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新一屆黨中央關于國企深化改革的新思想,其實質是我國進入“強起來”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對于國企深化改革的新要求,這對我國下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首先就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世界一流企業”?美國的“波多里奇優秀業績評定準則”一直被作為衡量世界級企業運營水平的標桿。該準則體系由七大系統組成,即領導力系統、戰略規劃系統、顧客和市場系統、信息與分析系統、人力資源系統、流程管理系統、運營業績系統。以這七大系統為基礎,世界級企業的運營就像一輛“自行車”——顧客和市場是“前輪”,領導力、戰略規劃是“車把”,人力資源是“后輪”,信息與分析是“車架”,流程管理是“行車路線”,運營業績是“行車目標”。管理界也稱之為“自行車模型”,由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首先提出。不過,“波多里奇優秀業績評定準則”更多還是作為衡量世界一流企業運營水平的標桿,而“世界一流企業”應該是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由此,考察世界企業發展史,我們可以從世界“長壽家族企業”、世界一流“百年現代企業”和世界“藍籌公司”這三個視角來分析其發展特點和規律。
從上述三個視角分析,“世界一流企業”主要呈現包括“品牌形象、產業地位、資本市場、規模水平、空間范圍、時間跨度”等六個方面的共同特點。一是提供滲透社會和民生的高品質產品或服務,具有全球性忠誠用戶群和著名品牌;二是具有執掌秩序和領袖同業的產業地位。主要體現在擁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戰略或商業模式,對行業技術或商業模式的變革創新做出了顯著貢獻。公司員工也具有高度的職業化水平,是同業遵守社會規范和道德的榜樣;三是往往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整體規范運作,是享譽世界的藍籌公司;四是大多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公司市值;五是全球化經營,具有很高的國際化經營指數;六是具有持續的經營歷史,久經考驗的生存和發展能力。
從發展過程來看,“世界一流企業”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優選企業家,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聚集資本,拓展最有規模和贏利能力的產業,整合利用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持續不斷進行技術和管理創新的動態過程。
至于做“造鐘師”,而不是做“報時人”,即強調了制度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首要因素,注重建立健全企業制度來規范和發展企業,而不是依賴一時的魅力型領袖;注重兼容并蓄而不是非此即彼或顧此失彼;做“生命型企業”而非“經濟型企業”,追求短期和長期都有優異表現,認為理想主義和務實主義可以并存,堅持為股東創造財富和履行社會責任相統一;在保存核心理念和文化的同時,能不斷刺激和激勵進步變革等重要觀念及其實踐,則成為這些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并持續發展的主要經驗和“秘訣”。
對于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明確稱主要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一是要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當中能夠占有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二是要成為在全球行業發展中具有引領作用的企業;三是要成為在全球產業發展中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企業。前文所述 “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特點和規律,與國資委提出的相關目標和要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其唯一重大區別在于,中央企業中的“世界一流企業”應該是如十九大報告所要求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也就是要始終保持其國有企業的根本屬性。為此,我們應該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的,去“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同時“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來“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作者系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博士、高級經濟師)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