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華夏同悲悼領袖,導師恩澤佑中國!
1976年9月18號,陰云密布、氣氛壓抑,在我的老家陜北清澗縣,我們的生產隊長挨家挨戶分發黑紗百花,準備下午毛主席的追悼會。
大人們面色嚴峻、愁眉緊鎖,那種手足無措、茫然無主的感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那時我才剛剛四歲,但斯情斯景,四十一年后的今天仍然仿佛就在眼前,當年胸前的白花似乎仍然在風中簌簌不止。
我的家鄉是陜北清澗縣小岔則村,清澗是榆林地區最南的縣,再向南就是延安了。清澗縣是一個普通的、貧瘠的縣,只是在民諺“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碳”中偶爾露面,或者因為出了作家路遙而略有人知。然而就是這個普通的縣曾經在近代發生過一件著名的事件:這里是主席鴻篇巨詞《沁園春雪》的誕生地!
這就是《沁園春雪》的誕生地袁家溝——
那是1936年2月7日、工農紅軍東征期間,毛主席途經清澗縣袁家溝時適逢大雪,面對著雪花紛飛的壯麗河山,聯系當時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他懷著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雄輝豪放的詩篇!
現在已經無從得知當時的場景,但想必類似這樣——
詞中以詠雪起興,贊美祖國的江山,評論祖國的歷史,歌頌祖國的今天,憧憬祖國的未來。后來這首詞在重慶談判期間贈給柳亞子,稍后公開發表于重慶《新民報晚刊》,引起轟動。一時間重慶的騷人墨客,紛紛填詞唱和,更有一些別有用心者,據說想要填出超過這一首詞的作品。據大致統計,從1945年11月到1946年2月,國內報刊發表《沁園春》和詞30余首,無出其右者。由此可看出此詞真可謂冠絕千古。
我的家鄉小岔則村在袁家溝以西四十公里,這個路程在溝溝壑壑的黃土高原算是很遠了,加之我在老家只生活了不到三年,所以袁家溝的故事是很久以后才知道的。現在毛主席在袁家溝的故居和寫作使用的炕桌已成為文物,有緣到此的朋友一定瞻仰緬懷。
從個人的角度而言,因為寫作地的關系,《沁園春雪》是我和毛主席的一個交集。
另一個交集則與我年幼時的貧血病相關——五歲那年我得了一年貧血,除了母親買來的花生作為食補之外,有一段時間總有一位女赤腳醫生早上步行好幾里地來給我打針。當時不懂事,打針疼起來不免哇哇大哭、甚至對醫生有所不敬、有幾次似乎還罵了幾句,記得那個醫生總是耐心和藹、笑瞇瞇的模樣。后來才知道那是一位來自北京的知識青年,但那時已經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導致到現在我還沒有再見到這位知青!但我知道她是毛主席派來的,當年如果沒有她的辛苦與耐心,我一定會因為生病吃更多苦頭。
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發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指示,史稱六二六指示。隨后,全國各地農村涌出了大批赤腳醫生,并普遍建立了農村醫療衛生防治網。赤腳醫生對改變當時中國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和農村落后的衛生面貌,對開展預防工作和促進農業生產等起了積極作用。
還有一個交集是我父親從城鄉交界招工成為工人——因為三線建設的緣故,1968年他從家鄉來到關中地區的鳳翔縣,成為一名軍工廠的技術工人。
我父親的經歷是當時千千萬萬中國人經歷的縮寫:毛主席時代中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最快的工業化進程,積累下殷實的家底、培養了一代吃苦耐勞的產業工人,此后的改開才有可能快速取得成效。
而三線建設不但完成了一次極大規模的工業遷移和推廣、使國家的產業布局更為合理,也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改變了很多地區的落后面貌。比如我父親所在的軍工廠、比如我畢業后工作的某火箭基地。
總之——
解放前,毛主席來到陜北為我的家鄉帶來了希望;
解放后,毛主席派來的赤腳醫生改善了我的健康;
社會主義建設中,毛主席推動的三線建設改變了我們家族至少兩代人的命運。
所以——
從私的角度講、個人角度講、從感恩的角度講,我永遠崇敬毛主席!
從公的角度講,毛主席對中華民族的貢獻用任何文字都不足以表達,作為一個正常的中國人都應該感謝毛主席,當然包括我!
雖然我也算一個資深的企業管理講師了,但其實我是一個木訥的人、一個不善于表達磅礴感情的人,所以這些年來我只是——
默默地搜集毛主席的相片并做詳細注釋、整理成冊
每次到北京都到天安門和紀念堂默念:我又看望您了
當學生請我推薦管理書籍時,必定首先推薦《毛選》
每經一地都查訪他老人家是否在此次有什么指示或軼事
教孩子背誦毛主席詩詞,講解當是的背景和主席對策的高明
每逢主席誕辰、忌日、七一、八一或國慶等重要日期時寫作抒懷
當教師節有人送我禮物時一概婉拒——在九月十號慶祝是個缺德的事情、更不要說在九月九號辦什么無恥的酒節了
……
如今已經是主席逝世四十一周年了,夜靜人息,思緒難平,我又想起1976年那個難忘的日子,小文記之,以抒胸臆!
當年四歲的我腿短眼低,所以無法看到生產隊追悼會的全景,但我知道,一定類似這樣——
雨露神州萬千珠,一珠一淚哀導師。
革命百年不辭苦,斗爭一生推歷史。
奇跡園里春長在,滄桑路上馳紅日。
今逢舉國悲痛日,哀思寄與親人知。
主席千古!公者千古!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經驗教訓 ?
? 他山之石 ?
? 讀史明智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