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民宗委主任朱維群同志與中國社科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主任習五一教授合影。
對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遏制宗教極端思想蔓延、治理“逆中國化”現象等,是治本之策。
關于新時代我國宗教工作的總方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一論述言簡意賅,內涵豐富。我認為,“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是新時代宗教工作的新戰略,是推動解決宗教領域突出問題的戰略舉措。
在2015年5月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提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必須堅持中國化方向。在2016年4月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深入系統地闡述了“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的理念,豐富了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
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的社會功能具有兩重性,是一種積極性和消極性共生共存的社會現象。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宗教就必須在政治上認同、在文化上融合、在社會上適應,與社會發展同步。因此,中國化不是具有中國某地域的特點就是“中國化”。而是要與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是推動解決宗教領域突出問題的戰略舉措。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宗教領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一些問題呈增長態勢。有的宗教出現“去中國化”傾向,向國外宗教看齊;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活動加劇,宗教極端主義在一些地方蔓延,甚至引發暴力恐怖事件。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是解決這些突出問題的戰略舉措。特別是對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遏制宗教極端思想蔓延、治理“逆中國化”現象等,是治本之策。
問題導向是我從事學術研究的最重要動力。新興媒體成為傳媒發展的主導力量,這是我觀察民族宗教問題的重要渠道。2017年,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24億,手機上網使用率占網民總規模的92.5%。“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新媒體用戶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作為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方式。用戶日益養成依賴社交媒體獲取信息、表達訴求的習慣。我國主流媒體以民族宗教問題敏感為由,除官方文章外,基本上不刊登此類信息。新媒體成為觀察民族宗教問題的主要渠道。
自2016年春天起,為了質疑國家立法管理清真食品,我開始編寫微博,主要關注治理清真泛化、遏制宗教極端。我的微博粉絲從開始的400位,增長到現在的21萬多。每天的點擊量從幾千增加到100萬至200萬。我每天擠出時間與網友互動,獲得大量豐富的信息。今年7月,我在第五屆科學無神論論壇上的發言,題目是《打破教族一體的束縛,遏制某些少數民族“逆世俗化”的趨勢》。我的發言稿選自我正在研究的課題,即《當前我國伊斯蘭教工作面臨的國家安全戰略風險》。
今天我的發言是論壇發言的續篇,題目是《應當遏制伊斯蘭教保守主義思潮侵蝕我國社會主流文化》。講兩個問題:第一:伊斯蘭教研究領域里頌揚伊斯蘭教成為主流話語。第二:某些人士利用伊斯蘭教侵蝕當代中國社會主流文化。
一、我國伊斯蘭教研究領域里頌揚伊斯蘭教成為主流話語
近20年來,我國公辦高校和科研機構中,伊斯蘭教研究領域逐步形成兩化的格局,即:學術隊伍“穆斯林化”,學術導向“伊斯蘭化”。一批具有伊斯蘭宗教教育背景(包括國內和海外)的知識分子,逐步成為教學和研究的主力軍。當前,我國研究伊斯蘭教的學者約有一百多人,主要為穆斯林背景的學者所組成,非穆斯林學者僅占約1/10;在讀的研究生中,非穆斯林背景的學生也僅為1/10左右。
一些學者在工作中難以擺脫宗教信仰的束縛。他們被地方官員視為專家學者,奉為上賓,客觀上為其搭建了宣教的平臺。有些人反對伊斯蘭教的中國化,視文化融合、民族融合為文化同化和民族同化,在研究中不能堅持學術路徑,所謂“研究成果”實為變相宣教。更有甚者,有些學者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公共場合觀點公允,私下卻是另一套信仰式話語。在西北一些高校中,已形成穆斯林師生宣教的小圈子。個別與伊斯蘭教相關的院系、研究所,脫離世俗研究的路徑,出現了“經學化”的趨勢。這與國家教育世俗化的導向相悖。
比如,蘭州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丁士仁教授,1986年9月,被國務院宗教局、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甘肅省伊斯蘭教協會和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聯合派往巴基斯坦國際伊斯蘭大學留學深造,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
他在《伊斯蘭本土化的坦途與絕境》一文中,認為伊斯蘭教的本土化是一個絕境。伊斯蘭教是“天啟性宗教”。
“經典中的原則、信條、戒律、倫理作為伊斯蘭的本質是永不變更的。這就決定了伊斯蘭教是不可以本土化或地方化的”。
“所有穆斯林只承認原本的阿拉伯文《古蘭經》具有神圣性,是真主的語言”。“禮拜時必須用阿拉伯語的原文”。
“伊斯蘭的功修中包含著對宗教本土化的抵制。以禮拜和朝覲為例,世界穆斯林每日五次朝同一個方向禮拜,目的在于保持思想的統一和信仰的統一,以及圣地的神圣性。”
他贊揚,從十八世紀阿拉伯半島興起的瓦哈比運動“正本清源”。他認為“泛伊斯蘭主義”、埃及兄弟會、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的伊斯蘭政黨等,都是“正本清源”,“確保文化的純潔性”,“旨在絕了伊斯蘭教本土化的路子”。
丁教授的觀點是中國伊斯蘭教的逆本土化思潮的代表之一。將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奉為“正本清源”,視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淵源,神圣不可侵犯,拒絕當代中國任何伊斯蘭教本土化的嘗試。
二、某些人士利用伊斯蘭教侵蝕當代中國社會主流文化
去年春天兩會期間,我的微博,質疑全國人大民委重要議案國家立法管理清真食品,建立獨特的品牌。去年夏天,我質疑城市民族工作管理條例的修訂版,逐步獲得網友的認同。我的微博真正火熱起來,是今年對央視官微和人民日報官微的質疑,引發大眾的關注熱情。可見,某些人士利用伊斯蘭教侵蝕當代中國社會主流文化,激起廣大民眾捍衛中華民族世俗文化的熱情。
舉三個事例說明。
第一,關于央視春晚童謠
2017年1月31日,我編寫微博:
央視春晚童謠:“二十六,燉牛肉”,篡改中華民族傳統民謠
2012年央視春晚,哈文第一次導演,開場童謠,“二十六,燉牛肉”。為了某些少數民族部分群眾的宗教禁忌,篡改中華民族傳統民謠。
中國古代社會是農耕文化,保護耕牛,就是保護生產力。西周:“諸侯無故不殺牛”。唐朝,牛主人擅自殺牛,判徒刑一年。北宋《宋刑統》規定,“諸故殺官私牛者徒一年半”。至元朝時,牛主人擅自殺牛,杖一百。政府部門保護耕牛的法規一直延續到上世紀50年代。古代中國社會沒有過年燉牛肉的習俗。
2017年央視網絡春晚,再次上演篡改版民謠:“二十六,燉牛肉”。雖然,遭到網民吐槽,央視網絡春晚的官方微博“我自巋然不動”。對于網友吐槽的微博,一律封殺。
我的這個微博的點擊量達到254萬后,被網管屏蔽轉發。
在全世界范圍內,牛肉的廣泛食用始自工業革命。此前,歐洲人則以吃豬肉、腌魚為主。古代中國社會過年,沒有家家戶戶燉牛肉的習俗。為了某些少數族群源于某種宗教教義的飲食禁忌,將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家喻戶曉的民謠,隨意篡改,與中華民族的人本主義傳統相悖,逆現代社會世俗化的歷史潮流!
第二,關于央視網“一帶一路”報道
5月17日,央視網直播字幕:“郭氏祖先是阿拉伯人后裔,元代起定居泉州,以航海運輸為生,延續至今”,引發大批網民質疑。
郭姓最早起源于軒轅黃帝的姬姓。西周時期,周武王分封其叔叔虢仲于西虢(虢通“郭”), 虢國的后裔輾轉遷徙,逐漸演變為郭姓,這是目前中國郭氏中最主要的一支。當然,也有少量在中國定居的阿拉伯人后裔,為了融入中華文明,選擇了音譯的漢姓。
央視網標題“郭氏祖先是阿拉伯人后裔”,違背歷史常識。
第三,人民日報官微:寧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明代古蘭經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人民日報官微發布信息,將寧夏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從西夏鎏金銅牛改成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蘭經》。國家文物專家鑒定寧博有西夏鎏金銅牛等三件文物為國寶級。
這部明代古蘭經,2008年由一位阿訇捐贈,被鑒定為一級文物,是寧夏中華回鄉文化園回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是寧博的“國寶”。為啥國家重要新媒體出現數典忘祖的常識錯誤?近些年,寧夏大力宣傳伊斯蘭教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寧夏社科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更名為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明代古蘭經,竟然被官方媒體宣傳為寧博的“鎮館之寶”。
中國無神論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與會學者合影留念。
各位同仁,雖然目前在宗教研究領域,遏制宗教極端主義依然路途艱險,然而,我們堅信,人文主義是中華文明的精華。世俗主義是中華文明的最主要特征。“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在人民群眾思想中的主導地位”,我們一定能夠披荊斬浪,我們的前途燦爛光明。
2017年12月2日社科博源賓館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