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何需讀百遍,一覽銘心管百年
好思想當過目永駐心田。讀書人各有各的讀法和感悟。與我而言,《共產黨宣言》就是這樣一本書。44年前與發小初讀《共產黨宣言》時,那種心潮激蕩,熱血沸騰的感覺,至今刻骨不忘。從那之后我再也沒有直接讀過《共產黨宣言》,但那個“幽靈”卻一直在我的心間游蕩。對理想信念在認識上,由感性到理性。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堅定。
44年后的今天,再讀《共產黨宣言》,仍然無比震撼。震撼于革命領袖對世事的洞察力,理想光芒的穿透力,思想源泉的深邃力,歷久彌新,金光永燦。這次重讀,認識和感悟,自然都有了新的更大升華。
看看吧,馬克思、恩格斯當年發現的“一個幽靈,一個飄蕩在歐洲上空的幽靈”,很快就飄蕩在全世界的上空,并很快落地顯形現身為波瀾壯闊的偉大社會主義實踐。從巴黎公社的革命試驗,到蘇維埃的十月革命,從拉美的古巴,到亞洲的中國、越南、朝鮮。共產主義的火焰燃遍世界五大洲,極大地推動了世界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國家獨立。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統治逐步退卻收縮,對內“倒逼”不斷改良。特別是美蘇冷戰結束、蘇東劇變后,看似資本主義占據了上風,但“911”事件亦給美國以沉重打擊。由于美國連續發動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戰爭,使美國深陷戰亂泥潭,難以自拔;又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嚴重經濟危機,使世界經濟連續十年一蹶不振。中東戰火,持續燃燒;歐洲難民潮涌連連:恐怖襲擊直接在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心臟頻頻發生。這些都是資本之源罪與新孽的遺禍。資本主義仍然在悄悄地為自己挖掘墳墓。信息化則是完成掘墓的最后一鐵锨。
理想信念,可以化作無窮的力量
今年清明節期間,單位組織教職工到衡水市烈士紀念館掃墓,從革命烈士信息查詢系統平臺上,我查到了我的直系上輩三位革命烈士的名字。他們是我的二伯父孟覺、三伯父孟先、五伯父孟關辰。他們分別犧牲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的先輩兄弟6人,有5人參加了革命戰爭。有個數字是說建國后各級國家民政部門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有370萬人。而無名無姓的革命烈士還有一大批。他們都是《共產黨宣言》的實踐者,為了理想、為了信仰、為了解放自己和被“三座大山”重壓下中華民族的勞苦大眾,他們義無反顧、前赴后繼、永遠直前,不怕流血犧牲,更敢于犧牲、甘于犧牲。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面對長眠于陵園的革命烈士,我在心中暗自對他們說,先烈們,先輩們,我再次來向你們敬重地匯報:你們的愿望實現了,我們把日本鬼子打敗了,我們把國民黨反動派打敗了,我們把一切帝國主義國家強加給中國的一切壓迫剝削的不平等條約全部廢除了,我們現在已經把國家建設成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了。我們已經站在了世界舞臺的中心位置了。無數革命先烈的犧牲,以及犧牲換來的偉大勝利果實,就是對《共產黨宣言》的最好解讀,是共產主義理想的偉大實踐。
美好的共同愿景,是人類相通的
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想,與中華民族古老先賢的大同愿景,雖跨越時空,卻同根同理,表達的都是人類的美好愿望。而這一思想文化,何嘗不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呢?
宗教思想,意在解決人類紛爭,卻沒有把信仰建立在人類自身之上,而是寄托給了虐無縹緲的神仙上帝,自然解決不了人的問題。因而,幾千年來的各種宗教思想,不但沒能解決人類紛爭、戰爭等問題,反而使紛爭、戰爭日趨激烈。
資本主義社會走過了500多年的歷史了,資本主義文明,無論是經濟文明,還是政治文明,都是對幾千年人類文明史的極大跨越。資本主義國家也在發展中不斷改良,從工業文明初期原始資本積累的“資本主義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經過資本的無限積累和物質的極大豐富,資本家及其資本家統治集團,也越來越顯得伸士起來了,隨著科技的進步,資本家在獲得更多“剩余勞動時間”“剩余價值”的同時,勞工的生產生活環境條件也得到極大改善,福利待遇、勞動保障逐步提高,到上個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進入后工業時代,勞資矛盾不再那么激烈沖突,社會相對穩定。
人類歷史已經走進信息化文明時代,這個時代同時也是信息化與全球化疊加的時代,是后資本主義和前共產主義人類社會階段。
信息化全球化為共產主義敞開了大門
信息化條件下資本積累的速度加快,規模倍增。把工業文明時代資本積累速度與規模,甩出幾條大街。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總結,到現在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百分之三十三以上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一的人手里。比爾·蓋茨1975年創建微軟公司,1995年即成為全球首富。用20年的時間就超越了工業時代的石油、鋼鐵等原有上百年、幾百年積累下來的資本大佬。馬云和李嘉誠相比,積累相同的財富,用時少了一半。李嘉誠用40多年,而馬云只用了20年。現在看,在資本主義國家文明光環下,籠罩著的是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加的不平等、不公正,資本的力量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更加無所不能,也更加的無恥而貪婪。資本這柄利劍更加鋒利和隱形,殺人不見血,并且被冠以更為充分的法理依據。
但是,馬克思及其《共產黨宣言》所揭示的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是任何力量也改變不了的。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辯證統一規律,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鐵律。就如當下的信息化,在加速資本聚集的同時,也加速變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加速全球化進程。當今時代,共產主義因素正在蓬勃生長。互聯網及信息化的到來,顯然已經超出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承載能力,歷史的車輪開始向共產主義社會滑動。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互聯網+”把一切社會生產生活都“加”上了,使生產力水平進入新時代,生產力將獲得“指數性”巨大提升,生產關系必然隨之發生革命性調整。物聯網將滿足產品個性化需求,為“按需分配”搭建起實踐雛形。大數據、云計算,為地球上每個人存儲信息成為可能。社會化大生產、大服務呈不可逆轉之勢。超級配送遍布全球角角落落。產能越來越接近“物質極大豐富”。許多大資本家的價值追求轉向慈善層面。聯合國在協調統一世界各國價值理念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如2015年巴黎國際氣候大會的成功召開)。一些新興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社會學家回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園。如《世界是平的》、《21世紀資本論》等。全球文化的相互滲透、融合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快捷、便利、共享、共榮,融合的速度、質量、效益都大大提升,推動全球共同價值理念日益趨同。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為人類社會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人的自由時間成為可能。現在人們的休閑時間越來越多。馬克思“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正象單個人的情況一樣,社會發展、社會享用和社會活動的全面性,都取決于時間節省。”“自由王國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他存在于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在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揮,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互聯網造就了“平的世界”,通往共產主義的大門已經打開。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已經為生產力變革生產關系備足了動能(后工業、互聯網、智能化、信息化、知識爆炸性增長等),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生產關系已經并繼續向著更加先進方向調整(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民主運動等)。
《歷史的終結》者們,必將被歷史反終結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講到:“思想的歷史,豈不是證明,精神生產是隨著物質生產的改造而改造的嗎?……”。“人們說,思想能夠促使整個社會革命化,其實人們這樣說只不過是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在舊社會內部已經形成了新社會的因素,舊思想的解體與舊生活條件的解體是同時進行的”。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已經使全世界的人形成了“平等的思想觀念”。伴隨著“平等的思想”,一定會出現“平等的社會”。
既是人類,必然類同。人類同一性,決定人類統一性。人類之福,在于求同存異,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之禍,在于極端分裂,極端民族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極端自由主義。而這些負面政治、社會、文化給世界人民造成的危害,也進一步促使世界人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人類走向未來的真正希望。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特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世界和平發展的理論新貢獻,就是當今時代的《共產黨宣言》。
在資本主義重重危機,而自身無力解決的當今時代,那些《歷史的終結》的學者們,也不得不產生自我懷疑:歷史遠沒有終結,而是深陷危機。等待他們的,只有反被歷史所終結。
最后,讓我們在悲壯、雄渾、莊嚴、高亢而嘹亮的《國際歌》聲中,高呼: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作者系中共衡水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楊檸聰:“消滅私有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2018-02-12周新城: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提——記念《共產黨宣言》170周年
2018-02-0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