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庚子鼠年注定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漢字“鼠”字最早就是從武漢出土的楚簡中發現的。一場似乎在冥冥之中的“新冠肺炎”就從武漢爆發并很快遍及全國,“新冠肺炎”開始在中華大地肆虐,全國第一次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這是一場事關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戰役,這是一場只能要打贏不能打輸的戰役。人民領袖習主席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科學防治”的號召,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在疫情肆虐的生死考驗前,“科學防治”需要一支“若有召,戰必勝”的不怕犧牲的科技隊伍,“科學防治”呼喚一大批“又紅又專”的科技人才。
(一)婉拒時任總書記胡耀邦勸說,錢學森拒絕重新踏上美國的土地和領取美國授予科技大獎的行為體現了中國人的志氣和老一代科學家的風骨。
錢學森出生于憂患傷時的舊中國,早在學生時代就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1931年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戰爭,次年十九路軍奮起發生淞滬抗戰。時在上海交大機械工程系就讀的他,目睹日軍戰機在上海天空的肆虐橫行,就萌生了改變專業、從事航空事業捍衛祖國的想法:“學成必歸,報效祖國”。
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的消息傳到美國,錢學森萬分激動,他與夫人蔣英商量著回國之事:“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了。”1950年8月底,就在他辦理了回國手續、買好機票,準備離美之際,卻被美國移民當局禁阻;隨后又被投入監獄,遭受政治迫害。后雖經朋友們多方營救、保釋出獄,但在長達五年的時間里,他始終處于軟禁、監督居住,飽受折磨。
1955年,在周總理指揮下,中國政府通過外交努力,出示了錢學森要求回國的親筆信,以釋放朝鮮戰爭中俘獲的15名美軍飛行員作交換,才獲得美國對錢學森的放行。
1955年9月17日,歸心似箭的錢學森攜妻子蔣英,帶著兩個孩子同20多個中國留學生一起乘“克利夫總統號”郵船離美,經香港回國,受到祖國人民和科學界人士的熱烈歡迎。
錢學森回國后,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其后,他在黨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之中。“我在美國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這就是他對自己在美國經歷的總結。
1958年錢學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改造世界觀,成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他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自覺地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武裝自己的頭腦,并運用它來指導自己的科學研究。錢學森以自己能成為“勞動人民的一份子”,能成為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齊名的“共產黨員優秀代表”而激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學森不失時機地讓中國堂堂正正地進入世界“‘五強’核導俱樂部”,為中華民族巋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他自己值得驕傲的一份貢獻!
1985年,總統科學顧問基沃思來北京時邀請錢學森到美國接受勛章,承認當年迫害是沒有道理的。但被錢學森拒絕。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還勸過他,說:“錢老,你在國際上影響很大,一些國家邀請你,我建議你還是接受邀請,出去走走。你出去和別人不一樣,對推動中外科技交流會有很大影響。……今天,世界在變,中國在變,美國也在變。幾十年前的事,過去就算了,不必老記在心上。”錢學森回答說:“美國人不公開認錯,我不宜出訪美國”。聽此言,胡耀邦便說:“錢老,我這是勸你,不是命令你一定要去。如果你認為不便去,我們尊重你個人的意見。”
后來美國政府一位代表與中方探討,表示那一段時期美國政府對待錢學森是很不公平的,看美國政府能做些什么,來彌補從前的過失,如果錢愿意來美國,會授予他美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工程院院士的稱號。錢學森知道后說:“這是美國佬耍滑頭,我不會上當。當年我離開美國,是被驅逐出境的,按美國法律規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國的。美國政府如果不公開給我平反,今生今世絕不再踏上美國國土。”
晚年的錢學森,作為一名堅定共產主義者,始終不忘初心,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忠貞不渝。面對一切背離共產主義發展方向的社會現象,他立場鮮明地進行不調和的斗爭,發出振聾發聵的吼聲:“如果丟掉了毛澤東思想和公有制,中國就完蛋了!”
(二)從飛機失事時兩彈元勛郭永懷還用身體護住絕密數據文件的動作上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不倒的精神所在和力量源泉。
1909年郭永懷出生于山東榮成一戶家境殷實的普通農家,從農村學堂考到了青島大學附中,又從附中考到了天津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在南開上了兩年大學后,1933年他又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1938年夏天他參加了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生招生考試,在3000多名參考者中,郭永懷與錢偉長、林家翹一同考出了最高的350分的相同分數!
1939年的夏天,郭永懷登上了海外留學的輪船。然而,輪船還沒有起航時,郭永懷卻氣憤地當場撕毀了護照!那時,正值日軍侵華戰爭,能出國留學實屬不易,可上了船的郭永懷,卻發現自己護照上有日本簽證。上面寫道:在日本橫濱停船三日上岸游覽。!郭永懷握緊拳頭,寧可不留學,也絕不能接受侵略者的簽證。
為捍衛民族尊嚴,他不惜犧牲這一次難得留學機會,與20多名同學一起,當即拎起行李、馬上走下輪船。直到一年后的1940年8月,郭永懷與同學們才再次起航,他和錢偉長、林家翹,都進入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應用數學系,并且三人僅花了半年時間,就同時拿下了碩士學位。在加拿大完成了學業后,1941年5月郭永懷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師從素有“航空之父”之稱的流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研習空氣動力學。
1956年,郭永懷在回國前舉行了一次野餐會,在美國的朋友紛紛前來為他們送行。在這次聚會上郭永懷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為了減少回國阻力,他當著所有朋友的面親手燒毀了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和資料。他將厚厚的書稿一疊一疊地丟進火里,將自己所有的心血燒成了灰燼。
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接見了郭永懷,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高超空氣動力學、爆炸力學、電磁流體力學、飛行力學和固體力學的研究和指導工作之中;1959年,蘇聯撤走所有專家,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數學模型和技術資料;1960年郭永懷正式受命擔任九院副院長,負責原子彈的理論探索和研制工作。
在位于3800米海拔的青海核試驗基地,周圍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寸草不生,黃沙漫天,氧氣稀缺,溫差極大,在加上營養匱乏,年過半百的郭永懷已是兩鬢斑白,看起來也一天比一天蒼老。1964年10月16日下午,羅布泊一聲巨響,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所有人都歡呼雀躍、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時,郭永懷因為疲勞過度暈倒在了實驗現場。
1968年12月4日,正值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實驗關鍵時刻,在青海已經待了兩個多月的郭永懷帶著在實驗中發現的重要數據文件緊急返京!一夜的航行,天際逐漸泛白,飛機終于到了終點,開始慢慢降低高度,誰也沒有想到,在距離地面400多米的時候,飛機突然失去了平衡。猛然向下墜去,從400米墜落到地面,只有不到10秒的時間……
飛機上當時有十幾個人,只有一個幸存者,他后來回憶說,在飛機劇烈晃動的時候,有一個人曾大喊“我的公文包!”最終,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郭永懷同警衛員小牟緊緊地相擁在一起,保護了這份用于熱核導彈研制的寶貴資料。犧牲時年僅59歲……
郭永懷飛機失事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國務院,周恩來總理失聲痛哭。1968年12月25日,在飛機失事后的第20天,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爆炸試驗成功,這里傾注了郭永懷太多的心血!但這一刻,郭永懷永遠無法再看到了!
1999年9月18日,國家授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郭永懷是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的烈士。更是唯一一位在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研制中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三)“他造的導彈是瞄準中國的,我造的導彈是保衛祖國的,”梁思禮振聾發聵的回答至今讓那些數典忘祖甚至背叛祖國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們汗顏。
梁思禮系著名火箭、導彈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梁思禮于1924年8月24日出生,系著名“康梁變法”主角之一的梁啟超最疼愛的小兒子。因梁思禮鼻子有點白,梁啟超一直呼這個老兒子為“老白鼻,”由此可以看出梁啟超對他這個特別聰明伶俐的“晚年杰作”特別的愛。
梁思禮五歲時,梁啟超因為西醫手術事故而不幸去世,梁思禮由他的母親撫養成人。梁思禮1941年赴美留學,在辛辛那提大學獲博士學位,1949年10月回國。1956年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任導彈控制系統研究室副主任,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地地導彈的控制系統負責人之一,曾擔任東風五號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副總設計師,首次把集成電路用于彈上計算機,并首次以此進行全彈自動化測試。1983年,任航天部科技委常委、總工程師,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88年,作為“核武器和空間裁軍研究組”成員,開始“核戰略導彈和外太空武器裁軍”的研究工作。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成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1994年當選為國際宇航聯合會副,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1997年作為全國十名有突出貢獻的老教授之一,獲“中國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
1999年10月1日,建國50周年慶典閱兵式在北京舉行,這一年也正好是梁思禮返回祖國50周年。站在觀禮臺上,看著威風八面的導彈武器從眼前經過,回顧起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史,梁思禮感慨萬千,“從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第一艘神舟飛船,我回國后和第一代航天戰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創建起完整堅實的中國航天事業,使中國居世界航天強國之列。能為此奉獻一生,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光榮。”
梁思禮于2014日10時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他的一生,愛國主義、奮發圖強是他一生的精神支柱,使受盡屈辱的祖國繁榮昌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他不懈的追求,他用一生的實踐在航天事業中兌現著自己的諾言。
他曾經多次講過的一個故事,震撼了青年學子的心靈:我在美國有一個已經去世的好朋友林樺,當年我們都在美國留學,我回國了,他留在了美國。他是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我曾是航天部的總工程師。他搞的是美國“民兵”洲際導彈,我搞的是中國洲際導彈。他的年薪在上世紀80年代就是30萬美元,而我的工資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圖一個小島上的高級別墅,回國時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我住在很普通的單元房子里。有人曾問我對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造的民兵導彈是瞄準中國的,我造的導彈是保衛我們祖國的!
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領導創立的社會主義新中國,是以消滅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為己任的,是以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和進步為目標的,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新中國的成立感召和吸引了錢學森、郭永懷、梁思禮等一大批愛國的科學家,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條件,歷經千難萬險回到新中國。
“毛主席時代出英雄。”在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處處卡中國的脖子的背景下,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新中國老一代科學家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以共產人戰天斗地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發揮社會主義的優勢,創造出了包括“兩彈一星”在內的一個又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科技奇跡。
(一)留學美國的清華女高材生高杏欣因在博士論文中將自己參與過的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信號編碼程序破解而獲“大獎”。
“清華,你一生的驕傲,”赫然印在入學通知書的這句話向世人在昭示清華大學是中國學子名副其實的象牙塔。1914年冬梁啟超先生在清華以《君子》為題講演,勉勵清華學生“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
蔣南翔擔任校長時期堅持“德育為先”“又紅又專”的育人思想,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培養了大批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一代又一代的清華人走出校門,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改革開放之后,出國深造成為清華生的首選,由于受國內外各種因素和思潮的影響,相當一部分人選擇了為美國終身服務,走上了背叛祖國的道路也不乏其人,清華女高材生高杏欣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高杏欣在讀清華期間,導師因她出色的才華讓她參與了與北斗系統項目有關的一些研究工作。畢業后高杏欣被在全美EE專業排名第一的斯坦福大學錄取,成為象牙塔圈子里的嬌子。然而令清華蒙羞的是,高杏欣在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論文里,為美國破解了中國獨立研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信號編碼程序,并以此獲得了美國大獎和拿到定居美國的綠卡,培養高杏欣長大的祖國,卻因她的出色才華而造成了北斗系統的被動。
(二)為了美國的800萬酬勞,導彈技術專家郭萬鈞出賣了祖國花費14年時間研究成功的東風-31彈道導彈機密。
郭萬鈞是畢業于南開大學物理系的高材生,后來成為一名我國的導彈技術專家,參與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風-31第二代戰略導彈研究。為了研制出這型導彈,國家花費了長達14年的時間,直到1999年8月2日才試發成功。
當時美國間諜人員為了得到我國導彈的機密情報,用金錢對郭萬鈞進行誘惑,郭萬鈞先后向美國提供了涉及戰略導彈等7項絕密情報,直接導致導彈失去了應有的威懾力,造成了國家安全與國防特別巨大的危害,郭萬鈞因此獲得了超過800萬的酬勞。
郭萬鈞雖然最終被國家安全機關抓獲并被判處死刑,但他給國家造成的巨大損失卻再也無法挽回。郭萬鈞出賣國家機密和背叛祖國的事實,再次證明,重視和培養科技人才的又紅又專,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三)一些“科技精英”跪倒在西方論文評價體系和名譽獎勵體系腳下,熱衷于在西方壟斷的刊物上發論文得大獎的現象值得反思
與老一輩科學家相比,當今中國學術界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有的甚至是一些嚴重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把在所謂的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作為考核政策導向和最高榮譽。
2020年1月25日,國家CDC中心主任高福院士領銜的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相關論文,后又在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也發表了關于“冠狀病毒”專題的論文。
不少人質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一些大牌科學家不應該把精力耗在在國外發表論文上,不應該把一些國人用生命換來的科研成果第一時間向全世界分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科學家們應當切實盡心竭力地履行考察、預防和控制疫情的第一職責,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避免過早得出“不會人傳人”的輕率結論,避免誤導政府決策和疫情的擴散。
不管人們的質疑正確與否,還是請諸位花著國家天價的科研經費的科學大家拿起錢學森、郭永懷、梁思禮等新中國老一輩科學家這面鏡子,照一照自己,問一問自己的良心,看看科研的重心是否放在我們國家和我們人民的實際需要上,問一問自己的良心,在西方人控制的國際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到底能給疫情預防和控制帶來多大的用途。
更可悲地是,我們國家科研工作者關于新型病毒的最新科研成果的論文,一篇篇全是用英文寫成,是專門為外國人研究和使用的。如果我們中國人想要查一些資料,還必須得去Science,柳葉刀,NEJM上查找,看不懂英文的更不能提了。“書到用時方恨少”,國人不能不為這種現象感到悲哀和悲憤。
(一)為奪取抗擊SARS勝利做出重大貢獻的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再次出征抗擊新冠肺炎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在2020年的這個春節,隨著疫情每日確診患者的不斷增加,讓每個人的心頭都彷佛壓著一塊石頭。面對一夕之間涌出來的無數問題和尚且不明朗的疫情,有著院士的專業,有著戰士的勇猛,更有著國士的擔當的84歲的鐘南山,再次披掛出征,直奔重災區武漢,一路奔波不知疲憊,他的到來讓國人躁動不安的心沉了下來。
人們不會忘記,2002年11月在廣東佛山出現了第一個非典病例,2003年2月“非典”在廣州大爆。當時67歲的鐘南山,最先報告非典病例,最先建立第一個隔離病房,最早制定出了非典臨床診斷的標準,最早總結出救治方案,最快創造了搶救成功的案例。鐘南山的“敢醫”讓廣東從SARS的“源頭”變成了SARS全球病死率最低的地方。鐘南山將自己活成了一面旗幟,因為他17年前的“敢醫敢言”,才有了我們今天,面對未知疫情時的“敢信”。
2020年,當我們再一次面臨疫情的考驗時,鐘南山再一次成為了一名“逆行者”。這位已經到了耄耋之年的老人,不僅事事沖在第一線,也從來沒有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鐘南山就像一針鎮定劑一樣,不管是在17年前的SARS中,還是在今天的這次疫情,他就是全國人民的信心所在和希望所在!
(二)名不見經傳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在關鍵時刻不辱使命成為“疫情上報第一人”,為全國開展防控立下了汗馬功勞。
張繼先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主任。2019年12月26日上午,醫院附近小區的一對老兩口因發燒、咳嗽來看病。當時兩人是自己走到醫院來的,拍出來的胸部CT片,卻呈現出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變。張繼先讓老兩口叫來他們的兒子做檢查,兒子沒有任何癥狀,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種表現了。
這一天,還來了一位華南海鮮市場的商戶,一樣的發燒、咳嗽,一樣的肺部表現。張繼先給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與流感相關的檢查,病人全部呈陰性,從而排除了流感。張繼先頭腦中的疑團越來越大,12月27日,她把這4個人的情況向業務院長夏文廣、醫院院感辦和醫務部作了匯報,醫院立即上報給江漢區疾控中心。
12月28、29日兩天,門診又陸陸續續收治了3位同樣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這一下就有7個相似的病人了。7個病人,癥狀和肺部表現一致,只是輕重有區別。張繼先敏銳地意識到情況不對,立即又向醫院進行了報告,并建議醫院召開多部門會診。
12月29日下午1時,分管院長夏文廣召集了呼吸科、院感辦、心血管、ICU、放射、藥學、臨床檢驗、感染、醫務部的10名專家。大家對這7個病例進行了逐一討論,影像學特殊,全身癥狀明顯,實驗室檢查肌酶、肝酶都有變化,專家們一致認為,這種情況確實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視。追問到還有兩例類似病史患者,到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去治療,留下來的地址也是華南海鮮市場后,夏文廣副院長立即決定:直接向省、市衛健委疾控處報告。12月29日是星期日,省、市衛健委疾控處接到報告后快速反應,指示武漢市疾控中心、金銀潭醫院和江漢區疾控中心,來到醫院,開始流行病學調查。
武漢市傳染病定點收治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業務副院長黃朝林和ICU主任吳文娟來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逐一查看了這7個病人,接走了6位病人。12月30日,武漢市衛健委就發了一個內部通報,12月31日,武漢衛健委正式對外發布:武漢地區發現了病毒性肺炎,患者已隔離治療,并指出該病毒性肺炎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
疫情上報是否及時,既關系到武漢人民的生命安全,又關系到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張繼先以超強的專業敏感意識,對疫情做出準確判斷,掌握了第一手信息和資料的張繼先,她沒有將這種職務所獲重要信息私自外傳,而是嚴格按規定操作上報,張繼先是依法依規操作的“疫情上報第一人”。
正是由于張繼先這個“疫情上報第一人”,黨中央和國務院才能在緊要關頭對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實施總體部署,并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打響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攻堅戰的人民戰爭。而且,張繼先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攻堅戰爭取到了更多的寶貴時間,張繼先無愧是抗擊新冠肺炎的功臣,張繼先是名副其實的政治上可靠、業務上精通的又紅又專的科技人才。
(三)在全球重大生物災難頻發的大背景下,14億中國人民徹底打贏這場事關中華民族生死存亡命運大決戰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又紅又專的科學家身上。
在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之際,2月3日,美媒《華爾街日報》發布標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文章,5日,加拿大地方報紙又在頭版標題打出“中國病毒”一詞,強調病毒的“中國屬性”。美國和加拿大落進下石的侮辱和嘲弄,明顯是進行種族歧視的行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涉及面不亞于一場全面戰爭。這是繼2003年遭非典突襲后,再一次面臨的重大生物災難。這對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國人民在人民領袖習主席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
2020年1月26日,中國首席生化武器防御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臨危受命,率隊進駐“抗疫一線”,一定不會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陳薇于1966年2月出生浙江省金華市蘭溪縣,1984年考入浙江大學化工系本科就讀,1988年獲得了浙大保送清華大學唯一資格,順利進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師從叢進陽教授攻讀碩士。1991年從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碩士畢業,志愿參軍,1998年從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畢業。002年36歲的陳薇因為成績突出,被破格評為教授,晉升研究員,并被遴選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3年春天,“非典”爆發的危急時刻,37歲的陳薇受命研制預防“非典”病毒的疫苗。為了和疫情搶時間,陳薇帶領課題組冒著生命危險,與“非典”病毒零距離接觸,進行非典病毒的體外細胞試驗,構建新的動物實驗模型,在最短時間內驗證了干擾素的有效性。
2003年4月28日,她帶隊研發的“重組人ω干擾素”,通過了國家食藥監局的批準,獲準進入臨床。為滿足急需,她組織全室人員加班加點生產,在營區外連續奮戰20多個晝夜,使“重組人ω干擾素噴霧劑”的日產量,由最初的幾百支很快增加到兩萬支。事后,她又親自將2000多支噴鼻劑及時送到小湯山醫院。此后,全國共有1.4萬名醫護人員使用了“重組人ω干擾素噴霧劑”,無一例感染,陳薇因此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14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全軍非典防治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
2008年5月,汶川8級地震,全國揪心。陳薇擔任國家抗震救災衛生防疫組組長,冒著余震率隊入川,戰“疫”長達兩月。后從災區回家,立馬又投身“奧運安保軍隊指揮小組”專家組,帶隊負責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場館的核、生、化反恐防護任務,成功處置了數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此后,陳薇繼續兢兢業業,開拓進取,先后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第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等多項殊榮。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發,致死率50%~90%,世衛組織及歐美多國援非隊伍基本潰敗,陳薇率隊赴非,成功研制出抗埃博拉病毒新基因疫苗,硬是將塞拉利昂從死亡的威脅中拯救出來,被譽為“埃博拉終結者”。2017年暑期檔,吳京以陳薇援非事跡為原型,在電影《戰狼2》中,創作了不顧安危保護病毒疫苗的Doctor Chen這個人物,票房口碑創紀錄。
作為中國首席生化武器防御專家,陳薇還是全軍生物武器損傷防治藥物重點實驗室主任,負責研制生物盾牌基因疫苗,有效阻止敵人的生物武器滅國計劃。
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刻,陳薇團隊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加上緊急展開的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很快實現了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同時陳薇被視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制賽跑中的“種子選手”。目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快馬加鞭地研發疫苗,連特朗普都宣布美國將會在12周內研制出“新冠疫苗”。陳薇自信地說:我相信,我們國家科研人員的速度,不會亞于美國!
大文豪魯迅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在突如其來的史無前例的疫情面前,我們有鐘南山、陳薇這樣攀登世界科學高峰,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又紅又專的科學家,也有張繼先這樣默默無聞、忠于職守,敢于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上報疫情的又紅又專的普通醫生,當然也有混在科研隊伍里頭頂“洋頭銜”,霸課題、撈經費、搶論文的一些素位尸餐、沽名吊利、誤國害民之輩。
“我將忘我,我為人民”是新時代人民領袖習主席的胸懷,“我將忘我,我為人民”也是人民領袖習主席對新時代全體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要求,“我將忘我,我為人民”更是全國人民對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衷心期盼。
新冠病毒是無情的,新冠病毒是兇恨的,新冠病毒是狡猾的。降服無情、兇恨、狡猾的新冠病毒,需要有人民領袖習主席的親自坐鎮指揮,也需要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眾志成城,更需要包括全體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在內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舍身忘死地攻克治療難關,奮不顧身地勇攀科學高峰。
“知識分子要同時是紅的,又是專的”,事實雄辯地證明了毛主席關于知識分子的這一論斷永遠不會過時,新冠肺炎疫情呼喚有擔當有作為的科技人才,新冠肺炎疫情呼喚有家國情懷的科技人才,新冠肺炎疫情更呼喚新時代又紅又專的科技人才!
【佘富勤,大同市政協委員,廣靈縣政協常委,司法局干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