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俄羅斯國內對十月革命仍然是評價不一,形成了幾種不同的觀點。大致可從右翼主義者、以俄羅斯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代表的左翼學者、俄羅斯政府這三個方面來解讀目前俄羅斯所存在的十月革命觀。有將其視為災難的否定性評價,有始終堅信其偉大意義的肯定性評價,有試圖調和左與右的矛盾性評價。實際上,任何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根源,我們只有結合當時具體的歷史事實和具體歷史形勢下的人心向背才會對十月革命有著正確認知,才會有理有據地駁斥種種右翼主義者的錯誤觀點。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際,我們要認真總結十月革命的經驗,深刻認識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沿著十月革命開辟的道路繼續高歌猛進。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這一偉大的日子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如何評析這一20 世紀的重要事件卻始終是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話題。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際,國內外學界再度將之作為關注的焦點,并以各種形式紀念這個日子。2017年初,俄羅斯陸續舉辦了以十月革命為主題的系列研討會。3月29—31日在莫斯科大學舉辦了主題為“十月革命一百年”的國際學術會議,3月30—31日召開的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的3 000余人參會的“莫斯科經濟論壇”,專門設立了以十月革命為主題的分論壇,筆者有幸應邀參加。俄羅斯接下來還將舉辦一系列紀念十月革命一百年的學術研討會。在已召開的研討會上,學者們主要圍繞十月革命的性質、十月革命的爆發是必然還是偶然、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和影響等問題展開了討論。事實上,關于這些問題的爭論從十月革命發生之日起就從未停止過。百年后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十月革命的故鄉之時,會發現目前俄羅斯國內對十月革命仍然是評價不一,形成了幾種不同的觀點。大致可從右翼主義者、以俄羅斯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代表的左翼學者、俄羅斯政府這三個方面來解讀目前俄羅斯所存在的十月革命觀。
一、右翼主義者的觀點
右翼主義者的觀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在十月革命產生的原因上,認為十月革命是偶然的事件,是布爾什維克利用當時俄國的混亂局勢陰謀策劃的一次政變,十月革命沒有任何經濟、政治文化的前提,是以列寧為首的一小撮冒險家采取的主觀武斷的行動。不久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信息科學院院長彼沃瓦羅夫在談十月革命時還堅持這樣的觀點,他說:“(十月革命的爆發)不存在任何客觀規律。”[1]此外,右翼主義者在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上還有“間諜說”和“德國黃金說”,簡單地解釋就是認為列寧是德國間諜,用德國人的錢發動了十月革命。“關于‘德國黃金’的神話……不僅成為眾多出版社出版的對象,在電視熒屏上也播了很長時間。關于政治冒險家帕爾烏斯的故事廣泛傳播,他企圖用德國總參謀部的錢,借助列寧的手在俄羅斯進行革命。”[2](P50)第二,在對待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態度上,支持二月革命,反對十月革命。他們贊成孟什維克的觀點,認為俄羅斯還沒有達到建設社會主義的條件,革命應局限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圍內。我們知道,當時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是“社會民主主義”在俄國的主要代表,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采取妥協投降政策,反對把政權轉移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的手中。尼·蘇漢諾夫是俄國的孟什維克,在1922年出版的《革命札記》一書中,以“俄國的生產力還沒有達到足以實現社會主義的水平”作為論據,否定俄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在布爾什維克黨內也有人堅持社會民主主義的觀點,早在1917年4月,加米涅夫就不同意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提出的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論斷,他認為俄國還沒有成熟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程度。在布爾什維克黨的第七次代表會議上,加米涅夫堅持錯誤觀點,李可夫對加米涅夫表示支持,認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首創性不屬于我們”,現在不具備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客觀條件。這些典型的“社會民主主義”的謬論,至今仍然被右翼自由主義者所信奉。俄羅斯自由主義遺產基金會主席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卡拉-穆爾扎是這樣來闡述二月革命的:“二月革命是普遍民主的革命,得到了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1917年春天的政權掌握在被稱為自由改良主義者的手中。這些人從根本上否認用革命來解決俄國的問題,專制會給國家帶來災難。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二月革命的活動家依靠社會精英和議會兩院的大多數人試圖熄滅革命,而不是點燃革命。”[3]第三,十月革命的結果使俄國“偏離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軌道”,“中斷了俄國的自然發展進程”。一部分人認為,如果不是十月革命的爆發,沙皇俄國將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戰勝國,并建設成為君主立憲制的強大帝國,十月革命并沒有帶來積極結果,蘇聯是一個經濟上赤字、政治上專制的國家。持這種觀點的人我們可以稱之為是右翼君主主義者。《政治雜志》主編彼得·阿科波夫稱,“君主制的消失造成國家處于無政府狀態,后來陷入內戰,數百萬人失去生命”。[4]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如果不爆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的結果將會使俄國正常地發展資本主義,建成像一些西方國家那樣的具有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的資本主義國家。似乎十月革命之前資本主義有一個“光明的過去”,十月革命之后資本主義也有一個“燦爛的未來”。[5]這可以看做是右翼自由主義者們的觀點。兩種右翼立場上的觀點比較接近,只是對國家發展前景的設想方面略有不同而已。
上述右翼主義者們的觀點我們并不陌生,可以說是由來已久,它與西方自由派的觀點如出一轍。“在西方,從 20年代起至今,代表西方官方反共意識形態的自由派始終否定十月革命,把十月革命看成是布爾什維克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搞的一次政變。”[6]這種自由主義的觀點在蘇聯解體后的一段時間里甚囂塵上,在俄羅斯史學界曾占據主導地位。當年攻擊十月革命的右翼代表主要有亞·奇·雅科夫列夫、德·安·沃爾科戈諾夫和謝·亞·菲拉托夫。其中亞·奇·雅科夫列夫是蘇聯時期政治人物、歷史學家,20世紀80年代進入蘇聯共產黨政治局和書記處,被稱為“公開性”運動的奠基人,在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曾是戈爾巴喬夫的“頭號智囊”“精神教父”,是蘇共高層領導中西化、自由化的代表人物。他們否定十月革命及其領導人列寧、歪曲和篡改蘇聯歷史的自由主義觀點時至今日在俄羅斯仍然大有市場。這一點可以從日前俄共關于十月革命的提案情況得到某種程度的說明。2017年1月20日,俄羅斯共產黨提議通過《關于為否定1917年十月革命歷史事實、扭曲事件性質負擔行政責任》的法律草案,并已將提案呈送給國家杜馬主席。俄共領導人馬克西姆·蘇拉金指出,一些俄羅斯的政治家,大多數是自由主義和右翼勢力的代表,甚至還是“西方價值觀”的倡導者。他們否定十月革命歷史事實和扭曲事件性質,這與事實相矛盾,會將異議和混亂帶入社會,使年輕的一代失去方向。[7]
二、以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代表的左翼學者的觀點
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主要是指蘇聯解體后在當代俄羅斯逐漸形成的“后蘇聯批判的馬克思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該流派是目前俄羅斯最為活躍、影響力最大的馬克思主義流派,也是俄羅斯左翼學者的集中代表。所以,本文擬從俄羅斯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切入來展現左翼學者的十月革命觀。俄羅斯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把“馬克思主義的復興”作為神圣的使命,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意義,致力于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再現實化。1991年創刊的《抉擇》雜志和2015年開始定期出版的理論研究刊物——《政治經濟學問題》是批判的馬克思主義流派的理論陣地。為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出版了論文集——《偉大革命的頂點》,由斯拉文和布茲加林擔任主編,現在還未正式出版。①該書三年前就開始策劃,策劃出版的根本目的是以百年紀念為契機再次重申十月革命偉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以“偉大革命的頂點”作為書名,其用意在于旗幟鮮明地表明他們對十月革命性質的看法。在書中的引言部分,斯拉文寫道:“(十月革命)對于俄羅斯和全世界勞動者的生活都具有革命性的影響。本書的作者們堅信,這一真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事件的豐富遺產還將長時間地鼓舞著為擺脫寡頭資本統治而進行不懈斗爭的世界各國勞動者,寡頭資本給人類帶來了社會民族沖突、戰爭和破壞。”本書附錄有兩篇文章:一篇是2007年為紀念十月革命90周年,以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主要代表的俄羅斯17名教授發表的聯合聲明,題目為《十月革命對于我們——俄羅斯和全世界的意義》,他們在聲明中所闡發的關于十月革命的基本觀點,至今依然沒有改變。另一篇是首次發表供社會討論的當代俄羅斯左翼力量宣言草案,題為《時間的抉擇——全世界、俄羅斯和左翼的任務》,主要闡述了在當今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理解社會革命,如何進行社會革命的問題。
以批判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代表的左翼學者的十月革命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十月革命不是一場陰謀,不是一次偶然事件,是社會革命。左翼學者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對一些錯誤說法進行了批駁,指出俄國人民決定性作用的發揮,是革命開始和最終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十月革命,作為事件發展的內在邏輯,是當人民不滿的涓涓細流匯聚成為一條足可毀滅一切的社會洪流之時而發生的。”[8]他們認為那些陰謀或偶然事件的說法實質上是把俄國人民看成是可以任人擺布的玩偶。在對十月革命的組織者——列寧、托洛茨基等人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的評價方面,他們的觀點是,盡管這些領導人不是毫無過錯,但是惡意污蔑,也是沒有現實根據的,也就是既不能奉若神明,也不能妖魔化。第二,十月革命影響深遠,意義重大。首先,十月革命使社會的底層——工人、農民和表達他們利益的知識分子掌握了政權,直接成果是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其次,由于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兩個相互對立的社會制度,深刻影響了人類歷史的后續進程。再次,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開始了資本主義體系自身改革進程,加速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體系的崩潰。最后,十月革命提出了社會解放和公正的思想,具有超民族和超宗教性質的導向統一的思想,并在這一思想基礎上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三,在如何看待十月革命和蘇聯歷史方面有兩個基本觀點:首先,由十月革命所開啟的蘇聯歷史有痛苦的悲劇,有民主主義趨向和官僚主義趨向的相互替代和相互斗爭,但是不能抹殺由十月革命所激發的人們大規模建設新社會的創造潛能,以及由此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其次,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輕視或者放棄由十月革命所產生的民主政治、國際主義、公正和人道主義原則,但是,蘇聯模式的崩潰,并不意味著十月革命的理想是虛假的。“正像基督教的理念并不需要為宗教裁判所的實踐負責一樣,斯大林的極權主義也并不能破壞革命的理想。社會主義的歷史性事業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已經出現了不將資本主義作為一種制度來接受的新一代青年。有全部理由指望,這一代人能夠使十月革命的理想煥發新的生機。”[8]
以上是左翼學者的十月革命觀,對十月革命的成因、作用及歷史意義進行了深刻的闡發,對右翼主義者的錯誤觀點進行了有力的駁斥,我們贊成左翼學者關于十月革命的基本觀點。但是,俄羅斯左翼學者的譜系頗為復雜,批判的馬克思主義流派也不是鐵板一塊。所以,他們的十月革命觀也存在分歧。肯定十月革命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積極意義,這是左翼學者的共同觀點,在這個前提下,左翼學者內部就一些具體問題爭論得也比較激烈,比如關于十月革命的性質問題。米哈伊爾·瓦耶伊科夫在蘇聯時期就因“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研究而成為這一領域內的首席專家,他認為從1917年十月革命的實際結果和現實推動力來看,它是二月革命的一個延續,是俄國資產階級的經濟、社會乃至工業革命的整體進程的一部分。俄國無產階級數量很少,不可能是革命的主體。十月革命解決的主要任務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比如,建設一個沒有封建等級制和專制君主制社會的任務,即消滅封建主義的任務,工業化的任務,城鎮化的任務,還有就是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任務,等等。[9](P16-19)因此,這場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革命。另一位俄羅斯批判的馬克思主義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斯拉文與瓦耶伊科夫有著激烈的爭論。斯拉文強調革命的各種社會主義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布爾什維克及參與革命的左翼黨的性質,經濟社會改造的內容,因為革命及革命成功而培養出了全新的人以及革命主體的自覺意識,等等。[9](P16-19)布茲加林和布拉夫卡也不同意瓦耶伊科夫的觀點,認為判斷社會革命性質的主要標準要看是否能喚醒人民大眾創造新的生活,十月革命恰恰是人民大眾創造新生活的根源。十月革命最終還是一場文化革命,它開啟了一個新的文化進程,具有鮮明的后資本主義特征。十月革命的沖擊帶給我們的是一股強大的新潮流,是社會主義的新型的社會關系和活動方式、人的行為、價值觀和動機等新氣象。[9](P16-19)而且,“從十月革命解決的社會經濟矛盾,特別是從整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問題來看,革命是無產階級性質的。而從參加革命的基本社會力量來看,它是工農革命(正如列寧在1917年10月25日的彼得格勒蘇維埃代表會議的講話中指出的那樣),即革命是建立在無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半資產階級(前資產階級)生產者(農民階級)聯合基礎上的。”[9](P16-19)
三、俄羅斯政府的觀點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政府對十月革命的評價經歷了一個由全盤否定到“無害化”處理的過程。在政權初建時期,俄國政府禁止各種慶祝十月革命的活動,支持各種反對十月革命的言論和活動,摧毀大量紀念十月革命的建筑和標志,其根本目的在于穩固剛剛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10]后來由于國內形勢變化,同時也為弱化國內在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的矛盾,在十月革命80周年前夕,葉利欽下令將“十月革命節”改為“和睦和解日”,承認 11月 7 日是“日歷中最紅的一天”,但是仍然認為“革命帶來了災難和不幸”。從普京執政開始,俄羅斯開始重新審視重大歷史事件。2004年,普京簽署了相關法令,將“十月革命勝利日”正式更名為“莫斯科紅場軍事閱兵日”,恢復在紅場舉行閱兵儀式。2016年歲末,普京曾在國情咨文中表示,20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00周年是思考俄羅斯革命原因及性質的良好契機,“俄羅斯社會需要對這些事件進行客觀、坦率和深入的分析,首先為了和解、鞏固今天所達成的社會的、政治的、公民的團結一致,我們需要汲取歷史的教訓,絕不允許將過去的分裂、憤恨、怨恨和殘酷帶入我們現在的生活,決不允許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或其他利益利用幾乎觸及了每個俄羅斯家庭的悲劇來大做文章,無論我們的先輩曾經屬于哪個陣營。讓我們記住,我們是團結的民族,我們是同一個民族,俄羅斯只有一個。”[11]2016年12月,俄羅斯歷史學會根據普京總統的命令,成立了專門制訂十月革命100周年活動計劃的委員會。在成立研究紀念活動計劃委員會的會議上,俄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指出,舉行100周年活動旨在紀念和理解,并非慶祝,要讓那段歷史不再割裂民眾。總之,可以將當前俄羅斯政府在十月革命問題上的基本態度和立場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拋棄了全盤否定的歷史虛無主義,表現出對歷史的尊重,在對待蘇聯時期政治遺產上逐漸趨于理性和成熟。普京總統明確表示,否定歷史會使整個民族忘記自己的歷史。第二,立足于國家團結統一試圖對“白”(擁護十月革命之前的俄羅斯)與“紅”(擁護社會主義、擁護蘇聯)進行比較權衡和調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兩面性和矛盾性。例如,普京本人一方面曾表示他仍保存著蘇聯共產黨黨員證,而且至今喜歡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另一方面曾指出,1917年俄內部政權發生劇烈晃動最終使得國家從內部崩潰。此外,對于100周年的紀念活動,俄羅斯政府將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結合起來“籠統”地紀念,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出了矛盾性和兩面性。第三,今天的俄羅斯是一個具有強有力的國家政權體系和保守的“白色”意識形態的資本主義國家,所以在試圖調和“白”與“紅”的前提下,其實質是使“紅”屈服于“白”。
以上從三個層面解讀了當前俄羅斯對十月革命的不同評價,基本上是三種不同的觀點:有將其視為災難的否定性評價,有始終堅信其偉大意義的肯定性評價,有試圖調和左與右的矛盾性評價。實際上,任何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根源,我們只有結合當時具體的歷史事實和具體歷史形勢下的人心向背才會對十月革命有著正確認知,才會有理有據地駁斥種種右翼主義者的錯誤觀點。歷史反思的目的在于深化認識,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際,我們要認真總結十月革命的經驗,深刻認識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沿著十月革命開辟的道路繼續高歌猛進。
參考文獻:
[1] См.Цена революции.Три 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 / Эхо Москвы[C].Стенограмма программыот 8 января 2017.
[2] А.В.Бузгалин,А..И.Колганов.10 мифовобСССР[M].Москва,2010.
[3] А.Механик,Деятели Февраля скореепытались погасить революцию,нежели разжечь ее.[J].Интервью А.А. Кара-Мурзы журналу«Эксперт» // Эксперт,2017,(10).
[4]100年后的今天,俄羅斯如何看1917年革命[N].環球時報,2017-03-17.
[5] 孫凌齊.國內外關于十月革命研究綜述[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5).
[6] 劉淑春.國外學者關于十月革命的爭論[J].馬克思主義研究,1998,(2).
[7] 俄共提案:否定十月革命應受懲罰[EB/OL].http://news.china.com/international/1000/20170122/30200261.html,2017-01-22/2017-03-02.
[8] 十月革命對于我們——俄羅斯和全世界的意義[J].林艷梅譯.國外理論動態,2007,(11).
[9] См.А.В.Бузгалин,А.И.Колганов.10мифовобСССР[M]. Москва,2010.
[10] 項佐濤,孔寒冰.歷史中的觀念與觀念中的歷史——國外對十月革命的看法及其演變研究[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4).
[11]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о предстоящем 100-летии 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 Из выступления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 наежегодном Послании к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01.12.2016/Российское историческоеобщество[EB/OL]. http://rushistory.org/proekty/100-letie-revolyutsii-1917-goda/prezident-rossii-o-predstoyashchem-100-letii-revolyutsii-1917-goda.html,2016-12-01/2017-03-02.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