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9日發表文章稱,中國貿易崛起是“史無前例”的。文章編譯如下:
中國從全球經濟中的一個貧窮地區崛起成為一個出口強國也許已經眾所周知了,但這個崛起過程仍然引人注目。
2000年,也就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年前,美國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最重要的商品出口國。北京的影響力有限。
在加入世貿組織后的4年里,轉變無比巨大。此后不久,中國已經成為幾乎整個亞洲的主要商品出口國。中國當時正在歐洲取得穩步進展,而在非洲影響力也日益擴大。
快進到2010年,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不得不承認中國制造業的實力,就連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美國的重要盟友,也更多地從中國而不是美國購買商品了。
到2018年,中國出口已經席卷了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并把尼日利亞和沙特阿拉伯等國“一網打盡”,讓非洲和亞洲成為一片茫茫的紅海。
百達集團財富管理公司高級經濟師托馬斯·科斯特格說:“中國顯然從加入世貿組織中受益,這個過程始于上世紀90年代。”
“中國在2001年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在過去20年里變成了如此巨大的制造業和出口強國。”
科斯特格認為,世界其他國家并沒有料到中國會成為“全球舞臺上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說:“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主要供應國。我認為這是美國開始變得越來越焦慮的原因之一。”
他說:“美國正在研究這張地圖:隨著中國在貿易上與這些國家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地緣政治上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美國很擔心。”
也許現代經濟史上唯一能與這一戲劇性轉變相提并論的歷史,就是20世紀上半葉貿易的霸權從英國轉移到了美國。然而,均勢改變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影響因兩國是意識形態盟友而得到了緩和。
荷蘭國民保險集團投資公司新興市場高級策略師馬爾滕-揚·巴庫姆說:“20世紀,美國很快就從英國手中奪走了市場份額。過程或許很類似,但這種(轉移到中國的)情況很可能是史無前例的。”
科斯特格說,與中國崛起相比,甚至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崛起都相形見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1989年,在日本“鼎盛”的時候,東京在對69個國家的出口方面領先于美國,而華盛頓在對108個國家的出口方面領先于日本。
科斯特格說:“當時的貿易更加多樣化,日本在電子產品方面非常強大;但現在中國的范圍非常廣:服裝、玩具、電子產品,這個規模非常龐大。”
不過,涵蓋今年前6個月的最新數據表明,中國貿易地位日益增強的趨勢略有逆轉。美國再次超過中國,成為對8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國。
科斯特格承認,現在就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他表示,中國可能看到越南等國以及南亞的紡織品出口國在低價值商品領域的競爭加強。對于更高端的商品而言,美國“繼續堅守著陣地”。這要歸功于它在資本品和運輸設備等領域的實力。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參考消息”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