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東交民巷內原本住有中國各式人等,清廷的多個衙門、王公府第也在巷內,還有俄、英、法、德、美等國的使館。
從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起,八國聯軍大舉入侵,血腥鎮壓義和團又攻占了北京。清朝政府乞和求降,于1901年9月7日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內中規定允許列強在中國駐兵,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
此后,東交民巷內的中國官民被強行趕出,成了單一的外國使館區。各國使館聯合行動,在四周建造了高大圍墻,圍墻上筑有碉堡、槍眼、瞭望孔,巷口安裝了堅固的鐵門,由全副武裝的軍士晝夜守衛,門邊常年張貼通告,警示中國人:“往來居民,切勿過境,如有不遵,槍斃爾命。”
東交民巷成了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里邊的外國兵營,成了中華民族的又一大恥辱。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宣布新中國成立,一個嶄新的中國誕生。新的中國,就要去掉舊的恥辱,東交民巷的外國兵營被拉上了議程。
根據中央的戰略部署,外交部決定自1950年1月開始,以北京市軍管會的名義實施接收兵營行動。1950年1月6日上午,各方人員在北京市軍管會召開聯席會議,對征用行動進行具體部署。
大家研究制定了應對措施和“先禮后兵”的行動方針,先來文的,通過布告和命令,通知對方限期交出兵營,如遭拒絕再強制征用。同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的布告張貼到了位于北京東交民巷的原美、英、法、荷等國領事館門前。美國“總領事”柯樂博看到布告后非常緊張。他一面立即派人將布告譯成英文,急電美國國務院,一面打電話給英、法、荷、比、意五國的前領事,邀他們次日碰頭,共謀對策。
1月7日一大早,英國領事高來含、法國領事伯亞樂、荷蘭領事費淵、比利時領事馬藍閣以及意大利前領事梅爾凱匆匆驅車來到美國“領事館”,參加柯樂博主持召開的秘密會議。柯樂博希望采取一致行動共同抵制軍管會的命令,拒不交出兵營。但是,各領事神情沮喪,對他的建議反應消極。
就在柯樂博一籌莫展的時候,北京市軍管會又向他們發出了命令,令立即指派專人負責,按期騰交兵營,不得延誤。
柯樂博并不死心。他起草了一封致北京市軍管會主任聶榮臻的信,試圖以帝國主義與舊中國所簽訂的條約為由,從所謂的“法理上”向人民政府“據理力爭”。信的抬頭本來是給北京市軍管會主任聶榮臻的,但寫好之后,柯樂博覺得作為“外交人員”,同軍管會談條約等外交問題似乎不太合適,于是又將抬頭改為致周恩來外長。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處收到柯樂博的信函之后,立即告訴他:中美沒有外交關系,柯樂博作為普通外國僑民,沒有資格代表美國政府向中方表明態度。外事處隨即將信函退還。
柯樂博趕緊向美國政府請示下一步的對策。美國政府指示柯樂博繼續對抗軍管會的命令。柯樂博于是在1月13日再次寫信給周恩來外長。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回柯樂博學乖了,他電請美國政府建議利用英國人正就建交問題同人民政府接洽的機會,由美國政府出面,請英國政府從中斡旋,代美國把此信遞交過去。
美國政府接受了柯樂博的建議,馬上照會英國政府,請求幫助。英國政府接到美國政府的請求后,隨即電示高來含出面同人民政府接洽。隨即,高來含給外交部打電話,以談有關建交問題為由,請求拜會外交部歐洲和非洲司司長宦鄉。
在同宦鄉會見時,高來含把柯樂博的信遞過去,一邊說:“我接到英國政府來電,貝文先生(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對于這些情況發展很感不安。他希望中國當局對過去條約中所規定給予使領館之權利加以考慮。”
宦鄉當即回應道:“我們現在所征用的只限于兵營,那是在過去帝國主義不平等條約下造成的,現在新中國絕不允許它們的存在。外國兵營在中國的存在不僅是中國的恥辱,而且也是派兵來侵略中國的國家的恥辱。必須把它們清除掉,才能有助于中外之間關系的改善。”
1月13日,毛澤東自莫斯科來電指示:“貫徹征用命令,征用外國兵營并準備著讓美國將所有在華之舊領館全部撤走。”接到毛澤東指示的當天,北京市軍管會即通知柯樂博,接收兵營的行動將于次日上午9時開始。
1月14日上午,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按原計劃開始接收行動。上午9點40分,軍管會代表李幻山、譚志超帶著一名聯絡員和一位攝影師來到前美國領事館。
美方最先露面的是原領事館副武官包瑞德。他在門口晃了一下,趕快把柯樂博叫了出來。柯樂博原來以為軍管會會“大兵壓境”,出來一看,沒想到就來了這么幾個人,驚訝之中,反倒不知如何是好了。
軍管會代表首先向柯樂博宣布,他們奉軍管會之命令,前來接收原美國兵營。柯樂博故作鎮靜地聽完軍管會代表的話,然后煞有介事地提出抗議,稱:“此為美國政府財產,對此項征用我代表美國政府提出正式抗議。由征用所引發之后果,應由征用人負全部責任。”
按照事先研究好的方案,前來接收的軍管會代表不負責聽取和回答任何問題和抗議,美國人如果有話要說,可以到軍管會去說。所以,在柯樂博提出抗議時,李幻山等沒有理睬他的話,只是命他帶路來到與美國前領事館一墻之隔的美國兵營大院。
軍管會代表在院子里巡視一圈后,發現已經通知這么多天了,可是美國兵營的院子里,卻連一點要撤離的跡象也沒有,顯然是不想動彈。于是,李幻山指著院子,非常嚴肅地對柯樂博警告道:“柯樂博先生似有意違抗軍管會的命令。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應由柯樂博先生負完全的責任!”此時的柯樂博已經沒了剛才的氣焰,他只好答應:一天之內將院內物品全部搬完,將院子交出。
與此同時,對法、荷等國兵營的接收行動也按計劃進行,并于當天下午4點全部結束。只有英國人的兵營稍稍推遲了一些,于4月11日交出。
來源:子任書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毛主席質問“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想過?”: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4)
2020-03-10郝貴生:“鞍鋼憲法”及其歷史和現實意義——紀念毛主席批示“鞍鋼憲法”60周年
2020-03-1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