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日期:2017年10月6日下午
上午在邢臺市新河縣參觀完董振堂事跡陳列館,到縣城用午飯,然后走青銀轉大廣,一路高速南下,110多公里,于下午兩時來到了位于邢臺市臨西縣東留善固村的"呂玉蘭紀念館"。
呂玉蘭,恐怕上世紀七十年代后出生的人都不太熟悉這個名字,但她卻是新中國從鄉村走出來的第一位女省委書記,是一代中國婦女,中國農民的驕傲。她和焦裕祿一樣,是毛澤東時代以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態度、誓讓山河變新顏的決心和大公無私的傻子精神,帶領干部群眾戰天斗地,不畏艱難,改變家鄉貧窮面貌而在全國樹立起來的基層干部典型,黨和人民當時給予了她極高的榮譽,她的精神也鼓舞著全國人民大干社會主義、建設美好強大祖國的決心和意志,她的事跡可以說當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連我當時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都知道她。可是,就是這樣一位一心一意撲在黨的事業上,撲在群眾利益中的黨的好干部、群眾的貼心人,主席去世后,卻遭受不公的對待,從省委書記位置上降職為縣委副書記,撤去了中央委員的職務。但相比更多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其他干部來講,她又是幸運的,沒有遭受牢獄之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病逝于1964年也未必是壞事,他由此永恒地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典范和標桿。而與他一起搭班子的好戰友、廣受蘭考人民愛戴的縣長、后來的縣委書記,并帶領蘭考人民實現了焦裕祿遺愿的張欽禮就沒那么幸運了。文革后,他被后來者送進監獄"改造"了13年。但蘭考人民從沒有忘記他,他也從沒有屈服于任何奸佞勢力,他和焦裕祿一樣,被蘭考人民深深地懷念在心中,蘭考人民稱他是"張青天"、"新包公"、"活地圖"。2004年,當蘭考人民得知張欽禮要魂歸故里安葬時,沿途祭拜,萬人空巷,哭聲動天,30分鐘的路程走了四個鐘頭,此時距張欽禮離開任上已是27年。逐漸地,蘭考人民自發在張欽禮的墓地為他立起了大小形狀各異的共計70余塊的功德碑、感恩碑、頌揚碑,成為一座碑林。與其它碑林不同,它是我國眾多碑林中最為獨特也是唯一的一座立于曠野連接天地之氣的碑林,它無官碑,發自于民,是人民心中真正的豐碑,歷史沒有過,當代沒有過,可謂千古一碑,千古奇觀。
呂玉蘭紀念館位于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東留善固村,2008年3月31日開館。紀念館由中共臨西縣委、臨西縣人民政府和東留善固村村民集資建設。
紀念館大門坐西朝東,門前安放著中共臨西縣委、縣人民政府和東留善固村村民在呂玉蘭去世十五周年時所敬立的5.3米高的呂玉蘭石雕頭像。
展館南面的人工湖,亭臺水榭,垂柳青青,景色秀美。
環湖矗立著東留善固村黨委和村委在建國六十周年之際所立的中華英模碑林。
呂玉蘭嵌名聯:
愛國愛民求真務實玉出昆岡潤四海,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蘭開臨西馨九州。
大寨的領路人、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嵌名聯:
永做改天換地突擊手,
貴當治窮致富帶頭人。
鐵人王進喜的嵌名聯:
進軍大慶紅旗一面,
喜做鐵人青史千秋。
還有一尊尊中華英模如史來賀、錢學森等人的立碑,不再一一敘之。
呂玉蘭紀念館分三個展廳,分別是呂玉蘭事跡展廳、臨西好人館和勞模展廳。呂玉蘭事跡展館在紀念館的北側,展出面積350平方米,展出照片200余幅,實物58件,詳實再現了呂玉蘭由一個農民的女兒成長為一個黨的婦女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及以呂玉蘭為首的那一代創業者懷著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植樹造林、鎖風固沙、平整土地、興修水利,把一個貧困落后的窮沙窩,改造成林茂糧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輝煌奮斗過程"。
進入序廳,迎面就是一幅毛主席親切接見呂玉蘭的巨幅畫像。
還原歷史的話,毛主席接見呂玉蘭的背景主席臺上,兩側紅旗的中間懸掛的應該是毛主席的巨幅標準畫像,而不是黨徽。
從展館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呂玉蘭1940年出生在河北省臨西縣的東留善固村。那是一個悲慘和暗無天日的年代,廣大窮苦的農民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飽受地主的剝削和壓迫,還要遭受天災和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滴水貴如油,風起飛沙走,種一葫蘆收一瓢","萬戶蕭疏鬼唱歌",是那個年代真實的寫照。
1945年8月底,臨西縣(當時為臨清縣)解放。翻身的農民感謝共產黨,感謝毛主席,他們把極大的熱忱投入到家鄉改天換地的奮斗中。呂玉蘭就是眾多翻身解放的貧困農民中涌現出來的杰出的優秀代表。
1955年,15歲的呂玉蘭高小畢業,她響應毛主席"組織起來,走合作化道路"的號召,回鄉奮斗,任農業合作社副社長、副鄉長,成為了新中國最年輕的農業合作社社長。從此,她帶領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積極開展植樹造林、鎖風固沙、抗洪排澇、打井平地、繁育良種、科學種田……,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把東留善固村這個貧困落后的窮沙窩,改造成了林茂糧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1972年10月,周總理向已是中央委員、臨西縣委第一書記的呂玉蘭提出了"爭取臨西縣三年時間實現東留善固化"的要求。面對周總理的重托,呂玉蘭提出了"農業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口號,帶領全縣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大興水利設施建設,積極籌建氮肥廠,科學改造農田,勝利實現了臨西縣三年東留善固化。
呂玉蘭歷任農業合作社社長、公社書記、臨西縣委第一書記、河北省委書記、是新中國第一位女省委書記,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六、七、八屆河北省人大代表,第四屆全國婦女聯合會執行委員。
她先后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范、河北省勞動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接見。在黨的"九大"上,毛主席接見呂玉蘭時說到:"你的名字我記下了"!
1970年,呂玉蘭作為中國黨政代表團的成員出訪朝鮮,受到朝鮮人民的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的親切接見。
1972年,呂玉蘭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團長赴阿爾巴尼亞訪問,受到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恩維爾·霍查的親切接見。
在毛澤東思想的教育下,呂玉蘭在帶領群眾改變家鄉面貌奮斗的幾十年中無論官職多高,始終扎根基層,無怨無悔,無私奉獻。在聞名全國的典型人物中,呂玉蘭以"傻"著稱,當地的老百姓甚至叫她"傻玉蘭"。1966年,她發表了介紹自己人生觀的文章《十個為什么?》決心做一個"傻于集體,傻于人民,傻于社會主義"的人,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幾十家海內外通訊社和報刊雜志廣泛轉載。這哪里是"傻"啊,這分明就是一個共產黨人對黨對人民對社會主義事業的赤誠之心,她把自己的一切貢獻于黨和人民的事業當作最崇高的使命,保持著一個共產黨人的真正本色。而像呂玉蘭這樣的共產黨人,在那個時代又何止她一個?而是千千萬萬。而正是有無數像焦裕祿、呂玉蘭、張欽禮這樣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共產主義事業的共產黨人,才使共產黨深深扎根于人民,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得到廣大人民的深深愛戴,人民才由衷發自于內心喊出"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現在眾多大腹便便、腦滿腸肥、西裝革履、官氣十足、高高在上的官吏們,與他們相比,群眾怎能把他們當作主心骨、貼心人?他們還有共產黨人的本色嗎?群眾怎不呼喚毛澤東,呼喚焦裕祿、呂玉蘭?
"參加勞動不能忘,艱苦樸素最高尚。全心全意為人民,保持本色第一樁。"呂玉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F在有多少官員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喊得震天響,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兩面人",呂玉蘭的話他們既講不出來,更也沒想著去做,只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去做官做事。
呂玉蘭與群眾一起奮戰在田間地頭。
下圖為呂玉蘭與縣委一班人研究全縣農田水利建設規劃。
深入田間地頭帶領群眾打機井,使五十三萬畝耕田變成了水澆地。
縣里建起了氮肥廠。
一身樸素打扮,帶領縣委一班人下村幫農。
已是省委副書記的呂玉蘭不忘本色,還擔任著村干部的職務,她要時刻與群眾保持密切的關系,和群眾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
每次回村時,她總是在村口就早早下車,步行進村,與村民話生產,嘮家常,不忘自己勞動人民的本色。
下面這張照片彌足珍貴。1975年的夏季,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永貴受周總理委托,視察東留善固村,在麥場上向呂玉蘭了解農業生產情況。此時的呂玉蘭是河北省委副書記,而那位高挽褲腿坐在左邊的人就是當時的河北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劉子厚,一位1927年參加革命、1929年入黨的老革命。
三位黨的高級干部,毫無當今官員眾星捧月之派頭,他們頭戴草帽,身穿布衣,馬扎木凳,粗碗茶壺,就這樣在田間地頭探討起了農業發展的話題。以現在眼光看,他們的形象哪里是黨的高級干部啊,完完全全就是幾個農村泥腿子,幾個看上去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基層干部,可他們當時卻實實在在地就是黨的高級干部,甚至還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像他們這樣的干部當時在全國遍地都是,與群眾"三同"是一種再普遍不過的現象。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在毛澤東時代,什么叫保持和發揚黨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什么叫密切聯系群眾,什么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這樣的干部,帶領全國人民,團結一心,以撼天動地的力量,在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取得了新中國輝煌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讓中國人民真正地在世界上站起來!再看現在,別說在基層見到高級干部,就那些鄉鎮干部你平頭百姓平時也難得見到他們,官僚主義、官民矛盾日甚一日。哪些虛無黨的歷史,虛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的小丑們,還在不斷地造謠言說謊話,來抹黑丑化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成就和扎根基層、甘于奉獻、清正廉潔的廣大革命干部。這些倒行逆施的行為只能現在讓越來越多的人認清了他們的真面目。匯集起來的越來越強大的捍衛毛澤東思想、捍衛社會主義制度的群眾力量,注定了這些反黨反共反社會主義的小丑們的一切企圖是要徹底破產的,中國人民正在覺醒。
把這一張張照片收集到文章里,使得文章看上去很長,可又舍不得刪去。這一張張照片不但真實再現了呂玉蘭光輝戰斗的一生,更反映出了真正的共產黨人是怎樣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是怎樣與群眾生活戰斗在一起的,是怎樣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的。當每位讀者看到這一幅幅的照片,難道不由衷地贊嘆共產黨,贊嘆那時黨的好干部嗎?如果我們現在的干部也都像當年的呂玉蘭那樣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會有屢剎不絕的"四風"嗎?會有那么多的官民對立嗎?不敢寫下去,寫下去,會有太多太多的"?"出現。
1981年,呂玉蘭由省委書記的位置上調任河北省正定縣任縣委副書記,和當時的縣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曾共同工作三年。面對職務的降低,呂玉蘭兢兢業業為黨工作。呂玉蘭去世一年后,已是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所寫的懷念呂玉蘭的文章《高風昭日月,亮節啟后人》中深情說到,"玉蘭同志總是那樣樸實無華,任勞任怨,嚴以律己,處處表現出勞動模范的崇高鳳范,時時記住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實踐著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在正定與玉蘭同志一起工作了3年,建立了深厚的同志姐弟情誼。特別是我當縣委書記時,她對于我的鼓勵、支持和幫助,至今我想起來還心頭熱呼呼的。"
下圖,呂玉蘭與《紅樓夢》部分劇組人員合影。
當時,呂玉蘭積極支持配合縣委書記習近平將電視劇《紅樓夢》中榮國府、寧榮街等外景工程爭取到了正定縣來建造。
1985年5月,呂玉蘭與即將赴廈門任職的習近平一起合影。
1985年6月,呂玉蘭升任河北省農業廳副廳長,分管農業。
由于長期勞累過度,呂玉蘭積勞成疾。1993年3月,已是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到石家莊看望病中的呂玉蘭。
1993年3月31日,呂玉蘭因病在石家莊逝世,享年53歲。
呂玉蘭,這位和焦裕祿一樣激勵無數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奮進的女勞模,走完了她光輝戰斗的一生。1993年4月9日,在河北省省會石家莊,省委為她舉行了隆重的遺體告別儀式。由省委組織部審閱批準的《呂玉蘭同志生平》中,這樣評價她:"呂玉蘭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斗的一生。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做出了重大貢獻。"
1981年,時任中共中央主席的胡yb面對這樣一位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獻給人民的好兒女,也不得不說呂玉蘭"對我們黨是有感情的,對毛主席是有感情的,不是胡來的人",可就是這樣一位"不是胡來的人",仍照樣被他們降職下去。怎奈呂玉蘭同志的光輝品格和驕人的成就太耀眼了,他們實在是無法把她虛無了。
在紀念館的展廳里,我們看到了部分呂玉蘭的生前遺物,農具、花鏡、手表和穿過的衣物,這些遺物是那樣的樸實和無華,沒有珠光寶氣,不見奢侈豪包,這就是當年省委書記的用品,把這些講給現在的年輕人,他們信嗎?已是省委書記的呂玉蘭和當新華社記者的丈夫江山,曾經因為家里拮據而不得不找同事借錢,放到現在,能有幾人相信?她位高權重,卻從沒想到為自己謀私利;她鞠躬盡瘁,積勞成疾,53歲就英年早逝,踐行了她"我要傻于集體,傻于人民,傻于社會主義,一傻到底,永不反悔!"的諾言。這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誓言現在讓誰汗顏?由此折射出毛澤東時代的風氣就是那么正,絕大多數黨員干部的品行就是那么正,不服不行!
呂玉蘭走了,她從改革開放伊始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她是"僵化封閉"時代的典型人物,已"不合時宜"了,改革開放需要的是"四化"和有能力"先富裕起來的人",但她守住了共產黨人的底線,她用一生書寫了用現代語言表述的"愛國為民,艱苦創業,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的呂玉蘭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評價她為"高風亮節,公仆風范"。盡管現在很多人已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的品德和風范,她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曲折進程中必定會重放異彩!
2018年2月9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