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錢昌明:毛澤東為何能“戰無不勝”?——讀《民眾的大聯合》有感
點擊:3720  作者:錢昌明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18-02-15 12:20:30

 

 1.webp (11).jpg

 

  毛澤東的一生,可用四字概括:“戰無不勝”。

 

  他18歲離家尋求真理、以天下為己任,投身革命;繼則在革命進程中,“與天奮斗,與地奮斗,與人奮斗”[1],面對形形色色的困難與敵手,一一取得完勝,最終成就了他偉大又傳奇的人生。毛澤東,業已成為世間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們公認的人民領袖,堪稱世界歷史上唯一的、在人間凡世能普渡眾生的“釋迦牟尼”。

 

  毛澤東戰勝過封建父權的羈絆;初出茅廬又斗倒了湖南軍閥張敬堯;投身工農運動,斗贏了煤礦老板與惡霸地主;蘇區時代斗贏了幾位中央大員;長征中戰天斗地,斗贏了白匪圍剿,斗贏了張國燾;抗日戰爭中斗贏了小日本;解放戰爭中斗贏了蔣介石;建國后斗贏了美國佬,斗贏了“赫禿”、“勃霸”,斗贏了聯合國;在共產主義運動中斗贏了機會主義。

 

  直至1976年離開人世,毛澤東的斗爭,徹底改變了近代中華民族的命運;在中國歷史上破天荒建立起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平等公正的社會主義共和國;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指明了最終奪取勝利的道路。毛澤東的偉業,將永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被剝削、被壓迫、被奴役人們憧憬、追求的目標。

 

  毛澤東在斗爭中,總攬全局、高屋建瓴,從容不迫、運籌帷幄,總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直斗到讓所有對手服軟認輸——當然,他對死后的事就管不了了。

 

  誰能想象:毛澤東,一個普通草根平民——湖南山岙里的農民之子,既無任何政治背景,又無什么經濟資源,僅憑一己之身,竟能在歷史上“戰無不勝”?他憑什么改天換地,創造人間奇跡?頗讓人迷惑。

 

  對毛澤東的成功,不同立場的人們,各有不同的答案。不少擁毛人士認為他是“偉大的天才”;反共、反毛學者如唐德剛輩則認為:這是靠他具有“潑皮大膽、心狠手辣”,“暴君”的“殺人”手段。[2]

 

  可是,歷史唯物主義者不承認“天才”。另外,如果相信靠“潑皮大膽、心狠手辣”的“殺人”手段能夠“戰無不勝”,那什么下三爛手段俱用(從親手暗殺革命前輩陶成章,到掌權后在全國實施特務高壓統治)、雙手沾滿志士仁人鮮血的蔣介石,也就不會滾到臺灣去了!

 

  毛澤東,一位連槍也不摸的浪漫詩人,究竟憑什么成為史無前例的偉大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3]?他究竟憑什么能“戰無不勝”?

 

  近日,筆者重讀他年輕時代——1919年7月在《湘江評論》上發表的《民眾的大聯合》,才恍然大悟。原來毛澤東主席一生所以能“戰無不勝”,其真正的秘訣就在于:徹底的“民眾”情結。

 

  毛澤東完完全全地把自己融入于“民眾”之中,完美地完成了“英雄人物”與“人民群眾”的辯證統一。他真正地做到了:站民眾的立場,集民眾的智慧,發揮民眾的力量。這就是他“戰無不勝”的真正原因。

 

  站“民眾”的立場

 

  何謂“民眾”?就是當時的“農夫”、“工人”,當時的“學生”、“女子”,當時的“小學教師”、“警察”,當時的“車夫”、“各色人等”,一句話,就是舊中國所有受壓迫的下層民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民”,主要是指工、農勞苦大眾,一切受剝削、受壓迫的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是國家、民族的主體。國家、民族的命運,歸根結底,是由人民群眾的意愿所決定的。

 

  早在兩千多年前,在中國的“政治學”里,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觀點(《尚書》)。“邦”者,“國”也。實際上就是“民惟國本,本固國寧”。其后,又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認識(《荀子》)。“君”,指統治階級;“庶民”,指占人口多數的人民群眾。“載舟”、“覆舟”?說明國家、民族的興衰,決定性的作用是“民心向背”。

 

  西方的希臘神話中,也有一個關于“安泰”的故事。說的是,安泰是大地母神蓋亞之子。他力大無窮,戰無不勝;只要不脫離大地,他就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最后,安泰的敵人赫拉克勒斯洞悉了這一秘密,在搏斗中就讓他雙腳離地,緊緊的把他勒在懷里,最后終于把他勒死了。故事告訴人們:安泰是英雄,大地是人民群眾;英雄的力量來自于人民群眾。英雄一旦脫離人民,就什么力量也沒有了!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只要不是白癡、狂人,統治階級人物也是懂得這一道理的。然而,幾千年來,由于人類社會一直推行著私有剝削制度,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的利益不可能同一。統治精英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始終具有對立、對抗的性質。因此,盡管所有統治階級的精英們,個個標榜自己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但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最終成了統治“精英”對被統治“民眾”的一種永恒的欺騙。

 

  唯有毛澤東,他是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家,信奉的是人民史觀,始終自覺地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

 

  他是脫穎于人民群眾的英雄,但又始終不脫離人民群眾。他的地位改變了,但仍一輩子自覺地與人民群眾在一起,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正因為他始終是人民群眾的一員,這才會有不變的“民眾”情節。有“民眾”情節,才會有“民眾的立場”。

 

  何謂“民眾的立場”?就是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人們的立場是由利益決定的。“公”是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私”是個人的利益。只有把個人融入人民群眾的集體之中,把個人利益融化在集體利益之中,才會有真正的“民眾”情節,也才會有大公無私的共產主義精神。

 

  存在決定意識。幾千年來的私有制,使人類形成了一種“自私”的慣性。這種私性,只有在下決心接受了共產主義“公”字觀,并在不斷地改造舊世界觀的過程中得以改變。

 

  從《民眾的大聯合》中,人們看到,青年毛澤東,早就有志于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集體利益結合在一起。他寫道:

 

  “國家壞到了極處,人類苦到了極處,社會黑暗到了極處”,我們怎么辦?“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并提出了“民眾的大聯合”的處方。

 

  1920年,毛澤東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自覺地確立了“民眾”史觀——即群眾史觀。“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斯諾:《西行漫記》)。在漫長的歲月里,他始終堅持“民眾”的立場,真正成為一位大公無私的共產主義革命者。

 

  正是“民眾”的立場與大公無私的精神,讓毛澤東不愿當國民黨的大官(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代理宣傳部長),寧與“泥腿子”一起,發動秋收起義,高舉紅旗,踏上了井岡山的道路;

 

  正是“民眾”的立場與大公無私的精神,讓毛澤東毀家紓難,滿門忠烈,引導親人們投身革命,為新中國的建立貢獻了15位先烈[4];

 

  正是“民眾”的立場與大公無私的精神,讓毛澤東在打下了天下后,堅決“不做李自成”,反對“黃袍加身”,徹底地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傳統惡習決裂;

 

  正是“民眾”的立場與大公無私的精神,讓毛澤東與當年堅持民主革命立場的“戰友”決裂,毅然發動文化大革命,也完善了“偉大的毛澤東”;

 

  正是“民眾”的立場與大公無私的精神,讓毛澤東身后不留一分遺產,“房無一間、田無一垅,錢無一分”,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只留清白在人間;

 

  正是“民眾”的立場與大公無私的精神,才會得到“民眾”的支持,讓毛澤東擁有了“戰無不勝”。

 

  集“民眾”的智慧

 

  毛澤東投身革命,自然要同無數的敵人作斗爭。站在“民眾”的立場,可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這是他“戰無不勝”的前提。然而,要在事實上戰勝敵人,還得靠智慧。敵我較量,盡管形式多樣,無論是在政治上、軍事上,還是經濟上、思想上,所有的斗爭,其實都是要通過智慧的較量而實現。

 

  人們的實踐,形成記憶;多次記憶產生經驗;經驗產生知識與技術;普遍的知識與技術才形成智慧。

 

  廣義而言,智慧是人的智力體系、知識體系、方法與技能體系共同構成的綜合體。它讓人們做出正確的決策,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智慧從哪里來?全靠個體的學習與實踐。誠如一句名言:“高官厚祿興許會從天而降;金銀財富興許會不求自來;可是智慧非得自己去追求不可”。

 

  亞里士多德講過:學習、“求知,是人類的本性”。然而,人固有的“惰性”,又制約著人們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只有超越常人的學習與實踐的人,才能獲得超越常人的智慧。毛澤東就是歷史上這樣罕見的、超越常人的偉人。

 

  毛澤東的最大特點,就是好學成性。他的一生,學書本,學社會;學前人,學今人;學歷史,學現實;學書本的間接知識,學實踐的直接知識。知行結合,互為因果,這使他具有了超越常人的智慧。

 

  他少年時代上私塾,讀了“六年孔夫子”,熟讀了他不大喜歡的儒家經典;同時期,又很有興趣地讀了諸如《精忠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隋唐演義》等中國古代傳奇小說。十幾歲時,他才上東山小學,后才讀到《盛世危言》、《校邠廬抗議》。成年后,讀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還通讀過卷帙浩繁、具有四千萬字篇幅的中國歷史長卷《二十四史》。許多馬列著作與史冊,他都多次讀、反復地研讀。

 

  他的一生,卷不離手,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利用一切時機汲取新知識;更善于融會貫通,創造性地應用學到、掌握的知識,最終形成他那特有的智慧結晶——毛澤東思想。

 

  早在1919年,青年毛澤東,就能從學習歷史中,總結出幾千年人類社會發展“階級統治”的秘奧,寫出了《民眾的大聯合》。文中提出:

 

  “豎看歷史,歷史上的運動不論是那一種,無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聯合。較大的運動,必須有較大的聯合。最大的運動,必有最大的聯合”;指出,以往的歷史,無非就是“強權者的聯合,貴族的聯合,資本家的聯合”。如今,民眾要改變命運,要改變歷史,只有實現“民眾的大聯合”!

 

  此后,毛澤東在革命的年代里,那怕是在炮火紛飛的歲月,他仍不忘閱讀,不忘了解實際,不忘向“民眾”學習,最大限度地集中“民眾”的智慧。

 

  實踐出真知,卑賤者最聰明。一切知識都是“民眾”的創造。毛澤東的學習與革命實踐過程,實際上就是自覺地集中了“民眾”的智慧。

 

  發揮“民眾”的力量

 

  站“民眾”的立場也好,集“民眾”的智慧也好,這些還都是毛澤東能夠取得“戰無不勝”的條件。要把這些條件,真正轉化成為現實,其決定性的因素,還在于是否能發揮“民眾”的力量?

 

  世界上的任何斗爭,說到底,都體現為“力”的較量;成功與失敗,都是斗爭雙方的力量強弱變化的結果。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體——矛盾著雙方——其力量占主導地位一方決定的:

 

  “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有其新舊兩個方面的矛盾,形成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爭。斗爭的結果,新的方面由小變大,上升為支配的東西;舊的方面則由大變小,變成歸于滅亡的東西。”(《矛盾論》)

 

  這里的“由小變大”與“由大變小”,就是指“力”的較量。我們常講: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一定會勝利的。其實,正義的事業“一定勝利”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力量對比。

 

  “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總有一天會勝利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里來的?》)

 

  “人心齊,泰山移!”這是真理;但需要有人把“民眾”的力量聚集起來,發揮出來。只有真正把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并投入到統一的斗爭,才能取得勝利。歷史已一再證明:誰只要能把“民眾”中釀藏著的力量發揮出來,誰就一定勝利。毛澤東恰恰就是歷史上這樣一位最善于發揮“民眾”力量的大師。

 

  發揮“民眾”的力量,一要把群眾組織起來。“組織起來”,就是《民眾的大聯合》中的主張:

 

  “以與立在我們對面的強權者害人者相對抗,而求到我們的利益。就不可不有種種做他基礎的小聯合”,“群和‘社會’就是我所說的‘聯合’。有大群,有小群,有大社會,有小社會,有小聯合,有大聯合”。

 

  ——“我們是農夫。我們就要和我們種田的同類,結成一個聯合”,組成農會;

  ——“我們是工人。我們要和我們做工的同類結成一個聯合,謀我們工人的種種利益”,組成工會;

  ——“我們是學生,我們好苦”,我們要組成學生會;

  ……


  在上述“小聯合”基礎上,再尋找他們利益的共同點,“可以立為大聯合”。“象要求解放,要求自由,是無論何人都有份的事,就應聯合各種各色的人,組成一個大聯合。”(以上引文均見《民眾的大聯合》)

 

  只有通過“組織起來”,才能發揮“民眾”的力量。早在1918年,毛澤東就組織過“新民學會”,發揮有志于“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青年人的力量;1920年在湖南組織了共產主義小組,充分發揮湖南共產主義者的力量;再一年,又在“小聯合”的基礎上,與來自全國的同志一起,組成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大聯合”。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大聯合”,共產黨人才能在全國范圍內不斷地發揮力量:組織工農運動,組織人民軍隊,組織紅色根據地,組織起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形成浩浩蕩蕩的革命大軍,最后奪取了全國革命的勝利!

 

  發揮“民眾”的力量,二要靠群眾路線。在整個革命的過程中,毛澤東創導了群眾路線。這就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徹底實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

 

  正是依靠這條群眾路線,發揮了“民眾”的力量。才會有五湖四海的人民群眾,不斷地涌入共產黨的革命隊伍;

 

  正是依靠這條群眾路線,發揮了“民眾”的力量。當年江西蘇區,一個23萬人口的興國縣,先后參軍、參戰的革命群眾就高達8萬多人,為革命捐軀的有5萬多人!僅長征途中犧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多達達23,179名!(占長征出發時紅軍總數九萬人的約四分之一)

 

  正是依靠這條群眾路線,充分發揮了“民眾”的力量。在淮海戰役中,當時投入戰斗的人民解放軍是為60萬,然而,支前的“民眾”——蘇、魯、皖、豫四省在整個戰役中出動的民工高達543萬人!陳毅曾經發出過感嘆:“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論聯合政府》)

 

  幾千年來,統治階級總是視“民眾”為草芥,一直在肆意剝削、壓迫和奴役人民群眾。唯有毛澤東,才真正把人民群眾奉為“上帝”(《愚公移山》),高呼“人民萬歲!”真正信奉群眾史觀,一輩子為解放人民而斗爭——這才讓他成了偉大的“人民領袖”!真正做到了:

 

  站“民眾”立場,集“民眾”智慧,發揮“民眾”力量,最終成就了毛澤東“戰無不勝”的歷史奇跡。

 

注 釋:

[1]原文是:《奮斗自勉》(毛澤東1917年):“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2]唐德剛,美籍華裔,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反共、反毛歷史學者。唐一方面捧蔣,稱“蔣介石是我民族史上千年難得一遇之曠世豪杰、民族英雄”;一方面污毛:“在中國歷史上,在世界歷史上,所有暴君所殺的人加在一起,都抵不上毛澤東一個人所干的啊,他自說‘比秦始皇要厲害十倍百倍’,其實他已打破世界紀錄啊!”(見《唐德剛:毛澤東稱霸中共真正原因》——2009年12月《開放》,作者金鐘,原題為《唐德剛和他的三峽史觀》)

[3]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認為:戰爭是智者的游戲。亞歷山大也好,凱撒也好,拿破倫也好,只能算是撒蠻力的英雄;“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戰略家是毛澤東”。

[4]參見時代紅旗:《毛主席在革命年代犧牲了哪15位親人?》:

  1、內表弟楊向鈞(楊開慧的表弟)。1928年在長沙被國民黨敵人殺害;

  2、妹夫陳芬(繼妹毛澤建丈夫)。和毛澤建一起事農民運動,任中共衡山縣委書記兼宣傳部長。1928年4月因叛徒告密被捕,被國民黨殺害,年僅25歲。

  3、堂妹也是繼妹毛澤建。中共衡山縣委婦女運動委員。1928年5月被捕,次年8月英勇就義于衡山,年僅24歲。

  4、侄兒(繼妹毛澤建與陳芬的幼兒),在母親被捕后不久死去。

  5、內弟(楊開慧堂弟)楊開明,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書記。1929年底在湖北漢口被捕,次年在長沙識字嶺英勇就義,年僅25歲。

  6、妻子楊開慧。1930年10月24日在長沙被反動軍閥何健逮捕,拒絕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系,11月14日被殺害,年僅29歲。

  7、小兒子毛岸龍。楊開慧英勇就義后,毛岸龍和兩個哥哥流落上海街頭致死,年僅4歲。(也有“失蹤”一說,至今不明)

  8、弟媳、毛澤覃妻子趙先桂,任中共山東省委秘書。1932年次年6月被捕,在濟南遇難,年僅27歲。

  9、小弟毛澤覃。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曾任中共中央蘇區分局委員、紅軍獨立師師長、閩贛軍區司令員等職。1935年4月,在江西瑞金紅林山區一次戰斗中,,為掩護同志脫險,英勇犧牲,年僅30歲。

  10、內侄女楊展、楊開慧胞兄楊開智女兒,華北聯大校部黨委干事。1941年在晉察冀根據地一次反掃蕩戰爭中,為掩護革命同志不幸墜崖,壯烈犧牲,年僅21歲。

  11、大弟毛澤民。1922年10月入黨,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銀行第一任行長、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1938年2月受黨中央派遣,出任新疆省財政廳、民政廳廳長等職。1942年被反動軍閥盛世才逮捕,次年9月27日被秘密殺害,年僅47歲。

  12、表侄王德恒(二姨表兄王季范之子),1945年在長沙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13、侄子毛楚雄(毛澤覃與周文楠之子),中原軍區干部。1947年秋隨八路軍談判代表赴西安途中,在寧陜東江口被國民黨部隊截留,蔣介石授意胡宗南“就地秘密處決”,被敵人活埋,年僅19歲。

  14、弟媳、姨妹賀怡(賀子珍妹妹)、毛澤覃的再婚妻子。中共吉安地委組織部副部長。1948年底因公殉職,年僅38歲。

  15、大兒子毛岸英。楊開慧被捕犧牲后,岸英歷盡苦難。后被送到蘇聯學習,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1946年回國,同年入黨。1950年,新婚不久,主動請求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同年11月25日上午,在美空軍空襲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上述統計還不完全。如長征出發時被送給“老表”寄養的一個兒子,后也不知所終。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