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方式理論是馬克思創立的。馬克思的生產方式理論經歷了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精細解剖,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全部秘密,而且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剝削的全部秘密;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矛盾,而且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規律,而且揭示了現代社會即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一些經濟規律;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而且揭示了其呼喚出來的生產力成為破壞資本主義制度的魔幻力量;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而且揭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勝利的不可避免。因此,馬克思的生產方式理論,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礎理論。
馬克思的生產方式理論,不僅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探討提供了方法論基礎,而且其通過對資本主義經濟規律揭示的現代社會經濟規律一般,為我們探討社會主義經濟規律提供了一些現成的基礎理論,因而對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探討,還必須回到馬克思、回到馬克思的生產方式理論。
馬克思的理論邏輯和社會主義的具體實踐告訴我們: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必然還是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統一體并以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關系為根本的矛盾運動,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并且主要是生產關系的矛盾決定了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一經產生也就取得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礎地位:它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其它一切矛盾產生的根源,說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還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形態,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巨系統,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和目的。
因此,只有科學揭示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基本問題。
因此,只有科學揭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才能建構起科學社會主義的基礎理論大廈。
一、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
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是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正是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社會這個“社會活的有機體”——在當時,這個“社會活的有機體”的典型是英國——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并且主要是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內部的矛盾,揭示資本主義生產的全部秘密和資本增殖的秘密的。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是商品生產取得絕對統治地位的社會化大生產。這種生產,在宏觀上是由商品流通、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或生產關系、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各生產部門的社會分工、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社會總資本一般的社會結構五個基本經濟層面構成的。其中,不同經濟層面相互之間,各層面內部的構成部分之間,都存在辯證的關系,都處在運動過程中;所有這些運動綜合起來,就形成整個宏觀經濟系統的辯證運動。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的社會化大生產,就是關于“龐大的商品堆積”的商品生產。這種生產就是“為買而賣,為賣而買”的商品生產。這種商品交換,中國當代那位著名的“為窮人說話,替富人辦事”的茅某,向我們推銷了一條西方經濟學鐵律:“交換產生價值”從而增殖了資本,仿佛人們只要成為生意人,就會實現整個社會的發財致富夢。然而,事實告訴人們,這是天方夜譚。真正揭露商品交換秘密的是馬克思。馬克思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或者按照現代時髦的說法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商品交換或流通,是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基礎,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運行的“主體”即資本家所有制或資本產權或簡稱資本,“資本不能從流通中產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產生。它必須既在流通中產生,又不在流通中產生。”(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 第188頁)因此,商品交換的市場機制,乃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體制基礎。
馬克思指出,資本不是物,是一種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實質是資本主義所有制關系或曰產權關系。這種所有制或產權關系,與歷史上的其它私有制不同,表現為資本家的資本所有制,具體表現為資本家的銀行、工廠、企業、土地等生產資料產權。這種資本只有一項具體的功能,即無休無止地增殖自己,“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己,創造剩余價值。”(《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3卷 第260頁)因此,資本家作為資本的人格化,也表現為資本的功能:“絕對的致富欲”“價值的追逐狂”。
馬克思指出,資本不能自行增殖自己,它必須找到一種商品與自己“平等地”交換,才能增殖自己。恰巧,歷史創造了這樣一種特殊的商品:自由的活的勞動力。首先,他是自由的,自己是自己人身的所有者,因而他有權決定自己的勞動力是否出售,當勞動者決定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時,買者和賣者的交換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并且為了能將這種買賣長期做下去,“他必須始終讓買者只是在一定限期內支配他的勞動力,使用他的勞動力,就是說,他在讓渡自己的勞動力時不放棄自己對它的所有權。”其次,他除了自己以外,一無所有生產資料,“勞動力所有者沒有出賣有自己的勞動物化在內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體中的勞動力本身當作商品出賣。”(《資本論》第一卷 第191頁)這種具有自由的活的勞動力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能創造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生產工人即無產階級。
資本家在市場上購買了生產資料、生產原料和生產工人,于是就成了生產指揮官,于是就對自己的生產發號施令。于是,通過生產、流通、交換,資本家就像變戲法似的實現了自己的資本的價值增殖;于是,通過分配工人得到了工資、資本家得到了利潤、貨幣所有者得到了利息。這在資本家和他的辯護士看來一切都十全十美,并且整個社會都實現了和諧安寧。
但是,在資本家和它的辯護士看到資本主義社會和諧的地方,馬克思卻用鐵的事實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不可調和。
馬克思揭示,資本主義的生產是資本家憑借生產資料擁有一切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的生產:資本家“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當然就占有產品并把它們變成商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三卷 第442頁)而在資本主義既定的生產條件下,勞動者總是用一定的時間為自己生產工資以購買生活資料,又用自己的剩余勞動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從而體現在法律下的平等一下子就轉變為事實上的不平等,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勞動的無償占有成為資本家發家致富的絕對秘密和源泉。這種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勞動的無償占有,不是個別資本家的行為,而是資本家階級的整個行為,因而資本主義的生產,一方面是社會化的生產,另一方面卻是資本家的私人占有。所謂社會化的生產,無非是整個勞動者階級既無產階級投入自己的活勞動而創造的物質力量即生產力,客觀上使生產力社會化了并且要求社會化了的生產力歸勞動階級所有,也就是從資本家擁有生產資料變為整個社會共同擁有生產資料;生產過程的社會化,也就是從資本家的行為變為整個社會的一系列共同行為;產品分配的社會化,也就是將生產出來的產品由資本家獨占變為整個社會共享。所謂資本家的私人占有,不僅表現為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而且表現為資本家因占有生產資料而占有全部社會產品。這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就產生了劇烈的矛盾。這種資本主義的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家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其它一切矛盾產生的母體,“這就是產生現代社會借以運動并在大工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同上)
馬克思揭示,資本主義生產必然造成經濟危機。這是因為資本家個人生產的計劃化和組織化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相對立:
資本家在自己的工廠企業里可以發號施令,有權決定一切,也有權經營管理一切。可是,資本家一旦越出自己發號施令的范圍即來到交換市場,他就顯得無能為力。商品體躍上金體,這是危險的一躍;如果這一躍不成功,摔傷的不是商品體,而是商品體背后的主人即資本家。當資本家的商品“一躍不成功”即將成為社會常態之時,資本主義的生產就會發生經濟危機。而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發生,都是對物質生產力的破壞,都在造成經濟的倒退或停滯。因此,資本主義解放了生產力,也在不時地破壞生產力,從而造成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嚴重對立。
馬克思揭示,資本主義生產必然造成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一方面在造成資本家階級的愈來愈富和無產階級的愈來愈貧困化和相對貧困化:生產資料一旦變為社會化的生產資料并集中到資本家手里,資本家就擁有了對產品的占有權力;而勞動者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因而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這樣,資本主義的生產,使得“集中于資本家手中的生產資料和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的生產者徹底分裂了。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占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同上 第429頁),因此,無論資產階級是否流淌著道德的血液,資產階級如果不對無產階級進行剝削,就會失去發家致富的源泉;如果不造成無產階級的貧困化和相對貧困化,資產階級就會像皮爾先生一樣可憐!因此,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馬克思揭示,資本主義的生產必然造成資本主義的滅亡。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存在內在的深刻對立:資本主義的生產必然造成資本的集中;資本的集中,必然造成“一個資本家打倒許多資本家”。隨著資本日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里,隨著勞動階級的貧困化和相對貧困化的日益加深,“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并在這種壟斷之下繁榮起來的桎梏。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同的地步”,就會發生社會革命,資本主義的外殼就會被炸毀。(《資本論》 第一卷 第831頁)因此,無產階級的革命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是不可阻擋的。
因此,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是馬克思破解資產階級社會全部秘密的鑰匙。
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掩蓋下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決定其它一切矛盾的矛盾。
二、馬克思揭示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昭示意義
馬克思揭示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于我們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有指導、啟示和借鑒意義的。
首先,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告訴我們,一定社會的基本矛盾必然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特殊”。這實際是我們在前面那篇文章指出的,是一個從一般到特殊、又從特殊到一般的辯證揭示過程。在這里,這個辯證關系表現得更明顯了:通過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對立,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矛盾的對立;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內部主要因素之間矛盾的揭示,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揭示,也就使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得到了事實的實證。既然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否定,既然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一樣同屬“現代社會”,既然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既然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那么,社會主義社會就必然具有相對獨立的社會形態;既然社會主義社會具有相對獨立的社會形態,那么,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內部主要因素之間的矛盾,就構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就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中。
其次,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告訴我們,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和基礎是公有制。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指出:“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將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一卷 第265頁)這是因為,資本主義消滅了一般的所有制,一個資本家打倒了許多資本家;更是因為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現在,由于大工業的發展,第一,產生了大規模的資本和生產力,并且具備了能在短時間內無限制提高這些生產力的手段;第二,生產力集中在少數資本者手里,而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變成無產者,資產者的財富越增加,無產者的境遇就悲慘和難以忍受;第三,這種強大的,容易增長的生產力,已經發展到私有制和資產者遠遠不能駕馭的程度,以至經常引起極其劇烈的震蕩。只有這時廢除私有制才不僅可能,甚至完全必要。”(轉引自周新城文章)社會主義作為對資本主義的否定,否定的根本內容就是否定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至于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不過是為了使我國的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罷了,隨著我國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總要發展到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因此,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允許所有制的發展是必要的,但又是過渡的、暫時的,那種認為,“所有制形式只是手段”,企圖在私有制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根本是在大著馬克思的旗號反對馬克思主義。
再次,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告訴我們,社會主義應該也必須利用資本主義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發展規律。不管資本主義生產怎樣冷酷無情、慘無人道,“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但是,“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一卷 第253、256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能夠像呼喚魔怪一樣呼喚出生產力,必然有它歷史的特點和優點。比如,商品經濟或曰市場經濟,商品經濟既然產生在原始共同體解體的盡頭,必然既往的階級社會也都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既然既往的階級社會里也有商品生產和生產交換,那么,商品經濟的規律也就隨著商品經濟的誕生而誕生、發展而發展。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或曰市場經濟則將這種商品經濟的屬性,發展到了極致,一切都是買賣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座右銘。但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創造的“商品生產經營理論”“資本經營理論”,尤其是資本主義生產形成的現代企業產權明晰的理念、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商品經營理念、高度重視商品銷售重要性的理念、企業全方位競爭的理念、立體化資本增殖的理念、資本的生命在于運動的理念、規模經營的理念和創新經營的理念,都是值得社會主義生產學習和借鑒的。因此,“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毛澤東選集》 第五卷 第285頁)
又再次,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告訴我們,勞動階級才是生產力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資本主義不合天理的地方,就是創造生產力和社會財富的階級,卻不能擁有生產力和社會財富;不創造生產力和社會財富的階級,卻擁有一切。社會主義天然合理之處,就是生產力和社會財富為勞動者所創造,也為勞動者所共有、所共享。因此,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的需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有共享。
最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揭示,告訴我們,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是一個自然歷史的發展過程。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解剖,揭示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各產業之間客觀需要按比例進行生產,客觀需要有計劃地進行生產。因此,我們應該從馬克思對現代社會經濟的論述中,找出合乎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的東西;我們必須從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探求出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規律。
三、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前提和基礎
依照馬克思的理論邏輯,馬克思揭示的發達商品生產社會的宏觀經濟形態一般的結構,既由商品流通、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或生產關系、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的各生產部門的社會分工、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社會總資本一般的結構,仍然是社會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構成結構。其中,不同經濟層面相互之間,各層面內部的構成部分之間,都存在辯證的關系,都處在運動過程中;所有這些運動綜合起來,就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整個宏觀經濟的辯證運動。
馬克思的理論邏輯、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事實邏輯,說明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就是以人民為中心、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并發展到公有制為基礎、以市場為主以計劃為輔并發展到以計劃為主以市場為輔為運行機制、以發展生產力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根本目的的社會化大生產。
顯然,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仍然是一個以生產力為根本動力、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或公有制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矛盾統一體。社會化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或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前提和基礎。
首先,社會化的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根本動力。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否定,這個否定實質暗含了這樣的命題:社會主義是建立在比資本主義更高級的社會生產力之上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必須比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生產力發展得更快、更好。因此,無論是在生產力落后情況下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國家,還是在生產力高度發展情況下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國家,面臨的根本任務就是運用人民民主的工具,為生產力的發展掃清障礙,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自然,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條件下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高級到更高級的發展過程。
其次,以公有制為主體或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根本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而“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個‘產’是指生產資料,這個‘共’是指共同占有。共產主義就是指生產資料公有。”(周新城:《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因此,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或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區別資本主義和其它有階級社會的根本標志,只有逐步消滅私有制,建立起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才是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只有全面實行了生產資料公有制,才是建立了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因此,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任務,就是運用人民民主的工具,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其它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社會主義的中高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再次,以人民為中心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根本依歸。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者即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是人民的主體,因而以人民為中心的實質是以勞動者為核心。在我國,人民是一個動態的、歷史的政治的概念,毛澤東當年曾經指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分子、愛國的知識分子、愛國的資本家和其他愛國的人士,這些人占全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這些人,在我們人民民主專政下面,都屬于人民范圍。”(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講話》)依照毛澤東講話的邏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的主體就是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其中還包括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以及其它愛國人士。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下,社會生產力為人民所創造,社會生產資料主要為勞動者所共有,因而人民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必然要為人民所共有和共享。因此,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就是以最大限度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美好生活需要的社會化大生產。
最后,以市場為主計劃為輔發展到以計劃為主市場為輔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運行機制。市場無非是社會生產力的力量能夠到達的邊界和范圍,通過交換使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得以實現,并實現社會經濟的生產和再生產的循環往復。計劃無非是借助國家的力量對經濟的發展進行調節,使勞動者的勞動成果不再迂回被表現,實現國民經濟的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毋庸諱言,既往的中國社會主義的實踐,經歷了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到現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運行機制也經歷了以計劃為主到現在的“讓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的轉變。這種轉變前后似乎有著重大區別甚至根本對立,但是,究其實質,我國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有一致又有基本區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實質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制度,這里計劃——這只看得見的手——政府起到了主導作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質是有計劃的市場經濟制度。江澤民對此曾經有過比較透徹的說明:“主要特征應該有這樣幾個:一是在所有制結構上,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其他經濟成分為補充,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防止兩極分化;三是在經濟運行機制上,把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長處有機結合起來,成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作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合理調節社會分配。”(《江澤民文選》 第一卷 第203頁)江澤民的這個觀點,實際上既比較清楚地說明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間的關系,又基本說清了計劃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經濟運行機制中取得了主導地位,而計劃則退居到了次要的位置。這是由經濟調控的工具——比如經濟大數據計算不能滿足需要和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發展的階段所決定的。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到中高級階段,尤其是經濟調控的工具成熟起來,經濟運行的機制必然發展到以計劃為主以市場為輔的階段。這種發展,實際也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因此,有計劃的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的運行機制,將在很長的時間內支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運行。
因此,概括起來,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前提和基礎,就是以人民為中心、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或公有制作為經濟基礎、以發展生產力為根本任務、以市場為主發展到以計劃為主為運行機制四個因素的有機結合和矛盾運動。
四、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及其運動
對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探求,必須首先分析其各因素及各方面的內部矛盾,然后依據馬克思建立的社會生產方式分析框架,庶幾方有可能探求到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實質。
(一)對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內部各因素及關系的粗淺分析
1、關于所有制。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的是公有制為主體、其它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所有制關系必然表現為公有制、個體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外資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等多種形式。總起來講,就是公有資本所有制與私有資本兩種。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制度,總體上是與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是相適應的,但是,所有制與所有制之間、所有制內部之間,都是有矛盾的。這些矛盾,需要在實際的經濟運行過程中和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加以解決。
第一,公有資本所有制內部的矛盾。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前提和基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如果市場以公有資本(國有資本、集體資本)供給商品為主,那么市場主體就主要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這種市場起著為廣大勞動人民服務的主要作用;因為所有制的本質是生產所有權關系,生產中的人是他在這種生產關系的人格化,只有掌握了生產資料所有權的人們或階級才能在生產過程中占統治地位,才能對企業的生產收益分配擁有決策權、主動權。因此,社會主義經濟,即使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所謂公有制為主體,我的理解,就是公有制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的主導、控制和支配的能力。公有制對國民經濟的主導,就是能主導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國民經濟的總量和質量;公有制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就是對自然壟斷的產業和關系國計民生的產業實行絕對控制;公有制對國民經濟的支配,就是在國民經濟的總量上要居于支配地位。
我國公有資本所有制,經過幾十年來的積累和發展,從絕對量來看有了顯著的發展。據國資委主任肖亞慶透露,我國經營性資產達到了155億元之巨,這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從公有資本的相對量來說,情況就很不樂觀了。據我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何干強先生掌握的有關資料披露:“2007年末,國家資本占33.4%,集體資本占3.0%,法人資本占25.5%,個人資本占22.9%,港澳臺資本占6.1%,外商資本占9.1%。此后,國家統計局沒有按企業實收資本統計的所有制結構。”(何干強:《振興公有經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現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一數據表明,我國公有資本所有制在整個所有制結構中已經被嚴重削弱了,必須大力發展公有經濟,做大做強做優國有和集體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維護勞動者的國家主人翁地位。
在公有資本所有制內部,存在國有產權、國家控股的混合產權和集體產權的所有制。國有企業與集體企業、國有企業與國有控股企業、壟斷國企與中小國企之間是有矛盾的。這些公有制企業之間的矛盾,主要不要表現在市場競爭上,是個別對個別的關系,因而公有制企業之間的矛盾,不是公有資本所有制的主要矛盾。公有資本內部的主要矛盾,只能是:作為市場主體的公有制企業與其公有資本全民所有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實質是:公有制企業是全民所有,但又為少數或部分“全民”即勞動者經營管理生產,公有制企業創造的價值還必須在市場上實現,因而號稱全民所有的公有制企業還基本上是“觀念上”“理論上”的全民所有,全民所有的公有制企業頃刻便發生了與作為市場主體的少數或部分勞動者所使用的公有制企業之間的對立。但是,這種對立,不是對抗性的;這種對立,可以用列寧的名言概括:“對抗消失了,矛盾存在著。”
第二,私有資本所有制內部的矛盾。在私有資本所有制內部,存在個體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和外資所有制。這些私有資本所有制,是與我國目前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因而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應該也必須發展的。個體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和外資所有制之間,是存在矛盾的。私有制企業之間的主要矛盾,就是恩格斯概括的:“個別工廠中的社會化組織和整個生產中的社會無政府狀態相矛盾”的矛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三卷 第442頁)
第三,公有資本所有制與私有資本所有制的矛盾。公有資本所有制和私有資本所有制,在現有生產力水平條件下,都是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因而它們都是需要發展的。但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作為對私有制歷史的否定,它們之間是有嚴重沖突的。上述何干強先生引述的數據表明,公有制與私有制不僅是市場競爭的矛盾,而且更是不同的生產關系的競爭。因此,公有資本所有制與私有資本所有制之間的矛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內部是主要矛盾。
2、關于勞動者。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者作為人民的主體,是國家的主人,不僅獲得了政治上的解放,而且獲得了經濟上的解放。勞動者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主要標志,就是生產資料公有產權的擁有者。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復雜的,因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結構本來就復雜。在全民所有制內的勞動者,由于其產權屬于全體人民,勞動者的利益與所有制的權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著個人與集體(具體的企業)、勞動者(部分)與所有者(全部)之間的矛盾;在集體所有制內部的勞動者,由于其產權屬于集體內勞動者,勞動者的利益與所有者之間的利益也是基本一致的,但也存在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矛盾;個體勞動者,由于其產權屬于自己,這是勞動者與產權的有機結合,但這是一般社會的生產方式,因而存在個體勞動與社會化生產之間的矛盾;在私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勞動者,由于產權屬于資本家,勞動者屬于雇傭勞動力,勞動與資本之間是有利害沖突的,但與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于公有制處于主導地位,勞動者必然也隨之處于社會主人公地位。那些雇傭勞動者,雖然受到資本家的剝削,但由于有著人民政權,自然也基本享受著社會主人翁的待遇。因此,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者與勞動者之間的主要矛盾是生產者與管理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之間的矛盾。
但是,社會主義條件不是確定不變的東西,它會隨著所有制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的。何干強先生根據公布的資料,認為現階段“公有制企業的從業人員”“只占”總從業人員的“25.5%”了。(何干強:《振興公有制經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這就與勞動者是國家主人翁的地位很不相稱了,這一狀況必須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并加以切實解決。
3、關于運行機制。運行機制,也就是宏觀經濟的調控機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宏觀經濟的運行,市場與計劃,是一對矛盾。因此,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的作用”,也要發揮政府計劃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作用。之所以要讓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是因為市場配置資源和提供激勵的有效方式,能夠減少政府決策的失誤;之所以要發揮政府計劃對宏觀經濟的調空作用,是因為市場不是萬能的,在實現全國生產力合理布局和經濟總量平衡、防止惡性競爭產生壟斷、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公平等等方面就需要伸出政府這只有力的手。在社會化大生產內部,社會生產與生產流通是一對矛盾。顯然,社會生產決定市場流通,市場流通對社會市場有反作用,因而,在社會生產與生產流通的關系上,要堅持“社會生產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正如何干強先生所指出的,“政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實踐中,應當把調節所有制結構,維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堅持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促進適應商品貨幣關系的按勞分配包括在內;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消除社會收入兩極分化,從而保證市場供求的基本平衡,促進宏觀經濟多快好省的穩定運行。”(同上)
4、關于生產力。對于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社會生產力內部的矛盾,前一篇文章已經做了分析,這里不再重復。總的一句話,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者既是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創造者,又是生產力中最革命、最活躍和最能動的因素。因此,只有發揮勞動者,尤其是勞動者中的科技知識分子“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才能實現社會生產力跳躍式、超常規的發展。
(二)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矛盾芻議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化大生產,因此,它既有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又有社會主義大生產的特殊。
1、關于私有資本所有制的生產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著私有資本所有制。這種私有資本所有制,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私有資本所有制的生產,就是剩余價值的生產。
2、關于社會主義公有資本所有制的生產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由社會主義公有資本所有者決定的,因此,社會主義公有資本所有制的生產,就是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劇中人”發生了顯著變化:社會生產力是公有制基礎上社會化了的,生產資料也是公有制基礎上社會化了的,運行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社會化了:市場雖然“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的作用”,其上卻有看得見的手起著對市場的矯正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社會生產和市場流通中,社會生產對市場流通起著決定性作用。尤其重要的是,生產力背后的“人”是生產的主人,生產資料背后的“人”是生產的主人,運行機制背后的“人”在生產中有了部分主人的權力。因此,社會主義的生產,是勞動者利益根本一致的生產,它們之間,“對抗消失了,矛盾存在著。”
但是,這只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一個方面。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另一個方面,當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一來到市場,就會像資本家一樣組織生產,就會發生資本主義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故事。只不過資本主義生產產生的是剩余價值、分配的是剩余價值,而社會主義生產產生的是利潤、分配的是利潤;資本主義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增殖自己的資本,而社會主義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資本主義生產,會造成企業的增殖、減值甚至破產;社會主義的生產,也會造成公有制企業的增值、減值,一定情況下也會發生破產的事情;資本主義的生產,由于社會化的生產與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劇烈對立,必然發生經濟危機,社會主義的生產,由于社會化的生產與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根本一致,再加上政府調控手段的作用,一般不會發生經濟危機。然而,正像前面已經提到的那樣,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企業也會發生企業倒閉、破產。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的倒閉、破產,砸傷的不僅是倒閉、破產的公有制企業,砸傷的還是社會主義全民公有的產權;砸傷的不僅是倒閉、破產的公有制企業內的勞動者,砸傷的還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權益。
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發生倒閉、破產這件事,表面看來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與市場交換之間的矛盾,實質上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內部的主要矛盾即作為公有資本全民所有公有制企業與作為市場主體的公有制企業之間的矛盾引起的:社會主義生產,生產力和生產資料都已經社會化了,可是,生產力的社會化是全社會的社會化,而作為市場的主體即公有制企業還只是部分的社會化,只能委托少數或部分管理者和生產者經營管理和生產。這樣生產的社會化與公有制企業在市場上就發生了對立。這種對立,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個別公有制企業的倒閉、破產也即對社會生產力的破壞。因此,依照馬克思關于社會基本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邏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就是生產的社會化與只能部分社會化的公有制企業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的這個矛盾,依舊要用列寧的名言來概括:“對抗消失了,矛盾存在著。”
五、探求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社會現實意義
探求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有其社會現實意義的。
首先,探求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實際是在探求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的生產,是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生產力的社會化、生產資料公有制等因素的綜合運動,這些因素,客觀上都存在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部分到全體的發展過程。這實質上是在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因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恐怕還得在鄧小平揭示的社會主義本質后面再加上馬克思的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可能更為全面。而這些,正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根本屬性,因而二者之間的關系不言而喻。
其次,探求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實際是在探求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形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實質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現。對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探求,實質是在探求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結構;探求到了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結構,也就基本探求到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政治結構和社會意識結構,而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結構、社會政治結構和社會意識結構的矛盾運動,就構成了社會主義的社會結構;社會主義的社會結構的矛盾運動,就構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形態。因此,探求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對揭示社會主義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形態具有基礎意義。
最后,探求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實質是在探求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因為一定社會的基本矛盾,不能在別的地方產生而只能在一定社會的生產方式中產生。探求到社會主義生產中的主要矛盾,也就探求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長期以來,人們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認識混亂,究其原因,是將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直接當成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了。然而,社會主義社會作為相對獨立的社會形態,不能理論邏輯,還是事實邏輯,必然具有自身特殊的社會基本矛盾。因而探求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問題,是一件具有基礎理論意義的事情。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決定其它矛盾的矛盾”,因此,只要找到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這根定海神針”,對于社會主義社會其它矛盾的揭示,就不是特別困難的事了。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