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最大的資本,有人才就有一切財富。
可是,我國還存在三大本質人口問題:
1、人口數量多:目前總人口擁有14億。
2、嬰兒畸疾多:每年出生畸疾嬰兒和成年后才發現的遺傳性和先天性患者約120萬。
3、科技英才少:高級科技人才只占勞動人口的0.05%,在發達國家為5%;我國在世界上很少有原始科技創新成果,發明專利貢獻率不足世界總數的0.1%。
這“二多一少”的本質人口問題,影響著社會經濟財富的更好創造積累,帶來了青年就業難、患者看病難、老人養老難、貧民脫貧難等諸多的附著人口問題。
我國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人才開發,著力于學校教育發展和社會人事管理,可是至今社會優秀人才還比較薄弱,尤其科技英才很缺乏,這說明我們的人才培育尚未進入正常軌道。面對大多數參加高考而名落孫山的學子,怎樣使他們今后走上社會能夠繼續成才?這個大眾化的人才問題很值得思考。
國家講人才,社會要人才,家庭育人才。那么,究竟怎樣的人物是人才?我曾對一千多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征答,結果答案眾說紛紜,模糊不清。總得來看認為,有較高學歷知識對社會有用的人是人才。這種人才認識,致使我國逐步形成了學校“應試教育”和社會“學歷用才”的局面。其實,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拼搏與奉獻,一個人只有為人民和民族利益追求事業理想及建功立業,才能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由此可言,為人民和民族追求人生理想而建功立業的人物就是人才。對于一個人追求人生理想和建功立業,應該是不分男女性別、不講學歷文憑、不看專業崗位的,只講為社會建設作出拼搏與奉獻,這樣才是正確的“人才觀”。
由于我國長期來實行“應試教育”和“學歷用才”體制,使全民產生 “以學歷論人才”的扭曲人才觀,注重培養“高學歷人才”,而忽視培養“低學歷人才”,偏面地抓少年學習成績,不挖掘興趣特長,結果培養了一批高學歷、低才智的假性人才。“應試教育”為了應對“學歷用才”,而“學歷用才”又強化了“應試教育”,這成為一對人才成長畸形發育的“雙胞胎”。如果這二種扭曲的育才與用才體制不切實加于改正,那么龐大人口的中華民族就會在國際上始終展現不出人才優勢。
人才的成長因素極為錯綜復雜,不是說會讀書的人就一定能成才,不會讀書的人肯定難以成才。在國際上,有許多著名科學家如物理學家牛頓、遺傳學家孟德爾、大發明家愛迪生和諾貝爾等,在少年時期沉迷于自己對外界事物的好奇探求,都沒有用心讀書成績較差學歷不高,要使他們處在我國的應試教育和學歷用才體制下,就可能成不了“天才”人物。
在此舉個事例來說明,在浙江某市有位初中校長的兒子,他很愛玩電腦學習十分差,轉了好幾所學校抓成績都不行,在每所學校留下不好的名聲,無奈中校長只好把兒子送往美國讀書,想不到美國教師來電告訴校長,說他兒子是個電腦天才,征求家長意見讓他學電腦專業,后來果真成為美國一家電腦軟件開發公司的優秀人才。
在中國是差等生,到美國卻是天才,這可見國內外對少年育才的不同方式所取得不同成效。從我國恢復高考制度至今,幾乎沒有產生過錢學森、費孝通、李四光、華羅庚這類在國際上很有名望的科學英才。因此,我們培養少年成才,不要把學歷文憑看得太重,而要換個思維角度去探索科學的育才、識才、用才之道,改變“應試教育”和“學歷用才”體制,建立“因材教育”與“智慧用才”模式。
人才可以歸納為領導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軍事人才、文藝人才、體育人才和社際人才七大方面。每一個少年學生,今后能不能成才?會成為哪方面人才?老師不能肯定,家長不能肯定,或許連學生自己也不能肯定。在這種不能肯定的情況下,就無法對少年進行定向培育人才,只能讓其個性化、自由化地成才。應試教育卻限止了學生的個性化成才,進行高學歷的定向培育人才,結果事與愿違,反而培養不出優秀人才。
如何讓少年個性化成才?我探究認為:一要樹立少年夢想;二要選好成才道路;三要加強大腦使用。
樹立少年夢想是成才的“火花”。 十三、四歲左右少年是最愛夢想的時期,聽了毛主席解放中國的革命故事后,也許會萌發今后要當政治家、軍事家的夢想,聽了錢學森的核導彈科學研究故事后,也許又會萌發今后要當科學家的夢想。雖然少年時期的夢想顯得幼稚不定,但是會潛移默化地發展為青年時期的理想,從而努力去奮斗實現。很多青年有過各種少年夢想,只是過去被應試教育所壓制埋沒了,直到長大后沒了人生理想,失去“祖國未來的希望”。少年的夢想對走向成才很有影響。
人的成才道路有三條:一是學業成才,通過學校努力學習考上大學;二是崗位成才,經過認真學習業務技能成為骨干;三是特長成才,經歷個人特長愛好鉆研取得成就。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具有學習接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邏輯能力、音樂舞蹈能力、體育競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自我認識能力等“多元智能”。每個人各種智能的表現不一樣,使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的才干差異。說得明白點,就是人各有所長,并不是所有的少兒都適合走學業成才的路道。況且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多數學子終將高考落榜而“墜河”。因此,每個學生要選擇一條適合自己走的成才道路。
也就是說,有課堂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的學生,就走學業成才的路。如果確實毫無學習興趣,那么就要考慮今后走崗位成才或特長成才的道路,樹立這二方面自學成才的志向。
如我在初中時對學習數理化毫無興趣,但我酷愛天文學,初中畢業當了普通工人還愛不釋手。1982年實行計劃生育國策后,開始關注我國人口少生之下的優生問題,探討兒童天賦智力產生與遺傳、孕育的奧秘及對成才的作用關系,發表七十多篇文章和論文,提出“優生人才”新穎理念及“自身改良”基因理論,成為中國優生科學協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會員,1996年被人事局破格招聘為基層計生干部,走上了科研自學成才的道路。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興趣愛好,那種時常看電視、玩游戲、進舞廳等休閑愛好,會讓人虛度光陰,只有學繪畫、搞攝影、想發明等索求愛好,才能提升人生價值。家長要引導孩子避免休閑愛好,專注索求愛好,才能可望將來有所作為。在社會上有很多“低學歷人才”,都是通過個人鉆研索求愛好而自學成才的。成才道路千萬條,并非高考獨木橋;自身選好成才路,持之以恒必有為;特長才智有彰顯,仍須破格用人才。只要學校和社會不拘一格育才、用才,就能使我國廣大少年和青年涌現出更多的真才、實才。
可以說,智力是成才的一個重要前提基礎。大腦是智力的物質結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離不開大腦的思維活動,一個人要想真正成才就得加強大腦的自我使用,善于去發現、思考、解決各種社會建設與社會民生問題。
當前,學校和家庭培養孩子成才,都重視學習成績輕視智力開發,這是欠妥的。試想,我國每年參加高考學子約有600萬,各所高校招生名額有限制,就算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秀,也不可能人人都進得了大學門檻。況且客觀事實反映,少數學生具有學習興趣和樂于自學,卻多數學生缺乏“學性”高考無望,教師與家長還要整天抓少兒的學習成績追求分數,這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
我們務必認清,人才的競爭,不是學歷高低競爭,而是智力高低競爭,學習好壞不是成才的主要因素,起主導作用的是智力。由于學習是對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課本知識的掌握,而智力是對記憶、思維、想象、操作等大腦功能的發揮,學習進步與智力發展完全是兩回事。學歷知識并不能真正衡量一個人的大腦才智。我們要講究“因材教育”,對于好學的少年就抓學習進步,對于不好學的少年就抓智力開發。要改革高考體制,實行考知識與考智力相結合的“雙考”模式,40%考文化知識,60%考大腦智力。
我國的“應試教育”很難培養優質人才。同國際相比,中國學子在學習上很勤奮努力的,卻為何總是產生不出杰出人才?正如有位美國大學教授評論說:“中國的留學生第一年很好,第二年比較差,第三年更差,畢業時最差”。由于中國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書本知識,不善于開動自己腦筋,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十分缺乏創造思維。不能發揮大腦智力的人,學的知識再多也會“學而無用”。
因此,我國要實行少年育才“重點”轉移,從抓學習成績為重轉向抓智力開發為重。學校要開設一門“智訓課”,專題對少年學生進行智力訓練,如開展象棋、圍棋,攝影、繪畫、猜謎、小發明之類課堂內外的益智活動,這即能促進學生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操作力等智力發展,也能培養和發現學生謀方面的興趣特長,從而實行“因材教育”。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更加要注重智力開發,否則學習成績不行,智力發展也不行,那么今后到社會上去,就會成為即無課本知識又無大腦智力的真正“傻子”。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要讓學生獲得大學文憑,而是要獲得創造才智。輕抓學習成績,重抓智力發展,這才是正確的育才方式,才能為社會造就更多的優質人才。
(作者系中國人才研究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