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不是娛樂場的風花雪月,不是秦淮河邊“隔江猶唱后庭花”,不能靠跪地求饒茍且偷生,不能指望一招制敵、一戰而勝。大國崛起必然伴隨著艱苦卓絕的拼殺,必然伴隨著流血與犧牲,必然伴隨著堅韌不拔的努力,必然伴隨著不屈不撓的抗爭。所謂投降能夠救國,所謂速勝能夠救國,都是誤國之論,都只會中斷中國的崛起進程,斷送中華民族的復興希望。 前一段時間,中國輿論場充斥著一種軟骨病,只要特朗普對中國一施加壓力,就有人感覺中國要完了,頂不住了,美國太強大,中國無論如何打不過美國,與其將來被美國打垮,不如現在主動投降,起碼還能坐著簽字,將來恐怕只能跪著簽字了,好一副要做奴隸趕緊做,不然將來連奴隸也做不上了的“憂國憂民”相。也正是因為中國有一批這樣的人四處狂吠,所以善長極限施壓的特朗普在每一輪新的談判中都會提出新的條件,直到最后要求像進入中興監管一樣,派美國人進駐中國政府,監控中國國有企業運行,要主導中國修改法律,以滿足美國要求,要中國停止“中國制造2025”,要中國停止發展高科技,要在協議簽訂之后繼續對中國加征關稅,要中國幾乎是無限購買美國商品,借機搞垮中國高科技和中國農業。此時此刻,中國還能接受美國提出的這些無恥條件嗎?在中國歷史上投降派歷來就有,但像現在這樣明目張膽地賣國求榮,卻也十分罕見。 投降派之外,現在又出現了一種速勝論言論,將華為的每一次反擊都視為對美國的最后一板斧,美國會在下一秒崩潰;將中國對美國的每一次反擊都視為壓垮美國的最后一根稻草,以為美國就是搖擺的蘆葦,風一吹就會伏地折斷。這些人與投降派有著本質的區別,是真的憂國憂國,真的為國為民作想,但他們沒有深刻理解中美沖突的殘酷性,沒有深刻理解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和霸權主義五毒俱全的國家,并不是落水的喪家的走狗,而是孔武有力、心狠手辣的狼,是具有強大軍事、科技、政治、金融實力的大國強國。如果中國畢其功于一役想一戰滅敵,如此輕敵最后只可能遭遇挫折和失敗,這些人很可能會在失敗之后馬上失了斗志,對國家和民族失了希望。 我以為當前中國輿論場上出現的無論是投降論還是速勝論都是誤國之論,對中國正確認清美國的本質,對正確提出應對美國挑戰的戰略,都是有害的。我們一定要對當前的中美關系、中美戰略態勢、中美實力對比、中美發展階段、中美發展趨勢有一個清晰而準確的認識和判斷。要認識到中美沖突是一次必然會到來、無法避免的歷史性沖突,中美歷史角色的轉換和交替將是一個伴隨著重大歷史變革的過程,這個過程將是長期的慘烈的。這一點任正非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輝煌的背后是苦難,斗爭是成就中國崛起的武器,苦難是獲得輝煌的必經過程,任何想要以投降換取茍且、以速勝代替長期斗爭的言行都是誤國之論。 聯想、中興、華為三家公司的發展過程和最終結局顯示了中國的發展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而會是充滿艱辛、失敗、抗爭、奮斗的,投降不可取,速勝同樣不可取。聯想從一開始走的就是一條買辦之路,主動放棄自主可控的技術研發,以貿易發家,在收購美國IBM之后,將總部搬到美國,成為了一家美國公司,每當中國有難之時,總能看到聯想在背后伸出黑手,這已經不是茍且而是可恥。中興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國公司,按照正常的發展路徑搞研發,也擁有眾多的專利積累,但中興沒有認清國際形勢的險惡和美國本性的邪惡,盲目相信自由市場經濟,完全依賴全球產業鏈,沒有超前進行技術儲備,結果一遇到美國禁運,立即被一劍封喉,最后不得不接受美國的城下之盟,接受美國的不平等條款,同意美國政府官員進入公司全面監管。華為是最先認清美國本質的公司,也最先看清全球產業鏈存在著重大安全風險,所以在十五年前就開始啟動備胎計劃,也就是從那時起就在準備美國全面禁運后的求生戰略,現在美國以“國家緊急狀態”對付華為,以國家力量打擊華為,華為盡管也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困難和低谷,可不會被美國打倒,依然巋然屹立,砥柱中流,繼續發展。 對于中國來說,不能走聯想的路,那是當奴才的路,那是投敵賣國之路;也不能走中興的路,那是走捷徑、取速勝之道,結果遭遇挫折;中國只能走華為探索過的道路,雖然可能慢一點,可能會經歷磨難,卻終能擁抱輝煌。 美國依然在山巔之上,依然是世界上具有最強創新能力的國家,依然是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不僅強大,而且兇惡,是會吃人想吃人敢吃人的惡狼。從這次中美貿易戰我們能夠清楚地知道,指望像聯想那樣通過投降和投靠求得茍且是恥辱的,指望像中興那樣在高端技術研發方面完全依賴全球產業鏈也是行不通的,美國這種無賴流氓國家為了打擊競爭對手是什么可恥手段都會使用的,一旦你要超過美國,要動美國的奶酪,美國就會露出兇相不遺余力地打擊你,直到把你打垮把你瓜分把你踩死。我們要趕超美國,必然要像華為一樣超前謀劃,在容易受人制約的關鍵的高科技和高端制造領域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絕不依靠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在美國卡脖子時有能力抵御美國的絞殺,并向敵人發起反擊,最終超過美國。這個過程是一個慢長的艱苦的過程,要經得住金錢、資本、利益的誘惑,要耐得住寂寞,要堅定地守住自己的底線,唯此方能成就大業。 當前的中美貿易戰是美國發起的,美國的目的是要阻止中國在高科技領域超越美國。從美國以國家力量要將華為打死可以判斷,美國絕對不甘心被中國超越,不僅是正在進行的貿易戰和科技戰,這場沖突還會延伸到金融戰、外交戰、網絡戰、太空戰、地緣政治戰、文化戰、輿論戰,還會在軍事領域制造摩擦,這是一個全方位的沖突和博弈,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勝的。中國有自己的2025?2035?2050等不同時期的中長期規劃和發展戰略,這些規劃和戰略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的。中國人最優秀的品德是吃苦耐勞,是堅韌不拔,是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的精神。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想投降,不能有一點成績就覺得可以一招制敵,華為為什么能夠活下來?是因為他們在十五年前就在進行如果活不下去該怎么辦、如果敵人斷供怎么辦的準備,是因為他們一直都有強烈的危機意識,一直都進行美國一朝斷供禁運、該怎么活的精神和物質準備。 整個中國都應該學習華為精神,不相信什么救世主,不相信神仙皇帝,靠自己一點一點的努力改變自己,改變中國,改變世界。這是一個慢長積累和長期奮斗的過程,失敗了不氣餒,不投降,勝利了不驕傲,不懈怠,不搞投機取巧,不靠一蹴而就,不想走捷徑,只有這樣才能夠爬到山巔去擁抱勝利的曙光。 中國之所以在經歷無數磨難之后仍然能夠不被敵人打倒消滅,是因為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抗爭精神,始終保持著拼命精神,始終保持著吃苦精神。我們常常將中美貿易戰比做上甘嶺戰役,可我們要知道,上甘嶺戰役并不是一天取勝的,也不是一場戰斗取勝的,而是經過四十多天艱苦卓絕的戰斗,是在美軍180多萬發炮彈狂轟濫炸的情況下,以一萬多戰士的生命換來的,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也是經歷了三年多的鏖戰,其勝利是以數十萬志愿軍戰士的傷亡為代價取得的。我們常常將中美貿易戰比作史詩,要知道所有的史詩都是用鮮血和生命寫就,每一部史詩都不是幾首小詩拼湊而成,而一定是一段慢長的抗爭歷史,其背后都有一個不屈不撓、敢于犧牲的偉大民族支撐,每一部史詩中都有無數偉大英雄的故事流傳。投降不會成為史詩,速勝不會成為史詩,上甘嶺就是血與火的史詩,中美貿易戰只有經歷艱辛與磨難,只有經歷長期的意志較量,經歷無數黎明前慢慢長夜的煎熬,這個國家和民族,這段歷史才能化為永遠流傳的史詩。 不要指望投降,不要指望速勝,中國要想順利度過這段烽火連營、血染沙場、馬革裹尸的歲月就必須以強悍的精神,以堅韌的意志,以不屈的精神去戰斗,大漢風采、大唐榮光不是在霓棠羽衣曲中得來的,而是邊關將士以血性和生命換來的。當下的中國要想要成功超越美國,要想重新恢復漢唐風采,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準備進行一場艱苦持久的戰斗,需要全體人民參與,需要整個民族強悍,需要整個國家強健。 李白有詩云:“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王昌齡有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有戰爭就有犧牲,有戰場就有英雄,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呼?!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李光滿冰點時評”)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李光滿:投降論?速勝論?對美反擊戰必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史詩般的持久戰!
2019-06-04劉楓:從圍攻胡教授事件談清理新自由主義的急迫性——應對美國金融貿易戰是場持久戰(修訂版)
2018-08-08劉楓:從圍攻胡教授事件談清理新自由主義的急迫性——應對美國金融貿易戰是場持久戰
2018-08-0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