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張嘉國:習近平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思想研究
點擊:  作者:張嘉國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7-10-21 11:55:33

 

 1.webp (4).jpg

 

  【核心提示】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在于“寓農于兵、兵農合一”,毛澤東對古代軍事思想精華進行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性改造,為古代“兵農合一”思想賦予了新的生命,注入了全新內涵,把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變成了人民革命的銳利武器。可以說,毛澤東是我們黨軍民融合思想的創立者、奠基者、偉大實踐者。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新的歷史條件,繼承和發展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思想,構建了一個完整科學的體系,這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軍民融合發展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習近平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思想。本文力圖科學、系統、完整地理解和闡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軍民融合實踐健康發展,增強國家的戰略威懾力,撐起大安全,實現大發展。

 

  軍民融合發展思想的歷史發展脈絡

 

  古代的軍事思想精華

 

  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中,怎樣建設國防和軍隊歷來是政治家和軍事家研究和探討的一個重大問題。一方面,有國就有防,有防就要有軍隊,才能做到有備無患。另一方面,和平時期,兵養得多了,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也增加了人民的財稅及人力負擔。因此,怎樣加強和平時期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探索不斷。

 

  早在3000多年前,周武王和姜太公就討論了這個問題: 武王問太公曰:“天下安定,國家無事,戰攻之具,可無修乎?守御之備,可無設乎?”太公曰:“戰攻守御之具,盡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馬蒺藜也。馬牛車輿者,其營壘蔽櫓也。鋤耰之具,其矛戟也。蓑薜簦笠耰者,其甲胄干楯也。鴳鍤斧鋸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馬,所以轉輸糧用也。雞犬,其伺候也。婦人織紅,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刈草棘,其戰車騎也。夏耨田疇,其戰步兵也。秋刈禾薪,其糧食儲備也。冬實倉廩,其堅守也。田里相伍,其約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長,其將帥也。里有周垣,不得相過,其隊分也。輸粟收芻,共廩庫也。春秋治城郭,修溝渠,其塹壘也。故用兵之具,盡在于人事也。善為國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處所。丈夫治田有畝數,婦人織衼有尺度,是富國強兵之道也。” 戰時的器具完全可以準備于和平時期的農事之中。因此,善于治理國家的人,都重視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須使百姓發展畜牧、開墾土地、安定住所,丈夫治田有畝數,婦人織纴有尺度,是富國強兵之道也。[1]

 

  從史料看,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寓兵于農、兵農合一的戰略思想。到戰國時期,商秧在秦國變法,并強調“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的指導思想。他提出加強中央集權,把全國分為31個縣,同時進行戶口編制,實行連坐法,規定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什伍中互相糾察。通過重罰重賞來實現重農重戰的政策,使秦國從一個蠻夷之邦一躍成為“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的強國,為秦最終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秦朝以來,由于農耕這個基本生產方式沒有大的改變,各個朝代都基本遵循了這一農戰思想原則,只是在具體實現形式和政策上有所調整。

 

  這些思想,都是軍事家們給帝王們的建議,但沒有一個朝代能堅持始終。歷史的局限性和封建統治者的貪婪性,使得歷朝歷代的和平時期都沒有逃脫將驕兵惰、軍紀散漫、與民爭利、將無必戰之心、兵無取勝之志的宿命。甚至像蒙古鐵騎、滿清八旗這樣所向披靡的軍隊,也在和平時期垮了,最后不堪一擊,王朝也隨之灰飛煙滅,何也?這是由封建統治的根本性質決定的。一旦一個封建王朝建立,就把如何安坐天下、統治人民作為根本任務,逐漸使自己走到人民的對立面。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必然會影響軍隊建設與士兵的士氣,上行下效,整個軍隊也就腐爛了。

 

  毛澤東的創造

 

  毛澤東善于從中國歷史精華中汲取智慧,約之以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戰爭為人民奪取政權、爭得民主的偉大思想,為古代“兵農合一”思想賦予了新的生命,注入了全新內涵,把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變成了人民革命的銳利武器,從而導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人民戰爭。

 

  毛澤東站在人民的立場,對古代軍事思想進行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性改造,形成了軍民一體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理念。

 

  在井岡山斗爭中,中國共產黨經過激烈的思想論爭、浴血奮戰,在1929年的古田會議基本統一思想,確立了黨指揮槍的原則,將紅軍定位為一個執行革命整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建立了軍民一致、軍政一致、官兵一致的建黨、建政、建軍方略,在紅軍內部實行了政治、軍事、經濟三大民主。[2]毛澤東滿懷信心地說:“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們,我們卻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圍團結起千百萬群眾來,發展我們的革命戰爭,我們就能消滅一切反革命,我們就能奪取全中國。”[3]

 

  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革命根據地建立了黨領導下的工農兵政府、紅軍主力部隊、游擊隊、婦女會、兒童團等組織,創立了廣泛、深刻的黨政軍民學一體的人民戰爭體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戰略戰術,指引中國革命從一場勝利走向下一場勝利。可以說,毛澤東是人民的、馬克思主義的軍民融合思想的創立者、奠基者、偉大實踐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國一直處在強敵環伺之下,北有蘇聯,東南有美國支持的日本,西有印度等國,中國打了幾場勝仗,才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時期。即使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中,毛澤東也一直在考慮和解決和平時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建設問題。

 

  毛澤東提出了全民皆兵的戰略思想,要求大力興辦民兵師,做出了工農商學都要兼學軍事的重要指示。他還指出,人民解放軍是一個大學校,既要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要能從事農副業生產,辦一些中小型工廠,還要從事群眾工作,使軍民永遠打成一片。此外,毛澤東決定建立新疆建設兵團,實行亦軍亦民,鞏固邊疆。要求軍隊走出營房,搞千里野營拉練,與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增強軍政、軍民之間的了解和團結,形成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增強國家的戰爭威懾力和遏制戰爭的能力。正是依靠毛澤東全民皆兵的戰略思想,中國取得了反抗美蘇兩霸的重大勝利。

 

  軍民融合是社會主義中國特有的命題

 

  某些研究者喜歡到國外,特別是到美國去找軍民融合的理論依據、找參照物,殊不知,這是大錯特錯。美國至多只能給我們提供一些具體的做法和經驗,不可能給我們提供根本的解決辦法。因為我國的軍民融合有三個基礎條件:

 

  一是人民解放軍是我們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產生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具有軍民融合的天性,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軍隊是雇傭軍,不可能實現軍民融合;

 

  二是人民解放軍永遠是一個戰斗隊、工作隊、生產隊,承擔著能打仗、打勝仗、抗震救災等軍事行動任務,與國家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他們既是國家的建設者,又是國家和人民的保護神,這是西方國家軍隊無法比擬的;

 

  三是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根本的一致性,我們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中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解放軍為保衛人民利益而存在。這種根本的一致性確立了軍民融合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這也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可比擬的。至于美國國防工業的軍民結合,它所解決的是二戰中大量私營企業參與武器裝備生產,二戰后大量生產設備閑置的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國防工業的軍民結合問題。時至今日,美國前5家軍品生產巨頭的軍品產值占總產值的70%~90%,而我國國防科技工業軍品產值只占總產值的20%左右,基本實現了軍民結合、以民養軍的目標。

 

  正是有了這三個不同的基礎條件,才確定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和平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基本方略。

 

  習近平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思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做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重大判斷,黨的每一代領導集體都在探索和平時期國防和軍隊的建設問題。鄧小平作出了裁軍100萬、國防科技工業要保軍轉民等重大決策,江澤民提出了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重要思想,果斷停止了軍隊經商辦企業,胡錦濤發出了走軍民融合道路的號召。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民品產值已占80%左右,成為真正的軍民融合性產業。

 

  和平與發展時期歷來暗流洶涌。帝國主義一直以和平演變和武力威脅這兩種手法交替使用、互為支持。特別是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國際戰略格局、全球治理體系、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綜合國力競爭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周邊安全風險呈累積態勢,海上安全威脅日益突出,“家門口”生亂生戰的可能性增大。同時,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致使作戰理念、樣式都發生了極其重大的變化,陸、海、空、天、電一體化作戰模式的出現,涉及到眾多行業、所有軍兵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迫切需要我們黨對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新的判斷,給出新的方向,提出新的方略。

 

  習近平總書記承擔起了這一重大歷史責任。他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面對世界的風云變幻,在歷史的深處思考當前,從歷史的現實謀劃長遠,對軍民融合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到現實的歷史經驗,深刻地闡明了軍民融合是和平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國家戰略,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這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應該且必須堅持的長遠大計。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中國共產黨的“廟算”,是構筑“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戰爭潛力和實力的根本方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而系統地闡明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這也成為了其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地指出了我國國防的性質。2014年8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事業。”這個論斷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規定性,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也是國防的主體。只有全國人民參與的國防,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強大力量,這是人民戰爭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創新運用。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國防歷來是旁人不可染指的帝王禁臠,人民不過是帝王手里的工具。習近平總書記把國防建設定位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事業”,是“人民中心論”在國防建設上的生動體現。

 

  第二,軍民融合是實現全民國防思想的大戰略。2015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放軍代表團的講話中說:“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從總體上說,國防是消耗性的,要花錢用物用人。一個國家,在國防上花錢多了,國家建設就要少一塊。上世紀美國和蘇聯搞軍備競賽,蘇聯只專注發展重工業,結果把經濟拖垮了。我國幾千年歷史上,凡窮兵贖武的朝代,無不搞得民不聊生,最后灰飛煙滅。美國要當世界警察,養了十多艘航母和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到處耀武揚威,四處挑起戰爭,政府債臺高筑,幾次差點“關門”,難以為繼。社會主義國家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奉行在國際上不稱霸、積極防御的方針,國家要保持必要的、精干的、先進的武裝力量,在人民中間,在國家經濟社會體系內,厚植戰爭潛力和戰爭實力,形成國家的戰略威懾力和以戰止戰的強大實力。

 

  第三,軍民融合根本目的是強軍,實現發展與安全、富國與強軍相統一。2013年3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放軍代表團的講話中指出:“要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努力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2014年3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同心協力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強軍,是習近平總書記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的核心內容,要求軍隊要時刻準備打仗,要能打仗、打勝仗。我國古代軍事家有“殺人安人,殺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4]的論述,習近平總書記講:“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5]軍隊準備打仗,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到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文化、交通運輸、戰場建設、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只有各個方面都準備好了,有全民參與的國防意識與國防文化,有可用于軍隊調動的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有快速響應的科研機制,有外交上的支援與配合,有全黨全軍全國一致的戰爭意志等,才能真正實現強軍的目的。強軍的需求,要求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水平,賦予發展國防的意義;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給予強軍宏大的力量。而實施軍民融合戰略,則是把兩者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之中。

 

  第四,軍民融合的范圍涉及全要素、多領域。2013年3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2014年3月11日,他進一步指出:“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明確的是:國防建設的所有要素都要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凡是國家經濟社會體系能辦的事,國防建設就不要另鋪攤子,形成軍民一體的國防設施;軍隊建設方面,要著眼于世界新軍事革命,著眼于掌握戰略主動權,在作戰指揮、政治工作、武器裝備、后勤保障等多個領域,構建軍政、軍民一體,互聯互通的戰爭支持體系,用軍民融合的辦法,創造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新優勢,走出一條投資省、效益高、作用大的新路子。

 

  第五,軍民融合的重點是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創新。2017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放軍代表團講話中指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也是衡量軍民融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作為軍民融合的重點,既是現實軍事斗爭準備的需要,也是我們必須堅持的長遠方針。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戰爭形態已經由拼鋼鐵轉變到拼技術,由面對面的拼殺轉變到陸海空天電的較量,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的質量與水平如何,往往決定戰爭的成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那樣,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戰略競爭力、社會生產力、軍隊戰斗力的耦合關聯越來越緊,國防經濟和社會經濟、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的融合度越來越深。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的任何一個突破,都可能為國民經濟創造一個新的領域和行業。加之,我們當前面對的是世界最強軍事大國的威脅,美國的幾大航母艦隊不斷在我國周邊海域游弋,深入我國12海里領海。美國的高級官員、高級將領不斷喊打喊殺,發出戰爭叫囂,制勝美軍是我們不得已的選擇。因此,黨中央、中央軍委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的創新放到了優先的位置上,這也成為全民創新的強大動力。

 

  第六,軍民融合的布局要以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優化調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軍事戰略方針是統攬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的總綱,全軍各項工作和建設都必須貫徹和體現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的要求。”[6]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方針,要著眼戰爭形態演變和國家安全形勢,將軍事斗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突出海上軍事斗爭和軍事斗爭準備,有效控制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根據這一戰略方針,軍隊進行了重大改革,確立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設立了五大戰區。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自覺把經濟布局調整同國防布局調整完善有機結合起來,優化軍事戰略布局,構建全局統籌、分區負責、相互策應、互為一體的戰略部署和軍事布勢,要構建具有時代特色、有戰區特點的軍民融合新格局,要形成全方位、寬領域軍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戰略的實施要靠布局來實現。上世紀60年代,根據當時國際形勢,黨中央、毛澤東做出了積極防御、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確定進行布局調整,開展了大規模的三線建設,積蓄了國家的戰略力量,粉碎了美、蘇兩國的戰略威脅。針對美國歷來糾集幾個或幾十個國家“打群架”的特點,我們要以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以各戰區使命任務為牽引,進行科學布局,構建有戰區特點、可以支持戰區作戰的軍民融合帶,形成戰區既能獨擋一面、獨立作戰,又能互相支援的大格局,使國家牢牢掌握軍事斗爭主權,真正做到“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手握定風珠”。

 

  第七,軍民融合的指導原則是需求牽引、國家主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需求牽引、國家主導,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由于國防和軍隊始終處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斗爭的前沿,又直面國際頂尖高手,這就要求對世界新軍事革命和軍事科技創新有極強的敏感性,對軍事創新有著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制勝于敵,而不受制于敵的,包括戰略、戰役和戰術技術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需求,這必將成為舉國創新的強大動力。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使其必須在國家統一籌劃下有計劃、有組織、有秩序地實施,不能“一窩蜂”一哄而起,表面上聲勢浩大,實際上沒解決什么問題,更不能各行其是。

 

  第八,軍民融合的實施路徑是國家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2014年3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同心協力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既要發揮國家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軍民融合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個大市場,發揮國家主導和市場機制的作用,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現實路徑。國家主導下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是由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特殊性決定的,不能完全由市場來決定。要在國家主導下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把國家主導和市場機制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軍民融合這個興國強軍的偉大實踐。

 

  第九,軍民融合戰略實施中地方黨委、政府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地方要注重在經濟建設中貫徹國防需求,自覺把經濟布局調整同國防布局完善有機結合起來。要深入做好新形勢下的雙擁工作,加強國防教育,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支持軍隊建設和改革,配合軍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有力保障。”2017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放軍代表團講話時明確要求,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強調軍地雙方“要強化大局意識,軍地雙方要樹立一盤棋思想,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推動工作,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當作分內之事,滿腔熱情為軍隊建設、為廣大官兵排憂解難”。地方黨委政府肩負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省一市一縣之責,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起落實作用的中堅領導力量,也承擔著戰時守土護民的重大責任,理所當然也是實施軍民融合戰略的中堅力量。

 

  第十,軍民融合的目標是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多次強調要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這是一個重大的馬克思主義命題。2013年1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軍委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要在國家層面加強統籌協調,發展軍事需求主導作用,更好地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2014年3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放軍代表團講話中強調:“軍隊要遵循國防經濟規律和信息條件下戰斗力建設規律,自覺將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可以說,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和平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規律最深刻的思考和認識,也是軍民融合戰略重要的理論基礎。國防和軍隊,是國家大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獨立于國家體系之外的力量。人民解放軍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在國家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之軍隊又有獨立的管理和指揮體系,很容易讓人產生“特殊”的錯覺。要知道,社會主義國家是共產黨領導的國家,人民解放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軍隊,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實行軍民一致、軍政一致的原則,由國家統一規劃和建設,不搞兩張皮,不搞重復建設,形成國家的戰爭潛力和戰爭實力。就像毛澤東說的那樣:“動員起全國的老百姓,組織起浩浩蕩蕩的革命大軍,就能陷敵于滅頂之災的局面,還有誰敢打我們的主意呢?”

 

  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重大變革

 

  戰略的關鍵在于展開和實施。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論述可知,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涉及到軍隊編制體制的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國防建設的創新,國家經濟社會布局的調整,國家工業、交通、能源、科技、教育、文化發展貫徹國防要求等重大問題,是一場廣泛、深刻而重大的變革,是構建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國防建設長效體制機制的大問題。

 

  軍民融合是國家戰略,必須體現黨和國家的意志。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軍民融合根本目的是強軍,富國與強軍相結合,發展與安全相統一,目標是把國防和軍隊建設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體系之中。由此可知,軍民融合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的大局,必須體現黨和國家的意志,以黨和國家的意志來推進實施。

 

  一方面,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的核心機密。特別是在存在戰爭和戰爭威脅的歷史條件下,國防和軍隊建設應是國家的最高機密。只有國家最高層次的領導者和軍隊的統帥部,才能準確地判斷國家面臨的安全形勢和戰爭威脅,從而做出符合實際、科學而正確的決策,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健康發展。在我國,堅持黨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絕對領導,是由國家的根本性質決定的。因此,從本質上來說,軍民融合戰略的實施必須在黨中央領導下有組織、有計劃、有序地推動,才能真正積蓄國家的戰爭能力,成為拱衛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

 

  另一方面,把國防和軍隊建設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是和平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方針的重大創新,是人民戰爭思想在和平時期的創造性應用。但是,納入什么,如何納入,必須從戰略全局上來考慮。因為國防和軍隊建設雖然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卻是特殊的一部分,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武裝力量集團,因此,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是把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內容、要素,比如國防的基礎設施建設、軍隊的武器裝備建設、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戰場建設等,納入國家經濟社會建設體系,統一考慮、統一規劃、統一安排、統一建設,不搞兩張皮,不搞重復建設,把國家的戰爭力寓于人民群眾之中,形成國家經濟社會一體的戰爭動員潛力和軍事斗爭準備的能力。一旦有事,能從容應對。這就需要黨和國家從全局高度統籌謀劃,做出決策,分頭實施。以一份投入,收獲國防和經濟社會兩份效益,這是利國、利軍、利民的長效戰略之舉。

 

  以國家軍事戰略需求為牽引,筑牢軍民融合的基石。現在很多人認為,軍事需求不明確,軍民融合難以推進。筆者認為,軍事需求應分為兩個層次,即戰略性需求和戰術性需求,也可分為當前需求和長遠需求。明確這兩種需求的內涵和外延,對軍事需求的理解就比較清楚了。

 

  所謂國家軍事戰略,是指一個國家根據一定時期的形勢、任務確定的軍事戰略方針、戰略任務及實現的目標。比如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確定的是積極防御、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實行近海防御。這就給國家各個方面的建設提出需求,像“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大力建設三線企業等,就是這一戰略需求的反映。由此可見,軍事戰略需求涉及到軍制改革、布局調整、力量重組等諸多重大方面。當前,根據國內外的形勢,黨中央、中央軍委做出了打贏主要來自海上方向信息化局部戰爭的戰略決策。這一國防和軍事戰略的確立,意味著我們整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點,要向東、南方向轉移主要應對來自海上的戰爭威脅,對其他方向加強警戒和防范,警惕帝國主義、霸權主義者在多個方向同時發難。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黨中央、中央軍委首先進行了軍制改革,決定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指導方針,撤銷了七大軍區,設立了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劃分了戰略任務;在國防建設上,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對國防建設的重大任務作了安排,實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可以預計,隨著這一軍事戰略的實施推進,我國國防工業、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科技教育、新質力量建設等各個領域都會進行布局調整、結構重組,以適應新時期軍事戰略的需要。

 

  所謂戰術性需求,或當前需求,是指為滿足當前軍事斗爭準備而提出的需求。戰術性需求也是為戰略性需求服務,為實現戰略性需求創造條件的。比如當前很多人熱衷的軍轉民、民參軍,是軍民融合的一部分,但絕不是全部。從民參軍來說,其實質是國防科技工業的一個補充,同時又是國防科技工業充分吸納民間高新技術與產品,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黨的十八大以來,軍委裝備發展部及各軍兵種,加大了在民間直接釆購的力度,調動了民企參軍的積極性,但其采購的數量和品種都有限,且多為維修保障類產品,而主戰裝備和平臺類武器,要大幅度放開是不可能的。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我們要有一定的視野和眼光,要著眼于國家軍事戰略的需求,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把當前需要和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才能獲得長久發展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講“軍民融合是篇大文章”,要求“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新格局”,同時,還要形成有戰區特點的軍民融合新格局。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軍民融合這個大戰略、這篇大文章,事關國家整個發展與安全的大局。這個大戰略的實施,這篇大文章的展開,必將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強大動力和深刻變化。

 

  國家主導與市場運作,是實施軍民融合戰略的兩大保證。軍民融合戰略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的大局,必須在國家主導下進行。這是因為,國家軍事戰略及其內涵在一定的時期是絕對保密的,而實現這個戰略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建設,在經過精心謀劃后,則需要在社會一定范圍內公開。比如,為實現國家的軍事戰略,在工業、能源、交通、運輸、教育等各個方面進行布局調整,以積蓄國家的戰爭潛力,這些重大決策只能由國家做出,其實施由國家主導。在我國,則由黨中央做出決策,軍隊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負責實施。目前,黨中央已經決定要組建國家和省級軍民融合領導機構,主導全國的軍民融合工作。

 

  由于我國各地戰略地位、資源稟賦不一樣,實施軍民融合戰略的內容和任務也不一樣。我們絕不能把實施軍民融合戰略僅僅理解為引進幾個軍工項目,落地幾個軍工企業,而應根據本地在全國戰區軍事斗爭準備中的地位和作用,發展與軍事需求相適應的各類項目。比如,福建龍巖市既是閩西革命根據地,又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會址,是我黨我軍黨魂軍魂的奠基之地。為充分發揮這個優勢,可以建設龍巖軍民融合政治工作創新示范區,建設紅色文化體驗帶,集教育、體驗、旅游為一體。自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二次古田會議后,國防大學等一大批高等院校把龍巖作為教學基地。各種夏令營活動紛至沓來,各省市組織黨員、干部到龍巖訓練、培訓,穿紅軍衣、吃紅軍飯、走紅軍路,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同時也活躍了龍巖的經濟。這就是說,從本地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評估本地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發揮優勢,做強做大做優與國家戰略相聯系的事業,是促進軍民融合戰略落地的要著。

 

  國家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的主要途徑,也是依靠全民力量辦國防的重大舉措。大量民營企業迫切、踴躍參與武器裝備建設就是很好的明證。但由于國防事業的特殊性,一切都需要謀定而后動,大轟大嗡、運動式的辦法,是不可能持久的。我們要認真研究和平時期國防建設的特點和規律,研究國家主導下市場作用的范圍和內容,規范實施軍民融合戰略的市場秩序。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現在民間確實有很多民營企業,研發出了不少高新技術產品,有的填補了國內空白,有的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有的突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著實叫人欣喜,深感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正置身在一個逐漸強大的科技、工業基礎之上。但這些產品和技術怎樣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現在明路不暢,企業找人托關系,花錢參加名目繁多的對接會、展覽會,但效果甚微。因此,大開明路、規范市場,是使軍民融合這條路走得正、走得寬、走得遠的關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我們相信,在習近平總書記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央軍民融合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我們必將迎來軍民融合的大發展,筑牢國家的安全基石,建設起人民戰爭的銅墻鐵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本文所引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凡未注明出處者,均為近幾年來在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團的講話)

 

注 釋:

[1]《文韜武略》,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3頁。

[2][3]參見《毛澤東選集》合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127、125頁。

[4]《武經七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頁。

[5][6]《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52、249頁。


  (作者系中船重工軍民融合與國防動員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研究員,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