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華為一出手,蘋果就“爛”了。比亞迪一出手,會不會把特斯拉“撕”了
這兩天一張產品售價對比圖刷屏了,是什么呢?是華為Mate20手機國內外售價對比圖!華為Mate20基本型手機海外售價為6395元,國內售價只要3999元,國內外價差2396元;Mate20 Pro基本型海外售價5399元,國內外差價2988元;Mate20 X 海外售價7196元,國內售價4999元,國內外差價2197元;Mate20RS 保時捷版海外售價高達16769元,國內售價12999元,國內外價差3770元,有圖有真相。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華為開始在海外收智商稅來補貼給國內的消費者,每一臺Mate20手機至少補貼兩千元以上,也就是說你在國外買一臺Mate20手機的錢,可以在國內買一臺Mate20加一臺榮耀或小米,還綽綽有余!很快,我們就會看到許多洋黃牛出現了,來中國淘華為手機了。當然,余承東也實現了他吹過的牛逼,他曾經說過,希望有一天中國人去海外,搗騰幾臺華為手機就能把機票錢給掙回來了,他做到了!
華為用實際行動打了無數漢奸洋奴的臉,每一次蘋果新品發布會以后,總是有一大幫人在為蘋果洗地,說它比國外售價貴,貴得有理由,因為中國稅多!既抬高了蘋果又黑了中國政府。現在我們可以問一問那些說蘋果貴得有理由的洋奴專家,華為的稅就不多嗎?為什么華為能夠做到國內比國外便宜兩三千塊錢?
如果現在還有腦殘粉去買死貴死貴的蘋果,拿中國消費者的血汗錢去補貼美國消費者,那就是“賣國”。如果現在還有人鼓吹蘋果垮了,中國就會有大量的工人失業,工廠倒閉,這樣的專家也是漢奸,為什么那些給蘋果代工的企業不可以給華為代工呢?為什么那些做蘋果做配套的企業不能給華為做配套呢?歪理邪說,在事實面前根本不值得一駁。
長期以來,中國人民在新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生不病,養不起娃。許多洋奴專家把矛頭指向政府和體制,但是對于這一切的真正根源——美元霸權刻意隱瞞。他們屈服于美元霸權,拼命出口創匯換美元,每年光是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產品,出口退稅就是1.4萬億元,這筆錢是全中國所有3000萬大學生的全部學費的5倍!震不震驚?!嚇不嚇人?!
正因為如此,中國生產的商品出口到了美國,遠渡重洋,價格還要比國內便宜很多很多。前一陣子網絡上流傳一個貼子說,中國的登山鞋在美國只要2.99美元一雙,但是同樣的品牌在中國卻要賣到六七百。這1.4萬億元消費補貼只是中國每年給美國利益輸送的一部分,每一個美國家庭因此獲益1000美元,而每一個中國人因此損失1000元。
而且更可怕的是,出口創匯的美元又成為央行發行貨幣的基礎,造成人民幣對外貶值和巨大的通貨膨脹。房價為什么漲得那么兇猛?就是因為國家有意將它作為超發貨幣的蓄水池,所以我們看到北上廣深的房價在短短十幾年間上漲了幾十倍,這都是對窮人的剝削。當然在美元霸權體系下獲益的買辦們是不會把真相告訴普通老百姓的。
除了美元霸權的金融剝奪和不公平的貿易秩序以外,還有一種無形的剝削就是產業鏈和國際分工的剝削。在美國一個汽車工人的時薪高達57美元,算是各種福利高達近80美元,而在中國就連80塊人民幣都沒有,普通工人時薪可能還不到30塊人民幣。為什么會導致這種結果?中國的汽車工人時薪30不到,我們的國產汽車還干不過外國汽車?是中國人蠢嗎?笨嗎?是中國人不值錢嗎?
顯然不是,華為的例子告訴我們,中國人拿年薪77.9萬(華為18萬員工,去年發薪水一千多億,平均年薪是77.9萬)照樣可以生產出比蘋果更好的手機。雖然我們很難統計,但是如果中國的汽車都換成國產的,中國人的人均收入翻一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們現在的人均收入只有25000元,全國加起來就是35萬億。那么有人會說了,中國一年汽車產業的產值加起來也沒有這么多,你這不是開玩笑嗎?
可是我們不要忘記了,經濟的算法不是這樣簡單的算的,它會有一個乘數效應,蝴蝶效應。如果中國數千萬的汽車工人能夠像華為的員工一樣拿到幾十萬的年薪,他們是不是有更多的錢來消費?是不是能帶動其它產業的繁榮?我們的餐飲酒店、服飾食品旅游娛樂和服務業等各行各業是不是要從中受益?
一部華為手機就可以幫助一個中國消費者省下一個月的工資,一部國產汽車可以幫一個中國消費者省下的錢恐怖一年的工資還不止吧?可以說,汽車產業作為全球第一大制造業,是所有制造業的龍頭,它所能帶動的整個產業鏈遠遠超過了手機行業,一部最好的手機也不過一萬多,但是一輛頂級的汽車卻能賣到幾千萬。也就是說一輛頂級的汽車可以頂得上幾千個、上萬個的華為手機。
現在我們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產業形勢,只有幫助中國汽車產業實現了逆勢崛起,中國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制造業強國,才能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否則我們做手機、做家電、做襯衣,一年到頭累死累活,賺點辛苦錢,人家一輛車把我們好幾年的積蓄都掏空了!
而在傳統汽車領域,由于洋奴買辦的誤國,我們已經錯過了機會,沒法再超過西方了,中國的紅旗被砍倒,中國汽車的中高端市場完全被美國、日本和德國車所壟斷了。但是天佑中華,新技術的革命給我們留了一扇天窗。這個就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絕地反擊,成功逆襲的最后機會。
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里,買辦的勢力依然強大,去年底馬斯克通過衛星向太空發射了一輛特斯拉,在中國網絡上足足刷屏了近一個月,中國的網絡媒體甚至不乏官媒集體吹捧馬斯克和他的獵鷹火箭與特斯拉汽車。確實讓人很惡心,比當年吹捧蘋果還要過份,這是在為特斯拉來收中國人的智商稅做準備,不先洗空你的腦袋,怎么掏空你的錢包呢?
果然今年特斯拉就宣布要在中國建設一個年產50萬輛汽車(初期25萬輛)的超級工廠,前一段時間還以極低的地價在上海臨港拿到了1300多畝地,總價93億,均價只有七十多萬,這可是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方。這么便宜的地價,馬斯克就算啥也不干,把工廠搞破產了,十年后再把工廠的地皮賣了,賺個拆遷費也能賺個盆滿缽滿,幾百億到手。不要覺得這個是笑話,現實中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許多港資、臺資和外資工廠出口產品賺不到錢,破產了,倒閉了,最后把工廠地皮一賣,可以卷一大筆錢回去養老了。
馬斯克的特斯拉跟獵鷹重型火箭一樣,并沒有什么黑科技,獵鷹火箭用的是27架梅林1D發動機捆綁而成的,而梅林1D發動機在海平面的推力約為650千牛,還不到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為土星五號研制的F1發動機推力的十分之一,F1發動機的單只推力高達6800千牛。所以比六十年前的產品都差那么多,真的沒什么牛好吹的。特斯拉的電池更是奇葩,它居然是用索尼筆記本的電池捆綁起來的,把筆記本電腦的電池湊到一塊來做電動汽車,這要是中國廠家,早就讓媒體黑成了狗,但是換到馬斯克身上,就成了神之光環了!
特斯拉造的SUV電動車Model X高配版售價高達157萬,電動轎車Model S高配版售價高達147萬,除了外觀設計還過得去以外,它的核心技術其實遠遜于比亞迪。但是它的售價賣到了比亞迪電動車的十多倍,這個智商稅收得比蘋果狠多了。蘋果最多也就比同檔次的國產手機貴一倍,現在想收一倍的智商稅都已經很難了,我看蘋果很快就會讓華為打得滿地找牙。當然還要靠廣大愛國群眾的覺悟,去年上市的Mate10被評為全球最佳手機,結果銷量居然只有一千多萬,比蘋果差太遠了。我們希望Mate20的銷量能夠超過蘋果,這個要靠大家的轉發分享了。
特斯拉為什么能收到中國的智商稅呢?主要還是廣告做得好,宣傳下了功夫。特斯拉剛進入中國的14年和15年,銷量并不可觀。但是到了2016年突然發力,銷量增長了三倍,銷售額突破了10億美元,2017年再接再厲,銷量又翻了一倍,銷售收入突破了20億美元。我們看過去的兩三年正是媒體在中國掀起“造神”運動的時候,馬斯克成功取代了霍金成為新一代的科技男神。中國社會從上到下,對他頂禮膜拜,可惜的是,特斯拉造了這么多年的電動車,就沒賺過錢,一直在賠本。
我非常不看好特斯拉,如果是十年前,特斯拉與蘋果抱團來中國收智商稅,那還能收個十年八年。可是如今,在蘋果神話已經被華為碾壓得粉碎的當下,特斯拉在中國沒有什么活路。中國的消費者已經覺醒了,不再自卑自賤,一看到洋品牌,就覺得是高大上的,恨不得把錢包都給老外掏光了;一看到國產品牌就覺得是劣質貨,貨比三家,壓了又壓,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
而且汽車跟手機還不一樣,手機最貴也不過只有萬把塊錢,特斯拉電動汽車可是上百萬的家伙。如果當中國消費者發現,原來上百萬的特斯拉還不如只有十幾萬的比亞迪性能好使,那豈不是要虧得吐血?
顫抖吧,洋玩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希望有一天中國人去海外,搗騰幾臺華為手機就能把機票錢給掙回來了
2018-10-31從阿里巴巴的政委系、華為的干部部到小米設立組織部,巨擘組織變革背后傳遞哪些信號?
2018-10-2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