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阮佳琪:本·拉登“告美國人民書”突然瘋傳,《衛報》急刪21年前原稿
點擊:7285  作者:阮佳琪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3-11-19 10:19:39

 

【本·拉登1998年資料圖片(《華盛頓郵報》報道配圖)】

【觀察者網訊】綜合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華盛頓郵報》等17日報道,新一輪巴以沖突的持續焦灼,意外讓20多年前,已故“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在“9·11恐怖襲擊事件”后發布的“告美國人民書”,在包括TikTok、X(原推特)、YouTube、Instagram等主流海外社交媒體上出現“病毒式傳播”,X上提到本·拉登的帖文暴漲4300%,YouTube搜索趨勢也激增400%。

 

報道稱,許多美國網民震驚表示,從信中的另一視角看到了美國對中東地區的介入,并認為本·拉登指責支持以色列的美國應對巴勒斯坦人受到的幾十年壓迫負責這一分析是正確的。還有不少年輕網民甚至質疑起了一直以來所接受的關于美國全球事務參與情況的教育,并表示不會再用過去的方式看待地緣政治問題。


截至當地時間周四下午,這封在2002年發布于英國《衛報》上的信件翻譯副本,已經成為該網站瀏覽次數最多的網頁之一。

《衛報》15日以“信件被斷章取義瘋傳”為由刪除了原稿,沒想到此舉適得其反,轉發傳播的網民變得更多了,“衛報”和“本·拉登”等詞條更一度登上X的美國趨勢熱門。

據NBC報道,本·拉登的這封“告美國人民書”最初發表在一個阿拉伯語網站上,英媒《衛報》的姐妹媒體《觀察家報》最先將其翻譯成英文,2002年11月24日《衛報》網站刊登了譯文全文。

信中針對基地組織于2001年9月11日向美國發動的恐怖襲擊做出回應,本·拉登向美國人民解釋“基地組織反對和抵抗美國”的原因,抨擊美國干預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等地的中東政策。

其中,關于巴勒斯坦問題,本·拉登嚴厲譴責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指責美國人在壓迫巴勒斯坦人民上起到了協助作用。

他在信中寫道:

“巴勒斯坦已經在軍事占領下苦苦掙扎了80多年,成立以色列國家是最嚴重的罪行之一,而你們就是制造這一罪行的兇手。幫助以色列建國的任何人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你們從未停息篡改歷史、制造謊言的行動,聲稱猶太人也有權擁有巴勒斯坦土地。巴勒斯坦人的鮮血不會白流,哭泣的不僅僅是巴勒斯坦人,成為寡婦的不僅僅是巴勒斯坦婦女,成為孤兒的也不僅僅是巴勒斯坦兒童。”

【信件內容節選 圖自X】

多家外媒指出,這封信最初在TikTok上突然爆火。《華盛頓郵報》稱,很多用戶表示,本·拉登在這封信件中對美國外交政策,尤其是中東地區政策的批評,讓他們看到了一段自己從未詳細了解過的歷史,而這提供了另一個視角解讀包括本輪巴以沖突在內的世界事務。

《新聞周刊》更以此為題報道——“本·拉登給美國的信震驚了美國年輕人:他是對的”。文中稱,很多美國年輕網民在閱讀過這封信后感到“大開眼界”,他們認為本·拉登對美以關系的分析是“正確的”,并表示自己再也不會以過去同樣的方式看待地緣政治問題了。

報道還提到,甚至有人表示過去他們對本·拉登知之甚少,現在開始懷疑自己過去接受的教育,其中關于美國在全球事務中所擔任角色的內容究竟是不是正確的。

有網民直言,自己看完信后很“幻滅”和“困惑”,三觀炸裂,“這封信很瘋狂,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還有人接受美媒采訪時,分享自己對這件事的反思:“恐怖主義作為一種理念被兜售給美國人民,這實在是太讓我震驚了……有一天醒來,這么一群隨機的人突然就恨上你了……這說不通啊。”

最早在網上分享這封信件的一批網民對《華盛頓郵報》表示,他們鼓勵人們出于“自我教育目的”閱讀這篇文章,但這不代表他們支持恐怖主義或暴力,他們也沒有要寬恕或為本·拉登恐怖襲擊美國的行為辯護的意思。

TikTok發言人周四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對此回應表示,宣揚這封信件的視頻違反了該平臺反對任何形式恐怖主義的規定,他們正積極主動刪除這些內容。

與此同時,很快這封信就在西方社交媒體上“全面開花”,X、YouTube、Instagram等多個海外主流社媒平臺上的熱議度只增不減。有X網民說,閱讀這封信讓他感覺“有面玻璃墻碎了”,直呼“邪教成員竟是我自己?”。

根據美國戰略對話研究所(ISD)統計數據,從本周周二到周四,X平臺上提及本·拉登的帖文從5千多次增至23萬多次,暴漲4300%;他的“告美國人民書”從4800多次增至10萬次,增長1800%。全平臺閱讀量高達7.19億次。

另據谷歌趨勢數據,YouTube上本·拉登的搜索量也在2天內猛增400%。Instagram的搜索欄中也因熱度高漲,自動將“告美國人民書”列在了“熱門推薦”。報道稱,這幾個平臺目前均未對此做出回應。

而最初刊登這封信英文翻譯版的《衛報》網頁,也成為了該媒體瀏覽次數最多的網頁之一。當地時間周三,《衛報》從網站上撤下了這封信,在原網址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聲明。

聲明表示,因為這封信在“沒有完整背景的情況下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分享”,《衛報》決定刪除20多年前發布的原文,轉而將讀者引導至介紹該信件新聞背景的報道鏈接。

【截圖自《衛報》】

然而這個操作反倒讓這封信的傳播力度更大了。《野獸日報》稱,原本這封信的轉發量大多遠未達到“病毒式傳播”的數百萬級別,直到《衛報》撤下了文章。

《華盛頓郵報》也表示,《衛報》試圖壓制此類信息的努力可能會適得其反,現在熱傳的許多帖文、視頻基本都是在《衛報》刪文后發出的。《新聞周刊》還指出,《衛報》刪文的舉動會被指控“存在審查”。

記者邁克爾·特蕾西對此開嘲道:“因為本·拉登在2002年的一封信在網上瘋傳,《衛報》刪除了這篇文章。比起閱讀歷史名著,顯然審查制度對年輕人更能起到作用,(就好像他們笨到不會在網上其他地方找到一樣)。”

“我不認為讓人們閱讀本·拉登的信件是危險的,你可以不相信也不贊同他說的話,但我們有權知道他的動機,并親自查證他的說法。”有X網民還說,“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在9·11事件中喪生,我們能夠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了解知識和真相。”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觀察者網”,修訂發布)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