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邀參觀了香山革命紀念館,這是今年新建成的一座館。香山很有名,是北京的一處風景旅游區,清朝時是皇家園林三山五園的一山,八國聯軍侵華,香山遭到毀壞。當年平津戰役和平解放北京之后,中央從西柏坡到北京的第一站,就選在了香山,但在香山的活動,不大為人所知。多數人知道的,不過有毛澤東主席寫詩一首《占領南京》,在雙清別墅坐著看報的那張歷史照片,其他的在之后就是進城搞開國大典了。

新建的這個紀念館,值得參觀一下,雖然中央在香山的時間不長,一九四九年三月到九十月這幾個月,但展放的史料還是很豐富的。當年進駐北平,毛澤東最有名的一句話是——進京趕考,不學李自成,要考好。現在建國七十年了,考的怎樣,每人都會有自己的思考。現在搞初心使命教育,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總之感受到上邊怎么說就是什么吧,深問可能就麻煩,就像經常重溫誓言,重溫次數誰都不會少,但發誓的話來回發會有多大意思呢,何況發誓為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除了我們這些少數派,還有多少人敢張口說共產主義,怕只會遭嘲弄。參觀一路在想,當年那些革命者的革命到底為了什么?他們為誰在舍生忘死的革命?只看歷史,不敢懷疑他們的崇高,不能質疑他們的獻身,犧牲的烈士已矣,但幸存的勝利者,今天的人們是能體認到的吧。從中,不論承認也罷不承認也好,毛澤東主席是一個最偉大的為人民而革命的革命者,而不是為自己和家族子孫,是與不是,用自己的眼睛只要且看一下就行,連思考的力氣都不用費。分茅裂土那只是古代,歷史總在發展,行行業業也拿出去了,除了分茅的,先富起來的人,衙門里的官帽人,貧困的人,故事都不少,新的也正處處發生。現在紅色教育很多,這座紀念館也是新建,是需要給今天的人們多講講歷史,再不講,歷史就會被遺忘,更可怕的是被歪曲,忘了當初革命成功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我想才是最最不該不問的問題,這也是現今精英們常拿如今的問題去對照當年的歷史,用來詰問以讓人得出矛盾,比如工農被哄騙等等。當年共產黨毛主席是完全正確的,他們并沒有什么哄騙利用工農,他們是真心解放廣大工農階級的。我們的黨不同于西方的政黨,不是少數人利益集團的代表,而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工農階層的代表。利益代表,無非兩種,一種代表少數人,一種代表多數人。但代表少數人的常有,且看古今中外林林總總的小團伙和政黨,莫不如是,而代表占國民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唯有以共產黨宣言而誕生的政黨。這樣的政黨領導的革命,就是人民的革命;領導的民主,就是人民的民主;建立的政權,就是人民的政權;建立的國家,就是人民的國家。革命讓工人做了生產和工廠的主人,讓農民有了土地做了土地的主人,有了這些到手的利益,誰能不擁護呢?相反,不給利益,反而還要剝奪,誰會擁護呢?譬如說工資,舊社會是先干活再給錢,給多給少,給與不給,還要另說,而共產黨是一分不少的先給工資再干活,一直實行到現在,不過現在好像只剩體制內如此了。經濟發展了,不能人們得不到利益,只有得到利益,才會擁護。少數人得利益,得少數人的擁護;多數人得到利益,就得多數人擁護;若想不給利益還想得到擁護,那只能存于夢想之中。給大多數人利益,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它必須先要舍出自己的利益,舍出自己的利益,只有無產階級政黨才能做到,所以它從一出現開始就沒有自己的私利。如此,那么樣樣瘋漲的物價,這事關家家戶戶的民生,是不是就該管管了?太史公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言利,并不可恥,二十四史里《食貨志》就是說利的,俗曰:無利不起早。李自成沒成氣候的時候,放出的民謠是“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但成了氣候進了北京,卻是搜刮搶掠,掘地三尺,最后敗出而亡。毛澤東主席說趕考不學李自成,那么這個紀念館的紀念,和參觀的意義,最應該清楚的是,共產黨要時刻不忘為絕大多數人去爭取利益,為人民去維護利益,為人民去增添更多更好的利益,而決不可蛻變到少數人那邊上去。每個紀念館都很好,可以使之不忘歷史,但不能用于消費歷史教人感恩,而是不忘追求,不丟為人民利益的本色,如此那么每個紀念館的紀念就有了真意義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有修訂)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