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電影工作的思想源泉和行動指南
——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指導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經典故事
李現曾
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全黨的核心、人民的領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在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行理論和實踐雙重探索中,對電影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從黨和國家全局高度給予許多具體關心和親自指導,一系列經典故事應時代變遷、立時代潮頭、發時代先聲,無不閃耀著歷久彌新的真理光芒,成為廣為傳頌的佳話。重溫這些經典故事,對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地堅守電影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旗幟與方向,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這里,僅從近年來媒體的報道和出版的書刊中摘其要者略述一二,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中不斷汲取推動新時代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無窮力量。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
一、用電影啟迪思想、浸潤心靈、陶冶人生,習近平總書記對電影藝術關心關注、稔熟精通
電影歷來是廣受人們喜愛的大眾化文藝形式。習近平總書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殫思竭慮、夙夜在公,仍對電影藝術給予極大關注和深邃思考,展現出高雅的藝術情趣、廣袤的藝術視野和精深的藝術修養。
2014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表示:“我個人愛好閱讀、看電影、旅游、散步。”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深有感觸地指出:好的文藝作品“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時正在上映的電影《黃金時代》信手拈來:“電影《黃金時代》中所描寫的,的確是黃金時代,代表性人物都在那個時期出場,產生了許多大師。”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政法大學調研,看到同學們暢談觀看電影《焦裕祿》的體會,來到他們中間“認真傾聽并參與討論”。
2018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七星農場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查看水稻收獲時,有一段他和收割機駕駛員們的交流談話:“北大荒建設到這一步不容易啊!過去看的電影《老兵新傳》,‘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這里提到的《老兵新傳》,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也是首部描寫北大荒建設的故事片,1959年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片攝制完成。時隔多年,習近平總書記仍能對片中的民諺脫口而出,令人折服。
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2012年2月15日到訪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小鎮,媒體報道了一個細節:他1985年首次訪美時曾住在馬斯卡廷鎮的德沃切克夫婦家中,主人家的女兒當時好奇地問了他很多問題,其中就包括有沒有看過美國電影,“當我說我看過梅麗爾·斯特里普演的《獵鹿人》、《上尉的女兒》、《教父》后,她感到非常詫異。”還是那次出訪,兩天后的2012年2月17日,參觀洛杉磯一所國際學校,被學生問及國家領導人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他引用《碟中諜》片名說,這就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發表演講,“電影《西雅圖不眠夜》使這座城市在中國民眾中有很大吸引力”“中國繼續推進反腐敗斗爭……這其中沒有什么權力斗爭,沒有什么‘紙牌屋’”,《西雅圖不眠夜》《紙牌屋》等影視作品出現在演講中,現場聽眾驚喜不已,直呼親切。
二、把看電影視為保障基層文化權益、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對老百姓看上電影、看好電影傾情傾力、十分在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與動物界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存在。”出于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認識和清醒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對老百姓看上電影、看好電影掛念在心。
2005年5月17日,浙江紹興市紹興縣楊汛橋鎮文化中心剛開門不久,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就來到這里和老百姓拉起了家常,了解他們在文化生活方面有些什么需求,現場專門問大家“最喜歡看什么電影?”
2005年6月,光明日報發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署名文章,文中倡導在嘉興南湖革命紀念地開展包括觀一次專題影片在內的“六個一”教育活動,讓廣大群眾通過看紅色電影接受革命教育、感悟革命精神。
2014年1月2日,河北日報刊發通訊《習近平同志在正定》,文中披露了這樣的細節:當時正定很多農村幾乎沒有文化生活,習近平對此十分關心,推動興建了正定第一個縣級影劇院常山影劇院,還找人題寫了影劇院名字。在他主持下,1984年3月9日《中共正定縣委一九八四年工作大綱》下發,提出“有條件的鄉隊要建設影劇院”。截至當年底,正定累計13個公社文化站、1個集鎮文化中心建立了影劇場。
2017年2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情結》,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送電影下鄉的重視。上世紀80年代末,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到壽寧縣下黨鄉調研,對當地群眾看電影少、看電影難感觸尤深,“老百姓沒看過電影,放映隊去放《上甘嶺》,放完后就有人拿著筐去找子彈殼”。
2017年2月4日,學習時報推出訪談《“近平真是個好后生”——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陜北老鄉還原了青年習近平上世紀70年代陜北插隊期間在窯洞里為老百姓“講電影”的場景:有一次,習近平把他看過的一部名叫《三笑》的電影講給老鄉們聽,“把整個故事給我們從頭到尾講出來,講得又生動,又有趣。我們聽得聚精會神,如癡如醉。有的社員手里夾著一支香煙都忘了吸,突然感覺到燙手了才連忙扔掉”。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飽含深情地叮囑: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的要求也更高,包括電影在內的文藝作品要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需求,“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
三、把方向、定題目、提思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指導電影創作生產扎根人民、守正出新
電影是講故事的藝術,有好故事才能吸引觀眾。好故事在哪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根植于人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當代中國的故事影像表現崇高價值和美好情感,用時代發展的光影色彩呈現恢弘畫卷和萬千氣象。他強調,電影創作既要有當代生活底蘊,也要有文化傳統血脈,要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好萊塢拍攝的《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們的文化資源嗎?”
2017年10月24日,浙江日報推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提到這樣一個故事:2005年,浙江發生多起臺風災害,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在重大考驗面前表現十分出色。當年9月一次省委常委會議上,習近平談到這些黨員干部,認為這是“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的完美詮釋”。次年,浙江省委宣傳部接到習近平布置的任務,拍攝一部反映浙江人民抗擊臺風的電影。最終浙江成功拍出電影《超強臺風》,票房取得大豐收,還獲得第11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完成了主旋律電影類型化的現實轉型,被譽為“中國人靠自己特技走向世界”的標桿之作。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講述了中國音樂家冼星海與哈薩克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在戰爭年代結下患難之誼的動人故事。兩國電影人由此受到啟發,開始醞釀拍攝電影《音樂家》。2018年6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共同接見《音樂家》主要演職人員并觀看電影片花。2019年5月,《音樂家》正式上映,一段70多年前的友好佳話終于拂去歷史塵埃走進了銀幕。
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2012年2月15日在華盛頓出席美國友好團體歡迎午宴時,講述了幫助加德納夫人圓“中國夢”的故事:1992年春天,時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從報紙上看到一篇《啊!鼓嶺》的文章,講述一對美國夫婦對中國一個叫“鼓嶺”的地方充滿眷念與向往,渴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的故事。習近平確認文中所說鼓嶺就是福州鼓嶺后,立即通過有關部門與加德納夫人取得聯系,邀請她訪問鼓嶺。當年8月,加德納夫人來到丈夫生前難以忘懷的鼓嶺,親眼看到了那個美麗的地方。習近平的講述令在場嘉賓動容,也把“鼓嶺故事”帶進了電影人視野,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彩色故事片《夢中鼓嶺》由此開始創作拍攝。
電影生產質量如何,外景拍攝條件是一個重要環節。上世紀80年代,習近平任正定縣委書記時,推動建成“榮國府”影視拍攝外景并成為當地知名旅游景點。在浙江金華東陽,橫店影視基地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從大到強,創造了“要素最集聚、規模最大、成本最低”全域影視化拍攝基地新樣本。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說:“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兩次到橫店考察指導,有力地推動了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壯大。”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四、突出交流互鑒、倡導合作共贏,習近平總書記親力親為推動電影“走出去”成效卓著、倍受贊譽
電影被稱為“國家名片”“鐵盒子里的大使”,習近平總書記對電影“走出去”非常重視,強調電影等藝術作品“能給外國人了解中國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指出,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藝術也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比如電影領域,經過市場競爭,國外影片并沒有把我們的國產影片打垮,反而刺激了國產影片提高質量和水平,在市場競爭中發展起來了,具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用電影作為重大外事活動中跨文化交流的橋梁。2014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阿根廷,將電影《失戀33天》作為國禮,為外國友人打開了一個了解中國的窗口。2014年9月17日,印度總理莫迪生日之際在我國參加晚宴,習近平總書記將電影紀錄片《玄奘之路》作為生日禮物送給莫迪,在印方引起共鳴。
習近平總書記積極倡導通過國際合作制作助力電影“走出去”。2017年9月4日,在福建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期間,中外媒體廣泛報道了習近平邀請4國領導人共同觀看電影《時間去哪兒了》片花、金磚國家首次聯合拍攝影片即將全球上映的消息。五國合作攝制影片正是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0月16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上首次提出的。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導演各自以不同風格講述有關時間與人的故事,5國的制片公司進行了一次深度親密合作,開創了電影國際合作歷史。
2014年9月19日,習近平會見我駐印度使館館員和華僑華人代表時說:“莫迪問我中國電影能不能來印度拍?我說可以啊。中印兩國將加強影視交流與合作,就像電影《泰囧》播映后,更多中國人到泰國旅游,兩地互拍能促進旅游業發展,還能增進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以此為契機,影視領域擴大交流正式寫入《中國——印度文化交流計劃》。
五、尊賢容眾、關心鼓勵,習近平總書記對電影藝術家信賴支持、殷切期許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文藝工作者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貢獻,多次強調要緊緊依靠廣大文藝工作者,尊重他們的創作個性和創造性勞動,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傾聽他們的意愿和心聲,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創作上熱情支持,誠心誠意同藝術家交友談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并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論述、殷切的期許、濃厚的情懷,深深激勵著包括電影藝術家在內的廣大文藝工作者。
2013年底,河北作家康志剛在其博客上貼發習近平同志1998年發表的悼念文章《憶大山》,引起強烈社會反響。人們從中不僅了解到習近平總書記和賈大山那段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塵封往事,更深切領略到習近平總書記與文藝工作者赤誠相待、友誼綿長的胸襟風范。
2013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習近平總書記看到八一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原團長田華當選并參加會見,握著她的手表示親切問候。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陳力在會上講述了導演電影《血戰湘江》的幕后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凝神靜聽并充分肯定。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深情回憶起1982年離京到正定工作前夕,八一電影制片廠編劇王愿堅為他送行的情景,說送行當晚王愿堅給他講了很多紅軍長征的故事,還講了很多老將軍的故事,“令我很有感觸”。還是這次座談會上,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雪健發言談了自己在參演影片中塑造焦裕祿、楊善洲兩位典型人物的體會,習近平總書記鼓勵說:“你講得充滿深情。只有全面準確地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把熒幕形象刻畫好、塑造好。”
2018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獲悉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入黨,欣然寫信表示祝賀,“得知您在耄耋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的夙愿,我為此感到高興”,并充分肯定他多年來在電影表演藝術上取得的成績,勉勵他繼續“在從藝做人上作表率,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人”。
(作者單位: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委會辦公室)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