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2005年3月,“狼牙山五壯士”的最后幸存者葛振林與世長辭。緊接著便從上海市教材編寫組主編口中傳出《狼牙山五壯士》已從小學課本刪除的消息。這個消息后來雖被辟謠,但是聯想到近些年各大媒體上歪曲、污蔑英雄的潮流,不能不引發國人的擔憂。
在此之前,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驗修正版)出版后,部分專家、學者在為幫助教師了解歷史學界的一些觀點和看法而編寫的《學習指導》中指出,被歷代人民乃至外國友人崇敬的歷史偉人岳飛,將不再被稱作民族英雄。幾年后又有媒體再度炒作此消息,并明確提出:
【“我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不同于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戰爭,是‘兄弟鬩墻,家里打....對于岳飛、文天祥這樣的杰出人物,雖然也肯定他們在反對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當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并不稱之為‘民族英雄’。”】
此消息引發軒然大波。
我們這一代人,是唱著《滿江紅》、讀著《狼牙山五壯士)》成長起來的。也正是在這些英雄人物壯舉的激勵下,我們奮發圖強,獻身于建設祖國的事業中。
然而按照這樣的邏輯,今天和未來的孩子們很可能將不再知道歷史上有過岳飛、文天祥,甚至近代史上抗日英雄的英名。
對于戰爭而言,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區分,區別正義與非正義的標準就是,是否抵抗外敵入侵,是否打的是保家衛國之仗。如果是,這就是正義之戰!但若是按照某些人的荒唐邏輯,假定當年的抗金斗爭是“兄弟閱墻、家里打架”式的內戰,那么一代英雄浴血奮戰的抗金之戰就絕非正義之戰,也就更談不上什么愛國主義精神了。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民族英雄有著明確的定義,即是“捍衛本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利益,在抗擊外來侵略的斗爭中,表現無比英勇的人,如我國歷史上的岳飛、戚繼光、鄭成功等”。由此可見,岳飛不僅早已被定為民族英雄,而且還是首屈一指的民族英雄。他的英雄地位,就連曾與其血戰過的金人后裔所建的清朝統治者都予以充分肯定,卻萬萬沒想到,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竟然還有人對岳飛的民族英雄地位予以質疑。
中年民族是一個漸進發展的民族,而絕非一個固定的概念。在歷史的發展中,它通過一系列的歷史事件不斷變遷和融合,今天這個多民族的國家才逐漸形成,國家的版圖也隨之改變。用唯物史觀來評價歷史人物時,不能把今天的國家觀念簡單的強加于古代國家的界定上,進而強加于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界定上。否則,我們多少與入侵之敵浴血奮戰的民族英雄全都將背上“內戰分子”的千古罵名!
行文至此,不禁聯想到日本的“靖國神社”事件。不思悔改的日本,不僅為約20000多名死去的乙、丙級戰犯在靖國神社設立了牌位,還在1978年公然將28名甲級戰犯中14名設置了靈位,包括東條英機、土肥原賢這些罪大惡極的劊子手。一些日本政要公然置亞洲各政府及人民的強烈抗議不顧,堅持參拜。
與此對照,國內一些人卻要將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狼牙山五壯士”退出教科書。此種行徑該如何理解?
民族意識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堅強堡壘。能否守住這個堡壘,完全取決于我們這一代對下一代的教育。
近年來,各種賣國言行更是明顯出爐,在所謂的一片戲說中,入侵我國領土、殘酷屠殺數千萬中華民族的劊子手們在熒幕上接連成為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成為歌功頌德的對象。面對這股逆流若不正確審視,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就將被湮沒在一片對賣國主義的無恥吹捧之中。
要樹立真正的愛國主義,有必要對賣國主義進行徹底的圍剿。也許,這才是我國廣大教育、文學藝術工作者們的首要重任。
【本文摘編自《楚漁:不對賣國主義進行徹底圍剿,就不能樹立真正的愛國主義》,《走上神壇的岳飛》P1,人民武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P45,略有修改】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