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隨著青壯年人口大批‘外流’、被占用耕地越來越多,農村養老問題顯得更加緊迫。前不久,國家衛計委發布了《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年)》,農村老人比城鎮老人面臨更多困難,28.9%的城鎮老年人感覺養老目前沒有困難,而農村則低于城鎮13個百分點。47%的農村老人認為錢不夠花,42.3%認為病痛較多,均高于城鎮超10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農村的養老問題更為突出,因為很多農村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沒有收入來源,得依靠子女撫養。農村的老人該如何有尊嚴的老去?城鎮化過程中,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如何實現與城市老人養老的統一性?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趙耀輝針對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專訪。
中國網:目前,農村養老問題還有許多不足,您怎么看現在城鄉養老之間的差別,以及農村養老的欠帳該怎么補?
趙耀輝:現在,農村的空巢家庭不是最嚴重的問題,因為現在中國老人的子女都還較多,差不多80歲左右的老人,會有三四個子女。
從我們掌握的中國健康養老追蹤調查(CHARLS)數據來看,老人其實并不愿意跟孩子住,除非因為經濟、健康條件等迫不得已的原因。CHARLS數據顯示,老人獨居或者跟配偶一塊住的,占到46%的比例,有37.8%是跟子女住,37.4%的比例是有一個孩子在同村或者同一個社區,需要幫助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孩子可以隨時過來幫忙。
現在最大的問題和隱患是在將來,再過20年,現在的中年人變老了需要照料的時候,很多人只有一個子女,并且很有可能不在身邊。城市的老年人即使沒有子女在身邊,還相對容易從市場上得到某種形式的養老服務,但是農村老年人經濟狀況比較差,農村養老服務市場也比較不發達,所以養老問題的挑戰更大。
中國網:現在農村的養老問題集中在哪里?
趙耀輝:現在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問題,農村老人的貧困問題比較嚴重,農村60歲以上的人的生活貧困率占到了29%,8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貧困率更高。農村老年人自身收入很少,子女對于支持老年人的生活起了很大作用,通過與子女共同居住,把子女的收入用到老年父母身上,提高了老年人生活水平,否則老年人的生活貧困率更高。在城市則完全不同,多數城市老年人有相對豐厚的退休工資,不需要子女幫忙,甚至補貼子女。由于農村老人經濟收入低,很多人要靠子女生活,所以他跟子女之間的關系非常不對等。
在城鄉勞作的差別上,60歲的城市老人大約只有20%的人在干活,而農村老人的勞作年紀推遲到了70、80歲,這其實跟經濟收入有很大的關系,農村老人的經濟狀況很差,就不得不去干活,城市老人則較早就開始有退休金,生活也相對輕松。
從CHARLS數據來看,城鄉養老金的差別非常大,2011年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中位數是720元/年,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年則有1.8萬元。今年政府提高了農村養老金水平,但是進一步提高到與城市職工同樣水平顯然短期內做不到,去年的財政收入比前年只漲了百分之七點多,還沒扣除通貨膨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錢,將主要還是靠自己勞作和子女出錢。新農保的個人賬戶雖然很多人參與繳費,但是繳費水平偏低,也不可能成為主要經濟來源。
中國網:將來隨著中國的發展,應該建立一個怎樣養老模式?城鄉有可能統一嗎?
趙耀輝:現在所謂的“城鄉統一”的養老保險,是指的城里無保障老人,也就是沒有資格領取職工養老保險的這些老人,現在很多地方跟農村統一了,大部分是每個月領70元,但是也不可能跟城鎮職工養老的標準去統一。
能夠達到統一標準的是什么人?就是從農村進城務工的這些人,如果一直參與社保,等他們退休以后會好的多。如果進入城鎮部門工作的時候年紀已經大了,退休前攢夠足夠的繳費年限拿養老保險金就不可能了。還有就是很早就進城務工的這些人,很多人其實沒有繳納社保,還有很多農民工在改變工作地點的時候會退保,繳納的時候個人和單位養老交工資的28%,但是退保的時候是把他個人賬戶的8%那部分拿走,這樣他就丟掉了好多年的繳費年限,等到他退休時候他的年數就會很少或者不夠,所以即使這一批人等到退休時候,你也會發現城鄉的養老金也會有很大差別。
從目前來看,主要還是加強家庭的養老功能,子女養老在農村恐怕在未來幾十年都會是最主要的養老模式。因此,怎么樣改善子女跟老人的關系,讓子女孝順,讓老人掌握財產,那么老人的談判力就能夠增強。
中國網:中國現在老齡化迅猛而來,很多人認為,其實中國并沒有做好這個準備,您怎么看?怎樣才算做好了準備?
趙耀輝:肯定是沒有準備好。養老金賬戶做實,才能夠應對人口結構的很大變化,就是28%的養老金真的留在賬戶里面,老了以后可以拿來用。養老的挑戰從經濟角度講就是巨大的養老金支出來自哪里的問題,在沒有資金積累的情況下,對政府的財政壓力會非常大。
現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比如希臘,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支付壓力已經非常大,財政的收的錢不夠了,就靠借債,債借了太多還不起,就會非常被動。
目前的中國,問題還沒有這么嚴重,職工養老金收支剛剛開始出現赤字,日子現在還比較好過。這是因為,第一,我們現在60%以上的人口只有12%左右,但是再過40年,這個比例將達到三分之一以上,而且不斷上漲。第二,我們有大量的老年人,主要是農村老年人,沒有在職工養老保險體系里面領錢,相反有大量的來自農村的年輕人加入繳費的隊伍。多年來這個體制一直享受一個很大的移民紅利,就是來自農村的繳費隊伍不斷壯大,但是這些年輕人的父母不享受這個福利,這樣使得城市職工養老保險體系顯得特別輕松,養老負擔比整個人口的老年撫養比低很多。但是,這個紅利現在已經差不多耗盡了。這兩年我們的城鎮職工養老金體系開始出現年度赤字,雖然現在社保基金仍然有巨大的余額,處于不差錢的狀態,但是未來這個支付壓力會更加嚴重,因為體系內的老齡化速度會遠遠超過人口老齡化的速度。這是因為從農村進城的這些工人將變老,也要開始拿養老金,到時候養老金儲備很快就會用光。用變賣國有企業資產的方式可以支持一段時間,但是作用也有限,因為隨著壽命不斷延長,老齡化只會越來越嚴重。到那個時候,就只能依靠推遲退休了,這是唯一的出路。放松生育率管制,甚至鼓勵生育可以對減緩老齡化起到一些作用,我國應該盡快出臺鼓勵生育的措施,但是很多發達國家的經驗顯示,即使鼓勵生育,生育率的提升也有限,因為生育對于女性的機會成本太高。
中國網:人口老齡化對于現在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會不會對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
趙耀輝:可以想象,到2050年的時候,1/3的人在60歲以上,根據聯合國的人口預測,到時候每個60歲以上的人對應1.4個20-59歲的人,如果60歲以上的人都不工作,年輕人創造出來的收入去跟老年人平均,每個人能夠分到的錢,肯定就少了,這就是老齡化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創造收入的人少了,分享收入的人多了,人均收入就會下降,生活水平就會下降。
中國網:有沒有辦法改善這種情況?
趙耀輝:首先是中國要鼓勵創新,要提高生產力,使工作的這些人能夠創造出更多收入來,這樣即使很多人去分,平均收入仍然不至于下降,或者能夠保持上升,這是一條路。
再有一條路,在生產率增長不夠高的時候,擴大勞動力的基數,重新定義老年人,這樣可以馬上改變撫養比,使創造產出的人增加,不勞動的人減少。其實,從生理上來講,隨著壽命延長,老年人的定義已經變了,幾十年前50歲就顯得很老了,但是現在六、七十歲的人很多仍然精力充沛。科學家已經發現人們的壽命是不斷延長的,每過5年壽命就延長一年。等平均預期壽命達到100歲的時候,退休年齡還能夠維持在60歲嗎?老齡化社會關鍵的問題是要建造健康的老齡化社會,這樣才能夠給延遲退休創造條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