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消費者報《“超額儲蓄”向何處去?投資與消費“兩手抓”》(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3/03-13/9970572.shtml)報道:2019年至2021年間,我國住戶存款年均增加10萬億元左右,之前,則普遍低于5萬億元。業內把這種顯著高于往年平均存款之外的儲蓄,稱之為“超額儲蓄”。
我不懂專業知識,瞎掰幾句。
超額儲蓄,顯然是住戶有錢了,并且儲蓄款數額增加較大,那么,再謹慎的居民也應該會增長消費信心、消費意愿趨強,花掉一部分錢,留點保命錢,對自家生活提質和活躍社會經濟都有益,敢花錢的膽氣無需提振自然壯。
反之,居民越沒錢,越不敢消費,越想留點過河錢,以免陷入絕境,這種自我保護的心態非常正常。
瞎娃子感覺,提振消費,先要弄清超額儲蓄的都是哪些住戶,再對癥下藥。
疫情三年,百姓相對居家隔離多、打工機會少、掙錢能力弱;有的供孩子上學、交房貸費用不少,經濟壓力不小;有的家中有病號,疫情期間雪上加霜;有的小商家房租壓力大,生意受疫情沖擊,生存困難......除了經營疫情物資或相關的企業生意狀況較好之外,許多行業不如以前景氣。不知超額儲蓄的住戶中是不是包含著這些人?
建議國家金融機構分析出是哪些人的存款增加了?增加存款的群體是基層住戶較多,還是什么階層的住戶較多?是否真的代表著廣大住戶?
要提振消費信心,就要緊緊抓住超額儲蓄的住戶,制定針對性刺激消費的措施,讓真正的超額儲蓄住戶敢于花錢,把錢花出去也沒有后顧之憂,為國家經濟發展大局做貢獻。
同時,也要關心生活困難的住戶,君欲取之,必先予之,減輕窮人的負擔,增加窮人收入,讓窮人有錢往外花,是促進其消費的最好途徑。
對于生活困難的居民,盡量多給予實質性幫助。比如有的地方說是發消費券,卻只在網上發,有可能還得搶,真正困難的人家不一定能搶到,或者根本就不懂現代化的網絡手段,窮人本就遲鈍,那么在網上發的消費券,手快者得之、消息靈通者得之、懂網絡者得之,會不會落入真正的貧困者手中呢?值得深思。建議將消費券直接發給真正的窮人,增加窮人消費能力。
關于促進房地產消費,建議有司認真統計一下,全國到底有多少住宅,其中閑置的住宅是多少,住宅數與家庭數是個什么比例?對于有錢人來說,購房款不用愁,他們也可能不缺房。對于困難家庭來說,購房款如同壓頂大山。誰不愿意有自已的房呢?真買不起的人咋辦?
許多地方有爛尾樓,政府如果處置得好,把爛尾樓盤活,免費或者成本價給窮人居住,窮人不用考慮購房壓力時,花錢消費的意愿不用提振自然高。
關于教育消費,如果上大學不用付費,國家還給伙食補貼,那每當考上一個大學生,便無形中增長一份消費信心。由于教育不再是壓力,窮人家庭愿意生孩子,愿意培養孩子上學,省去用于教育的錢,既心甘情愿去消費,還意氣風發促教育,更可順便扭轉人口負增長的趨勢。
關于醫療消費,若看病不貴,普通百姓生病不至于使家庭經濟陷入困境,不怕屆時沒錢救命,自然也就敢于消費了。
因此,提振消費信心,還是要從超額儲蓄群體中去提振,讓超額儲蓄者更多消費,這樣的消費光榮且自豪。
至于深陷購房壓力、治病壓力或教育壓力的群體,并不是不愿意消費,只是需要大膽消費的經濟底蘊與底氣。其實,貧困者在購房、上學、治病時也是有消費的,這種消費大概有點不堪重負,騰不出手去擴大其它消費。
政府可引導超額儲蓄者向改善百姓生活的方面投資,提高廣大百姓的獲得感,讓投資與消費比翼雙飛,使民心更加凝聚。
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愿消費。---這是最切合實際且負責任的消費觀。
作者:瞎娃子;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