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一
這一次,以色列和美國到底誰是兒子誰是爹的問題,算是有了準確答案。囂張跋扈的美國被以色列一再打臉,打了左邊再扇右邊,美國的高級政客毫無辦法,敢怒不敢言。
為了以色列,美國三天內連續兩次否決有關巴以沖突的安理會決議草案。
第一次否決的是俄羅斯提出的決議草案。決議呼吁立即執行持久且受全面尊重的人道主義停火,停止一切針對平民的暴力襲擊,呼吁安全釋放所有人質。美國帶領日本、英國、法國否決的理由是沒有譴責哈馬斯。
第二次否決的是巴西提出的決議草案,該決議敦促各方遵守國際法,保護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保障人道主義救援等,這個決議包括譴責“哈馬斯對以色列的令人發指的恐怖主義襲擊”。這次日本、英國、法國也找不到理由反對了,但美國照樣投下否決票。這次找的理由是決議沒有提到以色列的自衛權。
看看美國找的這理由,就知道:這一次美國為了以色列都不演了,因為實在演不下去了。以色列干的這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讓最忠誠的辯護士都辯無可辯。
安理會成員國兩次提出的巴以問題決議,均有助于緩解巴以局勢,卻被美國連續否決。美國這是為以色列不惜上刀山下油鍋,不惜把本已嚴重受損的軟實力一次性消耗光。
美國政府最重量級的三人,拜登、布林肯和沙利文,這一次沒有一個不被以色列打臉的。
先是國務卿布林肯去中東轉了一圈,12日見了內塔尼亞胡,發了個聯合聲明, 聲明第一條,就是給以色列提供軍事保護承諾:“其他國家對以色列的攻擊是不可接受的,如果發生此類攻擊,美利國將支持以色列;只要美國存在,以色列就永遠不需要獨自保衛自己。”
聲明中唯獨有一條算是對以色列的限制:“哈馬斯并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以色列在打擊哈馬斯武裝分子的過程中,必須避免對平民造成附帶損害,無論其國籍和宗教如何。”這一條與其說是在限制以色列,不如說是在提醒勸諫以色列,以避免成為世界公敵。
以色列欣然接受了美國的保護承諾,但美國的面子以色列是一點都沒給,在對加沙的行動中繼續對巴勒斯坦平民繼續實行無差別轟炸。
布林肯帶著這樣的成果去約旦、沙特、阿聯酋、卡塔爾、埃及等中東伊斯蘭國家,自然不會得到好臉色。
美國接著派出沙利文,沙利文又是一波高開低走。先是宣布以色列已經同意為加沙南部恢復供水,援助物資可以被放行進入加沙,歐美人員可以通過拉法口岸撤離。美國政府也據此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國防軍和哈馬斯已經達成停火5小時的協議;但來自以色列的打臉旋踵而至,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宣布:加沙目前沒有實施停火和人道主義援助措施,來讓外國人撤離。
加沙南部的供水自然也沒有恢復。
這次對沙利文的打臉比對布林肯下手還重。
老拜登親自出馬遠赴中東,結果又如何?它的專機還在空中,以色列對加沙的浸信會醫院發動襲擊,制造了極其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原計劃次日在安曼舉行的約巴埃美西方會晤自然沒戲了。
美國在巴以沖突問題上東奔西走,有效成果為零,還損耗軟實力若干。在全世界的憤慨面前,美國和以色列陪綁當被告人。
要說這個世界上誰能夠搞得美國最沒脾氣,還得以色列。即便臉都被以色列打腫了,也絲毫沒耽誤美國對以色列的全力支持:
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邁克爾·庫里拉16日抵達以色列并宣稱,美方將“確保”以方“擁有自衛所需的一切”。
美國國防部17日宣布,已下令約2000名美國軍人做好部署準備,以應對新一輪巴以大規模沖突。
這簡直就是以色列虐美國千百遍,不影響美國待以色列如初戀。其實這個說法不夠準確,以色列和美國的這種關系,只能用主子和奴才的關系才能得到更為合理的解釋。
現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譴責針對加沙醫院的襲擊。
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表示,在加沙城針對平民設施的襲擊違反國際法。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在社交媒體上譴責加沙城醫院襲擊是“野蠻的恐怖行徑”。
法國總統也在對此表示譴責:“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對醫院的襲擊是正當的。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針對平民是正當的。”
這些平時都明顯偏向以色列和美國的國家和組織,都不得不和以色列的行為進行一定的切割,和美國的立場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以色列的做法太逆天,太沖擊人類的底線了,讓這些原本表態和以色列站在一起的國家,都害怕了,擔心自己被以色列帶到人類被告席上,就再也下不來了。
美國的做法呢?依然不敢譴責以色列,竟然使用以色列的宣傳口徑,拒絕承認轟炸加沙的議員是以色列干的。拜登跟以色列總理會見時說:“對醫院發生的爆炸深感悲痛和憤怒。根據我的看法,這似乎是另一方干的,而不是你們。”
二
猶太人確實厲害,以色列不過是一個九百萬人口的國家,竟然讓世界第一大國如此奉迎,就跟奴才對主子那樣忠心不二。以色列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換成任何一個國家,美國可能都會站在道義高點上多少給點批評指責,但只要是以色列干的,美國連言辭稍微激烈一點的批評都沒有,準確說,是不敢有。
美國不是現在才這樣,歷史上,以色列多次對美國動粗,美國都只有忍耐。2021年,以色列直接把美聯社所在的大樓炸平了;2022年,以色列軍警槍殺美聯社記者.....美國敢吱聲嗎?最嚴重的是1967年,美國國家安全局一艘名叫“自由號”的偵察船被以色列海空軍襲擊,中彈821發,34人死亡,164人受傷。船員棄船逃生,救生筏又被以色列炸碎。美國以需要維護以色列的形象為由,這件事不了了之。
通過這些事不難推斷,二戰之后,猶太資本對美國的控制到了何種程度。以色列的這種待遇,盎撒人的故鄉英國根本沒得比。
猶太資本和盎撒資本誰的實力更強,誰對美國的控制更深?已經不需要爭論了。美國拜登政府的國務卿、財政部長、總檢察長、國家情報總監、白宮幕僚長這些關鍵位置,都是猶太人擔任。現任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是猶太人。拜登的夫人吉爾是猶太人,他的三個子女都和猶太人通婚。按照猶太教義,拜登的孫子輩也是猶太人。
美國的三大報紙《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和三大電視臺ABC、NBC和CBS,都是猶太人控制。好萊塢的主要電影公司和美國主要的互聯網平臺同樣在猶太人控制之下。
猶太人控制了美國的這么多公司、政府官員和媒體,所以在美國,不能反猶是政治正確中特別不可挑戰的一條原則。
美國不是美國人的美國,而首先是猶太人的美國。
資本主義世界核心圈層那些模糊朦朧的東西,也通過這一次巴以沖突,變得清晰了許多。
美國現在不惜損害自己的形象,消耗自己的軟實力,被世界孤立,遭世人唾棄,也要支持以色列,寧可陪著以色列走上人類文明被告席,這明顯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為了以色列的利益而寧可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這說明,美國國家利益在猶太資本的利益面前,啥都不是。
以色列想借此次巴以沖突,借助美國的國家力量,一勞永逸地占領加沙,并解決哈馬斯等巴勒斯坦的抵抗力量,留下一個約旦河西岸的法塔赫,就容易拿捏了,從而把以色列的利益最大化。
以色列和美國在這次巴以沖突中的利益明顯不一致。美國目前的戰略重心本來在東歐和東亞,主要目標是俄羅斯和中國。美國最不希望這個時候中東出事,這會讓美國不得不分散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軍力部署。
巴以沖突這一爆發,美國不得不暫時放松對俄烏沖突的關注。沖突爆發之后,如果站在美國的國家利益角度,美國最希望的就是中東事態趕緊平息,至少要緩和。
但現在形勢在向著以色列希望但并非美國希望的方向發展。
以色列已經在全世界的關注下,把幾十年持續塑造的納粹受害人形象粉碎,以色列的所作所為,讓歐洲人聯想起納粹,讓中國人聯想起日本鬼子。誰現在給以色列辯護,和以色列站在一起,誰的形象就一起受損。
現在中東又響徹著“美國去死”的口號。華盛頓中東研究所的非常駐學者哈福薩·哈拉瓦(Hafsa Halawa)指出,“美國人在中東已經毫無道德形象可言。”
在中東伊斯蘭國家里面,現在沒人敢跟以色列靠近,否則會導致道義形象的災難,被伊斯蘭陣營孤立。如果以色列繼續對巴勒斯坦平民犯下更多的罪行,美國的形象會因為支持以色列變得更差,以后在中東就會變成:誰和美國靠近,誰跟美國合作,誰就是伊斯蘭世界的叛徒。
中東局勢繼續這樣演變下去,美國在中東的安全主導權就很難維持,石油美元的基礎距離坍塌,也許真的用不了太久。
美國的政客深知這個道理和背后的邏輯,但他們不敢為了美國的利益,用強硬的方式制止以色列。因為美國的主人不是他們,猶太資本才是美國的國王。
只要涉及到以色列,需要在以色列和美國利益之間做取舍,他們就說了不算。在美國,敢于為了美國利益挑戰猶太人利益的政客不多,否則就會觸動反猶的紅線。
美國是二戰之后新殖民體系中最大的殖民者,但美國何嘗不是猶太資本的殖民地,美國人的風光背后也有不得已的心酸。
以前因為美國的整體實力很強,所以和以色列站在一起,不至于動搖美國霸權的根基,即便是以色列給美國挖坑,美國也很容易從坑里跳出來。但美國現在的實力不同往昔,與中俄的博弈已經到了決定未來命運的關鍵時刻。
美國為了遏制中國,不惜破壞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規則,為了迅速解決俄羅斯,不惜賭上美元的信用,可見美國已經到了沒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戰的階段;而且無論是與俄羅斯還是和中國,現在的局面都對美國不太有利:美國支持的烏克蘭已經失去自我造血能力,戰爭潛力也消耗殆盡,兵源都是問題,離開美國帶頭的援助,崩潰只在旦夕間。遏制中國最大的一道屏障半導體封鎖也基本失效,除非誘導中國犯錯,美國后面幾乎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線阻止中國崛起。
這個時候以色列給美國挖這么大的坑,美國就不一定能跳出來了。
如果中俄積極布局,在中東布局新的博弈場,以色列給美國挖的坑就有很大可能會變成美國霸權被提前埋葬的墳墓。
所以,我們說《坑已挖好,美國提前迎來生死局》。而且,美國明明也很清楚繼續支持以色列的代價將是美國無法承受的,但它還是沒有辦法;明知跟著以色列會把生死局變成死局,但它依然沒有選擇。
美國現在能做的就是委婉地勸導以色列,為了給世界有所交代,偶爾對以色列說句語氣稍重的話,都要小心翼翼地邊說邊看以色列的臉色。
美國最多通過磨洋工的方式表示一下反抗。比如,美國國防部14日宣布第二艘要開往中東的航母艾森豪威爾號,被人發現18號還在弗吉尼亞的海邊穩定如雞。最多是用小手段,比如幾百個譴責以色列行動的猶太人就能進入國會大廈。
這也說明美國的盎撒等資本在猶太資本面前,實力還不太夠看。明明知道美國繼續支持以色列,會損害美國和美元的利益,從而損害到他們的利益,但也沒辦法攔住美國那些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支持以色列的勢力。
猶太人的錢最多,在金錢社會里權力就最大。“誰控制了媒體,誰就控制了人們的思想。”金錢和媒體,這是影響美國選舉結果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光這兩條就能讓美國的幾乎所有政客都不敢挑戰以色列的利益。
美國19名共和黨籍州長13日致信拜登,要求美國聯邦政府“明確支持以色列”。
所以,為什么美國總是喜歡對外推銷經濟私有化和政治多黨制這一套,因為這樣最有利于西方資本滲透和控制目標國的政治權力。烏克蘭就是這方面的典型。看看烏克蘭現在的下場有多慘,付出那么大的代價,他們得到了什么?
所以中國要想強大,就要首先抵制這兩種主張。
三
以色列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呢?因為它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以自己被哈馬斯襲擊為由,把加沙這個難題一舉解決,同時要用瘋狂的報復和殺戮,繼續震懾中東伊斯蘭國家。而且,不排除他們有更大的目標。
以色列在中東伊斯蘭國家的包圍中屹立存在,一是靠前五次中東戰爭積累的震懾,二是靠美國的支持。中東伊斯蘭陣營除了少數組織和少數國家,前者如哈馬斯,還有黎巴嫩真主黨等、后者如伊朗還對以色列不妥協之外,大多數中東伊斯蘭國家已經在以色列的這種威懾和美國的壓力面前精神上已經失去自信了,不得不接受現實,與美國甚至以色列妥協。
這種威懾如果松動,以色列來自伊斯蘭陣營的壓力就會驟然增大。以色列只有九百多萬人口,中東伊斯蘭世界可是人口接近5億。這種精神威懾的保持,關系以色列的生死存亡。以色列保持威懾的手段,就是屠殺更多的阿拉伯人。
所以,以色列現在需要借助猶太資本對美國的控制捆綁美國,狐假虎威。以色列在中東給美國的大坑就是這么挖的。
那么以色列背后的猶太資本,不擔心因此讓以色列和美國共同被中東的伊斯蘭國家視為敵人,并結成反以和反美統一戰線,實現伊斯蘭世界大團結,動搖美元的石油基礎嗎?
猶太資本也在賭。它賭的主要是三點:一是賭伊斯蘭中的遜尼派國家,不敢加入到反以和反美的統一戰線,因為美國在遜尼派國家有駐軍和軍事基地。二是賭通過美國可以制止什葉派國家特別是伊朗,反擊以色列或在軍事上支持巴勒斯坦反抗組織。三是賭中俄對中東伊斯蘭的支持力度有限。
為此,美國做了以下準備:
一是第一時間就表明態度支持以色列,不允許其他國家對以色列動用武力,并派福特號航母去中東,同時宣布第二艘航母艾森豪威爾號也要馳援以色列。
二是對伊朗軟硬兼施。硬的反面,布林肯已經釋放信號,不排除美國要利用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的矛盾搞事情。這兩個國家都跟伊朗北部接壤,如果兩國再起沖突,自然會牽制伊朗的注意力,以防止伊朗加入到圍攻以色列的行列中。軟的方面,美國第一時間給伊朗洗白,說沒有證據表明哈馬斯襲擊以色列的武器來自伊朗。
三是美國會在東亞和南海搞出一些動靜牽制中國,同時繼續用烏克蘭牽制俄羅斯。
猶太資本不是從現在開始賭的,從俄烏沖突就開始豪賭了。
為了通過金融制裁讓俄羅斯瞬間休克,他們做了兩件蠢事,一是把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二是凍結俄羅斯國家和富豪在美西方的資產。他們當時賭的是俄羅斯很快就崩潰,然后迅速集合美西方全部資源合力圍剿中國,這樣世界其他國家就沒有了選擇,也不敢另起爐灶,還是不得不使用美元和swift系統。
現在猶太資本又在為了以色列、他們真正的祖國在豪賭,賭注比上次還大。
俄烏沖突爆發后的豪賭,是輸掉了美元的未來。去美元化雖然還任重道遠,對美元的依賴仍然還很嚴重,但去美元化趨勢已成。
巴以沖突爆發后的豪賭,賭注不只是美元和美國的信用,而是美國的道義形象和所有的軟實力,代價是要走上人類文明被告席。
這次豪賭失敗的概率更高,失敗之后的后果更為嚴重。
歐洲有些國家的政客已經看出以色列和猶太資本這次挖的坑太大,所以已經有一些沒有被猶太資本深度控制的政客,開始和以色列保持距離,否則會連歐洲都給埋進去。歐洲內部正在爭論得很激烈,外媒報道:“俄烏沖突讓歐洲團結,中東戰事讓歐洲分裂。”
人類社會畢竟已經不是蠻荒時代,像以色列把加沙搞成世界最大的露天集中營,無差別殺害巴勒斯坦人,停水停電斷絕糧食供應,不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還在人口稠密區用白磷彈這種被禁止的武器,哪一個都夠上反人類的嚴重罪行了。這樣的國家誰靠得近,誰就會在道義上成為世界公敵。
四
這是美國失去全球霸權之前美國最為孤立的時候。以色列越倒行逆施,美以就越孤立。
這也是伊斯蘭世界最團結,最為同仇敵愾的時刻。被稱為“什葉伊斯蘭之心臟”的伊朗面積最大的清真寺伊瑪目禮薩圣陵,在以色列對加沙醫院大屠殺后, 第一次升起了黑色旗幟。
沙特的賈姆卡蘭清真寺也升起血紅色的“復仇旗幟”。
所以,中俄在這個時候,需團結伊斯蘭國家,給伊斯蘭陣營必要的支持以平衡美國給他們的壓力,讓他們敢于與美以展開斗爭,具體的分析可以看前兩篇原創《中東變局剛開始,最大懸念就已失去懸念》和《變局關鍵時刻,普京說了一句特別關鍵的話》。
中俄伊斯蘭三種力量實現大聯合,以最廣泛的聯合,對付最孤立狀態的美國,讓猶太資本的豪賭失敗,這是調動美國于中東不能自拔,提前埋葬美國和美元霸權百年難遇、千載難逢的良機。
抓住這個歷史機遇,積極有為,既可為我們的民族復興提前掃清最大的外部障礙,又能為中東伊斯蘭世界擺脫美國新殖民統治、實現中東的長期和平提供國際主義幫助 ,既為本民族謀利益,又為世界建立公平公正新秩序盡道義。
(作者尹國明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明人明察”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