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慈大傳》阿拉伯文版,阿拉伯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沒有親人死去的地方不叫家鄉。每逢清明,我就知道我的家鄉在哪里。
我的家鄉在福建建陽。父母走后,我對家鄉的思念更廣泛了。留在頭腦里忘不掉的,不僅有夏日的河流,冬日的陽光,更有同學,友人,還有插隊歲月的農民給予我的那么多幫助。還有那些才讀了小學就跟著父母一起下田勞動的男女青年,他們留在我記憶中的形象永遠是十八歲。當我結束了八年的插隊生活回城,當我有機會上大學卻經濟困難,政府給予幫助,當我讀完研究生被北京某部招收,我的家鄉沒有阻攔而是欣喜地送我走……家鄉的恩情,一如父母的生養之恩,恩重如山!令我永遠愧感對家鄉無以回報。離別家鄉后我寫有一部《宋慈大傳》,寫的是偉大的法醫學家宋慈。宋慈就是福建南平建陽人,八百年前,宋慈寫的世界第一部法醫學巨著《洗冤集錄》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流傳海外。現在這部《宋慈大傳》幸被外國學者分別翻譯為英文、法文和阿拉伯文等在海外出版。我謹將阿文版自序發在下面,獻給故鄉!不是回報是匯報。此刻,我看到了記憶中的鄉村小學。語文老師站在黑板前,給我們講一個遙遠的故事。故事里有一盞神燈,有個叫阿拉丁的少年和他的母親,還有魔法師、巨人、國王、公主……那是夏季的一個下午,我完全忘記了天氣的炎熱,只有故事中那斑斕的色彩,那神奇的畫面。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個阿拉伯民族,還知道了,這個神燈的故事,只是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里的一篇。那是我的四年級,我完全想不到,長大后會有一部作品被翻譯成阿拉伯文。但我知道,阿拉伯文學對我曾有的哺育。

那年老師講《阿拉丁神燈》意在引導我們:如果能把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就能把作文寫得豐富多彩。老師接著布置,每個同學都要在全班講故事。這其實是嚴峻的考驗。寫作文,評判的只是老師一人,講故事要接受全班每個耳朵和眼睛的檢驗。日后回想,那是非常重要的訓練。當時我努力去書籍里找故事,總覺得沒有別的故事像阿拉伯故事那么千奇百幻、海闊天空。這使我從少年開始就對阿拉伯民族有著濃厚的興趣。多年后,我看到阿拉伯人的精神領袖、偉大的穆罕默德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有兩塊面包,你應當用其中的一塊去換取一朵水仙花。”我明白了,《一千零一夜》里的美,還因為彌漫著對精神之美的追求。故事里有國王,更坦露著平民立場。不論生活多么貧苦艱難,那絢麗的故事里總有憧憬,總有飛翔。我還看到穆罕默德的另一句名言:“去尋求知識吧,哪怕遠到中國!”我懂了,穆罕默德的智慧里有遙遠的中國同阿拉伯民族的寶貴聯系。再后我驚訝地看到,穆罕默德去世后約二百年,阿拉伯帝國領袖馬蒙將幾代人搜求到的學術瑰寶,集中在一個名為“智慧宮”的宏偉殿堂,開啟了世界歷史上阿拉伯人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馬蒙付給譯者以同譯稿相同重量的黃金,那真是阿拉伯文化的黃金時代。中國的四大發明和印度的“阿拉伯數字”都是經由這樣的運動傳到阿拉伯世界和歐洲。智慧宮集圖書管理、翻譯、科研和教育功能于一體,成為日后歐洲創辦大學的先聲。

今天阿拉伯人所在的地區,曾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亞述文明、巴比倫文明、腓尼基文明。阿拉伯人生活的廣袤地域擁有22個國家和地區,相同的語言和相融的文化將他們聯系在一起,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阿拉伯文明。
2006年2月,我終于到了埃及。我看了向往已久的金字塔和埃及博物館,這不說了。我想說一下尼羅河之夜的一場婚禮。那是意外遇見,那時我們正在一艘大游輪上,一大群阿拉伯人圍繞著一對新郎新娘,載歌載舞上了游輪來到一個大廳。目不暇接中我們已處在他們歡樂的漩渦。新娘穿著潔白的婚紗,眼睛很大,透徹的眼睛讓人想到沙漠中的綠洲。不僅新娘很美,伴娘也很美。比起狂歡的人群,新娘和伴娘顯得有種寧靜和含蓄。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歌舞盛宴。音樂和舞蹈的節奏都那么歡快,那么強勁。那么充滿生命的激情!他們忽然同時發出一聲吶喊,令人驚心動魄。當一群男女兒童出現在舞蹈區的中央時,新娘就在孩子們中間。每個人的舞姿都很獨立,跳出自身的開心和快樂。我置身于這個氛圍,感覺這是尼羅河饋贈給我們的一個阿拉伯神話。但我也想,還是應該沉靜地觀察。我開始注意到,他們使用的小提琴和電子琴等樂器都是西洋樂器,但音樂一響,每一寸空氣都是“阿拉伯”……我忽然理解了,西化和現代化是兩個東西。他們可以接受西洋樂器,也可以接受西方科技,但不會因此而西化。他們的音樂、舞蹈、服裝和配飾,他們眼神中笑容中流淌出來的歡樂和情感,都告訴我們,他們是那么熱愛自己的文化。那是他們生命的根,他們的家園!我在阿拉伯兒童的臉龐里看見了阿拉伯“神燈”,我還在某位阿拉伯男子的微笑中看到了“阿里巴巴”。我是隨中國民族樂團歐非巡演一起出訪的,因此有機會看到埃及國家大劇院、還看到亞歷山大城的大劇院。我看到里面裝飾的色彩一定是世界上最鮮艷最熱烈的。我再次感到他們可以吸收現代科技造出現代化建筑,但建筑的風格、內外色彩都是濃郁的阿拉伯情調。那樣的艷麗,那樣的造型,并非只存在于阿拉伯神話,它就在我眼前。我寫下這些,是一種由衷的交流。

現在我想簡略介紹一下這本書寫的人物:宋慈。他的經歷也很傳奇。他是中國宋代一個聲名遠播的大法官,他在法官任上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他是法醫學這門學科的創立者,法醫學之父。可是到了清代,他差不多被遺忘了。為什么這么說?清代的《四庫全書》將中國的重要著作幾乎都收入了,對《洗冤集錄》只在《總目提要》中存有“提要”,對作者宋慈則稱“始末未詳”,就是說不知道這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他為何被遺忘了?1978年我25歲了,被這個問題吸引。我被吸引,還有個因素,我和宋慈是同鄉,雖然他比我早出生七百多年。我們都生長在中國福建一個叫建陽的地方。

我開始尋覓,得知元明清各代,以《洗冤集錄》為藍本進行增刪的版本不少,改了各種書名,或不見原作者宋慈姓名。不同的版本實際上都載著宋慈的學說,有的被來華的外國人翻譯成朝、日、法、英、荷、德多國文字流傳于海外,對人類法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那些譯著中也沒有宋慈的姓名。人類歷史上有多少偉大的智者是這樣消失的呢?再思宋慈何以能寫出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著作?這一切都宛若一個漂泊千古的謎。我被這個謎吸引,聽到有個聲音在叩我的心扉:你能把宋慈寫出來讓天下人知道嗎?我在家鄉的那些早晨和夜晚,開始意識到,追尋宋慈不是只靠在有關史籍中尋覓他的蹤跡,不能忽視他成長的歷史環境……于是,比宋史更遼遠的中外世界,都在我眼前開闊起來。

我注意到,公元前44年愷撒大帝被刺殺,隨即進行的尸體檢驗,曾長期被西方人看作是世界法醫學史上已知的最早的尸檢。其實不然。中國偉大的孔子編纂的《禮記》中,已可見周代就有專門的審案治獄官對生前死后的各種傷害進行的檢驗。所謂檢驗,中國人自古查看活體稱“檢”(體檢),查看死者稱“驗”(驗尸)。這是距今三千年前的事。從《洗冤集錄》可知,宋慈是中國悠久的法官勘察檢驗學的集大成者,并有他本人在審刑斷獄實踐中的創新。

在追思宋慈成長的過程中,我還感覺到,一部能夠開發自己激勵心志的作品,光有層層懸念和絲絲入扣的辨析力是不夠的。“丹青難寫是精神”。就像《一千零一夜》的永恒魅力,在于故事中的阿拉伯人在逆境中總有飛翔的精神。有一種追求悄悄降臨到我的筆下,我懂得了可以努力在這部文學作品中融文學性與歷史的真實性于一爐。于是你在本書中讀到的宋慈出生、求學、成長,以及為官奉職的地點、職務、時間均與史實相符,依據的法官勘查檢驗知識則主要來自偉大的法醫學經典《洗冤集錄》。

中文版《宋慈大傳》精裝本(左)平裝本(右),中譯出版社出版。世上有許多小說,也有許多傳記。這部《宋慈大傳》是小說和人物傳記的合本。可在對照閱讀中獲得更深刻的印象。最后我還想說,回想起來,這部書中,有我少年時那個夏天聽了阿拉伯“神燈”后的夢想,有我對阿拉伯民族久久的尊敬。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宏甲文章”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