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作用,是廣大政治工作者的價值追求,也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所在。把握“契機”,思想政治工作就如同雪中送炭;把握不準“契機”,有可能就是火上澆油。把握和用好激勵契機,其效果會事半功倍;喪失或貽誤激勵契機,其效果會事倍功半。
激勵,原本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其本質是表示某種動機產生的原因,即發生某種行為的動機是如何產生和在什么環境中產生的。把激勵一詞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來,就是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加適合人的心理和思想變化特點。這就為激勵賦予了新的內涵。激勵指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主體選擇恰當時機,運用恰當方式,對客體給予物質的和精神的鼓勵,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因此,激勵是外因對內因的作用過程,而這種作用的效果是由“契機”決定的。所謂契機,指的是事物轉化的關鍵,是決定性的環節。所謂激勵契機,則是指促使人的內在因素向積極的或更好的方向轉化的關鍵環節。
在社會變革和轉型時期,人們遇到的思想矛盾和心理壓力前所未有,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此消彼長,如何有效地化解矛盾和壓力、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更好地引導人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是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現實課題。研究和把握激勵契機,有助于科學認識人的心理和思想變化特點,正確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規律,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說的就是要抓住事物轉化的關鍵。軍事斗爭中,能否抓住“戰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經濟活動中,能否抓住“商機”,是決定企業存亡的關鍵;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否抓住“契機”,是衡量工作成敗的關鍵。把握和用好激勵契機,其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喪失或貽誤激勵契機,其效果就會事倍功半。
一、“激勵契機”的主要特性
科學認識人的思想和心理變化規律,是正確把握激勵契機的基本前提,也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必然要求。從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來分析,官兵的激勵契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性:
一是內隱性。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動是在大腦內部進行的,人們無法從外界直接窺視其內心世界。但其思想和心理變化通常會以各種途徑或方式反映到外表中來。因此,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往往需要通過聽其言、觀其行來察其心。同時,人的心理活動又是非常復雜的,由于種種原因,這種外在的表現形式有時與內心世界并非完全一致,激勵契機也常常被種種假象所掩蓋。比如,有的官兵很有個性,但礙于不正常的輿論壓力,遲遲不愿表露出來;有的官兵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由于有某種心理障礙,時常悶悶不樂;有的官兵是知情人,但由于有思想顧慮,不愿發表真實意見。只有在深入了解,細致觀察,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才能透過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把握激勵的契機。
二是隨機性。人的思想在同一條件下,并不一定出現相同的結果,其發展變化有很大的偶發性和不確定性。在特定的時刻,人們思想究竟采取哪種形式,往往受到內外因素的偶然誘發,而呈現出極大的隨機性。但任何事物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官兵思想在發展變化的偶然性中又有必然性,不確定性中又有確定性。比如,遭遇挫折或不幸,會使人心理失衡;受到意外打擊或患病,會使人意志消沉;受到批評和誤解,會使人情緒低落。這些心理反映雖然千差萬別,但也帶有一定的規律性。這就要求對官兵思想的發展變化不能簡單化、公式化,既要以思想發展變化的規律性為基本向導,更要認識和掌握各種紛繁復雜的情況,分析和預見將會出現的多種可能,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中把握激勵契機。
三是即逝性。人的思想既有隨著外部環境變化而變化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的一面。由于外界環境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人的思想容易產生一個“波動期”或矛盾“交鋒期”,這個時間節點不是長久存在的,而是一個短暫的思想或心理斗爭的時間過程,把握不好,就會稍縱即逝。一旦人的思想形成定勢往往很難改變,有時甚至可以達到僵化的程度。有的官兵犯了錯誤、受了處分或遇到其它挫折,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關懷和呵護,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有的在進退走留問題上個人愿望落空,如果不及時跟上做好工作,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有的講了實話、做了好事,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也很可能灰心喪氣。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趁熱打鐵,不能坐失良機。
二、“激勵契機”的時機選擇
從實踐看,選擇和運用激勵契機需要把握這樣幾個時機:
一是當需要愿望強烈時。需要是人在生活實踐中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一種基本的意向及心理狀態。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社會的存在物。需要是人的本能,也是激發人行為的動力源泉。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是一個層次性的梯級體系,依次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人作為社會的存在物,不僅有物質上的需要,更注重精神上的需要。現實生活中,當人們物質利益、政治榮譽、個人尊嚴、自我價值等有某種迫切需求時,內心就會產生緊張感,并采取相應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如果需求與現實產生矛盾,就會產生某種更加熱切的期望。就人們普遍的心理狀態而言,尊重、信任、贊揚、榮譽是人們的共同追求和強烈愿望。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贊揚。軍人更珍重榮譽。拿破侖主張“不用皮鞭而用榮譽來進行管理”,為激發和培養官兵的榮譽感,他對立了戰功的官兵,除加官晉爵、授予勛章外,總要在全軍通報表彰,以此激勵官兵的榮譽感。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就,就希望自身的價值得到社會的承認,自己的工作和能力得到領導的贊許。凡是有經驗的領導,大都善于把握激勵的時機,運用贊美的藝術,來溝通下級的感情,激發下級的熱情。然而,容易令人失望的是,有的非常吝惜贊美之詞,在部屬渴望得到贊揚和嘉勉時,仍是一副冰冷的面孔和一張缺乏熱情的嘴巴。
二是當需求得到滿足時。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們的一切活動都與其自身的利益相關。當人的物質或精神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時,就會出現積極的情緒,反之,就會出現消極的情緒。人的情緒指數與需要滿足值成正比。隨著時代的發展,盡管人們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和層次性,如官兵有的渴望成才,想考取軍校或學一技之長,有的想入黨、當骨干、選取士官等等,但不論那種需要,一旦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官兵就會情緒高張,干勁倍增。但也應看到,人們的需要是永遠不可能完全滿足的,一種需要滿足后,又會產生新的需要。因此,人們在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后,所產生的積極性具有特定的時限。這就要求在實踐中,要善于從利益動因上分析官兵的思想變化,在努力實現好、維護好廣大官兵切身利益的同時,抓住官兵獲得某種滿足后積極性高張的時機,及時搞好教育引導,使其將積極情緒轉化為工作動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掘官兵的潛能,更好地為部隊建設貢獻聰明才智。
三是工作環境變換時。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思想、情感、行為等心理活動是人們所處的環境與人們主觀意識活動交互作用的結果。客觀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和制約人的積極性。新兵剛入伍、學員剛到部隊、干部剛調整交流到一個新單位,預示著新生活的開端,都會產生一種新鮮感,也都熱切希望留好第一印象,樹好第一形象,邁好第一步。抓住官兵這一奮發向上的“關節點”,因勢利導,及時勉勵,就能起到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良好效果。這種時機的有效激勵,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或一生中的重要時期。作家梁曉聲在談到著名作家茹志娟曾鼓勵他的感受時說:“我真希望,受青年尊敬的有威望的人,能夠很慷慨地對青年說:‘你是一個好青年’。”當梁曉聲在自己也成為名作家之后,仍然念念不忘茹志娟當初對他的勉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尚待開發的潛能。在人生的關鍵時期,一次溫馨的談話、一句真誠的贊語、一絲熱切的期盼,都會在官兵的心中蕩起漣漪,留下難忘忘懷的印記,帶給人無窮無盡的力量。
四是工作取得成績時。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當自己的工作和能力得到領導和眾人的認可,自身價值得到社會的承認時,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大增,工作熱情就會高漲。榮譽感和成就感作為人的一種高層次的需要,人在工作上取得成績時,就希望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贊揚,當人的行為受到贊許,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自己在榮譽和成就方面的欲望,從而受到鼓舞,發揮出更大的積極性。因此,當官兵工作做出成績時,上級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一般說來,在下級開始做某種有意義的事情時,就應該在開頭予以鼓勵,這是一種對下級工作的認可;在工作的進行過程中,也應抓住時機再次表揚,進一步予以肯定;最好在剛剛取得一些成績時給予嘉勉,為其鼓勁加油;當工作告一段落并取得成果時,應不失時機地進行公開表彰。對官兵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給予及時肯定,既是上級對下級勞動的尊重,也是對下級的一種褒獎和激勵。倘若對官兵付出的辛勞視而不見或有功不賞,勢必會挫傷官兵的積極性。因此,對那些勤懇工作,踏實干事的同志,應及時給予熱情鼓勵;對那些勇于開拓,善于創新的同志,應及時給予關心愛護;對那些成績優異,貢獻突出的同志,應及時給予表彰獎勵。以此激勵廣大官兵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是當有悔改表現時。古人說:“人非圣賢,熟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世上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知錯思改也是難能可貴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既要允許人犯錯誤,也要允許人改正錯誤。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者和帶兵人的責任,就是盡可能地創造有利環境,讓官兵少犯過錯或給人改過的機會。總的來說,有過錯的人,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大都有悔改的表現。善于捕捉改過的契機,適時給官兵幫助引導,就能促其向好的方面轉化。反之,在部屬尚未認識到錯誤時,硬逼其改正,或想改時又不給其機會,都容易使其自暴自棄。有過錯的人悔改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為了幫助其改正錯誤,就應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做好工作。對于主動承認錯誤的同志,應持歡迎態度,幫助其提高認識,引以為戒;對于明知不對,又缺乏認錯勇氣,但能在工作中改正的同志,應不計前嫌,給予支持和鼓勵;對于改過決心不大,自控能力不強的同志,應耐心幫助,不時鼓勵,肯定其微小的進步,使其樹立改過信心,盡可能防止出現反復。犯有錯誤的人,最怕別人另眼相待,最渴望熱情的鼓勵。但事實上往往相去甚遠。正如有人埋怨的那樣,“一次我做錯了,馬上就聽到指責的聲音;第二次我做對了,卻沒有人夸獎”。幫助有過錯的同志改正錯誤的有效方法,就是把握好“每一次”契機,不讓一次改錯的機會錯過。
六是當情緒波動時。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也是由外部因素影響和刺激在人腦中所引起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往往表現為情景性、激動性、暫時性的情感活動。情緒在人的心理意識中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領域,包含許多不同的情感因素,如歡喜、愉快、高興、恐懼、憤怒、抑郁等等。由于人遇到的情況不同,情緒的變化也各不相同,如愉快轉化為憤怒,快樂轉化為悲傷,歡喜轉化為恐懼,高興轉化為抑郁。情緒的變化和反差,是選擇激勵契機的“報警器”,抓住了這個環節,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就會大大增強。軍人是一個特殊職業,緊張的生活、艱苦的訓練,尤其是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更容易引起情緒的劇烈波動。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隨時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逆境,如考學落榜、婚戀受挫、身患疾病、家庭變故等,這些現實問題都可能給官兵造成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此時,他們最需要得到同情、關懷和幫助。如果領導能及時表現出關切、熱情和理解的態度,并力盡所能地給予排憂解難,將會產生平時難以獲得的效果。這就要求各級政治干部要做有心人,切實想官兵所想,急官兵所急,幫官兵所需。當緊張疲勞時,創造一個寬松愉悅的環境;受到委曲時,耐心傾聽其訴說苦衷;生病住院時,及時送去溫暖和關懷;個人愿望沒有實現時,及時靠上去排解憂愁;家庭遭受不幸時,及時給予撫慰和援助等等。這些工作既體現出“大家庭”的溫曖,也滋潤著官兵的心田。真正把這些工作做到家,就會為官兵不斷增添前進的信心和動力。
原載《政工導刊》、《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獲“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委員會”一等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