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的龍須溝
新中國成立前,中華大地上長期遭受戰火荼毒,人民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尚難以得到保障,醫療衛生情況則更加低下,人們的生活環境十分臟亂差。
1951年的時候,中國有6萬人得了天花。1952年,麻疹發病人數104萬,吸血蟲病人更是達到了1200萬。人口預期壽命只有35歲,比世界平均50歲足足少了15歲。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致力于建立高效的醫療衛生體系,把消滅傳染病當成重大戰役,帶領全國人民,一個一個病來消滅!70年來,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把大量肆虐中國幾百年的惡性傳染病徹底消滅。
一
毛澤東主席一直以來十分關心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工作。在1952年的第二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他曾題詞:“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
新中國成立初,公共衛生局就頒布《傳染病預防及處理暫行辦法》,確定了14種法定傳染病,即:鼠疫、霍亂、天花、白喉、猩紅熱、流行性乙型腦炎、回歸熱、傷寒及副傷寒、斑疹傷寒、痢疾、麻疹、黑熱病、百日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其中,鼠疫、霍亂、天花被稱為3大烈性傳染病。
為了戰勝各種各樣頑固的疾病,黨和政府放手發動群眾,帶領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消滅傳染病運動。
1952年,首都人民進行滅蠅活動。首先推廣東郊區三里屯小學在廁所、墻邊、污水池等處挖蒼蠅蛹的辦法,在全市春天開展了挖蛹活動。共挖蛹約計2億多個。夏、秋季采取捕打和藥物滅蠅活動,對53172個陰溝、污水池、糞坑、糞場、垃圾堆和56000余戶住宅,噴灑殺蟲藥劑滅蠅。全年滅蠅1億4千萬頭。
圖為小學生正在滅蠅挖蛹
老鼠身攜多種疾病,而且毀壞糧食,成為了“四害”之首。在1956年2月,僅僅北京市在一個月之內就捕鼠1600萬只。
居民正在家中堵老鼠洞
還有一種疾病叫吸血蟲病,是由感染寄生蟲引起,今天我們已經很少聽聞它的名字,但是在過去,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疾病。
感染吸血蟲病后,大多數患者骨瘦如柴,腹大如鼓,喪失勞動能力,婦女不能生育,兒童成侏儒。血吸蟲病嚴重的地區田地荒蕪,家破人亡。
圖為血吸蟲病患者,一家人全都是。
江西省豐城縣白富鄉埂頭村,之前本有1000多戶人家,到1954年因此病僅剩2人;安徽省的寧國縣和歙縣因血吸蟲病,出現了“棺材田”“寡婦村”。可謂,田野荒草尸骨蓋,湖畔蘆花哭亡靈……
在毛主席發出的“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的偉大號召下,許多人自發參與到這場斗爭中來。釘螺是血吸蟲的宿主,地方官就帶著群眾一起浩浩蕩蕩地去打藥滅釘螺。
50年代的血吸蟲病防治動員大會
血吸蟲蟲蛹會留在糞便里,糞便如果污染水源,就會引發大規模傳染,所以每個人的糞便都要收集起來化驗,一旦發現有病立刻免費治療。
而在那場浩大的滅螺戰斗中,還有著無數解放軍戰士的身影。當年所有駐扎在疫區的部隊,幾乎無一例外都參與到滅螺戰斗中。
人工消滅病蟲害的方法看似笨拙,但是在全國人民積極的響應下,很快取得了成果。中國在全國范圍內,吸血蟲病被陸續消滅了。
1958年,毛主席得知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之后,高興地提筆寫下了《送瘟神》的七律: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50年代血吸蟲病疫區的全民滅螺
照片為我國為邊境少數民族孩子種痘
全民普遍種痘運動收效顯著,天花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消滅的首個烈性傳染病。隨著1961年我國最后一名天花病人的痊愈,我國境內再未見到天花病例。
還有一種病,叫小兒麻痹癥,也叫脊髓灰質炎。在1955年,江蘇南通全市有1680人突然癱瘓,其中大多為兒童,并有466人死亡。這種病癥是隱性傳染,起初癥狀與感冒無異,一旦暴發,可能一夜之間,孩子的腿腳手臂無法動彈。炎癥如果發作在延腦,孩子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病毒隨后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主患病的要是7歲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無法治愈,不能正常行走和動彈,情狀十分凄慘。
1960年底,首批500萬人份疫苗在全國11個城市推廣開來。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紛紛削減。在中國科學家的反復探索研究下,陪伴了幾代人的糖丸疫苗誕生了,解決了孩子們不喜歡吃的問題,也讓疫苗更容易保存。
我國于1994年報告了最后1例本土脊髓灰質炎病例,以后再無病例發生,提前完成了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的目標。
三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醫療衛生上取得的成功,惠及到了我們每一個人。今天,很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習慣,其實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國家為了預防疾病,不遺余力宣傳的結果。
今天,我們常常把“多喝熱水”當做一種調侃。其實在過去,人們缺乏醫療衛生意識,一碗生水舀起來就喝,也不在乎是不是干凈、衛生,于是許多疾病就“病從口入”了。
而把水燒開,就可以簡單有效地殺滅大部分細菌,保證基本的飲水安全。為此,政府全面加強了“喝熱水”“喝開水”的宣傳和推廣,反復教育群眾喝燒開過和消毒過的水,不喝生水,帶動群眾養成喝開水的好習慣。
在這樣努力下,“喝熱水”才深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甚至成為中國文化的一種。
與此類似的,還有我們的廣播體操。今天的我們,誰能說我們的學生時代沒有做過廣播體操呢……不要小看它,廣播體操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曾經承擔起全民健身運動的重任,至今仍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