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沙地帶的200多萬巴勒斯坦人,正在面臨一場空前的浩劫。以色列已經對加沙實行了嚴密封鎖,斷水、斷電、斷糧,加沙的醫院已不能工作。同時,以色列還集結了10萬大軍,隨時準備對加沙發起全面進攻。據《以色列時報》9日報道,以色列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說:“我已下令全面包圍加沙地帶。沒有電、沒有食物、沒有燃料,一切都將封鎖。”約亞夫·加蘭特還明確表示,以色列國防軍已經廢除了所有戰爭規則,以軍士兵不會對任何事情負責,不會有軍事法庭。這意味著,闖入加沙的以軍士兵,將像1937年12月闖入南京的日軍士兵一樣,不受任何約束,可以肆意殺戮,搶劫、強奸。加沙,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隔離區,未來,會像1943年的華沙猶太人隔離區那樣變成無人區嗎?抑或變成世界“最大的墓地”嗎?作為阿拉伯人一部分的巴勒斯坦人,他們之所以遭受如此劫難,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分裂的結果。
阿拉伯曾經是統一的大國。早在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就創立伊斯蘭教,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隨后,阿拉伯帝國逐漸擴張,變成了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擁有遼闊版圖的國家。到了11世紀,阿拉伯帝國開始陷入衰敗和分裂,最終解體。從那時起,阿拉伯人就變成了一個分裂的民族,并且一直保持到今天。如今,阿拉伯國家共包括22個國家,總面積131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0645萬(2016年)。這22個阿拉伯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巴林、科摩羅、吉布提、埃及、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爾、沙特阿拉伯、索馬里、蘇丹、突尼斯、阿聯酋、也門、敘利亞。如果阿拉伯能夠實現統一,那么地球上就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其國土面積為世界第二,人口數量居世界第三。如果存在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那么今天的所謂“巴勒斯坦問題”,根本就不會存在,阿拉伯地區也會減少許許多多的戰亂與流血,阿拉伯土地下豐富的石油資源,也能夠更好地造福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近代以來,阿拉伯人錯過了許多實現民族統一的機會,這是他們的歷史性悲劇,而這一悲劇目前仍然看不到盡頭。自晚清開始,中國就逐步開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也非常有可能像阿拉伯帝國那樣,陷入長期分裂。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避免阿拉伯民族那樣的厄運,要歸功于人民革命,歸功于毛澤東和共產黨。更遠的歷史不講了,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中國仍然面臨嚴重的分裂危機。現在許多國粉津津樂道抗戰勝利后中華民國成為“四大強國”,但老實說,這不過是一種虛名而已。歷史的真相是:中國作為戰勝國,卻在安排戰后世界格局的雅爾塔會議上受到了戰敗國的待遇,喪失了大片領土,主權也受到侵犯。這里主要的原因,源自國軍在抗日戰場上不斷潰敗的糟糕表現和把持中央政府的蔣介石奉行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由于國民黨軍隊腐敗無能,始終不能對侵華日軍展開大規模反攻,于是,在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總統羅斯福轉而要求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斯大林同意了,但提出的條件也是獅子大開口:包括外蒙古獨立、蘇聯在新疆、東北的特殊權益,共管中東鐵路、南滿鐵路、租借旅順軍港等等。羅斯福慷中國之慨一口答應,條件是蘇聯承認美國在中國其余部分,主要是長城以南的特殊權益。本來,雅爾塔協定是美蘇之間的交易,中國完全可以不予承認,但蔣介石為換取美蘇支持其在中國的“領袖地位”,對雅爾塔協定中有關中國的部分照單全收,分別于1945年8月和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946年11月和美國簽訂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對雅爾塔協定的內容一一確認。如此一來,做為“四大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居然陷于和戰敗國德國以及朝鮮半島相似的處境——被劃分成不同的勢力范圍。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根據德國和朝鮮的教訓,不同的勢力范圍內必然會建立不同的相互對立的“國家”,中華民族也就萬劫不復了。解放戰爭的勝利拯救了中國,使美蘇的如意算盤化為泡影。1949年,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除臺灣及幾個沿海島嶼之外的全部領土,蔣介石通過《中美友好通商條約》向美國出賣的權益在中國大陸范圍內全部作廢;1950年,隨著毛主席訪蘇與斯大林重簽條約,蔣介石通過《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向蘇聯出賣的權益,也被新中國一一收回。1950年,美軍迫近鴨綠江時,毛主席有太多理由韜光養晦,不出兵朝鮮。但是,如果真的不出兵,沒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會產生什么后果呢?即便按照最“美好”的假設,美軍到了鴨綠江,主動停下來,則鴨綠江也會成為冷戰時代兩大陣營對峙的最前線。在這樣的態勢下,中國不僅不可能要求蘇聯交出在中國東北攫取的特權——中東鐵路和旅順軍港——甚至還可能不得不要求蘇聯地面部隊進駐,以平衡美國的軍事壓力。如此一來,東北就會再次成為蘇聯的勢力范圍。假以時日,隨著中蘇關系惡化,則東北成為一個蘇聯版的“滿洲國”也不是不可想象的。就國內局勢而言,如果沒有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則殘留的上百萬國民黨舊政權支持者必然輕視新政權,發動叛亂。此外,新中國有限的國防資源被吸引在東北,時刻夢想“反攻大陸”的蔣介石集團在東南沿海也必然更加活躍。新政權維護生存之不暇,又怎么可能有一個長達幾十年的和平建設?感恩毛主席的英明領導,感恩人民軍隊英勇的、光榮的、勝利的戰斗,這一切糟糕的情景都沒有真實發生——既沒有出現新的“南北朝”,也沒有出現新的“滿洲國”,新中國實現了團結和統一,并在這一基礎上完成了工業化,掌握了兩彈一星,奠定了中國崛起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全部基礎!今天,看到巴勒斯坦人民的劫難,看到阿拉伯民族的屈辱與無奈,我們不能不更加懷念毛澤東主席!也更加確信,對毛主席和中國人民革命的態度,檢驗著每個中國人的良知,影響、決定著中華民族的未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高度一萬五千米”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