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破裂后,中美貿易戰和中美科技戰升級,中美關系日趨緊張,并由此帶來世界形勢復雜多變。感覺我們正處在百年巨變的前夜,動蕩、重組、沖突,現在我們來捋一捋,看看當前的國際形勢現狀如何,正在朝哪個方向發展。 一是英國。英國首相梅姨為英國脫歐勞神費力,可謂上串下跳,憚精竭慮,最后仍然是無功而返,不得不宣布辭去首相一職,如此英國的未來走向又變得十分不明,英國會不會再搞一次脫歐公投?依目前形勢判斷,這種可能性正在加大,如果重新公投,英國重回歐盟的可能性將會大大提升。如果英國不脫歐了,美國將是最不高興的國家,別看美英兩國既像父子又像兄弟,可美國一直是最希望英國脫歐的,只有讓英國脫歐了,把歐盟攪黃了,美國才能達到繼續控制歐洲的目的。一個強大的歐洲是美國不愿看到的,歐洲強大了,團結了,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組建自己的軍隊,組建歐洲軍隊之后一定會把駐歐美軍趕走,如此北約就會分裂甚至瓦解。特朗普兩次訪英的重點都是談的英國脫歐,是急不可耐地希望英國硬脫歐,這一立場讓德法很不高興。 二是德國。最近德國總理默克爾到哈佛大學演講,對美國搞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給予了不點名的批評,而且默克爾去美國卻沒有去華盛頓拜會特朗普,一向對德國不滿的特朗普自然會不爽,默克爾已經連任四屆德國總理,以后將不會尋求連任,這個歐洲鐵娘子已經不在乎特朗普高不高興。當前美德矛盾的焦點是俄德正在修建的北溪二線輸氣管道,這是特朗普一直極力阻止的,如果北溪二線建成,美國的天然氣在歐洲就沒有了市場,關鍵問題是,美國強賣給歐洲的天然氣價格要比俄羅斯高很多。美德關系下一步的走勢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德國頂住美國壓力,繼續跟俄羅斯合作,完成北溪二線,如此俄羅斯的外交在歐洲會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俄羅斯與德國的關系會升溫,然后北歐會跟進,由此美德矛盾會加深。如果德國迫于美國的壓力,停止建設北溪二線,那么美國奴役歐洲的歷史還會延續一段時間,俄羅斯的困難日子也會延續一段時間。 三是法國和意大利。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國在內的南歐國家都不滿歐盟的現狀,更加不滿美國,最近意大利在七國集團中率先宣布加入一帶一路就表明了南歐國家的態度,歐洲在衰落,其實是南歐在率先衰落。法國既屬于西洲,又是地中海沿岸國家,法國一直是歐盟的堅定捍衛者,但在歐盟的德法兩駕馬車中,德國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法國越來越失去影響力。法國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組建包括北非、西亞部分國家的地中海聯盟,只有組建了地中海聯盟,法國才能真正當頭。因而法國與美國、英國、德國都有矛盾,如果美國一直主導歐洲政治,歐盟都難以堅持下去,何況地中海聯盟?所以今后一段時間,法國和南歐國家會與英國、德國、美國都有摩擦,會越來越貌合神離。 四是俄羅斯。當前俄羅斯所面臨的困境還會持續相當長時間,這個過程會讓俄羅斯十分痛苦。但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件或許會緩解俄羅斯的外交困境。一是美國對伊朗恢復制裁,并已經發起了全球攻勢,這件事對伊朗是一個壓力,對俄羅斯卻可能是一個機會。俄羅斯、歐洲、中國都在伊朗有重大利益,在伊朗問題上,三方難得的持有共同立場,目前三方都在設法繼續維持與伊朗合作,俄羅斯也在利用三方在伊朗問題上的一致立場,尋求與歐盟擦出火花。二是北溪二線工程,目前俄羅斯與德國的合作還在進行中,這一工程很可能會讓俄羅斯重新敲開歐洲大門。三是敘利亞戰爭已經基本結束,這次戰爭讓俄羅斯獲得了敘利亞在地中海沿岸的塔爾圖斯港,俄羅斯已經獲得該港口49年租期,到期后還可以續租15年。這是數百年來沙俄帝國一直夢寐以求的,現在普京做到了,僅此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爭并做出一定的犧牲就很值得,這是俄羅斯在獲得克里米亞半島之后獲得的第二個地緣政治的戰略性重大成果。第四是面對美國的打壓,中俄關系越走越近,已經接近于準聯盟關系,近期中國領導人訪問俄羅斯,在G20之前協調立場,對美國是一個打擊。 五是印度。最近印度有兩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莫迪高票連任印度總理,這標志著印度長期存在的政治混亂、社會撕裂局面得到扭轉,強人政治得到確立,這將使印度社會出現重大轉折。另一件是特朗普的全球貿易戰開始打到印度,特朗普取消了對印度的普惠貿易政策,莫迪剛剛連任,特朗普就送這樣一件禮物,著實讓莫迪不高興,所以印度已經宣布要對美國發起反擊。印度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莫迪現在對印太戰略并不熱心,自從中印領導人舉行東湖會之后,中印兩國關系不再劍拔弩張,這對中印兩國都是一個福音。隨著中印關系改善,今后中俄伊印四國關系將會越來越靠近,會不會形成一種新的大國關系新模式也未可知。 六是美國。當前中美關系是自尼克松訪華以來的最低點,以后可能還會惡化,中美兩個大國從貿易到科技甚至金融都開始走向嚴重對抗,這對全世界都是一個悲劇。如果美國執意跟中國對抗下去,不把中國打入修昔里德陷阱不罷休的話,中國的反擊將會讓美國無法承受。當下的中國不是伊朗,不是委內瑞拉,不是德國、法國,也不是日本和韓國,盡管美國仍然十分強大,但美國對中國發起的各種對抗甚至戰爭行為已然激起中國的憤怒,中國已經將中美貿易戰科技戰視為一場主權和尊嚴之戰。關鍵是現在的中國已經開始強大,并不懼怕美國打擊,中國一旦發怒,后果一定會讓美國感到震驚。特朗普最好能夠迷途知返,否則會兩敗俱傷,最終結果可能是美國失去世界霸主地位,而中國的發展頂多只是步子放慢一點,但并不會被美國打倒。還有一個可能的結果是,中國會趁機解放臺灣,統一國家,一切皆有可能,解放臺灣,中國并不是不能,而是在等一個機會,美國會給中國這樣一個機會嗎? 令人吃驚的是,特朗普以為美國的力量打遍世界無敵手,所以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對中國華為發動致命打擊,還對伊朗發動制裁,對歐洲、印度、墨西哥發起貿易戰,由此引發全世界極度不滿,如果有一個國家不顧美國禁令,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特朗普的游戲玩就不下去了,如果美國的貿易戰遭到全球普遍抵制,美國將難以收場。 當前中國面臨著最壞的國際形勢,也面對著最好的國際形勢。中美貿易談判可以說是破裂,也可以說是主導權發生逆轉,只要中國堅持下去不被美國打倒,今后美國將不敢輕易對中國動手,不敢輕易對中國發動戰爭。目前雙方處于一個相互僵持的局面,美國會漸漸感到無牌可出,無處下手,而中國則咬緊牙關,拼命扛著絕不退縮,以中國十四億人口,以中國擁有的全球最大的市場,以中國擁有的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哪怕在一兩個戰場失利,也不會傷筋動骨,也不會影響全局,戰爭的最后勝出者一定是中國。 相對于美國,中國擁有良好的中俄關系作為支撐,在中美俄大三角中,中俄站在一起,這將驗證一個歷史規律,即這三個國家中的任兩個國家站在一起必然戰勝另一個國家,因此面對中俄,美國可以說沒有任何勝算。中國與歐洲的關系也正在得到極大改善,英國不顧美國反對,在世界上率先使用華為5G設備,中德合作也進入了新階段,意大利更是在七國集團中率先宣布加入一帶一路,中國與歐洲正在將世界的中心重新拉回亞歐大陸,美國很可能會在這一趨勢中漸漸被邊緣化。 當前世界形勢的焦點在中美關系會怎么走,在美伊關系怎么走。問題的嚴重性在于,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打壓歐盟、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已經在美國形成廣泛共識,特朗普的瘋狂行為在國內有強大的民意支持,這是一種可怕的共識,因為這表明美國正在走向白人致上的民粹主義,正在走向極端自私的法西斯化,正在走向新殖民主義。 世界說大很大,說小也很小。中國古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當前的世界形勢有點亂,似乎處處充滿危機和陷阱,如果我們將國際局勢簡化分析會發現,世界形勢并沒有亂到哪里去,也并沒有什么可怕的。簡單觀察就會發現,當今世界所有的亂象都源自美國,是美國的自私、貪婪、野蠻、無恥造成的,一切都是因為美國要繼續統治世界、掠奪世界,而美國又沒有能力將這種掠奪游戲持續下去,所以美國開始使用野蠻之力打擊其它國家,比如以美國的軍事和金融霸權對伊朗發動圍剿,以美國的鎮國之寶高科技對中國發動圍剿,如果伊朗不懼美國的軍事和金融威脅,美國的對伊圍剿就必將破產,如果中國不懼美國的科技威脅,美國的對華圍剿也必將破產。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美國的強權如果被其它國家打敗,美國將從山巔之城跌落,失去霸主地位,世界將發生百年未有之巨變,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亞歐大陸將重回世界中心。 當前世界的焦點實際上只有兩個,一個是中美沖突,一個是美伊沖突,如果美國不能在以上任意一個沖突中取勝,或形成僵持,那么美國將背上沉重負擔,以美國現在已經背負著22萬多億美元國債來看,美國已經難以再負重前行,最后可能會虛脫倒下。可當下美國既不愿意停止對中國的貿易戰和科技戰,又不愿意停止對伊朗的制裁,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是可以預期的了。 如果美國繼續在全世界搗亂,繼續作惡,這個帝國主義國家或許還會在相當長時間內垂而不死,倒而不亡,但美國的未來已經不會光明了,其世界霸主地位也將成為美國人曾經的一個遙遠的夢,成為美國人的一段美好回憶,美帝國也必將成為一段歷史埋入塵土之中,有幸見證和經歷世界百年之變局的我們,將是非常榮幸的一代人。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李光滿冰點時評”)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