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我們沒有忘記。
今天,是中國海戰史上
無法忘記的一天。
44年前,1974年1月19日
西沙海戰
這是甲午戰爭后
中國海軍對外作戰第一次完勝。
海戰中,
18名海軍官兵永遠留在了西沙,
平均年齡僅24歲。
這6分鐘的視頻,沒有WiFi也要看
距離除夕還有4天的時候,20歲的水兵郭玉東隨389艦離開了榆林港,奔赴西沙,而在這之前他剛剛給家里寫了封信,說要回家過年。
同樣取消了休假計劃的,還有廣東籍的報務班長羅華勝,而最讓人驚訝的是湖南籍的周友芳,他已經宣布退伍了,卻在接到作戰任務后,又跑回艦上來報到。他說,“我要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打敗一切侵略者”。
這是1974年1月18日的清晨7點35分,389、396兩艘掃雷艦全速前往西沙永樂群島。26個小時之后,西沙海戰打響。
面對占絕對優勢的敵作戰艦群(雙方軍艦總噸位比:1760噸 VS 6000噸),官兵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西沙海戰油畫
戰力懸殊的對決
南北越簽訂了停戰協議后,南越政府趁著陸戰局勢的穩定,積極展開在南海搶占戰略要點的活動。
1974年1月15日、16日,南越當局派出“李常杰”號和“陳慶瑜”號軍艦侵入我西沙永樂群島海域,向甘泉島開炮,打死打傷中國漁民和民兵多人,相繼占領了金銀島、甘泉島。
19日9點04分,敵艦先開火了,緊接著,南越的四艘艦艇突然開始向外圍撤離,和中國軍艦的距離越來越遠,展開了攻擊隊形,想利用大口徑炮射得遠的優勢攻擊我軍,我軍指揮部立即發出戰斗警報,通令各艦艇占領陣位,準備戰斗。
可是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美軍退出越戰泥潭后,將部分重武器留給了南越當局,入侵我國西沙永樂群島的艦艇就是美制裝備,總噸位不及敵人一艘艦艇大,似乎不堪一擊。(雙方軍艦總噸位比:1760噸 VS 6000噸)
西沙海戰雙方參戰艦艇
慘烈!“海上拼刺刀”
當天,我國承擔補充給養任務的掃雷艦389艦,不意成為戰斗的生力軍。
389艦僅存的影像
當時,敵人10號艦從背面向389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燃起大火的389艦艇已是傷痕累累,艦身嚴重傾斜,戰士傷亡在不斷增加,肖德萬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開足馬力撞上敵艦,389艦要作最后一搏。
艇長肖德萬
“轟隆”一聲巨響,兩艦撞上了,此時我389艦輕重火力全開,機槍、沖鋒槍、手榴彈朝敵艦傾瀉,戰士們用上了一切能殺敵的武器,敵人的重武器沒有了用武之地。
他們萬萬沒想到,海戰竟然有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在中國海軍的戰史上被譽為“海上拼刺刀”,后來389嚴重受損退出戰場,我軍271、274將敵4號、5號艦重創逃跑后,趕過來將敵10號艦合圍擊沉。
損毀嚴重被迫搶灘的389艦
就這樣,中國海軍在裝備處于劣勢的情況下,采取靈活的戰術,擊沉南越軍艦1艘,擊傷3艘,斃、傷敵數百人,創造了以小艦打大艦的成功戰例。
西沙海戰于1974年1月20日 14時40分結束, 以我國收復甘泉、珊瑚、 金銀三島勝利告終。
在這場海戰中,
我海軍也付出沉重代價——
18名官兵英勇犧牲,
67名參戰人員受傷,
389號掃雷艦、
274號獵潛艇損傷嚴重。
資料圖:參加西沙海戰的274號獵潛艇在亞龍灣
戰斗中
參戰官兵有的被炮彈片打穿了手
還在不停壓彈
有的中彈后腸子流出體外
還在堅持戰斗
將士們用鮮血浸透榮譽
讓五星紅旗在西沙海空飄揚
周友芳是第一個犧牲的,一發炮彈擊中了中甲板,正在搬炮彈的他和戰友楊松林幾乎同時犧牲。
羅華勝被子彈擊穿了腹部,他顧不上包扎堅持要到報房發報,隨后報房著火,戰友來救他時,這個27歲的年輕人已經卷縮在地上,再也沒了呼吸。
郭玉東犧牲的時候正在機艙堵漏,后彈藥庫突然中彈爆炸,瞬間把他燒化了,只剩下幾塊黑焦的骨頭。他當時那個堵漏的姿勢,就在燃燒后的鋼板上砌出一個人影來……
損失慘重的389艦不得已在琛航島附近搶灘滅火,烈士們在第二天被戰友們就地埋葬。
搶灘后的389艦
30多年后,一位海軍中將在率遠海訓練編隊途經西沙時,乘直升機登島拜祭烈士,他特意在郭玉東烈士墓前放了一瓶山東的瑯琊臺酒,然后抓了一把墓前的土帶走了。
中將說,這是郭玉東的母親托他帶回去的,老人家年紀大了不能來看兒子了。
44年過去了,18烈士依然在深航島的熱土上,看護著西沙的寧靜。
晚霞輝映下,水兵們巡邏在西沙群島。 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1992年5月2日發
根據記錄,
18位烈士中,
最小的烈士只有20歲,
最大的39歲,
有炊事員、報務員、電工、給養員、
掃雷電工兵、水雷班、倉段兵、
主機兵、艦艇長等。
雖然生日不同,
但他們有同樣的忌辰:
44年前,
他們在西沙為收復國土、
保衛國家主權英勇捐軀。
2016年8月1日,新建的西沙海戰烈士陵園落成,烈士家屬們不遠萬里前來拜祭親人。
西沙海戰烈士陵園為紀念西沙海戰中犧牲的18位烈士而建,是祖國最南端的烈士陵園。
44年過去了,18烈士依然在琛航島的熱土上。
英雄偉業耀千古,烈士精神勵后人。
昔日海戰戰場,已成西沙樂土。
圖片來源:環球網
2004年11月22日,西沙守備部隊的戰士在石島上巡邏。新華社記者劉宇 攝
英雄的中國海軍,也開始走向深藍 。
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人民政府在永興島正式掛牌成立。新華社記者查春明 攝
1974年1月19日,讓我們記住這一天,記住那些為祖國的南海絕死一戰的年輕人,記住那些長眠著的不朽的靈魂。
@楊寶和 (389艦裝彈手):南越軍艦打的第一發炮彈,就落在我們中甲板了,當時我們就犧牲了一位湖南兵叫周友芳,他1968年的兵,已經宣布退伍了,由于接到作戰任務,他主動申請跟著軍艦來了。和他幾乎同時犧牲的還有負責搬彈藥的楊松林。
楊春桃 (楊松林烈士的妹妹):母親去世得早,我和哥哥相依為命。小時候家里窮,我經常要餓著肚子去上學,哥哥當時已經在工廠上班了,只有18個塊錢一個月,他就拿幾塊錢就放到我老師那里,那時候一兩糧票,幾分錢就能買一個卷子,買一個饅頭啊,讓我吃啊。所以我哥哥對我可好了,哥哥死了,我最傷心了,最親的親人啊。
@歐思文 (389艦標尺手):我們艦的機艙被南越海軍的炮彈,打出一個洞,它比那個彈洞要細,堵漏器材堵不住,郭玉東就把自己衣服脫下來,裹在這個破口上。跟著后彈藥庫起火爆炸,把他都燒化了,只剩下幾塊黑焦的骨頭。他燒化了以后,那個人體他有油啊,有脂肪啊,他當時那個堵漏的姿勢,就在鋼板上砌出一個人影來……
@郭玉山 (郭玉東烈士弟弟):哥哥當兵以后,每個月都有寫信給家里。到了那時候從12月份來過一封信,說要回來過年,然后到三月份一直都沒有收到消息,母親就感覺不正常了,怎么回事,也是打聽。后來海軍派人來了家里,說哥哥已經在一個多月以前犧牲了,我母親幾乎就是崩潰了,大概有這么三年的時間,每天晚上兩點鐘,起來就是嚎啕大哭。
后來我也參加了海軍,到了哥哥的部隊服役,我去他犧牲的機艙里看過,整個副機艙甲板鋼板都燒變形了。
@夏鐵生 (389艦帆纜班班長):艦艇燃燒的濃煙到處都是……副機班的窗口底下全是犧牲的戰友,這就說明他們在快窒息以前,腦子是比較清醒,都想往那個地方爬上來,但是由于那個地方距離比較高,人一窒息過后,神經慢慢就麻痹就掉下去了。
@李素凡 (石造烈士的母親):那個時候他剛去就要出海,暈船特別厲害,他回來給我講這些事,我很擔心他,他說媽媽你不用操心,他說只要我往床上一躺,我就好了。誰想到出去還沒有一年,還沒滿20歲就犧牲了,他剛剛滿18歲去當兵的。
@管紀威 (389艦主機班戰士):郭順福,他晚上睡覺聽見我呼嚕,他就用腳老蹬我。我說老郭,你老踢我干什么,他說,你打呼嚕吵得我睡不著覺……這周友芳,很幽默很愛鬧,外號都管他叫周扒皮,對老兵,新兵敢和老兵開玩笑……王再雄那個嗓子好像女孩子一樣,講話挺輕俏的,我老跟他開玩笑,小姑娘、小姑娘……如今他們都不在了。
@梁荘 (389艦水雷兵):羅華勝是我們報務班長,戰斗一開始,一發炮彈就把他腸子打出來了,他也沒包扎,堅持要到報房發報。結果報房也著火了,我們用太平斧把門砸開后,看見他在地上弓著了,蜷得很小的,他可能就是嗆死了,嗆暈了以后,自己也打不開門了,以后就火燒死了,他就這么犧牲的。
@鐘昌仕 (389艦報務員):有一年,艇長肖德萬帶著一家,一共20多人,專程趕到琛航,給烈士們敬煙敬酒,拿最好的酒,最好的煙,為烈士守墓,守了整整一晚上,跟他們聊天說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