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總和乒羽中心都是新官上任,急于通過改革立威,急于向改革要政績。不管初衷如何,現在卻把自己置于近乎全民質疑的境地,無異于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同時也創造了一個輿論奇跡:多少年來,難得一見,左中右能夠在一個議題上同仇敵愾,批評的目標指向如此一致。
但這次國球風波的背后,不只是權力和利益之爭,更有舉國體制與體總新領導市場化改革的路線之爭。
體總新領導旗幟鮮明的說中國體育出現的問題主要是體制問題,而這個體制,就是指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舉國體制又被稱為計劃體制。從這個認識出發,新領導認為“改革是未來中國體育發展的主旋律”,“把市場和計劃平衡好”。雖然新領導還說:“完全去掉舉國體制肯定不行”,但這句話更像是對于舉國體制的否定還是肯定,也不難判斷。所謂的沒否定“舉國體制”,只是還沒公開的徹底否定而已。既然他認為“舉國體制”是中國體育的主要問題,那么新領導的改革思路主要就是推動市場化,“把市場和計劃平衡好”這句話的平衡重心在哪邊,也很清楚。足球項目已經取消了足球運動管理中心,這是要將足球進一步市場化的舉措。
一旦把問題歸結為體制問題,在一些人看來,判斷標準和邏輯就往往變得奇怪而又簡單:計劃體制就是錯的,即使取得好成績,也要改掉。比如,中國鐵路管理水平和效率都是世界一流,高鐵發展世界第一,整體表現優于市場化的鐵路,一些人也非要吵吵著對其進行徹底的市場化改革,就是使用的這套標準和邏輯;市場體制是先進的,哪怕市場化造成的問題很多,那也是市場化程度不夠造成的。比如,足球就是市場化比較徹底的項目,而且是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成績一路走低,但并不影響新領導撤銷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走徹底市場化之路的決心。
足球取消足球運動管理中心,阻力并不太大,因為國足成績已經差到不能再差,死馬當活馬醫,想用什么方法折騰,公眾都不會提太多異議,再差還能差到哪里去?但國乒不同。
雖然還不能確定未來國乒體制是不是也要告別“舉國體制”,納入市場化改革的盤子,因為這次啟動國乒改革的理由是要實現扁平化管理。國乒雖然優秀,但卻是“舉國體制”的優秀代表,這種優秀并不會被那些對“舉國體制”持有偏見的人所認可而認為不需要進行重大改革。只有把國乒納入到計劃體制落后,市場機制先進的二元思維,體總支持乒羽中心對國乒進行大改的邏輯才能理順。很多人不理解國乒足夠優秀為什么還要大改,是因為不具備這種二元思維。至于“扁平化管理”這個詞該怎么理解,也是個很深的學問。
這場扁平化管理為理由的改革,看起來更像是體總要收各管理中心的權,管理中心則趁機要收總教練的權。冠冕堂皇的改革理由背后,搭載了多少個人利益的考慮,這真是個難度不大不小的思考題。
前面我們說過,總教練是國乒現在整個訓練和比賽管理機制的樞紐,也是國乒“舉國體制”的實現形式的重要一環。根據現在這場改革引起的反彈力度看,如果總教練被取消,胖劉被釋掉指揮權,國乒會出現更大地震,對隊伍的穩定和成績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這個不用多說。
現在已經逼出一個退賽事件,國乒和乒羽管理中心的矛盾已經埋下了。除非換人,要么換乒羽中心領導,要么對現在的國家隊中表示不服的人進行大換血,否則這個矛盾產生的隔閡就不會自動消失。內部出現了嚴重裂痕,還指望這支隊伍繼續保持狀態,那是美麗的想象。何況,現在力挺胖劉的男乒教練員和主力隊員開罪的可不只是中心這一級的主要領導,體總新聞發言人早就說過要嚴肅處理了。
在體總的管理體系中,總教練不管多大的官,大概從中心到體總領導,以為裁也就裁了,改革大旗一樹,鋒向所指,莫敢不從。結果,一個退賽風波,把自己拉進了輿論漩渦,接受全民的拷問。
現在這場改革已經不是體總、乒羽中心和國乒之間的博弈,而是變成體總和幾乎全民之間的一場較量。一邊是排山倒海的民意,一邊是高高在上的部門權力。
這次眾多網民批評兵羽中心和體總,深層次原因就是不認同針對國乒的改革措施,因為看不到這次傷筋動骨的改革的必要性在哪?國足成績太差,需要改革尋找改進機會。國羽成績不穩定,又處于明顯的下滑期,李永波本人也是個充滿爭議的人物,都有通過改革和人事調整解決問題提高水平的現實需求。國乒不但成績是“變態”級的出色,而且還做到了“變態”級的穩定,只要內部不出現大的變故,奇跡還將繼續。這些說明現在的國乒機制和團隊已經具有樣板效應,并無太多的改革需求。當然,國乒雖然優秀,但也并非完美。正確的策略是以穩定為主,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問題進行小手術改革也未嘗不可,但改革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讓國乒的優勢進一步發揮,問題進一步減少。但現在看起來,更像是,體總要對國乒也來個一刀切的扁平化,中心領導要通過改革抓權,上來就是從國乒管理機制的核心下刀,對現在團隊的靈魂人物下手,這就是傷筋動骨的大手術了。這就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改革,更像是為了制造問題而改革了。這么大的改革手術,用一個扁平化管理的理由豈可服人?
對一些項目進行市場化改革也未嘗不可,但是認為市場化就是靈丹妙藥,適合于一切項目,就很容易被事實教育。聽說體總新領導推動市場化的改革,是要學英國,因為英國上屆奧運會成績上升的很快,否定舉國體制的理由之一也是上屆奧運會中國成績和名次下滑。但問題是,英國有一段時間成績平平,恰恰是因為徹底的市場化,而最近兩屆成績飛速提升,恰恰是為了在自己舉辦的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而變相的采取了“舉國體制”。而體總新領導,如果從英國的成功身上,解讀出了舉國體制是主要問題,那這玩笑就開大了。
同理,進行扁平化管理改革也不是不行,但也要具體分析,不能搞一刀切。成績優秀而且穩定的,就應該以穩定和優化現有的機制和團隊為主,而不是要被拿來試刀。
“舉國體制”不是沒有問題,有問題就采取問題導向,加以完善。世界上也不存在沒有問題的體制。中國就是靠著“舉國體制”取得奧運會的出色成績。
把“舉國體制”當成主要問題的根源,那是“定體問”的邏輯思維方式。當前的解放思想,應該是從市場萬能論的教條中解脫出來。
改革也要師出有名,理由不充分而又簡單粗暴的改革,當然會引起教練員和隊員的反對,也會引發廣大網民的質疑了。網民擔心的就是不恰當的改革,導致禍起蕭墻,讓外國人怎么也打不敗的國乒自毀長城,這種擔心當然很有必要,因為國乒是國家的國乒,是人民的國乒。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黎上將:“群眾領袖”的為民情懷——在習仲勛與黨的群眾路線和改革開放座談會上的講話提綱
2017-05-27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