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鋒——我們共同的姓名
——記為“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主題展奮戰(zhàn)的人們
今年,是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六十周年。六十年的風云變幻,六十年的世事興衰,并沒有沖淡人們對雷鋒的情意,并沒有消減人們對雷鋒精神的弘揚。在這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雷鋒精神籌辦紀念雷鋒的展覽,他們就是為“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主題展而奔走奮戰(zhàn)的人們。在北京市東城區(qū)一個叫西打磨廠街的胡同內,有一座紅色金融教育館,陳列著黨領導金融工作的輝煌歷程。這里名為“金融”卻凸顯“紅色”,在這里沒有銅臭氣,在這里沒有世俗氣,在這里沒有暴富的丑態(tài),在這里沒有算計的心機。一群為弘揚雷鋒精神而奔忙的人們在這里聚集。他們之間的關系,正像老詩人賀敬之在《雷鋒之歌》中所吟唱的——在這里,一沒有硬性約束,有的只有共同的理想;在這里,二沒有市場調節(jié),有的是集體主義精神;在這里,三沒有高談空論,有的是實干興邦;在這里,四沒有權勢熏天,有的只是志愿奉獻。為了紀念毛主席為雷鋒題詞六十周年,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聯(lián)合相關單位主辦的紀念雷鋒活動六十周年暨“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主題展的組委會就設在了這里。

展覽組委會的同志們在紅色金融教育館合影。
展覽將于3月25日至3月31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 這個展覽的策展人、創(chuàng)議人之一就是《解放軍報》原副總編輯陶克少將。他是現(xiàn)在全國唯一一本《雷鋒》雜志的總編輯。陶克將軍從《解放軍報》退下來以后,并沒有閑下來,含飴弄孫。他為了心中早已存在60年的雷鋒情結,為了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于艱難竭蹶之中,在那個市場調節(jié)一切,商品意識橫流,人情冷漠寡淡,貪腐朝野蔓延的時代,以一個學雷鋒的志愿者和老共產黨人、老解放軍戰(zhàn)士的情懷與擔當,毅然創(chuàng)辦了《雷鋒》雜志。在當初沒有一分錢贊助,沒有一間房辦公,沒有一個人幫助的情況下,老將軍憑著自己的滿腔熱忱與信念,愣是把《雷鋒》雜志堅持到了新時代。

《雷鋒》雜志現(xiàn)在由人民出版社主管、主辦。在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6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老將軍早就謀劃在首都北京辦一個“學習雷鋒活動60周年展覽”的活動。這個展覽得到了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老將軍為了這個展覽也是傾盡了所有的心力,調動了所有的社會關系。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老將軍為了等候前來指導展覽腳本的領導,在隆冬的寒風中佇立了一個多小時。老將軍那稀疏的白發(fā)在北風的呼嘯中戰(zhàn)栗著,我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頭。這種“戰(zhàn)栗”不就是雷鋒精神在當今時代的震顫嗎?老將軍不但自己全力投入到宣傳雷鋒精神的各項活動中,而且?guī)铀磉叺囊慌藷釔劾卒h、傳承雷鋒,這才使我們這個展覽有了艱難的起步。

陶克將軍(前右一),在展覽組委會上發(fā)表意見。
這個展覽要在全國鋪開。展覽首都北京展出之后,第一家的在全國第一家聯(lián)展的承辦者正是著名的改革家、政務活動家、山西省原政協(xié)副主席呂日周同志。呂日周同志是著名的改革家。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的小說《新星》和新世紀萬人空巷的電視《龍年檔案》都是以他為原型的作品。呂主席在政途中雖然大有作為,卻又大遭曲折的情況下,愈挫愈奮,愈老愈堅。一直堅持做事奮斗。當過春節(jié)時候,筆者去他在山西籌建的新星博學苑拜望他的時候,呂主席聽這個雷鋒展覽要全國聯(lián)展時,立刻表示要在全國第一家承辦這個展覽,以便為在全國鋪開帶個好頭。他牽著筆者的手登上新星博學苑的主樓五層,放眼望去,百多畝“新星”學苑的景色盡收眼底。那個永遠的“新星”精神在激勵著人們。在這隆冬凍土下面新的生命的又在律動。

新春之際,呂日周同志在山西新星博學苑。
呂主席聽說展覽要開新聞發(fā)布會的時候,他連夜撰寫發(fā)言稿件,并于凌晨4點就驅車從山西往北京趕,晚了怕耽誤新聞發(fā)布會。但是新聞發(fā)布會因故推遲了,當筆者告訴他這個消息的時候,呂主席的車已經到了昌平。他一點也沒有責怪的情緒,從容說到:“不要緊!我等著雷鋒展覽的發(fā)布。”為了保證這次展覽的權威性、全面性、時代性和政治性,展覽組委會特意聘請了中央相關部門曾經從事黨的文獻專著編纂的一位專家來主持展覽腳本的撰寫工作。這老專家本來身患重病,有著嚴重的肺栓塞,在新冠疫情之后,病情加重。但是他一聽是為了弘揚雷鋒精神辦展,便不辭辛勞,著手撰寫,日夜不休。他表示,學習雷鋒60年了,我們一定要全面、權威、深刻地總結60年來學習雷鋒的經驗、歷程與成就。要以當年參與編審巨獻專著的精神來編寫,并且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雷鋒精神的深刻論述為指導完善腳本。他吸著氧氣,連日不休,終于在不長的時間內拿出了初稿。在他的主持下,組委會在廣泛征集全國各地雷鋒展館和展覽的精華的情況下,確定了這次展覽的指導精神。那就是著重表現(xiàn)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弘揚與學習雷鋒活動的卓越成果。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雷鋒精神的論述為根和魂。這個展覽的特點就是權威、全面、特色鮮明。腳本不僅是在專題調研之后撰寫,而且多次征求黨史文獻專家、雷鋒精神研究學者的意見,幾經修改,日臻完善。習總書記悉心倡導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展覽的“綱”;習總書記深刻闡發(fā)的“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的結合”是展覽的“魂”。展覽緊緊圍繞著“綱”和“魂”,將其體現(xiàn)到內容設計、展覽布置、場景營造、文物運用之中。主題展全面匯集了全國各地公開出版和發(fā)表的歷史文獻資料,在這方面一些外地的雷鋒紀念館也給予了支持。主題展不僅全面展示雷鋒的生平經歷、實踐活動以及思想發(fā)展軌跡、精神脈絡形成,真實詳實地展現(xiàn)雷鋒從一個苦難孤兒成長為中華民族精神楷模的成長過程,而且全面詳實地展現(xiàn)60年經久不衰的學雷鋒活動的非凡歷程,全面總結全民學雷鋒60年的偉大實踐和寶貴經驗。

腳本是展覽之本,在這位老專家的辛勤勞作下下,終于拿出了一個60年來最為完善,各個方面全都滿意的展覽腳本。這個展覽是在毛主席為雷鋒題詞六十周年一個甲子之際,在北京首都第一次全面的以新時代精神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特別突出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卓越成果為主要表現(xiàn)內容的展覽。為了完美展示60年來的雷鋒精神的傳承和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弘揚,展覽組委會特意找到一位在原國家級博物館展陳專家來指導,從而使展陳設計別具一格。通過有代表性、說服力的展覽元素,展示了雷鋒精神誕生的歷史背景、黨史淵源、新中國文化意義、新時代開拓創(chuàng)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弘揚雷鋒精神、學習“雷鋒做法”(習近平總書記語)的歷史過程,重點展示了習近平新時代學習雷鋒的守正創(chuàng)新。全方位、全過程、史詩般展示了雷鋒精神60年傳承光大的恢弘歷史。

展覽開幕式將于3月25日上午十時,在民族文化宮舉辦。
這個展覽雖然是為了弘揚雷鋒精神,但是在當今這種以市場為導向、以賺錢為中心的環(huán)境條件下,在籌辦過程中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困難。但展覽得到了兩家主辦單位的堅定支持。當展覽的籌備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主辦單位領導都能及時鼓勵籌備人員,細心指點工作思路,開拓工作局面。比如為了解決展覽場地的租金問題,一家主辦單位提出了一次性解決方案,讓策展人員受到極大的鼓舞。展覽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大多是學雷鋒的志愿者,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企業(yè)、單位和黨派,包括黨員干部、民建成員、普通群眾、工商聯(lián)成員等。他們自發(fā)地參與進來,不計報酬,不怕辛苦,終于圓滿完成籌備辦展任務,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雷鋒在新時代巨大的感召力。

他們?yōu)檎褂[奔波老路。為了匯集全國各地雷鋒文化的藏品,主辦者們三下沈陽,五到望城,幾十次到全國各地取經,搜集鑒定挑選各地收藏家有關雷鋒文化的收藏精品,得到了全國各地雷鋒題材收藏家與研究者的大力支持。征集到大量豐富而獨特的雷鋒文化文物珍品,經組委會邀請權威專家精選后從中遴選出上千件具有時代特征和鮮為人知故事的藏品入展作為主題展的重要補充的《雷鋒文化收藏展》。分為雷鋒生前事跡、學習宣傳品、文化用品、生活用品、工藝美術品和薪火相傳六個部分,重點展示60年學雷鋒活動中雷鋒專項收藏文化的積淀和對弘揚雷鋒精神所產生的積極作用。這里面既有毛主席閱讀刊載雷鋒事跡的刊物的照片,還有郭沫若關于闡釋雷鋒精神的手稿,更有話劇《雷鋒》的創(chuàng)作手稿,等等。這些珍品都是第一次在北京集中亮相展出與觀眾見面,因而是本次展覽的又一大特色和亮點。

展覽展品——毛主席觀看刊登雷鋒事跡雜志時的照片。
展覽的另一個專題是“書畫展”,為此廣泛征集了以雷鋒為主題的書法作品。參與者來自社會的多個層面,既有將軍和部長、也有普通書法愛好者和上學不久的學生。老一代老辣甘醇的筆墨與青少年稚拙本色的書畫交相輝映出雷鋒精神對一代代中華兒女心靈的滋養(yǎng)。展覽期間還推出雷鋒主題的文創(chuàng)產品。北京云畫星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合作推出了《雷鋒精神詩畫贊》等圖書,他們還與西城郵政、北文數(shù)字、光明數(shù)藏等國企聯(lián)合創(chuàng)作了以紀念學雷鋒活動60周年為主題的紀念封和數(shù)字藏品等文創(chuàng)作品,為本次綜合展覽助力添彩。在展覽期間的一些活動也是亮點。除開閉幕式之外,組織了首展和巡展的對接,組織堅持學雷鋒數(shù)十年的北京雷鋒小學與深圳市羅湖小學手拉手,組織雷鋒題材的收藏家互動交流,一些單位還希望通過組織員工參觀舉行一些紅色文化活動,比如在展覽場地請專家學者宣講雷鋒精神,志愿者之間現(xiàn)場分享踐行雷鋒精神的心得等。一些學雷鋒團隊(雷鋒車隊、雷鋒班、雷鋒派出所、雷鋒驛站等)也會在展覽期間研究合作共建等事宜。展覽還得到所在地黨政機關的支持和像北文數(shù)字、西城郵政等國企的協(xié)助。在展覽即將開幕與觀眾見面的時刻,這些不愿留名的志愿者們心中充滿著自豪與欣慰,覺得無愧雷鋒精神,無愧志愿者稱號。這個展覽的籌辦過程中,更讓人感動的是,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艱難奮進的企業(yè)家們,一聽說為雷鋒展覽捐款,紛紛慷慨解囊。在三年疫情的沖擊下,他們經營頗為困難,但是一聽說為雷鋒展覽立刻慷慨解囊,大力援助。這里僅說一個感人的細節(jié),可見一斑。一位個體經營玉器飾品的志愿者小高,他不但為這個雷鋒展覽義務打工,參與繁重的籌備工作,協(xié)調復雜的社會關系,征集精彩的書畫作品,而且還為展覽拉來了實物贊助。有一天,當他笑嘻嘻地推開位于馬連道茶城厚德福茶葉公司的店門時,這家企業(yè)負責人諸葛秀芬大姐看了他一眼,說:“小高!別來推銷你的玉器首飾了!我這這個企業(yè),經過三年的疫情,已經山窮水盡了,買不起你的東西了。”小高笑道:“大姐,這次不是讓你買我的飾品,而是我參與籌辦了一個雷鋒展覽,您能為雷鋒展覽做些貢獻嗎?現(xiàn)在籌備工作遇到了一點兒困難。我們征集展覽的書畫過程中,要給書畫家和各位領導帶一些禮品,您能不能提供一些茶葉呢?”大姐一聽學習雷鋒,眼睛立刻一亮,滿臉發(fā)光。說:“哦,是這樣啊!那為雷鋒展覽我愿意出贊助,你要多少?”小高說:“50盒茶葉套裝。”大姐痛快地說:“我給你100盒,用最好的包裝和上等的好茶,你放心好了。”當天下午,大姐就把價值8萬元的茶葉備好送到了組委會。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雷鋒精神對中國各階層人民心靈的滋養(yǎng),雖經市場大潮的沖刷而不褪色,歷經艱難困苦而愈現(xiàn)光輝!因為,毛主席共產黨已經把紅色的種子深深培育在了人民的心中。六十年的熱潮,春風化雨。在黨的指引下,在領袖的關懷中,雷鋒這位年輕士兵的笑臉,永遠定格在億萬人民的心中。他那青春的生命,永遠蓬勃在為人民服務的行動中。“學雷鋒、樹新風”的浩蕩春風在中華大地上磅礴飛行,涌現(xiàn)出一個又一個,一群又一群,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雷鋒的階級弟兄。新時代的風云,踔厲奮發(fā)。習近平總書記23次贊美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中次數(shù)最多的。精辟的話語,深刻的思想,闡述了新時代學雷鋒的擔當使命,開辟了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嶄新前程。在習總書記的號召下,億萬各界人士注冊為“學雷鋒志愿者”,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先鋒,在自我革命的錘煉中永葆新生。一百年的黨史,紅色傳承。雷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重要旋律,他孕育于中國革命的紅色歷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深刻指出的那樣:“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的結合。”雷鋒在日記中清楚表明——“我要永遠保持自己歷史的鮮紅顏色!”這既是永葆革命初心的心聲,又開辟了新的時代的歷史征程。雷鋒精神在共產黨的哺育下,在勞動人民的實踐中,凝聚、升華、永恒!中國式現(xiàn)代化,人類新的文明。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重大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科學社會主義重大的豐碩成果,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發(fā)展方向。雷鋒精神是這個新的文明的重要支撐。一百年的奮力前行,六十年的接續(xù)傳承,新時代的風云際會,讓我們在開創(chuàng)中國式現(xiàn)代化波瀾壯闊的征途中,在雷鋒精神的激勵下,開辟幸福的人生、壯麗的航程。
(作者系黨史工作者、紅色文化學者、毛澤東思想旗幟網站長;來源:昆侖策網【原創(chuàng)】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fā))
【本公眾號所編發(fā)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chuàng)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chuàng)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xiàn)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