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續出現一些文章,給所謂吹捧中國的高調文章降溫。先是有某位國家級報紙的總編,又有某金融學院的院長。這只是真名實姓的高級知識分子,還有一些化了妝的、看不出人形的媒體大潑冷水,數量難以統計。實事求是地認識中國、描述中國,當然是應該的,但如果“實事求是”以米國為標準,擔心米國是否滿意,那就不合適。
本文不講中米關系,只想講講中國科技,因為有一種論調認為中國科技水平落后,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例如那位報紙總編,根子直接挖到了中國人“劣根性”那里。所以我們也能看出,這種論調并不新鮮,只不過借著最近惡狠狠地“當頭棒喝”,再次張牙舞爪地而已。那么,中國科技落后真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或者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否該為近代的科技落后背一口大鍋?
首先,那位金融學院的院長提到了“李約瑟之謎”,意思是說罌國學者李約瑟指出:中國在16世紀以前科技是領先世界的,為什么從16世紀開始逐漸失去了科技領先的優勢?對于這個也被稱為“李約瑟難題”、“李約瑟悖論”問題已經有很多爭論,我不打算展開討論這些爭論。但是,這個問題能夠存在,能夠引起爭論,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傳統文化阻礙科技發展,這個結論是不成立的。否則,就不可能出現16世紀以前中國科技領先世界的局面。
其次,中國傳統文化長期以來建立在農耕文明的基礎上,這似乎為責怪中國傳統文化又提供了一枚炮彈,因為科技需要理性,而金融院長認為,延續農耕文明的中國人只有感性,缺乏理性。事實上,這又是一個錯誤的結論。數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是全世界最講理性的,或者說是長期都以理性精神為主導的。而西方長期受宗教的深刻影響,才是理性薄弱、感性強大的。這與是農耕文明還是商業文明等,沒有必然關系。西方只是在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后才開始擺脫宗教,理性才開始占上風。這個歷史線索也為解答“李約瑟之謎”提供了另一個視角。
第三,更何況,大家稍稍回想一下就會發現,近年在抹黑中國的各種言論中,有一種強大的觀點認為:中國人之所以“道德淪喪”,是因為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信仰宗教,所以中國人個個 自私自利,不惜傷害別人。這些貶低中國的言論能否先統一一下,別這么自相矛盾?既然不信宗教,說明中國人較少感情用事,更多講究實際,更多理性,不是嗎?為何在另一個場合,同樣出于貶低中國的需要,中國人反倒是非理性的感性存在了?隨心所欲地使用雙重標準來論述中國,說明這些用西方標準評論中國的人,即便是高級知識分子,腦子里漿糊也不少。
第四,國家級報紙的總編說,中國只有技術,沒有科學。當今事實已經駁斥了這位總編,那么古代呢?展開說太長,簡單舉個例子方便理解。音樂有記譜的方法,現在全世界幾乎都用西方的五線譜或用阿拉伯數字的簡譜,這兩個記譜法都源自西方,并推行到全世界。但我們能說中國古代沒有記譜方法嗎?顯然不能。中國古代的記譜方法叫做“工尺譜”,現代人如果非專業人士,幾乎看不懂。這個現象說明,中國古代并非沒有科學,而是近現代西方科技強大并進入中國后,古代中國人用來描述基礎科學的術語、概念體系已經完全被西方體系替代了,以至于中國古代論述基礎科學的術語、概念已被徹底打入冷宮,沒幾個人知道了。
古代工尺譜
工尺譜
例如西漢時期的《九章算術》與南北朝時期的《九章算術注》,其數學基礎理論比同時代的西方先進數百年,現在除非少數專家,大多數人都已經不容易看懂,甚至根本不知道。再說,人們只強調明朝的徐光啟翻譯了《幾何原本》,卻不想一想,僅僅是一個外語熟練、流利的人,能夠翻譯《幾何原本》嗎?如果不是徐光啟能準確地理解《幾何原本》,他又如何能夠翻譯?那么,徐光啟原先的幾何學知識,又是從哪里來的?今天那些高級知識分子自己不知道,便以為從來沒有。
第五,說中國現代科技落后的人,有人會以日本、韓國等為例作襯托。的確,從日本到亞洲四小龍,他們的科技水平或者曾經比中國先進,或者至今在某些方面依然比中國先進。這說明什么?印度、非洲等被西方統治那么多年,為何科技沒有先進起來?日本以及亞洲四小龍恰恰是世界范圍內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或地區。比方說南北朝時期祖沖之的《綴術》,號稱當時全世界最難懂的數學著作,后來也傳到了朝鮮和日本,只不過現在已經失傳。幾十年前全球范圍內便開始討論儒家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雖然這個討論并不深刻、全面,但亞洲四小龍的成功至少說明儒家文化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并不矛盾,也包括并不影響科技的發展,更可能是有利于現代化的,甚至是現代化必然標配。看到“標配”這個詞別急著開罵,就算放下日本和四小龍不說,仔細分析一下罌國、法國、德國和米國,他們啟蒙運動以后形成的所謂“普世價值”有多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多了,我就不一一舉例分析了。
第六,我曾經與國內某頂級軍工企業的負責人交談,他告訴我,在某些領域,他們的科研已經進入“無人區”。什么意思?就是說西方也沒有明確的結果,只是同中國人一樣在黑暗中摸索,或者西方人根本還沒有想過、做過。事實上,這正是中國當今科技的形勢,有些方面我們的確落后,有些方面我們已經與西方并駕齊驅甚至領先。即便落后,距離也比過去縮短了很多。但這不是本文想說的關鍵,關鍵在于,這位負責人告訴我,他們教育、鼓動科研工作者的方法之一是在科研人員中提倡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此我高度贊賞,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確有非常有利于科技發展的內容,例如格物致知、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愚公移山、究天理、數術窮天地,等等。再比如說,中國古代科技有些來自道教。道教大致可以認為是,排除人的社會屬性,更多關注純自然或人純粹的自然性,例如疾病、長壽等。這些古代思想資源和實踐,的確都有助于科技的發展。
第七,不過,中國古代文化相當龐雜,有些方面的確不夠理性,例如禪宗六祖慧能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與儒學的分支“心學”相近,講求感悟、頓悟,而非理學的循序漸進、求真務實。包括道教中對純自然的研究也經常被虛幻的神學解釋籠罩。因此,籠統地說中國傳統文化有利于或不利于科技發展,都帶有片面性。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不同方面,實際上起到不同的社會作用。換句話說,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人,為達到“和而不同”的目的,理性與感性都需要。而不是像西方一神教影響下的二元對立,非此即彼地極端化。
第八,西方科學傳統,標志之一是經常提出一整套解釋全世界、全宇宙的宏大理論,然后一個個修正或被推翻。從古希臘的元素說,到現在的天文學假說,經常出現的科學評論是:它將推翻以往的全部理論或假設。而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因此,就儒學而言,很少提出籠而統之的宏大理論,因為中國人不主張對不知道的事物貿然做出論斷。今天還經常這么做的人,常常被稱為“民科”。事實上,古希臘的“水元素說”、“四元素說”,乃至于近現代的“以太說”,與中國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說”,哪個更先進,的確可以平等地討論一下。
拿中國古代嚴謹縝密的考據學著作與西方很多構建宏大體系、模型的理論相比,哪個更具有科學性,實在不好輕易下判斷。例如,出了一個進化論,便將其擴展到人類社會;出了一個牛頓體系,便試圖在人類社會也建立一個嚴格遵守幾條基本原則的理想社會,都為害無窮。當然,這里已經超出了科技的范疇,進入社會科學的領域。事實上,西方社會科學的自以為是,一定程度上與他們自然科技的非理性發展,有著一致性。科技需要理性,但發展科技很可能被非理性主導,這像是一個悖論,這個悖論我們常常熟視無睹。
講了上述八點,目的是簡單解釋一下,將中國近現代科技的落后歸結于中國傳統文化,即便不說是一個完全錯誤的結論,至少也是不完整的片面之詞。之于究竟如何解釋“李約瑟難題”,在這里也不展開了。
總而言之,客觀地認識中國、闡述中國、宣傳中國,需要對中國漫長的歷史有真正的、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既要認識到差距,也要認識到中國優越性。在這個問題上,最糟糕的結局是:一旦完全用西方的狹隘標準來衡量中國,中國就很容易變成一無是處。事實上,當今中國很多高級知識分子由于受西方影響太深,潛意識中經常不由自主地以西方標準為圭臬,從而經常導致“只能看到現象,不能看到原因”的局面,因而在討論現象時,經常滿嘴跑火車,自以為是地夸夸其談,從而導致他們能說對一些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卻站立在虛浮、松動的地基上。在我看來,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實際上都是因為深受“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而不自知。
?。▉碓矗豪霾呔W【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中國民企研發的黑科技 一抹就能讓萬噸大驅艦體抗爆性提高20%
2018-07-03當一個國家的股市全都不看好這個國家的高科技企業時,你就該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
2018-06-3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