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榜樣是誰?張思德、白求恩、焦裕祿、麥賢得……”2017年8月13日,習近平同志參加所在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即席講話號召大家學習白求恩等歷史和時代的楷模,要求大家保持一顆金子般發光的心。為此,再次捧讀毛澤東同志光輝著作《紀念白求恩》,回顧78年歷史變遷,體悟領袖深邃思想,深感白求恩精神具有歷久彌新生命力和跨越時空穿透力,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輝旗幟,必將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1916年12月,白求恩畢業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
NO.1
白求恩精神,孕育于世界反西斯斗爭的偉大實踐,是中國共產黨抗戰精神的光輝結晶
1938年3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延安會見白求恩。(油畫作者:許榮初等)
白求恩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兩次參加世界大戰,殘酷的斗爭實踐使他逐步認識到只有消滅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除人民的痛苦和災難。1935年8月,白求恩應邀赴前蘇聯出席世界生理學大會,看到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越性,第一次讀到《共產黨宣言》,深深被“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者聯合起來”思想所震撼。共產主義理想,拔開了白求恩的精神迷霧,促使他毅然加入加拿大共產黨。從此,白求恩全身心投入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一往無前至死不渝。
《毛澤東與白求恩》照片在中國首次發現,填補毛澤東主席和白求恩交往的圖像空白。照片背面有白求恩親筆簽字:毛澤東和白求恩,延安,1938年5月1日。據考證,照片由白求恩自帶的“柯達萊丁娜”相機拍攝,現由他的好友利廉之子比爾持有。
1938年6月,聶榮臻司令員會見白求恩,并聘請其為軍區衛生顧問
1938年初,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支援抗戰。在武漢,面對國民黨誘惑和阻撓,白求恩堅決拒絕留在國統區,歷經艱險奔赴延安。抵達延安第二天晚上,會見毛主席第一件事就是交黨員證,鄭重請求到抗日前線去。
白求恩受到晉察冀軍民的熱烈歡迎
在晉察冀邊區1年多,白求恩出生入死,哪里有危險就戰斗到哪里,直接參加11次戰役戰斗,在戰場最前沿不分晝夜搶救傷員做手術,把大批八路軍傷員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1938年9月,白求恩在晉察冀軍區模范醫院開幕典禮講話
1939年9月18日,白求恩在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開學典禮講話
他還倡導和參與創建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八路軍“模范醫院”和“特種外科醫院”,舉辦“特種外科實習周”,并結合游擊戰實際編教材搞發明,為八路軍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面對組織關照,他態度堅定:“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休息的,你們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面對艱苦戰斗生活,他從容淡定:“做軍醫工作就是要和戰士在一塊,就是犧牲了也是光榮的”,“八路軍的生活雖然相當苦,但我是為了理想來到這里的,過得很快樂”。即使在生命最后時刻,他仍然表示自己“十分快樂”,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親眼看到新中國的誕生”。
1940年1月5日,晉察冀邊區黨政軍民在唐縣軍城為白求恩舉行隆重追悼大會
白求恩逝世后,1939年12月21日毛澤東同志發表光輝篇章《紀念白求恩》,用“五種人”對白求恩的光輝形象做出精辟概括。白求恩精神不是一個人的精神,是包括白求恩在內的無數革命先輩謀求中華民族獨立的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1939年2月,白求恩率“東征醫療隊”在前線搶救傷員途中
從白求恩寫給毛主席的書信中,可以看出他深受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影響,特別是在晉察冀與聶榮臻、江一真等廣大抗日軍民并肩戰斗,思想得到進一步升華。他不止一次地講:“是你們教給了我忘我的精神、合作的精神、克服困難的精神……”也正如一位加拿大作家所說:白求恩是加拿大山野中的一支野玫瑰,是在中國延安勃然怒放的。
1939年2月,白求恩在冀中為游擊隊傷員施行胸部手術
白求恩精神誕生在中國,那是因為他在中國才找到一群與自己有一樣精神追求、價值取向的人——中國共產黨人和抗戰軍民,從而讓他從內心迸發出無窮的戰斗激情和工作動力。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抗日軍民不屈不撓、英勇犧牲、精誠團結、共赴國難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感染著白求恩,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行為也深深感染和激勵著千千萬萬中國人民。 NO.2 白求恩精神,在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展現出強大感召力,是醫療衛生戰線永不褪色的光輝旗幟
1939年6月,白求恩為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擬定教學方針
白求恩是為中華民族獨立解放事業獻身的,被億萬中國人民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士所稱頌。在抗戰烽火歲月里,“好醫生到前線去,像白求恩那樣工作戰斗”,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熱烈響應的口號,激勵著白衣戰士勇敢投身血與火的戰場。
白求恩為八路軍傷員復查傷情
在白求恩精神感召下,柯棣華、傅萊、稗田等一大批國際友人同樣為支援中國抗戰忘我戰斗,都以到白求恩命名的學校工作為榮。特別是印度友人柯棣華,在支援中國抗戰中獻出年僅32歲的寶貴生命。
白求恩向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捐贈的小型X光機
白求恩騎著聶榮臻贈送的白馬,巡回醫療在太行山區
白求恩精神歷經戰爭年代、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等不同歷史時期的實踐考驗,在改造主觀和客觀世界中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1939年11月,白求恩在手指受傷的情況下,仍堅持為傷員手術
從毛澤東同志紅色經典《紀念白求恩》,到鄧小平同志“做白求恩式的革命者,做白求恩式的科學家”的光輝題詞;從江澤民同志“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的條件下,白求恩精神沒有過時,應該說更有現實性”的重要講話,到胡錦濤同志“我們不會忘記不遠萬里前來中國救死扶傷并獻出寶貴生命的白求恩大夫”歷史性感嘆,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關節點,習近平同志發出向白求恩學習的莊嚴號召。在黨和國家歷代領導人一以貫之倡導下,白求恩精神早已融入中華民族血脈,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重要組成部分。
1940年2月16日,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及附屬醫院更名為白求恩學校和白求恩醫院
白求恩是中國現代醫德風范的奠基者,是醫療衛生戰線永恒標桿和光輝典范。在中國人民心中,白求恩是一位可親可敬的“洋華佗”。人民群眾就醫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白求恩,社會始終在呼喚白求恩精神的回歸。
聶榮臻為白求恩學校畢業證書題詞
新一代白求恩弟子背起藥箱救死扶傷,扛起鋼槍能打勝仗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官兵十余年堅持重走白求恩路,向老區人民送診巡診
廣大醫務人員也在點滴醫療實踐中找到人生坐標:白求恩精神是做人行醫之魂,做醫生就要做白求恩那樣的。幾十年來,爭創“白求恩式模范醫院”、爭做“白求恩杯”“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爭當“白求恩式好醫生”,已成為全國醫藥衛生界至高無上的榮譽,涌現出趙雪芳、石磊、華益慰、莊仕華等一大批人民好醫生。
由白求恩倡導和參與創建發展而來的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時至今日,由白求恩創建發展而來的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更是吸引著加拿大等國家無數追隨白求恩信念的國際友人,以重走白求恩路等形式,追尋白求恩戰斗足跡,緬懷白求恩豐功偉績。中國白求恩精神研究會,也早已成為身懷崇高理想的有志之士學習、研究和光大白求恩精神的精神家園。 NO.3 白求恩精神,蘊含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崇高價值理念,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白求恩學校堅持“邊教學、邊戰斗、邊救治”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引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追憶思源登高望遠,尤感白求恩精神永不褪聲、永不過時的時代價值。毋庸諱言,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人在五光十色的物質世界面前,價值取向出現了偏差,多了一些時尚追求,少了一些理想信念;多了一些趨利傾向,少了一些奉獻精神;多了一些唯我心態,少了一些家國情懷。
白求恩為八路軍指戰員作報告
理想信念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冀和追求,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政治立場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白求恩畢生置身于拯救被欺壓、被迫害人民的偉大斗爭,始終秉持滿腔熱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理念,終生為共產主義事業不懈奮斗,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人為什么活著”、“怎樣活著”等人生根本問題。因此,盡管當今社會與白求恩所處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他忠于信仰、追求真理、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和執著情懷,永遠是我們應該尊崇和學習的楷模。
榜樣示范是廣泛的。白求恩精神集堅定政治信仰、遠大理想追求、崇高職業情操、嚴謹科學態度、忘我工作精神、極公無私品質于一體,是滌蕩靈魂污垢的寶貴教育資源。實踐已經也必將不斷證明,白求恩精神永遠不會過時,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無論哪行哪業,永遠需要白求恩那種把自己當“一挺機關槍使用”的責任擔當,永遠需要“對人民極端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的職業操守,永遠需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時代楷模,永遠需要用白求恩精神引領價值追求、規范道德行為、凝聚人心力量、推進社會發展。
白求恩發明簡單適用的醫療器械
白求恩精神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永遠閃耀著人類文明的時代光芒。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唯有中國發展又穩又快,深刻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性和優越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無私奉獻中國智慧和力量。“一帶一路”、國際維和、人道主義救援……講好白求恩故事,展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一樣胸懷和擔當,有利于凝聚世界人民力量,共同解決人類所面對的問題。
白求恩為傷病員進行體檢、檢查傷情
白求恩在延安畫抗日宣傳畫
從西班牙回到加拿大白求恩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
白求恩在延安城墻上
白求恩在西班牙前線寄給同志的照片
美好理想的實現,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和美好明天,需要我們每個人敢于擔當,甘于奉獻,不畏艱難,負重前行。我們一定要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教誨,永遠“保持一顆金子般發光的心”,始終像白求恩那樣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精神歷久彌新永放光芒!
諾爾曼•白求恩的遺容
1940年6月21日,白求恩墓在河北唐縣軍城落成,晉察冀邊區黨政軍民萬余人參加落成儀式。
作者:于維國 尹威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