約道路與此完全不同。它堅持農民主體論,實際上建構了一種以集體經營為經濟基礎的民有、民創、民管、民享的農村發展模式。在這一模式中,農民是主體,基層黨支部是核心,面向市場全面發展在地多樣化產業,實行村社一體,有效實施農村的綜合改造與建設,使農村重新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家園。可以說,這是任何以單一的經濟效益為追求的外來資本、“龍頭企業”以及“大戶帶動”模式都不可能具有的功能和不可能達成的目標。我們必須堅信:農民,只有農民,才是實現中國農村持續繁榮發展的主體力量。
塘約道路重新開啟了我們對于農村意義的認識: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為
劉學文:面向未來,農村必將成為新中國最有發展潛力和活力的地方之一。透過塘約道路,您對中國農村的未來發展有什么樣的期待?
徐俊忠:塘約的實踐還再次提醒我們,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在農村出現了土地撂荒、村政凋敝、民生困頓、大量勞動力抽離農村等危機性現象時,資本卻從中看到了商機,并大肆下鄉圈地、開發。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現象。對于農村是否具有開發價值的問題,由資本大規模下鄉已經得到肯定的回答。問題在于以資本大規模下鄉的方式去開發,對于中國來說,不是一種好的方式。至少有兩點是明顯的。
其一,資本下鄉形成的農業只能是非在地性的雇傭農業,這一農業形式根本失去“勞動積累”的可能,由此必定成為一種成本相對較高的農業。資本是無法擺脫逐利本性的,一旦逐利出現問題,勢必導致土地開發的“非糧化”,甚至“非農化”。這對于人多地少的中國,基本就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
其二,資本下鄉圈地開發,還造成大量失地農民。盡管我們的土地在法律上只讓農民擁有承包權,但由于設計了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環節,資本可以通過這個環節而長期獲得經營土地權。這實際上就開始疏離和切斷農民與土地的聯系。從歷史上看,農民失地正是許多社會危機的重要根源。我們看到,許多地方政府基于土地年度流轉考核指標的壓力,正在向資本下鄉敞開大懷。但由資本下鄉所造成的利益沖突、矛盾以及對于政府形象的消極影響,也日益突出。
塘約道路與此截然相反,“七權同確”創造了在地化、集體性的農田集中連片開發,它具有資本開發所無法比擬的成本優勢。多種在地化產業的開發和產業價值鏈的延伸,也以資本下鄉所不可能具有的地緣、人員和業緣優勢,使農村的各種資源和潛在資源得到全面激活。向來被各級政府當作沉重壓力的勞動力出路,不僅得到化解,而且人又被當作最寶貴的!
更為重要的是,這里創造的價值,屬于民創、民管和民享的。這就為百姓生活、環境等方面的改善,為和諧社會的實現,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所以,我認為,塘約道路也重新開啟了我們對于農村的意義的認識:那里是一個廣闊的天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關鍵的問題還在于要有正確的思想、政策和具體實施的措施!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塘約道路重新開啟了我們對于農村意義的認識 ——對話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俊忠
2017-09-14王宏甲:七一重讀《共產黨宣言》有感——向關心“塘約道路”的所有朋友問候節日好!
2017-07-02王宏甲:黨建引領,深化改革,組織起來,共同致富——這是“塘約道路”的核心要義
2017-06-07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