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高而斯華餒曾說: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
王小波曾說:尊嚴就是你走在任何地方,都被當作一個人物而不是一個東西來待。
不幸的是,周書記用短短幾秒視頻,給轉業軍人、將來要轉業的軍人們心里撒了一把鹽,并加了一撮“孜然”。深層次的觸碰了這一群體的尊嚴底線。
軍人的尊嚴不是你給他一條機場、車站的“軍人優先通道”,而是靈魂深處的成就感、歸宿感。
有不少自媒體找出了軍人吃苦挨凍、以生命青春為代價為黨、國家、人民書寫忠誠的照片,反駁周的言論。客觀地說,曾作為一名軍人的我,倒認為這是軍人使命所在,當兵不為民吃苦,不如回家賣紅薯。軍人可以衣衫襤縷食不果腹在救災場,可以軍裝化燼投身火海,但絕不允許用言行扒去尊嚴的罩衣,因為它——很貴!
無論場景如何、背景如何,起因如何,也不論是掐頭去尾,抑或是斷章取義,總之,周關于轉業軍人的言論已經失體出格。如同手持二踢腳,拿倒了,一點火,噴到自己腳上了,引火燒身的根本原因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因為其腦中已固成思維——轉業干部不全是好人,有壞人,轉業軍人沒什么了不起。
轉業軍人有壞人,肯定有。但是以粗暴言論直接對轉業軍人群體進行道德審判不應是位高權重的周書記應有格局。審判標準和結論一旦形成固定思維,請問轉業軍人的活路和出路又在哪里?不敢想像,如果周書記們群體呈擴大趨勢,執掌人事生殺大權,軍人誰敢轉業回地方工作?
今天早上,一位仍在部隊服役的戰友打來電話說,我正滿懷榮譽感的拖著拉桿箱行進在“軍人依法優先”的機場通道上,突然發現了周的新聞,感覺頭皮一陣發麻,因為我馬上也會面臨轉業啊……
對周的言論,我堅持一事一議,依法辦事,不贊成人身攻擊,或如有的網友所言,直接下大獄。但是,現在少數地方領導的思維模式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教育、引導,視轉業軍人為負擔的領導其實不在少數。
結構性利益調整,軍人這一版塊沿需有機浸入地方執政者的腦細胞。轉業軍人的尊嚴不是捧為上賓,不是“茶,喝茶,請喝茶”的底層思維,而是激勵下一批青年自覺自愿參軍報國,而是讓全軍將士自覺自愿夙夜在公、枕戈待旦,關鍵時刻以身許國,而是讓他們脫下軍裝時為當初選擇自豪。
當兵時敲鑼打鼓,回家后無人問津,復轉安置時低三下四,安排崗位時推三諉四,連降幾級還搞個副職,不少轉業干部邊緣化,提拔使用純靠造化,最后還落個“壞人”的光環,尊嚴碎了一地。
軍人的尊嚴不是個體化理解,而是群體化、國家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一旦將軍人尊嚴姿意踐踏,國家尊嚴將遭遇巨大危機,四門大開,躺著一群假裝報國軍人的景象,后果不敢想像。
周書記、周書記們,思維層次的“定期體檢”應是必修課,X光、CT、核磁共震,領導干部們需要深層自查一下,國防無小事,軍人無小事,軍人的尊嚴同樣無小事。
一個馬掌損失了一匹馬,一匹馬損失了一名戰將,一名戰將輸了一場戰爭,一場戰爭敗了一個國家。你對手下轉業干部的態度怎樣,你對軍人便是怎樣,你對國防便是怎樣。
一個馬掌能敗了一個國家,同樣一粒老鼠屎也能敗了一個國家。希望有辱軍人、有害軍人情感、有礙國防建設的言行少些,再少些。希望推著獨輪車支援軍隊、為軍隊軍人排憂解難的事多些,再多些。
依法依政策對轉業軍人大膽管理值得贊許,但周書記們,請不要粗暴的動軍人的尊嚴,他們是你們的子弟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