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上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經過嚴格的評比,最終,國家科學技術進步進步獎特等獎,頒給了《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
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簡單來說就是絞吸式挖泥船,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在水里挖泥用的船。
可能很多人會不解,挖泥船?聽起來好像很低端的樣子,憑啥這東西能評這么高的榮譽?
啟人得給大家說說了:
其實,他不光是一條船,更是我國的現實版地圖編輯器。
打通水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大家都聽說過吧。
在21世界,貿易全球化,光修陸地上的路是不夠的,水路也要打通。
就拿我國的黃金水道——長江來說吧。
長江的含沙量高居世界第四,每年都會從上游帶來大量泥沙。
泥沙經過長久的淤積沉淀,不但生成了中國第三大島嶼崇明島,還在入海口堆積出了一道攔門沙,攔截了大船通航的去路。
如果不想長江流域的經濟受阻,這道攔門沙是必須要干掉的。
但是,啟人要說但是了。
長江的沙流源源不斷,每年都會沖來6000萬立方米。
就算你今天干掉了攔門沙,明天它還會慢慢堆積。
今天的上海港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一大港,如果不盡快打通上海和南京的航路,上海港的發展很快就會遭遇瓶頸,最終曇花一線。
中國必須盡快升級挖泥裝備。
天鯨號交付
事實上,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1966年,國家撥款170萬英鎊,從荷蘭買來一搜淘汰挖泥船。
隨著經濟的發展,1985年又從日本高價買來一艘。
在2000年以前,中國根本沒有造挖泥船的技術。
直到2006年,天津航道局自主設計了第一條大型鉸吸式挖泥船——天獅船,中國的挖泥技術,才算正式起步。
第一步踏出去,后面的事就輕松多了。
2010年1月19日,今天的主角天鯨號正式交付。
這東西可不得了,裝機功率、疏浚能力在當時處于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水平。
它工作時,前方巨大的刀頭會不斷旋轉,無論是普通的泥沙,還是海底的暗礁,在它4400千瓦的鉸刀面前,瞬間就會被擊成碎石。
這還不算完,天鯨號擁有無限航程的自航能力,可以在全球任意大洋中安全航行。
這些特性集于一身,讓他還有另外一個能力:
造島
下方是我國南部地圖,大家可以看到,整個南海海域面積遼闊,但鮮有陸地。
“日常維護”對我們來說費時費力,但又不得不做。
有了天鯨號,我們就可以直接在南海造島——那就是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啊。
一臺天鯨號,每小時可以吹出4500立方米的砂石。
2013年,天鯨號在南沙作業200天,吹出1000萬立方米的砂石,接連制造了:
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華陽島、南薰島、東門島、赤瓜島、永興島8座小島。
大大增強了我國的南海守護能力。
現在,天鯨號的升級版,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天鯤號也已正式投用。
2017年,商務部出于國家安全考慮,對大型挖泥船實施出口管制。
從被西方禁止進口,到禁止出口到西方,中國的苦日子終于過去了。
但也不得不說,即便是升級版的天鯤號,目前也僅能排名世界第三,和第一第二依舊有一定的差距。
只是...西方國家用了100年才做到的成就,我國用10年就接近了。
中國的速度,真是讓人沒法不自豪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