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
文 | 綜合自網絡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場合都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
“年輕人別老熬夜”
“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語重心長地說:
對領導干部來說,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油膩的食物少吃一點對身體還有好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多回家吃飯,多和家人溝通,和孩子互動,也是一種好家風的傳承。據新華網報道,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接受巴西記者采訪時,他說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閑”,只要有時間,就同家人在一起。
如今,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生活中,不論是領導干部也好,還是普通民眾也好,能多花一點時間回家吃飯,與父母敘舊、與妻兒團聚,讓一家人沉醉在天倫之樂的享受之中,已經是一種莫大的福氣。
繁花散盡,終歸是落寞。回家吃飯,是一種精神上的回歸,回歸到家庭的寧靜與溫馨,回歸到家庭的充實與安全。回家吃飯,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責任來自于你對家人美好生活的承諾,責任來自于你對自身前途的無限追求。
“整天喝得醉醺醺,舒服嗎?”
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談到干部的作風問題時嚴肅地說:
整天喝得醉醺醺,舒服嗎?有少數干部感到有些不適應了,快下班了還沒人邀約聚會就覺得心里有些空蕩蕩的……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廣大黨員、干部從文山會海和接待應酬中解脫出來,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明顯轉變,大多數干部覺得解脫了、身心舒暢,家庭也有親切感了。
全社會特別是干部不酗酒,不僅僅是告訴我們過度飲酒傷害身體,也是要抵制一種“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成禮”的不良風氣。正如總書記在蘭考擴大會議上所說,“這些年,從酒桌上倒下就再也沒有醒過來的干部有之,連續幾天‘砌長城’而突發疾病的干部有之……減少應酬要進一步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進一步提倡。”
“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提到:
插隊時,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說:
現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
讀什么,是讀書的第一步,它決定了讀書的質量與方向。
一個人讀什么,自有其選擇權,這與個人的需求、愛好和思想認識有關。但選擇的對與錯、好與壞,則直接決定了閱讀之路的方向與終點的到達與否。
因此,正確理解“讀什么”,一是要有健康的閱讀心態。書籍不是純凈器,它不可能過濾掉所有有害、錯誤和不健康的內容與思想。且不言個別非法出版物,既便是正常出版的圖書,其中亦可能瑕瑜互現。此時,用健康的心態選擇“讀什么”,應放于第一位。
其二,應摒棄過于功利性閱讀的思維。如果一個人為升學,只讀教科書,其知識面必然狹窄;如果讀書只為消遣,淺閱讀之下,對思想境界的提升,顯然助益并不大。
其三,要多讀經典。經典是人類文化的精華,是知識和思想的燈塔,它歷經時間的洗禮與選擇,早已嵌入社會進步的階梯之中。
總書記飽含深情地說“讀馬列、學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下一番真功夫。”
“留一點時間去運動”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期間接受俄羅斯電視臺采訪時說:
說到體育活動,我喜歡游泳、爬山等運動,游泳,我四、五歲就學會了。我還喜歡足球、排球、籃球、網球、武術等運動。冰雪項目中,我愛看冰球、速滑、花樣滑冰、雪地技巧。
2012年2月13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對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書面采訪。該報引述他的話說:“我愛運動,鍛煉身體可以保持身體健康,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工作和休息之間尋求平衡。這可以令我們精力充沛,并幫助我們更好地工作。”
運動不僅帶來健康,更蘊含許多哲理和精神內涵!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21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夕接受多家媒體聯合采訪,形象地將各國協同合作與足球戰術相結合,“足球是一項講究配合的集體運動,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團隊合作才是決定比賽結果的關鍵。這是我愛好足球運動的原因之一。”
我們回憶1952年6月10日,毛主席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
在全國體總成立大會前夕,體總籌備會副秘書長黃中給籌備組全體人員傳達了毛主席這個題詞。當時,一些看不起體育工作的知識分子,聽了傳達后,精神為之一振,逐漸轉變了體育不過是“打打球”,“玩一玩”的膚淺認識。
題詞強調增強人民體質,特別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在舊中國,中國人被人誣蔑為“東亞病夫”,炎黃子孫無不為之痛心疾首。毛主席早在《體育之研究》這篇文章中就為改變中華民族體質孱弱的狀況而大聲疾呼。
毛主席的題詞,把著眼點放在增強人民大眾的體質上,使中國的體育事業揭開了新的一頁。廣大群眾不再是被體育遺忘的對象,而成為體育的主人,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發展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此,我國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比解放初期延長了許多。
“年輕人不要總熬夜”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說:
那個時候我年輕想辦好事,差不多一個月大病一場。為什么呢?老熬夜。經常是通宵達旦干。后來最后感覺到不行,這么干也長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態擺順了,內在有激情,外在還是要從容不迫。
這段真情流露、樸實自然的話語讓網友倍感溫暖與感動。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是遠古先民歌謠《擊壤歌》中詠贊的美好生活。
熬夜真的是在“熬命”!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3名美國科學家,他們發現的生物鐘運行機制,進一步揭示熬夜破壞人體正常生物鐘節奏而對身體健康的傷害。
與其把工作延長至深夜,不如更高效地安排時間。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學習小組”刊載過一篇文章,作者用“高速運轉”來描述習近平總書記普通的一天:在黎明中吃過早飯,要求工作人員“案無積卷,事不過夜”,會見外賓的路上快步前行……異常繁忙的工作節奏盡是有序與高效。
“你手里攥著千頭萬緒,攥著一千個線頭,但是一個針眼一次只能穿過一條。”足見有熱情、有干勁兒往往并不夠,只有張弛有度地工作、耐心細致地籌謀,或才能更高效地“穿針引線”。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