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燈塔在守候,晚舟早歸航!近日,好幾個月不見的華為孟晚舟,因為出庭受審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網友們一邊被她腳上的電子腳銬刺痛了眼睛,一邊又被她臉上的從容與自信戳了心窩。
時至今日,孟晚舟已經被軟禁了13個月。13個月的煎熬與羞辱,足以摧毀一個人的體面,盡顯狼狽和脆弱??赡憧疵贤碇鄣男θ?,仍然表現出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氣象:面臨拘扣和刁難,不懼、不畏、不怒,而是平靜如水、從容自若、淡定自如!
而此前的10月1日,孟晚舟離開居所赴法院時,更是通過媒體表達了對祖國生日的祝福。孟晚舟說,無論在天涯還是海角,心永遠和祖國在一起。
這一切,讓人感慨萬分。它說明,中國科技的進步,一定是要穿越關山重重。西方國家是不會拱手把高科技和先進制造業的領先地位,拱手讓給中國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沒有他路可走,唯有咬牙讓自己更加強大起來!二孟晚舟所受的磨難,絕不會白費!
剛剛,上海突然傳來大消息,一場科技領域的大轉折打響:中芯國際正式宣布,目前旗下14納米芯片已經實現了量產,并即將突破國產7納米芯片。是的,你沒看錯,不負眾望,低調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終于在2019年的末尾,正式量產了14納米芯片,并向量產7納米芯片的前方發足狂奔!
14 納米芯片,什么概念?
1納米=1毫微米(即十億分之一米),約為10個原子的長度。14納米,就是140個原子的長度,相當于頭發絲直徑一萬分之一。
7納米芯片,什么概念?
7納米芯片,就相當于在指甲蓋大小的尺寸上塞進69億個晶體管,實現了性能與能效的全面提升。
一石激起千重浪。消息公布后,中芯國際的股價一路上揚,市值已經接近500億港元。
經過了特不靠譜的一番折騰,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明白了芯片有多重要。2018年上半年,我國通信企業中興,就遭到美國“芯片制裁”的掐喉戰術,導致企業瞬間癱瘓。
事非經過不知難啊。現在,中芯國際量產14納米芯片并發力7納米芯片,意味著:中國中高端性能的芯片生產技術,終于要突破歐美封鎖,在高端芯片制造領域獲得一席之地!
孟晚舟要笑了:這就像一張中國發給世界的宣言書:看,我們正在激發自身的潛力,進一步加快攻克重大科技瓶頸,不斷實現超越!也許用不了太久,華為+中芯的市場格局,會成為國際科技力量轉向中國的標志。三芯片啊芯片,多少中國科學家為你消得人憔悴!要知道,如果說在工業化時代,鋼鐵是工業的“糧食”,那么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芯片”則就是現代工業的“糧食”。但是,制造芯片實在太難了,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打個比方,在高倍的電子掃描鏡下,將芯片放大一萬倍,它的結構就像是密密麻麻的立交橋和高速公路,而這些高速公路,只有頭發絲的萬分之一那么寬。
另外,芯片生產,還是一個分工極為深刻的工藝。特別是隨著芯片發展越來越復雜,就像搞建筑分為畫圖紙和施工隊,芯片生產也分為設計與制造兩個部門。
一個部門,負責畫芯片圖紙的,行話叫芯片設計公司。中國的華為海思,美國的高通,中國臺灣的聯發科,就屬于這類。他們只負責畫圖紙,不負責生產,圖紙畫出來后,就得找芯片代工廠生產,否則就成了空中樓閣,廢紙一張。
另一個部門,是負責將圖紙落地的芯片代工廠,他們像建筑施工隊,要做的是按照圖紙不擇不扣地把房子蓋出來。這方面,全世界最牛的企業,是臺積電,規模和技術均列全球第一。
大陸最大的芯片代工廠是中芯國際。今天,它終于實現了14納米芯片的量產,向7納米芯片沖鋒,將極大提升我國的芯片加工水平。
不要小看14納米制程工藝的芯片,這同樣也是中國相關產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不僅現在中低端手機,大多用的是14納米芯片,家電、車載等電子設備更是普遍使用這類芯片。
7納米芯片則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芯片,華為最先進的芯片麒麟980,采用的就是7納米工藝,全世界只有臺積電和三星擁有這個技術。一旦7nm工藝研制成功,中芯國際與三星和臺積電的差距也將無限接近。這也就是說,中芯國際的突破,每年將為我們國家節省大量的外匯。
要知道,中國每年僅在芯片方面的進口規模,就超過了石油進口的總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將為中國先進戰略技術領域、基礎前沿和國防安全提供了核心技術保障。
要知道,中芯國際完全屬于中國人制造,也完全屬于中國人控股。在此前中美圍繞科技猛掰手腕的時候,中芯國際二話不說,就自愿從紐交所退市,回歸香港上市,不被美國人所左右,主動為中國芯片安全兜底。
畢竟,別人的總是別人的,像14納米、7納米芯片這種最高端的核心技術,中國最終只能靠自己。試想,如果臺積電一旦不再代工生產海思芯片,有中芯國際在,我們就會有更大的回旋空間。
四
今天,中國14納米芯片終于實現量產,國產7納米芯片也即將到來。中國在芯片制造核心領域艱難突破,宣告外企獨掌話語權的時代結束!在這個值得興奮的時刻,請記住這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的名字:何庭波、張汝京、尹志堯,還有那些在為中國半導體事業奮戰在一線的人們,致敬!感謝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及其團隊。在百度百科上搜索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只有寥寥百來字的介紹。但是她對中國芯片科技的貢獻,卻遠遠不是百來字可以描繪的清楚的。
就是她,承擔起任正非的重托,帶領數千名華為兒女踏上了人類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作為“備胎“,十年磨一劍,踏上“麒麟芯片”坎坷的研發之路!感謝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及其團隊。是他,在2000年帶著臺灣300余名工程師一怒北上,在上海創立中芯國際,開啟了內地半導體代工新時代。選擇回內地重新開始,除了受當時臺灣半導體產業局勢影響外,還有張家人數十年不減的家國情節。
張汝京后來回憶時說,“父親曾經問過我,什么時候能回祖國大陸建一座工廠?這句話,我記了很久。”雖然最終張汝京因為多種原因離開了中芯國際,但他的貢獻,歷史不會忘記。
感謝中微半導體創始人尹志堯及其團隊。2004 年,被譽為“硅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已經 60 歲的尹志堯,做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決定:放棄美國的百萬美元年薪,回中國再創業!他說:我們給外國人做嫁衣,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了,是時候應該給自己祖國的人民做貢獻了。
尹志堯及其團隊白手起家創辦起了:中微半導體,回國十多年,就再次創造了奇跡:憑借自主創新,中微已申請1200多件國內外專利,并自主研制出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
缺芯!少魂!曾經,芯片制造一直是中國的心頭之痛!中國芯片行業,曾流傳過這么一句話:除了水和空氣,其他全從國外進口的。心里憋著一口悶氣,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強者生存,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沒有話語權,落后就要挨打!
禁運!禁售!少數國家一旦無法在公平的環境里競爭取勝,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禁售。我國一直在芯片行業受制于人,時常遭遇國外掐脖子、禁售等種種制約。然而,這一切,即將被中國人打破。
突破!精進!讓我們感謝眾多科研工作者吧,為了中國甩掉“缺芯少魂”的帽子,他們毅然放棄了在國外的安逸富足的生活,選擇了回國,默默的做著平凡而偉大的事!他們才是國家精神的代表,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脊梁!
大國征途,任重道遠!希望每個中國人都勵精圖治,奮發向上,天高高,海長長,好男兒,當自強!
內容來源:網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