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全球戰略 > 閱讀信息
牟承晉:美中網絡空間的戰略和策略
點擊:  作者:牟承晉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18-06-29 08:05:33

 

 1.webp (1).jpg

 

  建設網絡強國,必須有明確、正確的國家網絡空間戰略指引。戰略決定理念,決定原則,決定目標,決定行動策略。策略是踐行和實現戰略的方法、謀略。

 

  我國1994年全功能接入美國因特網以及其后20余年,遲遲沒有出臺國家網絡空間戰略“紅頭文件”。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網絡空間戰略和策略,被動受制,越陷越深。

 

  習近平擔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以來,高度重視我國網絡空間戰略和策略體系的建設,形成了足以制衡美國網絡空間戰略的綜合格局,為我國網絡強國指明了方向和路線,制定了政策和策略。

 

  一、美國網絡空間戰略核心是捍衛美國利益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推動軍用的阿帕網(ARPANET)延伸、轉換為商用和民用的因特網(Internet)開始,美國就有明確的網絡空間戰略目的。即:出于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收集各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情報,監視關系美國全球利益的其他國家(特別是被美國視為對手和敵對國家)的動態,謀取中長期的戰略主動和戰略優勢,擴大與保持網絡空間的科技先發優勢和基礎設施控制優勢,構建長遠的商業、軍事和文化競爭優勢。

 

  從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到特朗普入主白宮,從里根時代“星球大戰計劃”布局到小布什時代“高速公路”部署,美國網絡空間戰略逐漸完善,日趨系統、深化、成熟,凸顯了謀求美國網絡霸權的利益目標、核心追求和強勢策略。

 

  國際關系研究學者俞曉秋指出,從克林頓總統執政時期實施美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NII)、倡導建設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II)和構建全美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體系,經小布什總統執政時期對“網絡化國家”與網絡安全在國家安全戰略中重要地位的認知,到奧巴馬總統執政時期提出“國際網絡空間”和“網絡外交”戰略與政策概念,從網絡基礎建設到網絡安全再擴展到網絡空間,美國網絡空間內外戰略政策最終成形。

 

  2009年5月,奧巴馬政府發布《網絡空間政策》報告,將網絡空間與陸、海、空、天(太空)并列為“第五空間疆域”,明確提出建立總統直轄辦公室負責政府部門的協調,確保網絡空間戰略有效實施。

 

  2012年5月16日,奧巴馬總統簽署美國《網絡空間國際戰略》并撰寫了前言,清晰表述:“通過互聯網(Internet)連接,美國公司的業務可以延伸至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為美國民眾提供無以計數的就業崗位和機會”,“網絡空間安全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應是政府和社會必須承擔的責任”,“我提議制定美國網絡空間國際戰略”,“該戰略不僅描述了未來網絡空間的設想,而且還提出了實現這一設想的日程表。該戰略向我們國內外的合作伙伴闡述了我們的政策重點,并說明了我們如何才能維護網絡空間的特性,以及如何減少我們面臨的風險”。《國際戰略》正文中表述,“美國國際網絡空間政策的基礎植根于這樣一個信念,即對美國和世界而言,網絡技術擁有無限潛力”,“我們所依據的原則不僅著眼于美國的外交政策,還著眼于互聯網技術的未來”。


美國網絡空間安全體系

作者:劉峰 等著

當當廣告
購買

  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出任總統后公布的第一份《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毫不掩飾地提出了“四大支柱”的戰略方針和理念。

 

  第一支柱是“保衛美國人民、國土安全和捍衛美國生活方式”,強調“美國對網絡時代機遇和挑戰的應對將決定它未來的繁榮與安全”,“互聯網(Internet)作為美國的發明,應該反映我們的價值觀,繼續改變各國及后代的未來”。

 

  第二支柱是“促進美國繁榮”,強調“帶寬、更好的寬帶連接以及對持續網絡攻擊的防護對于美國未來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推動并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創新基礎”。

 

  第三支柱是“以強力捍衛和平”,強調“恢復美國的競爭優勢”,“保證美國能在不擁有陸、海、空、太空以及網絡空間支配地位的情況下取得勝利”。

 

  第四支柱是“提升美國影響力”。

 

  美國,美國,美國,除了美國還是美國,美國的利益優于他國和世界,美國的利益高于一切,美國的利益是美國網絡空間戰略和策略的核心及根本。這就是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美國20世紀80年代向世界推廣因特網(Internet)以來,歷任總統一棒接一棒、棒棒不脫手,堅持不變、日臻完善的美國網絡空間戰略。

 

  二、接入因特網不是中國網絡空間強國戰略

 

  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信息化發展綱要》,強調“本戰略綱要是根據新形勢對《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調整和發展,是規范和指導未來1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國家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領域規劃、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發展綱要》特別提到“世界各國加快網絡空間戰略布局,圍繞關鍵資源獲取、國際規則制定的博弈日趨尖銳復雜。”文中三處提到了“網絡主權”。

 

  2016年10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實施網絡強國戰略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理直氣壯維護我國網絡空間主權,明確宣示我們的主張。”顯然,主權是決定網絡空間安全的第一要務,是不容動搖和讓渡的我國網絡空間戰略的明確定位和根本底線。

 

  2016年12月27日,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國務院互聯網(Internet)信息辦公室發布《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安全戰略》最突出的重點,就是反復強調了網絡空間主權。文中16處強調主權,明確“網絡空間是國家主權的新疆域”,“網絡空間主權不容侵犯”,“各國主權范圍內的網絡事務由各國人民自己做主”,“堅定不移地維護我國網絡空間主權”等。正因為此,《安全戰略》對長期奮斗在我國網絡空間主權領域的愛國軍民是極大的鼓舞,當然也刺痛了追隨“美國優先”、維護美國利益和熱衷于奉行美國網絡空間戰略的某些人。

 

  2017年3月1日,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外交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同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這是中國就網絡問題首度發布的國際戰略,明確提出應在和平、主權、共治、普惠四項基本原則基礎上推動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明確提出了中國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的和平、主權、共治、普惠原則;明確提出了“堅定維護中國網絡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中國參與網絡空間國際合作的戰略目標及行動計劃。

 

  嚴謹地說,信息化發展戰略、安全戰略都是網絡空間總戰略的子戰略,是網絡空間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偏重于踐行和實現網絡空間信息化發展、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策略。對于1994年我國全功能接入美國因特網(Internet)迄今,缺乏網絡空間戰略指引形成的被動受制的我國網絡格局和發展態勢,上述幾份網絡空間戰略和策略指導文件,沒有進行剖析和總結,是個缺憾。

 

  我們應當十分清醒地認識,中國的第五疆域是中國網絡空間的主權范圍,不是美國的網絡空間,不是美國圖謀“一網獨霸天下”的賽博空間(Cyberspace)可以肆意妄為的范疇。美國的核心利益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網絡空間的戰略目標和行動策略,不能長期無原則、無底線地影響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的思想、路線、政策和實踐。我國1994年全功能接入美國因特網(Internet),是當時情況下中國網絡發展的策略需要,不是戰略目的。

 

  特朗普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激化美中貿易爭端,并將中國視為網絡空間的“主要對手”,制定了美國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的“四大支柱”原則。中國迄今沒有構建自主可控的主權公眾網絡,說明在網絡強國的進程中,網絡空間策略出現了偏差。沒有主權網絡的國家,不可能成為真正的網絡強國。中國要成為網絡強國,顯然不能亦步亦趨地追隨和盲從美國,不能照搬照套美國的網絡空間布局和部署,不能在網絡空間時時、處處受制于美國又總是難以自拔。

 

  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的根本原則與核心利益就是,一講主權,二講不受制于人,三講建設發展自主可控的主權網絡強國。


網絡空間安全戰略思考

作者:左曉棟 著

當當廣告
購買

  三、必須統籌協調我國網絡空間戰略和策略

 

  2013年1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建議上批示,“我們在一些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受制于人的問題必須及早解決”,“抓緊謀劃制定核心技術設備發展戰略并明確時間表”,“在政策、資源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集中優勢力量協同攻關實現突破”等。在2018年4月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再次強調“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長期以來,“韜光養晦”、“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等成了盲目追隨美國網絡空間戰略的借口和“擋箭牌”。當海外業界人士已經將美國因特網(Internet)稱為“網際網”的時候,我們許多業界人士還在津津樂道地堅持說“Internet就是互聯網”。

 

  2017年7月14日,被我國一些業界人士熱衷鼓吹為“唯一的國際互聯網(Internet)標準組織”的美國民間團體“因特網(Internet)工程任務組(IETF)”,發布了RFC 8200號文件(全新的IPv6規范),宣布廢棄1998年12月提出的RFC 2460 號文件(IPv6草案),并不再稱IPv6是“下一代互聯網(Internet)協議IPng”。顯然,美國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ETF已經認識到IPv6存在嚴重弊端,其定義和標準需要修正,因而果斷付諸行動。過去根據RFC 2460號文件發生的所有IPv6相關協議和標準,都應依照RFC 8200的原則重新審視和驗證。

 

  我國各級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出臺的一些文件,迄今還深陷于“下一代互聯網(Internet)IPv6”的提法、做法和已經被廢除的20年前的“IPv6草案”的思維,反應遲緩、呆滯、麻木,令海內外業界、學術界大惑不解。仍然堅持“下一代互聯網IPv6”的理論依據是什么?技術支持和導向又是什么?“下一代”究竟是“下幾代”?無論從網絡空間的戰略、策略和技術角度詮釋或解析,“下一代互聯網IPv6”的定義都是混亂、糊涂的,科學概念很不清楚。

 

  被作為“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規模部署的“互聯網(Internet)協議第六版(IPv6)”,據稱“可以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編上一個網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全世界有多少粒沙子,不知是用什么科學方法可以精準計算出來?IPv6地址已知為2的128次方的位數,是不是說全世界的沙粒也最多就是2的128次方的數量?世界最權威的綜合標準化組織ISO和已有100多年歷史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主導的未來網絡主流研究提出,未來網絡的地址應可以實現2的2048次方的位數。按照“每一粒沙子一個地址”的主觀臆想,未來網絡的地址豈不是“可以為全世界的每一滴水編上一個地址”?顯然,“每一粒沙子一個地址”的說法牽強附會、不合邏輯,不是科學知識的普及,不是科學的學術定義和概念,出自院士、教授、專家之口,極不嚴肅、違反科學規律,欺上罔下,誤人子弟,殃及后代。

 

  長期以來,我國租用美國因特網(Internet)的協議、費用一直是個謎,無論國家機關用戶、企業用戶還是個人用戶,法定的知情權一直被無視和剝奪。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17 IPV6地址資源分配及應用情況報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IPv6地址分配總數為23430塊/32,位居全球第二位;中國IPv6普及率為0.39%,全球排名第67位;中國top 500域名應用完全支持IPv6的為84個(16.8%)。根據美國因特網(Internet)號碼注冊中心(ARIN)對IPv6地址的分類年收費標準,每1塊/32地址=1796澳元(折合1327美元或8759元人民幣)。中國2017年支付IPv6地址費用約為2.34億美元(約折合15億元人民幣)。問題在于,每1塊/32地址可提供大約2的96次方個有效地址,按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上述報告提供的中國IPv6的2017年普及應用狀況,1塊/32的地址數量已是綽綽有余。既然IPv6地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不是世界緊俏資源,已知中國IPv6當前的普及應用狀況,每年支付數以億計的美元如此超大數量地儲存IPv6地址,究竟是為了什么?是誰在支付這筆錢?為什么要做這個“冤大頭”?

 

  我國租用美國因特網(Internet)每年究竟要花多少錢?投入美國的“下一代互聯網IPv6”究竟已經花了多少錢?該不該花這么些錢?20多年來,其中有多少錢的支出和流向存在不法問題?有多少錢為他人做了嫁衣裳?同時,我們國家和各級政府在“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方面,在解決關鍵技術和設備受制于人的方面,在扶持我國自主可控的主權網絡建設發展方面,又究竟投入了多少錢?是不是盡到了責任和義務?

 

  “下一代互聯網IPv6”的憑空臆斷著實令人生疑,一些主流媒體和政府文件不吝渲染更是咄咄怪事。建議中央網信委會同中央紀委和國家監察委、中央國安委、中央政法委等,認真監督相關黨和政府部門特別是處在關鍵要害崗位上的官員和專家,對使用國家財政支付美國的涉及因特網(Internet)租用的情況進行國家審計,對國家投入“下一代互聯網IPv6”的情況進行國家審計,并向黨中央全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出報告。同時,認真檢查還有沒有“理想信念缺失,毫無黨性原則,對黨中央極端不忠誠”的魯煒式的“兩面人”,仍然占據著制定和實施我國網絡空間戰略與策略的關鍵重要崗位,一經發現,堅決清除。

 

  我國基于自主知識產權十進制網絡/IPV9技術啟動的主權網絡和未來網絡,相比較促進規模部署“下一代互聯網IPv6”,在許多地方并沒有得到“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一視同仁的對待。各地政府,包括港澳政府,特別是老少邊貧地區政府出于反恐怖分子、反民族分裂、反外來敵對勢力破壞以及“網絡扶貧”等的迫切需要,支持IPV9主權網絡研發和試運行,總是受到壓力甚至刁難。“兩面人”魯煒曾親自出馬干預某些地方政府支持十進制網絡/IPV9。

 

  盡管上海、北京、新疆、內蒙、山東、長春、杭州、南京以及香港、澳門等地已經介入IPV9測試和試運行,但缺乏全國性的統籌協調,缺乏統籌協調下的戰略指引和策略指導。技術分散、資金分散、人才分散、應用分散、經驗分散,難以擰成一股繩,難以形成制衡美國網絡空間戰略和策略的國家合力,應當引起黨和國家網絡空間戰略層面的高度重視。

 

  四、必須放手建立網絡空間的全球統一戰線

 

  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看上去像個“瘋子”,東一榔頭西一棒,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假作真來真亦假”,不管不顧地挑戰世界,蠻不講理地懲罰中國,懲罰歐洲,甚至懲罰其“七國集團”的盟友。他實則毫不糊涂。特朗普是個典型的以資本運作為業的資本家,更具備現代資本家不僅以資本運作為業,且自身參加腦力或體力勞動,同時又雇用腦力和體力勞動者賺取利潤的充分特征。在特朗普的運作下,美國的國家機器包括軍隊、議會、政府機構以及總統權力和總統身邊的政客們,都成了這位資本家總統運作資本、資本運作的趁手工具。

 

  特朗普的“智慧”,其實就是美國利益為核心、美國優先的資本運作原則。其個人與家族的利益因此而獲得最大化、最優化、最高效率擴張化。

 

  多年以來,美國政府一直指責中國“限制互聯網(Internet)自由”,指責中國政府支持、唆使黑客攻擊美國網絡空間,從來不尊重中國的網絡主權。中國1994年全功能接入因特網(Internet)的公眾網絡空間,實際上就是美國因特網(Internet)的中國區域網空間。

 

  請特別注意:

 

  ——因特網(Internet)的根域名網絡結構,是由美國政府指定機構設計、分配和管理的13個根域名系統組成,不是13個根域名服務器;


  ——13個根域名系統分別由美國指定與控制的12個單位/機構負責運營管理;


  ——13個根域名系統(截至2018年6月25日),由全球929個分布式根域名服務器服務節點構成根域名網絡服務系統,所有的服務節點(Anycast,任播)都受限于授權,都可以被動態地增加或刪除;


  ——分布式根域名服務節點有四種授權配置:


  1)適用于全網的IPv6,

  2)僅適用于本地網絡的IPv6,

  3)適用于全網的IPv4,

  4)僅適用于本地網絡的IPv4。

 

  例如,目前在中國有4個授權的根域名系統的7個分布式根域名服務節點。其中F根域名系統在北京的服務節點僅支持本地IPv4的域名解析。

 

  近些年來,中國這張初始基于IPv4進而正在升級IPv6的Internet公眾網,不斷受到美國情報機構研制的網絡武器永恒之藍、永恒之石等的攻擊和侵擾,局部斷網、網速滯緩等情況也時有發生。是美國故意將因特網(Internet)中國區域網作為網絡戰的試驗空間,還是美國故意壓制中國試圖擺脫美國的網絡控制?難道不發人深省嗎?

 

  一位歐洲著名企業的朋友說,歐洲和中國都是美國激化貿易爭端的受害者,應該聯手對付特朗普。誠然,從商業角度來看,面對商人特朗普,中國和歐洲有保護自身經濟利益的共同需求。從世界多元化的角度來看,面對資本家特朗普,歐洲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中國的私有經濟和國家經濟,亦有多重融合、相互借鑒、優勢互補的需要。特朗普既然對世界各國玩世不恭,各國聯手對付他也理所當然。從共同應對特朗普激化貿易爭端切入,積極探索應對美國網絡空間戰略的全球統一戰線,正是“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是國際社會各類矛盾轉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必然結果。

 

  針對美國優先、美國利益為核心的美國網絡空間戰略的原則與目標,積極推動各國建設自主可控的主權網絡互連互通、共享共管共治,積極推動構建全球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我國全球網絡空間戰略的重大任務和重要目標,符合我國網絡空間總戰略的核心利益與根本原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2月16日所指出的:“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我們應該看到,網絡的核心資源主要是域名地址的分配管理及其根域名解析系統,控制在誰手里,誰就能掌握網絡主權、數據主權以及影響網絡的安全。如果網絡關鍵基礎設施DNS受制于人,網絡應用基礎單元AS(自治系統)亂象叢生,以托管、代管為主流的網站和郵箱僅僅是網絡業務應用,網絡邊界幾乎為零,實際上就失去了自主可控的網絡主權。

 

  我們還應該看到,任何不能擺脫網絡核心資源與關鍵基礎設施、應用手段及通信協議受制于人的局域網,仍然囿于因特網(Internet)根域名解析系統授權和游戲規則的束縛,任何物理隔離、邏輯隔離的技術都只能是形式,非但禁止不住黑客侵擾、網絡攻擊,一旦斷網停服則必然形成大面積網絡癱瘓、崩潰,不可能獨立孤行。

 

  我們還不能不看到,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等依托現有技術上完全受美國控制的因特網(Internet)構建,TCP/IP通信協議不變,網絡標識系統不變,域名地址的分配管理及其根域名解析系統不變,對于主權國家來說,只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只能是網絡主權拱手讓人、受制于人,網絡安全難有管控、治理和保障。

 

  但是,全球不可能只是一張網,各主權國家不可能長久容許美國一張網獨霸天下。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現代及未來計算機網絡已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演進、發展成為智能化網絡。美國實際上已經擁有專用領域和技術結構不同的軍用網、政府網、科研網和商用網,相互制約、相互拱衛、相互補充。據悉,歐洲有三張網,日本也有三張網,俄羅斯、巴西、印度、伊朗等都在開發和打造自己的主權網絡。

 

  我國在自主知識產權的主權網絡研發和試運行方面并不落后于世界,在未來網絡主流國際標準方面甚至領先于其他國家。國家應旗幟鮮明地支持ISO/IEC的未來網絡主流研究思想和路線,旗幟鮮明地支持各國建設發展各自的主權網絡,特別是民用公網,支持在ISO/IEC的旗幟下,構建各國主權網絡和未來網絡技術的國際聯盟。

 

  我國應該加強自主可控主權網絡、多網融合與互連互通的戰略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對基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十進制網絡/IPV9技術啟動構建的我國主權網絡和未來網絡的支持力度,各級政府有責任、有義務“在政策、資源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從而“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為確保信息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