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厲害不是吹的!看看這6大黑科技,每一種都很逆天
所謂秦皇漢武,乃是華夏民族的驕傲,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將華夏民族的國土面積擴張到了更大,令外邦不敢蔑視我們的存在。今天我們要說的秦始皇是第一個將我大中華統一的皇帝,也是在全世界范圍內第一個稱之為“皇帝”的人。皇帝這一稱謂,從那時起直到封建社會的結束,一直被使用,他代表著不可侵犯的絕對領導地位。
雖然秦朝兩代就滅國了,但畢竟第一次管理這么大一片土地,第一次統領這么多的人口,沒有經驗。然而秦始皇在沒有經驗的前提下,做出來的事,卻非常牛,在他這里,沒有模仿的對象,全靠自己。讓我們來看看,秦始皇時期做的這些逆天的事。
排名第六的,是秦軍所使用的強弩
雖說弩很早就有了,在古代的戰爭中,弩作為唯一能遠程殺敵的武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秦軍所使用的強弩可不是一般的弩,這種弩的射程居然能達到900米以上,比現在很多子彈都飛得遠。強弩兇猛的殺傷大,再加上令人難以置信的射程,每當敵軍看到騎在馬背上裝備著強弩的秦軍,都聞風喪膽,普通步兵根本沒有機會近身。有這樣的強武器,為秦國統一天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排名第五的是靈渠
靈渠修建于秦朝(公元前214年),位廣西興安縣境內,它連通了海洋河與大溶江,為秦始后統一嶺南建立的交通優勢,當年在這條河上,運送過多少糧草物資,才確保了秦軍無后顧之憂。靈渠就是在今天也是一項巨大的水利工程,人稱“都江堰”第二。它是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秦始皇修建靈渠時,動用了50萬人,聲勢浩大,被國際上稱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排名第四:秦直道
秦直道顧名思義,就是秦朝修建的直直的大道,這秦直道可不是只有一條,秦朝的都城在咸陽,從咸陽到四周各重要城市都有,可謂是四通八達。有一條長約800多里的秦直道,從咸陽到內蒙古有很多高山險水,這條秦直道硬是把山水繞過了,可是路還是很直。這條秦直道最寬的地方有60米寬,最窄的地方也有20米寬,比今天的高速公路如何?要知道這可是2000多年前修的路啊。在秦始皇的政績里,秦直道和萬里長城曾被相提并論。
排名第三:阿房宮
阿房宮又稱阿城,相傳是相當恢宏華麗的,可惜我們現代人無法親眼得見,怪只怪項羽的一把火,把一座堪稱為“世界奇跡”的宮殿變成了現在的一堆灰燼。關于阿房宮的具體恢宏程度,我們從史料上讀到,阿房宮實際只建到一半,秦國就滅了,當時建起來的只有其中兩部份——前殿建筑群和天臺建筑群。
對于阿房宮前殿建筑群,歷史上是這么描述的:從東到西有五百步,從南到北有五十丈,宮殿內有一條人工河流。經考古學家證實,光阿房宮前殿占地就達800多畝,相當于90個標準足球場大。
提名第二: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是有理由的,因為即使是有當代,修建萬里長城都是件非常艱難的事情,而在2200多年前,秦始后時期,僅靠落后的工具和純人力一石一磚的修,真是想也不敢想的,而秦朝人居然能做出來,這絕對是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據史料記,秦始皇動用了當時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五去修建長城。許多國外人來到長城,都為之感到驚嘆。
排名第一:秦始皇陵
秦始皇的陵墓從秦始皇13歲即位開始動工,一直修到秦王去世還沒完,直到秦二世登基繼續修,接著修了一年多的時候,陳勝吳廣的起義兵已經打到了離皇陵很近的地方,秦二世一看不妙,只好急忙收工,用修建皇陵的囚徒去阻擊起義軍。就這樣草草收工的皇陵,在今天看來,也是規模宏大、設計精妙、巧奪天工之作。
項羽攻入咸陽后,大肆破壞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能搬動的值錢的也都搶走了,并向地下開挖。劉邦打敗項羽后,下令保護秦始后陵,并令附近20戶人家負責守陵。之后歷代帝王登基后,都對秦始皇陵加以保護。
然雖各朝各代都下令保護秦始皇陵,皇陵卻一次次被入侵,小大規模的都有,也不知被洗劫了多少次。盡管如此,新中國的考古人員,還是不段的從皇陵中發現文物,而且數量巨大,大小有十萬余件。考古人員目前發現的秦始皇陵面積約有56平方千米,這相當于78個故宮那么大。
關于秦始皇陵,現在雖然已經發現了這么大規模,但新的墓葬坑也在不斷發現中,有的坑發現了也沒有去挖掘,因為很多珍貴的文物,只要一遇空氣就毀了,我們現在的技術還不足以保護它們完全,所以先留在那里吧。
秦始皇的厲害不是吹的!看看這6大黑科技,每一種都很逆天
秦始皇時期真是大興土木啊,有那么多巨大工程,在2000多年前,在秦朝那么短暫的幾十年里,建造出來,給我中華民族留下了這么多令人驚嘆的文化遺產,用現在的話說:秦始皇666!!!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