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一位外國人,在中國人民艱苦抗擊日本侵略的烽火歲月時,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幫助助中國人民抗戰,最后奉獻出寶貴的生命。毛澤東《紀念白求恩》一文,讓中國人民永遠銘記這個偉大的名字。和白求恩一樣,我們同樣還須銘記這位偉大的女性一一瓊·尤恩!
瓊·尤恩的回憶錄一一在中國當護士的年月一書封面上的瓊·尤恩像
瓊·尤恩,加拿大人,白求恩大夫的老鄉,生于一九一二年。母親早逝,父親湯姆·尤恩,一名貧窮的鐵匠,加拿大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一九二一年底,湯姆·尤恩因“煽動罪”被關押入獄,年幼的瓊·尤恩便失學,成了無依無靠的小女孩。為了生活,她到一間洗衣店當童工。后來到北溫尼伯的圣約瑟夫醫學院護士學校學習,一九三三年畢業。畢業后,她找到了一份工作,以天主教士的名義到中國工作。一九三三年的初夏,瓊·尤恩來到山東省無棣縣附近的一個小鎮,在一家天主教堂開設的診所里當護士,一九三五年的夏天她轉到濟南工作。在山東工作的四年中,瓊·尤恩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山東話,并有了一個美麗的中國名字一一于青蓮。
一九三七年六月,她結束在山東的工作返回加拿大。在多倫多,瓊·尤恩很快就找到工作,從此生活變得既寧靜又優裕。
這時候,中國正開始全面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正歷經著殘酷的血與火的戰爭災難。一天,她在《曼徹斯特衛報》上,讀到了史沬特萊的一篇講述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歷經的苦難的報導,把她深深地打動了。特別她以后收到史沬特萊致所有醫務人員的油印信件,呼吁他們去援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時,瓊·尤恩再也坐不住了,她找到加拿大共產黨,經加拿大共產黨的介紹,她來到紐約,找到美、加兩國共產黨聯合組織的“援華委員會”,參加由美、加兩國共產黨派遣的援華醫療隊。抗日戰爭爆發后,史沫特萊曾與毛澤東聯名給國際紅十字會和美共總書記厄爾·白勞德寫信,呼吁他們派醫療隊來華到敵后八路軍那里服務,并援助救護車和醫藥物品。此事得到美國紅十字會和美共、加共的支持,美共和加共聯合組織了“援華委員會”。
援華醫療隊由白求恩大夫率領,瓊·尤恩擔任該隊的翻譯兼護士。援華醫療隊帶著他們購買的價值5000美元的醫藥器械,以及援華委員會提供的拔款和白求恩大夫募得一筆數量可觀的資金,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八日,由溫哥華乘船來中國。
一月下旬,他們到達了武漢。在武漢周恩來會晤了他們,為他們去延安作了安排,并指定王炳南為他們抓緊辦理去延安的有關事宜。
在準備去延安的時間里,白求恩他們還會見了前來武漢辦事的八路軍衛生部長姜齊賢,聽了姜齊賢介紹前方藥品不足、器材短缺的情況后,白求恩便和尤恩一起奔波于武漢三鎮,加緊采購外科器材和醫療用品,備足了夠三個多月前線使用的醫療用品。白求思還安排了一個星期讓醫療隊在漢陽顯正街高隆龐修女會診所(今武漢市第五醫院)里搶慘遭日寇轟炸受傷而無法醫治的傷員。
在武漢的日子,醫療隊里還發生一件不愉快的亊:與白求恩和同來的美國大夫帕爾森斯·吉安·歐文,在去那里工作的問題上,他們產生了分歧。帕爾森斯認為,他是來中國幫助軍隊的,既然武漢有傷兵,敵機又常來轟炸,就應留在武漢。也就在白求恩拒絕了國民黨的挽留,急切要求奔向抗日前線的同時,帕爾森斯卻接受了國民黨的安排。最令白求恩氣憤的是,帕爾森斯竟然自主處置了他們帶來的、寄托著大洋彼岸千百萬人希望的捐款。白求恩及時給美國援華委員會拍了電報,報告了帕爾森斯的行為,請求他們再匯一筆錢,并再派人到中國來。在離別武漢前,他還說服了一個在武漢公理化教會醫院工作的加拿大青年醫生到前線去工作。在西安,白求恩還會晤了加拿大圣公會派住河南商丘保羅醫院的理查德·布朗大夫。布朗自愿請假三個月隨白求恩醫療隊工作,白求恩欣然同意,并相約在延安相會。
一九三八年二月下旬,周恩來安排專人護送白求恩一行前往延安。在前往延安的路上,援華醫療隊歷經了日冦飛機的轟炸和日軍的追擊,白求恩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和緊跟后面的日軍之間沒有一點遮欄,這實在使人毛骨悚然。三月底,援華醫療隊終于來到延安。就在他們抵達延安的第二天晚上,毛澤東會晤了白求恩和瓊·尤恩。
對于這次會晤瓊·尤恩終身難忘。四十三年后瓊·尤恩回憶道,毛澤東居住的黑乎乎的窯洞里放著一張制作粗糙的桌子,桌上點著一支蠟燭,放著堆積如山的書籍和文件。毛澤東“穿著一套藍布制服,同延安的戰士們穿的一樣,只是戴了一頂帶紅色五角星的帽子”,“搖曳的燭光把人和物的影子映在墻上,時現時隱,為我們的會見場面增添了一層神奇的色彩”。毛澤東問瓊·尤恩的第一句話是:“你的中國話說得這么好是從哪兒學來的?”毛澤東向白求恩和瓊·尤恩介紹了邊區急需醫療藥品的情況,談到了這里的艱苦生活條件。
后來,白求恩去山西五臺山前線,尤恩則留在陜北、晉綏邊區工作。令她想不到的,這竟是與白求恩從此永別。
在前線,瓊·尤恩非常勇敢和堅毅,以熟練的護理技術為傷員服務。毎當敵機掃射一過,她立即沖出掩體,為傷員包扎,并迅速準備運瑜工具。在延安和晉綏邊區的醫院,為提高醫護人員的水平,瓊·尤恩為她們舉辦學習班,把自已的經驗和知識,毫不保留地向她們傳授。
由于艱苦而又緊張繁重的生活和工作,瓊·尤恩終于病倒了,她只好吿別了延安準備回國治病。一九三八年十月,她再次來到即將淪陷的漢口,在周恩來的安排下,與王炳南、李克農等最后一批撤退人員乘坐“新升隆”輪離開漢口撤往重慶。在湖北嘉魚,“新升隆”輪遭日軍飛機轟炸而沉落,幸好瓊·尤恩他們早以離船到岸上躲避而幸免于難。于是,瓊·尤恩等人只能是步行,后坐小木船,穿沼澤,過湖區,經湖北的洪湖、公安等地轉向長沙,一路上她仍盡全力救護照顧同行的傷病號,于十一月上旬抵達長沙。在長沙,她又遭遇了長沙大火,在周恩來指揮下她們一行才死里逃生。又在周恩來安排下,她轉輾到桂林,經越南、香港到達上海,等候海輪回國。
一九三九年初,瓊·尤恩在上海養病和等候海輪回國的時候,她見到來上海釆購和募集藥品和醫療器材的新四軍軍醫處處長沈其震大夫。
原來在一九三八年月,史沫特萊到皖南新四軍軍部釆訪時,她了解到新四軍缺乏醫藥和醫療器械的的困難,于是史沫特萊便寫信給她在上海的美國和英國朋友鮑威爾·克拉克、寇爾等,請他們幫助前去購置和募捐醫藥器材的新四軍軍醫處處長沈其震大夫等人。在上海地下黨和外國朋友的支持,很快募集到一批醫藥器材。沈其震大夫在上海見到了瓊·尤恩。當她聽沈大夫說史沫特萊在皖南新四軍工作,并請求她給予幫助時,盡管當時她身體有病,仍毅然愉快地接受了任務。當瓊·尤恩和沈其震大夫等人,把上海釆購和募集到的醫藥物資運送到小河口新四軍后方醫院時,史沫特萊也正在這里,兩位朋友高興地擁抱在一起。在史沫特萊的請求下,瓊·尤恩決定留在新四軍后方醫院協助工作。她在此期間,認真負責,常和醫務人員一道討論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她舉辦培訓班,把自己精湛的護理知識和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員。
一九三九年夏天,她將離開皖南新四軍回國了,葉挻軍長專門為她送行,鄭重地感謝她所做的一切,說他和戰士們永這都不會忘記她。
1939年,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指揮陳毅(左二)、副指揮粟裕(右二)和德國記者漢斯·希伯(左一)、加拿大護士瓊·尤恩(中)及史沫特萊(右一)在皖南涇縣云嶺合影
回到加拿大后不久,瓊·尤恩就結婚了,有了二男一女三個小孩。當新中國成立后,她曾兩次滿腔熱情地給周恩來總理寫信,表達她由衷的祝賀和問候,并寄來她收集和整理的白求恩大夫的資料和照片,并在加拿大積極從亊加中友好活動。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為感謝那些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熱情幫助過中國人民抗戰的朋友,中華醫學會和對外友協先后邀請瓊·尤恩訪華,但她因病都未能成行。一九七九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代表團訪問加拿大,對外友協會長王炳南專程到其家中拜訪。一九八一年,早已半身癱瘓的她,以驚人的毅力撰寫完成回憶錄《在中國當護士的歲月》并在加拿大出版,三年后中譯本在北京出版。在書中,她深情地寫下:在中國這一段時期,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世界上沒有那一個地方象中國那樣使我興奮而激動。
一九八五年五月,七十三歲高齡的瓊·尤恩不顧病痛,在女兒陪同下,坐著輪椅訪問中國,她所到之處深受中國人民熱情的歡迎。她對自己生命中,那段最輝煌歲月的青春年華的付出,無怨無悔,感到無比的自豪。一九八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瓊·尤恩因病去世。按照她的遺囑,其女兒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將她的骨灰護送到中國,安葬在河北唐縣晉察冀烈士陵園白求恩墓的右側,她曾經戰斗過的地方。
一個外國人,一個年青的女性,舍棄寧靜而優裕的生活,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無怨無悔地把自己最壯麗的青春年華,獻給中國人民的抗戰亊業,出生入死地和中國人民一道,并肩戰斗在抗日的烽火戰場上,這種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將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和瓊·尤恩一樣,在抗日戰爭時,來華幫助中國人民抗戰,開展救死扶傷醫療活動的國際友人,據不完全的統計,有姓名和事跡可考者達四十一人,除加拿大美國醫療隊的白求恩(加)、帕森斯(美)大夫和瓊·尤恩(加)護士外,尚有印度援華醫療隊的愛德華(隊長)、巴蘇華、柯棣華、木克華、卓克華等大夫;國際紅十字醫療隊中的德國的貝爾、白樂夫、顧泰爾、馬庫斯、王道、米勒;波蘭的傅拉都、戎格曼、甘理安及夫人、陶維德;奧地利的富華德、嚴斐德、肯特、羅森塔爾,羅馬尼亞的揚固、柯讓道及夫人;捷克的柯理格、基什;保加利亞的甘揚道,匈牙利的沈恩,蘇聯的何樂經,英國的高田宜,美國的愛羅色,加拿大的于文女士等;單獨來華或已在中國就地參加醫療工作的有美國的馬海德,加拿大的布朗、麥克盧爾、哈利生,新西蘭的霍爾,奧地利的傅萊,朝鮮的方禹鏞等人。他們或到前方診治傷病員,或協助訓練醫務人員,或參與籌設醫療機構,都在多方面做出頗大成績。
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民族,我們的祖先早就教導我們:受人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這種美德,千百年來一直傳承至今。正因為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朋友遍天下。對于那些在我們國家民族危難之時,和我們并肩戰斗共同御敵的人,無私地向我們伸出援手的人,他們那高貴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我們民族的凌煙閣上,將世代銘記在我們民族的心中!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