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郭松民: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布展和雕塑
點擊:6116  作者:郭松民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19-12-16 10:16:28

 

1.webp (18).jpg


布展:要有利于正確總結歷史教訓

“抗日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維持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而是為了中國的徹底獨立和中華民族的完全解放!


01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自1985年開館以來,接待的參觀總人數已近億人次,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其積極作用不容低估。
 
筆者曾兩度參觀紀念館,但不得不遺憾地指出,紀念館的布展存在嚴重缺陷,并不利于傳播正確歷史觀,也不利于正確總結歷史教訓。

 

1.webp (6).jpg

 

02

先問一個問題:中國為什么要設立這樣一個紀念館?
 
在歐洲和以色列,都有對二戰中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的紀念活動,以色列還專門設有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館。
 
歐洲的紀念活動,目的是清晰的——時刻警惕納粹主義、種族主義的死灰復燃,絕對不能讓歐洲大地上再次發生這種反人類罪行。
 
以色列的紀念活動,目的也是清晰的——增強世界范圍內猶太人對以色列的政治認同。因為猶太人之所以在納粹將他們趕進毒氣室時無力反抗,就是缺少自己民族國家保護的結果,現代以色列國立國的政治基礎,正是對納粹大屠殺的反思。
 
1.webp (7).jpg

 

03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主題是“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紀念館全部布展就是以高聳入云的“和平女神”作為終結。
 
“和平”主題明顯受到了日本廣島紀念原子彈爆炸主題的影響,廣島紀念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的主題就是“和平”,廣島并建有和平紀念公園、和平火炬、和平紀念館等等。

 

1.webp (8).jpg

 

但問題是,廣島以“和平”為主題紀念原爆,雖然說不上深刻,但也勉強切題,因為日本在二戰中遭到原子彈轟炸,正是他們發動侵略戰爭,破壞了和平的結果。但南京以“和平”為主題紀念大屠殺遇難同胞,就顯得莫名其妙,甚至自黑了——難道遇難同胞遭到屠殺是因為不愛和平嗎?
 
近代以來,沒有哪一個國家比中國更愛和平,雖然中國因為要保衛和平而不得不多次卷入戰爭,但從來沒有主動發動過任何一次戰爭。我們是被侵略的國家,最需要的是反侵略戰爭的勝利,以及威懾潛在的侵略者不敢再次發動戰爭的能力,和平的目標是從屬于這樣兩個目標的。
 
04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直接的目的(或者說主題)應該有兩個:
 
第一,提醒世人,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南京大屠殺,是一個巨大的反人類罪行,它彰顯了日本軍國主義在反人類的道路上所達到的令人發指的程度。
 
從廣義角度上說,日本軍國主義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泛濫成災的納粹主義、種族主義的一部分,南京大屠殺明顯帶有種族屠殺的特征——屠殺僅僅是指向中國人的,外國人僅憑膚色和語言就可以幸免。
 
警惕軍國主義、種族主義死灰復燃的主題,永遠不會過時,今天甚至更重要。
 
比如在中國南方一座曾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里,一種可以被命名為“地域性法西斯主義”的病毒正在肆虐。暴徒們公然歧視、排斥、甚至當街毆打講普通話的內地人,搶劫、焚毀和“中國”有關的機構和店鋪。我們不難判斷一旦他們掌握了權力,搞種族清洗并不是不可想象的。

 

在這個主題上,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這是值得肯定的。
 
05

那么,紀念館的第二個主題是什么呢?

 
就是要從中國人的角度,總結未能阻止大屠殺發生的歷史教訓。
 
猶太人被納粹屠殺時,以色列還不存在。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和政府。
 
但是,南京大屠殺發生時,中華民國已經存在了26年,號稱“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蔣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國民政府”也已經存在了10年,并且被今天的“民國范兒”們稱為“黃金十年”。
 
但是,蔣介石、執政的國民黨、國民政府為什么不能有效保衛南京?為什么沒有及時疏散市民?
 
從軍事上總結南京保衛戰為什么僅僅支撐了一個多星期就慘遭失敗的文章已經很多,這里不贅,僅指出一點——

 

蔣介石違背民國的軍事傳統,安排一個早已沒有“基本部隊”(即私人部隊,如蔣介石本人的黃埔系“中央軍”,李宗仁的“桂軍”等,唐生智的私人部隊已在1927年國民黨新軍閥的混戰中土崩瓦解了)的失意軍閥唐生智擔任南京衛戍總司令,證明他根本就不想認真保衛南京,這本質上是一個“政治甩鍋”行為——既想要保衛南京的面子,又不想讓嫡系將領承擔南京淪陷的責任。

 

最高統帥拿首都的保衛戰當兒戲,這就決定了南京保衛戰的必然失敗,蔣介石就是南京淪陷的最大罪魁。
 
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也是南京迅速淪陷的重要原因。

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后,國民政府曾計劃在南京以東外圍構筑陣地和要塞,并在參謀本部內成立了城塞組,由參謀次長賀耀祖兼任主任,邀請德國顧問幫助設計籌劃,但由于蔣介石把主要精力和資源用于江西“剿共”,所以計劃中的國防工事根本就沒能完成。
 
至于疏散市民的問題,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軍政高層,對南京淪陷早有預期,并且也為自己安排好了退路,但卻對南京市民隱瞞真實情況。
 
全面抗戰爆發以后,蔣介石和國民政府一再宣傳要堅守南京。上海淪陷當日,《中央日報》發表社論《告京市民眾》,聲稱:對于南京地方,政府“已設立了南京衛戍司令長官,統帥文武機關及全市民眾作守土自衛的打算。”并大肆報道蔣介石與唐生智要與南京共存亡的言論,但對疏散市民,卻不作任何安排,以至于南京保衛戰爆發時,城內還有50多萬市民,加上難民和守城部隊,總人數近70萬人。這些人在南京淪陷之后,除少部分逃走外都成了日軍屠刀下的羔羊。
 
1.webp (9).jpg

 

06

除了這些具體原因,南京淪陷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國民政府政治上的落后與反動。蔣介石“抗戰”的目的,并不像毛主席、共產黨領導的抗戰那樣,把抗日戰爭視為使中國獲得徹底獨立和中華民族獲得完全解放的一個階段,而僅僅是要保住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抗戰前期,蔣介石多次和日本秘密談判,其“底線”也無非是恢復到七七事變之前到狀態而已,也就是說東北不要了,華北也可以和日本“共管”。
 
由于政治上的落后與反動,蔣介石就不能有效地動員全民抗戰,更不能合理運用中國的國防力量,中國抗戰的正面戰場之所以打得極其艱苦,付出了過大的、與戰果不成比例的代價,到日本投降時仍然不能收復南京,原因正在于此。
 
07

對所有這一切——即蔣介石和國民政府高層以及國軍高級將領既不能保衛南京,也不疏散市民,戰前侈談與首都共存亡,大話炎炎,戰端一開就只顧自己逃命所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布展中沒有得到任何表現,反而渲染了他們保衛南京的“堅決”和國軍將士的“英勇”!
 
我在參觀時不由得在想:如果“國民政府”仍然存在,由他們來設立一個紀念館,其布展也無非就是這樣吧?
 
總之,在紀念館的布展中,蔣介石和國民政府以及國軍的形象是保衛者、犧牲者、勝利者、審判者,對南京淪陷沒有任何責任——這樣的政府在抗戰勝利后僅僅四年就被推翻,不是很可惜嗎?這樣的結論難道不暗含了對新中國的否定嗎?

 

1.webp (10).jpg

 

08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建立這樣的紀念館,要有利于中華民族正確地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要有利于強化對人民共和國的認同而不是對民國的認同——從這個角度來看,紀念館的布展存在重大缺陷,應該盡快予以糾正!

 

1.webp (11).jpg


雕塑:面對侵略者的屠刀,這樣有用嗎?


“并不反對從西方文化中去尋找靈感,甚至有所借鑒,但借鑒之前,一定要將其吃透,不能食洋不化。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自1985年建成開放以來,已經接待了國內外參觀者達數千萬人次,其產生的積極影響不容低估。
 
但是,由于紀念館的設計、建設主要都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是一個文化失敗主義情緒甚為濃厚的年代——完成的,所以也不可能不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有些雕塑和布展所傳遞的信息,并不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
 
略舉幾例。
 
01

請看下面這尊雕塑和基座上的銘文——

1.webp (12).jpg

這是南京大屠殺期間,一位被日本獸兵強奸的少女形象。

據統計,在大屠殺期間,南京城發生了大約2萬起強奸案!應該為受害者立像,以控訴日軍暴行。
 
但問題是,銘文卻散發著濃厚的封建吃人禮教的氣息。

1.webp (13).jpg

她被污辱了,怎么“只有死!只有死!可洗去這污濁?。?!”?

她是受害者,沒有任何錯誤!這不還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那一套嗎?她應該頑強地活著,復仇,至少要等到看到罪犯被押上絞刑架的那一天!不是嗎?

現實當中,可能確實有被日本獸兵侮辱后自殺的女性,這令我們傷心難過。但現實當中存在這樣的現象與在紀念館碑文上作為一種“剛烈”行為來提倡,完全是兩個概念。

02

1.webp (14).jpg
 
“災難之墻”旁邊十字架型的標志碑,上面刻有一排阿拉伯數字“1937.12.13—1938.1”,這是南京大屠殺的六周時間。
 
我覺得好奇的是,中國并非基督教文明的國家,標志碑為什么要設計成十字架形狀呢?為什么不是中國的傳統石碑形狀呢?
 
30萬遇難同胞中,無疑有一部分是基督徒,但更加可以肯定的是,絕大部分遇難同胞并非基督徒,他們可能是信佛教的、信道教的、信伊斯蘭教的、恐怕還有無神論者,用十字架來紀念他們,真的是對他們的尊重嗎?
 
03

1.webp (15).jpg
 
這是“和平女神”像。
 
這尊雕塑在展覽館的整個布局中分量極重,可以說是為全部展覽做了總結。

關于紀念館的是不是應該以“珍愛和平”為主題,我在多篇文章里有過論述,這里不贅,單論雕塑本身。
 
首先,“和平女神”這個命名非常奇怪,因為在中國的神祗系統里,無論是古老的神話傳說,還是道教、以及從印度傳入又完成了中國化的佛教,都不存在這位女神。

在《圣經》、《古蘭經》中,也沒有關于“和平女神”的記載或敘述。

 

事實上,“和平女神”為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神祗,名叫厄瑞涅Eirene,拉丁文為Irene。

關于她的所有檔案,都不能證明她是華夏女兒,也不能證明她關心過中國的和平。
 
所以,她站在這里,是陌生的、奇怪的、格格不入的,沒有人知道她是誰,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禮節來對待她。

建立和平女神雕塑的靈感,很可能來自于1924年在上海外灘落成的“勝利女神像”(又名“歐戰紀念碑”)。

1.webp (16).jpg

這是租界當局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上海外國僑民回國參戰的死難者而修建的,二戰期間被急于搜集金屬的日本占領當局拆除。

外灘的勝利女神像為青銅材質,左手撫一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兒童,身旁放著銅做的盔胄盾甲等武器。

紀念館的“和平女神”則為左手抱舉一男童,酷似基督教繪畫中圣母抱舉圣子的形象。

 

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影響力遍及全球,完全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我并不反對從西方文化中去尋找靈感,甚至有所借鑒,但借鑒之前,一定要將其吃透,不能食洋不化。

用毛主席的話說,叫“洋為中用”!

1.webp (17).jpg

比如,紀念館的“和平女神”,右手釋放和平鴿,是祈愿和平的形象,但面對侵略者的屠刀,祈愿有用嗎?

南京大屠殺中30萬遇難同胞的生命和鮮血,還不能使我們變得更加清醒、聰明一點嗎?

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屠殺的停止,不是祈愿的結果,而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結果——這是最基本的歷史結論。
 
所以,如果這個高高的基座上,站立的是手握鋼槍,保衛和平的中國人民的形象,或者藝術化地塑造一位手持寶劍,招呼中華兒女驅逐侵略者,保衛和平的母親(祖國)形象,不是更能升華剛剛參觀完紀念館,心情沉郁的觀眾情緒嗎?

1.webp (5).jpg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綜合編自“散兵坑觀察哨”)

 

10.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