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臺灣地區蔡英文當局不斷在兩岸事務上進行挑釁,并呼吁所謂國際社會聯合應對中國大陸的言論,近日,大陸法學界人士撰文稱,大陸應對島內部分政客開列“負面清單”,在兩岸統一后依法追責。
北京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黃閩建議,開列臺灣當局和政治人物不得作為的“負面清單”,兩岸日后以非和平方式統一時,大陸可根據法律予以刑事追訴。
他也建議大陸設計并定期公布危機指數,如果危機指數“爆棚”,大陸將果斷啟動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黃閩曾任中國司法部轄下的法律出版社社長,今年1月退休。他是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中撰文《“臺灣旅行法”之后的中美關系和兩岸時局》,提出上述建議。
所謂的“負面清單”,將列出臺灣地區政黨及政治人物、民意機構、政府官員不得從事的行為,包括:一、違背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原則,鼓吹如一中一臺、一邊一國、臺灣法理獨立、臺灣事實獨立;二、進行全民公投,變更領土范圍、將固有領土出租出借給外國或外國政治勢力;三、與外國勢力勾結,締結危害大陸戰略安全和兩岸和平的戰略聯盟,采購對大陸戰略利益有重大傷害的軍事裝備(如薩德反導系統);四、割裂兩岸歷史文化,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抹殺日本殖民罪行。
黃閩提出,臺灣地區的政黨及其領袖、公職人員,有以上行為之一者,即可視情節輕重與后果,認定構成分裂國家犯罪,在采取非和平統一方式或其他措施統一國家時,應依法予以刑事追訴。非政黨政治人物,非公權力機關人物,從事學術研究的,不在追訴之列。
他也提出,大陸要設計“危機管理”的指標體系,當臺灣政治人物、公權力機關言行嚴重觸犯“負面清單”,或臺美關系出現重大事變時,就要宣布和平統一進入“危機狀態”,然后根據情勢與風險,定期公布“危機指數”,如果指數“爆棚”,大陸將果斷啟動“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黃閩在文中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表現得悲觀,指當前臺獨與民主化、民粹主義、去中國化、皇民化融合,已經發生了新變種,大陸要清醒判斷,秉持民族大義理性主義目前在臺灣沒有市場。
他認為,大陸要以最大的誠意和耐心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和平統一是最好的目標選項,但不是唯一的目標選項,要適時啟動“非和平方式”手段,促成最終和平統一目標實現。
他也認為,當臺灣能夠混下去的時候,絕不會與大陸協商,只有在民生和經濟崩潰的情況下,民眾和媒體有痛感,臺灣兩大政黨無計可施、四面楚歌的情勢下,兩岸的協商才存在可能性。
2018年5月19日,大陸媒體海峽衛視《今日海峽》欄目這些“臺獨”分子的“危害”,制作了13張“臺獨”分子撲克牌。這份名單包括:(K)李登輝、(Q)蔡英文、(J)賴清德(10)陳水扁、(9) 辜寬敏、(8)史明、(7)蘇貞昌、(6)林義雄、(5)呂秀蓮、(4)游錫堃、(3)郭倍宏、(2)黃國昌,以及(A)蔡丁貴。
海峽衛視指出:“如果未來兩岸形勢到了大陸需要加速兩岸統一進程的話,大陸會相應地修改《反分裂國家法》的實施細則”,并依據法律規定制作“臺獨分子名單”,名單一旦公布,必會采取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手段懲戒臺獨分子。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