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華為海思:將啟用“備胎計劃”要科技自立
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企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
美方此舉旨在切斷華為供應鏈,令其“無貨可賣”。
可“封殺華為”的后果是,美方供應商股價聞訊大跌,反觀中國A股,開盤華為概念股、國產芯片等均走強,力源信息、兆日科技、北京君正開盤即漲停。
這就是華為的實力!
美方試圖將“中興事件”復制在華為身上,從而讓華為妥協,并消除這家中企對其造成的戰略威脅,“但華為不是中興”。
針對美國方面對華為的打壓,華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發布了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宣布面對至暗時刻,華為海思將啟用“備胎”計劃——多年準備的芯片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我們不禁為任正非的遠見卓識點贊!
其實,早在20年前,華為就開始準備這一天的到來,為此,華為進行了漫長的技術“長征”。
華為多年前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
面對數以千計的科技難題,華為人無數次失敗過,困惑過,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
這樣的技術研發,很有可能數十億數百億砸下去,連個水花兒都沒有!任何一家短視而急功近利的公司,是做不出這樣的決定的。
華為和聯想的研發投入差別,顯而易見。
當其他公司拼命投資房地產時,當聯想在銷售上砸下重金時,華為卻依然“我行我素”,始終沒有放棄技術研發這個“根”。
“前路更為艱辛,我們將以勇氣、智慧和毅力,在極限施壓下挺直脊梁,奮力前行!”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華為是把毛澤東思想學到家了!
任正非就是一個“學毛選,辦華為”的大家!
親自寫發言稿!華為的強大離不開任正非把毛澤東思想用到實處
一、科技自立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逮捕,半年了,她至今仍然被綁架著。
孟晚舟(Cathy Meng),任正非之女,現任華為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美國強盜的這一手,無非是要華為束手就擒。
但,華為不是中興。
我們看到了一個大義凜然,不屈不撓,堅決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的華為!
2019年3月7日,華為正式起訴美國政府,理由是美國政府禁售華為設備,違反了美國的本國憲法。
華為這次的表現,確實夠硬,這么硬也是有底氣的,華為不是一個“貿工技”的公司,而是一個掌握了核心技術和海量專利的科技公司,特別是通信相關的專利,就連蘋果和高通,也是需要華為授權的。
2015年,華為授權蘋果805件專利,2017年,華為向高通子公司授權了115件美國專利,2018年,華為又向高通子公司授權了308件中國專利。
這就叫“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身硬了,手中有糧,就不怕被對手卡脖子,更不怕被對手徹底封殺。
任正非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一直表現出豁達的態度,他表示根本不擔心美國、歐洲封殺華為,他面對采訪的時候曾經說過:“不買華為的設備是他們傻,不買他們就虧了......如果沒有我們的通信設備,他們就要錯過5G時代了。”
今天,華為在芯片領域也有了新的突破,華為的底氣更硬了!
華為的底氣,就是來自核心技術上的底氣,華為能夠有今日,不光是靠天時地利人和,還得靠自身的艱苦奮斗。
艱苦奮斗,自立更生,這不就是毛選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嗎?!
毛主席曾經說過,外國人到中國來是為賺錢來的,他們不會把核心技術教給中國人,而指望我們引進、引進、再引進,企業始終也沒能獨立。以市場換技術,市場丟光了,卻沒有哪樣技術真正掌握了。
而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其實就是技術。
毛主席的預言,至少在任正非和他所創立的華為身上應驗了。
而毛主席晚年批判的“洋奴哲學”,則在另外一個公司身上應驗了。
二、學毛選著作標兵
任正非在軍隊期間就是“學毛選著作標兵”,管理華為的方式也來自毛選!
年輕時,除了文化知識的學習之外,任正非也非常注重政治學習,把馬克思的《資本論》等他對毛澤東的理解和傳承并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模仿,從毛澤東身上更多吸收到的是哲學思想方面的傳承,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辯證思維和自我否定的意識。
任正非經常琢磨毛澤東理論怎樣為華為的市場攻略、客戶政策、競爭策略以及內部運作服務,華為的成長就是一部中國民營企業在特殊歷史時期和生存環境下的戰略戰術指南。
1、理想主義精神
任正非是毛主席好戰士,毛主席在的時候他就在軍工國防通訊領域有突出貢獻,成為全國第一屆科技大會最年輕的代表。轉業后到深圳創業,也是要以一己之力擔當國家通訊產業創立的重任,獨立自主研制國產程控交換機,與國外通訊巨頭競爭。
任正非創辦華為不只是為了賺錢先富起來,而是有一種報效國家的使命感,是為了國家民族的振興。因此,任正非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從來不參加企業和經濟界的會議和活動。華為也特別偏執,差不多是中國唯一不上市、不搞房地產、不搞資本運作,一心一意做實業、做產品、做技術的大公司。
華為走的是毛主席的企業發展路線,看起來是思想不夠解放,觀念不夠新,可華為就是憑著這些老觀念、老思想,踏踏實實地走過40年,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2、毛澤東的戰法
1995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紀念日,任正非在市場部整訓大會上發表了《目前的形勢與我們的任務》,題目與毛澤東在1947年發表的文章完全相同。而兩篇文章的誕生背景也頗為相似,都是完成了“農村包圍城市”,開始向更大目標攻堅的關鍵時期。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原則體現為“農村包圍城市,逐步占領城市”的市場策略,在與外商的“戰斗”中,華為自身無論是技術還是資金都處于劣勢,因此在“敵人”最薄弱的農村和落后省份建立根據地,把主要競爭對手的“兵力”引向其薄弱地區,拉長戰線,然后再采取“人海戰術”逐個擊破。
這完全是毛主席打仗的套路。
3、憂患意識
《華為的冬天》講到,任正非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浸潤了這家公司數十年,他們早早就在考慮,萬一人家斷了我們的糧食怎么辦?萬一好好的合作伙伴忽然翻臉不認人了怎么辦?
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多考慮最壞的情況,做好兩手準備,這不都是毛選教給我們的嗎?
1998年,任正非寫了一篇《華為的紅旗究竟能打多久》,標題就是來自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的那篇著名文章,只不過一個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個是深沉的危機意識。
4、自我批評
任正非能做到自我批評,而且還鼓勵下屬向他開炮,虛心聽取批評意見,這不是在學習毛澤東嗎?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大多數有權有勢者是不那么容易聽得進批評意見的。唐太宗虛心納諫才有貞觀之治,毛主席鼓勵大鳴大放造就了海晏河清。這些道理任正非當然懂。
任總的確踐行了毛澤東思想,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毛澤東思想的武器,有洞悉未來的戰略眼光,任正非有足夠的自信,因此他不怕批評,不怕丟丑,不怕喪失威信,不怕員工不擁護。
5、利益共享
華為“肯給”從而養出了最拼團隊,有員工一年就拿120萬元股利。
華為沒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創辦人任正非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除了不能表決、出售、擁有股票之外,股東可以享受分紅與股票增值的利潤。并且,每年所賺取的凈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
這等于是把公司的利益與員工的個人利益緊緊綁在一起。在華為,一個外派非洲的基礎工程師如果能幫公司服務好客戶,爭取到一張訂單,年終獲得的配股額度、股利,以及年終獎金總額,會比一個坐在辦公室、但績效未達標的高級主管還要高。
任正非說多次以謳歌將士的方式稱贊華為市場部的員工們:“沒有他們含辛茹苦地艱難奮戰,沒有他們的‘一把炒面,一把雪’,沒有他們在云南的大山里、在西北的荒漠里、在大興安嶺風雪里的艱苦奮斗;沒有他們遠離家人在祖國各地,在歐洲、非洲的艱苦奮斗;沒有他們在燈紅酒綠的大城市,面對花花世界而埋頭苦心鉆研,出污泥而不染,就不會有今天的華為。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毛主席號召的共產主義風格。
在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華為,必將能夠做出更大的貢獻!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