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李殿仁:頂天立地傲蒼穹 ——深切懷念敬愛的張愛萍同志
點擊:  作者:李殿仁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0-01-09 10:55:52

 

1.webp (19).jpg

【紀念開國上將張愛萍同志誕辰110周年】

1.webp (20).jpg
【本文作者李殿仁中將(左)與張愛萍上將之子張翔中將(右)在紀念張愛萍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

2020年1月9日,是敬愛的張愛萍同志誕辰110周年。珍藏在我心底的敬重之情、懷念之情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張愛萍同志逝世之后,我一直想寫一篇文章悼念他老人家。敬愛之深,無從下筆,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1.webp (21).jpg
【開國上將張愛萍】

張愛萍同志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杰出的領導者,著名的書法家、大詩人等等。這些評價見諸于黨中央、中央軍委和多數文章的評語,實事求是,毫不夸張。但是,我覺得還不足以描繪出他的豐功偉績,特別是他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在我心目中,張老不僅是黨和國家的優秀領導人,是軍隊文武雙全、軍政兼優的高級優秀指揮員,更是人生楷模,明事明理明心的光輝榜樣,還是我的良師益友。上天眷顧,我從上世紀70年代就認識張老。他雖然不是我的直接領導,卻是我崇拜的偶像,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榜樣。因此,我同他的交往就比較多,受益也就頗多。

張愛萍同志16歲參加革命,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歲參加紅軍,伴隨著我們黨我們軍隊我們國家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奮戰了78年,戰功赫赫,成就輝煌。有人統計他一生創造了56個第一,比如第一次提出游擊戰、“六絕”“十法”;創造我軍第一支海軍;組織指揮我軍第一次陸海空諸軍兵種渡海登陸作戰,解放一江山島和大陳列島;組織指揮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等等,都是打基礎、破天荒、歷史性的偉大貢獻。

這78年,我們黨、我們軍隊、我們國家的全部工作都是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而展開的。又都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做出了巨大成績,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在探索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但總體上是團結向上的,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張愛萍同志作為黨的優秀黨員、軍隊的高級將領、人民群眾愛戴的領導者,也不能置身度外,也是在艱苦中磨練,在斗爭中成長,取得的是苦難的輝煌。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大浪淘沙,烈火真金,實踐和時間這兩個最公正的裁判,見證了張愛萍頂天立地傲蒼穹的英雄本色。

頂天立地的正氣


張愛萍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如日月可鑒天地,如青松可傲霜雪。首先表現在他堅定的理想信念。

1.webp (22).jpg
【1955年11月,張愛萍和蕭華等在旅大軍事演習中。】

他參加過紅軍反圍剿斗爭,走過萬里長征,在皖東開辟抗日根據地,到棗莊協助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役。他自己參與和指揮了無數次著名的戰役戰斗,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建國后他創建海軍;當總長期間,負責過全軍的精簡整編,特別是領導指揮國防科技、兩彈一星、軍事裝備等重要工作,還分管過軍事外交工作,在戰斗工作的第一線接受磨練,歷經各種艱難困苦,風風雨雨的嚴峻考驗。特別是他兩次坐過國民黨的監獄,也受誣陷坐過共產黨自己的監獄。但他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從來沒有動搖過,純真的家國情懷從來沒有改變過,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從來沒有遲疑過。張老說,“從參加革命那一天起,我對自己的信仰就是堅定的。一個共產黨員只有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報效終生的義務,沒有為自己爭取任何名權利的權力。”他說到做到,一以貫之。他淡泊名利,十次讓職,三次辭職,六次死里逃生。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嫉惡如仇,大義凜然,敢作敢為,寧折不彎。那股正氣使好人愛,壞人怕。毛主席說他“好犯上”,葉劍英說他“渾身是刺”,鄧小平說他“惹不起”。怎么理解?反正我理解這不但不是批評,反而是表揚、肯定,說明張愛萍一生正氣。只有正,才敢硬,有底氣,無所懼。一身正氣,就心底無私,坦坦蕩蕩。1966年8月17日夜11時許,張愛萍接到電話,通知他明天(8月18日)上天安門城樓,參加毛主席接見紅衛兵。這無疑是一個很高的榮譽,機會難得,好多人還搶著去呢。但張愛萍覺得陪會的事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原定8月18日要到濟南同工程兵、鐵道兵的領導組織搶搭黃河浮橋的軍事演習。他把這個情況向通知他的人作了說明,對方冷冷地說,“你看著辦吧”。張老就按計劃去了濟南組織演習。誰料,這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污蔑為對毛主席感情有問題,是不忠的表現。組織了幾萬張攻擊污蔑張老的大字報,還向上面報誣陷材料。談到此事時,張老對我說,“擁護毛主席熱愛毛主席不在形式,而在內容。照毛澤東思想辦事,把演習搞好,提高戰斗力,才是真正的忠于毛主席。不管他們扣什么帽子,我心里坦然得很”。

1.webp (23).jpg
【1949年8月,毛澤東接見海軍初創人員。右五為張愛萍。】

張老文革中慘遭誣陷,被批斗達五年之久,致病致殘。1972年經周總理批示,可同家人見面。張老賦詩:“春陽日和耀眼紅,松柏竹梅生氣沖。寒流難斫蓄芳蕊,風雨過后更蔥蘢。”“令我精神重抖擻,更覺團圓意味濃”。表達的不僅是親人團聚的興奮,更是笑對磨難樂觀向上的精神。1975年3月8日,張愛萍在被打倒8年后重新工作,再任國防科委主任。他賦詩曰:“久困重圍沖突,今朝又催征程。大張浩然正氣,還我舊時精神。”他沒有去機關報到,而是直接下到七機部230廠蹲點調查,大刀闊斧地對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領域進行了急風暴雨般的整頓,廣大干部群眾、專家學者歡聲雀躍,消除派性,團結戰斗,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尖端事業搞上去。但好景不長,由于“四人幫”搗亂,1975年底,又開始了“批鄧反右”。張愛萍又被卷了進去。但他老人家胸懷博大,大義凜然,白天受批判,晚上抓工作,節假日都搭進去。張老說,“我知道,他們給我的時間不會太多了。我必須搶在他們前面,今年把衛星打上去”。1976年1月18日,由國防科委和七機部召開批判張愛萍的大會,各界人士7000多人參加。張愛萍同志一早起床,刮了胡子,對鏡著裝,從醫院來到會場,從容地對著麥克風講,“去年三月我重新工作以來,到了一些單位,接觸了一部分群眾,講了一些話,也做了一些決定。假如我犯了路線上的錯誤,將由我個人承擔全部責任,與其他同志沒有任何關系。”說完這72個字。扭頭就走了。在場的絕大多數人無不欽佩有加。張老說,既然他們要我面對這么多群眾,怎么檢討就不是我個人的事了,我絕不低頭。由于受張老頂天立地的正氣所感染,“批鄧聯張”根本搞不起來。天意民心,1976年10月6日一舉粉碎“四人幫”。1977年3月,張愛萍再次被邀復出,寶刀不老,又一次開辟了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的新局面。

頂天立地的豪氣


張老是一位豪邁自信的英雄。上世紀60年代初,中央決定讓張愛萍同志參與領導兩彈一星的工作。1962年直接任命他為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總指揮。張老說,“我只知道手榴彈、山藥蛋,哪懂什么原子彈。中央把任務交給了我,我就要想辦法堅決完成。”他認為,中國人又不比外國人笨,別人能做的事,我們中國人也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好。張老經常說,“我這個人,歷來就這樣,只要應承了的事,不管高低貴賤,苦樂難易,拼了命去做,一定能做得最好。”勤奮好學,不恥下問是張老的一貫作風。他先請了劉西堯等幾位知識型領導作助手,又拜朱光亞為老師學習專業,再請教錢學森鉆研科技知識,還廣泛求教和聽取鄧稼先、程開甲、孫家棟等專家的意見。試驗室、戈壁灘、發射架下,各個廠區都有他的身影。他不但是一位一線指揮員,還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知心朋友,堅強后盾。程開甲院士說,“張愛萍是一位一諾千金,能干大事的領導人。原子彈試驗的隊伍,如果沒有這樣一位大將掛帥,一切很難如此順利”。我親自聽到過許多老科學家講過類似的話,可見張老在知識分子中的威望之高。

1.webp (24).jpg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張愛萍在試驗場向周恩來總理匯報。】

頂天立地的才氣


張愛萍是大家公認的儒將,文武雙全,軍政兼優,才華出眾。我印象深的主要三個方面。

一是具有戰略思維。他經常說,領導干部要有博大胸懷,世界眼光,要能把握大局,照顧到方方面面;要能統攬全過程,關照到前前后后;要有預見性,尋著規律,認清本質,關注發展趨勢和要達到的階段性成果及最終的結果。他說,像我們這樣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做主的大國,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任何人都靠不住,只有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壯大自己。大國重器核心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上世紀80年代,張愛萍認真分析了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感到軍隊長期“盤馬彎弓箭不發”,容易滋長和平麻痹思想。那些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和戰略方案,浪費人力物力。積極建議軍隊工作要從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指導思想轉移到應對現代化局部戰爭上來。分清輕重緩急、先后順序,把重點突出出來,把拳頭建設好。他舉例說,毛主席就是大戰略家,在四面受敵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抓兩手,一手抓兩彈一星,一手抓大辦民兵師,使得美帝、蘇修都不敢對中國輕易動手。一個不敢打,一個認為打不起。我們就是要縮短戰線,集中人力物力搞一些尖端武器,建設一批拳頭部隊,再加上全民的國防教育,把人用好,把風氣搞好,我們就會立于不敗之地。既能維護經濟建設這個大局,又能完成保衛國家安全的神圣職責。張老看問題總是高人一籌。1987年,他到了云南前線,以77歲高齡登上老山主峰,祭奠了烈士,贊美了英雄,同時向中央建議“停止輪戰,恢復正常”,得到批準。事后越看越覺得這是一個偉大戰略之舉。

二是具有創新思維。張老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創新的一生。他有句名言:“沒有創造的思想,便沒有創造的行動”。他說,毛主席講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會。但人的潛能是可以發揮的,不懂就問,不會就學,要有學習的韌勁和鉆研的耐力。黨和人民交給了任務,就要潛心弄懂,拼命干好,這就需要創造精神。有創新意識的人辦法多,沒勝任能力的人理由多。張愛萍接受了領導制造兩彈一星的任務,就又拿出戰爭年代那種出門忘妻、出征忘家、上陣忘我的那股勁頭。他認為這不是簡單的要叫花子同龍王比寶,而是共產黨人和霸權主義比志氣,一定要下恒心,立足自治自強,決不受制于人,發誓要“空手套白狼,赤手打老虎”。張老在毛主席、周總理直接領導下,創建了“中央總攬、軍民共管、層級銜接”的領導體制;制定了“科學布局、適度前瞻、滾動發展”的戰略規劃;完善了“需求牽引、協同創新、資源共享”的有效機制;實施了“行政專家兩條線指揮”的領導方法;發揮了“國家主導、團結協作、聚力突破”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等等。這一套創造性的領導管理和指揮治理體系,既為兩彈一星偉大工程的勝利推進、斬獲全勝提供了全方位的有力保障,也展示出張愛萍的超群智慧和創新能力。

三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張愛萍思考問題實事求是,科學慎密,表達時又形象生動,活靈活現。再深奧的道理,經他一講,外行人能聽得懂,內行人挑不出毛病來。陳毅有句名言:“就是當了褲子,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有人反駁道,“老總啊,還是穿上褲子吧,原子彈再重要,也沒有吃飯穿衣重要”。張愛萍說,“打狗也要有根打狗棍,沒有打狗棍,你的飯也吃不安穩”。張愛萍是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詞充滿哲理,又富有文采,讀起來很有味道。我讀過若干首張老的詩詞,欣賞過他若干幅書法作品。我向張老請教,有些詞怎么沒有標明詞牌名稱?張老對我說,“那是我自己創造的”,“對古人的學問要敬畏要學習,但要取其長而不拘泥于形式。作詩寫字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就行,是真實感情表達。常寫打油篇,只為自己看。第一個寫詩詞的人學的誰的詞牌,第一個寫書法的人臨的誰的字貼”,字里行間表現得出神入化,自信瀟灑。

頂天立地的勇氣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在張愛萍面前“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他一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見敵則殺,碰難就幫”,勇不可擋。1975年重新工作,銳氣不減當年。有詩為證:“久困重圍突破,今朝又催征程,莽莽大地落混沉,浮云蔽日天陰。大張浩然正氣,奮起千鈞雷霆。摧枯拉朽邪惡鎮,還我舊時精神。”還有他當年的講話,“我來的頭一天晚上,就貼出大字報,讓我滾回去。我要是怕早就退避三舍了。這是黨交給我的任務,我能夠在火線上退卻、逃跑、投降嗎?”“重說一遍,伸張正義,打擊邪氣,用不著害怕。捅你兩刀子,捅就讓他捅嘛,毛主席說,死得其所。哪有一個革命者說自己革命是為了長命百歲的?捅一個洞,進醫院,捅幾個洞,進八寶山。為了中華民族,光榮!”“說我講今不如昔,就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告訴你,我不怕,泰山壓頂也不能把我的骨頭壓碎。”大義凜然,無所畏懼,震懾魑魅魍魎!

1.webp (25).jpg
【1987年10月1日,張愛萍于老山前線。】

張愛萍的勇氣是真理在握,天性使然,而不是魯莽行事,匹夫之勇。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軍隊要忍耐。有中央領導就提出讓軍隊“自我保障,自我發展”,在軍隊興起了經商辦企業活動。對此,張愛萍十分反感,堅決反對。他提筆就給國防科工委黨委寫信,嚴肅地指出,“有些人要去搞企業、公司經商,就讓他們離開軍隊或政府去搞好了。這種官商和軍商,實不是我們共產黨領導的社會干的,只有軍閥、國民黨可以,熱衷于經商,必然導致腐敗。”“不要把自己個人的人格也變成商品。”張老在軍委常務會議上說,“軍隊和政府經商,勢必導致官倒,官倒必然導致腐敗,穿著軍裝倒買倒賣賺錢,無異于自毀長城。”要知道,經商辦企業可不是一般人決定的,而且在全軍已經形成了一股風。張老這些話振聾發聵,在當時背景下要有多大的勇氣和膽識,我沒見到第二個。雖然,當時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但幾年后導致的腐敗橫行,作風敗壞,沖擊部隊戰斗力,敗壞軍隊名聲,結果警醒了中央和全軍高級將領。直到1998年7月,江澤民同志指示軍隊、武警部隊必須停止一切經商活動,基本上剎住了歪風,糾正了偏向。但并不徹底,直到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同志決定軍隊停止一切有償服務,聚焦準備打仗,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標準,才真正停止了經商辦企業和有償服務,軍隊像個軍隊樣子了。現在回想起來,張老的膽識和勇氣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頂天立地的和氣


張愛萍是一個原則性很強、非常嚴肅認真的人,但他同時又是一個慈祥可親、富有大愛之心的人。愛憎分明,是非曲直明辨清晰。“和為貴”“溫如玉”“性情純真”“暖如春風”,在他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里略舉幾例。

紅日照方巷。1965年張愛萍率領工作隊到邗江縣方巷大隊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簡稱“社教”,又稱“四清”。為了工作方便,他化名張平。他給自己規定了四條要求:“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斗精神,火熱的階級感情,嚴謹的科學態度。”他一猛子扎到人民群眾中間,同吃同住同勞動,直接聽取群眾意見,親自掌握第一手材料,發現貧窮、落后、愚昧籠罩著方巷,急待改變面貌。張老有針對性開展了三項工作。一是組織大家學習毛主席著作,既提高了思想覺悟,又學到了文化知識,還提高了能力素質。二是教育改造不合格的領導和犯錯誤的干部隊。對游手好閑,流里流氣,多吃多占的干部批評教育,通過教育改造變為新人。三是抓生產、疏通河道、植樹造林、科學種田、脫貧致富。概括起來,抓學習治愚昧,抓教育救干部,抓生產治貧窮,很快出現了一個干群團結、積極向上的新導向,并成為全國的典型。由此,我想起了張老對我多次講的一句話:“關鍵是人”。制度、體制當然重要,具有重要作用,但所有的制度體制都是人制定的,也是人執行的。任何因素和人比較起來,人是第一位的。這里沒有把群眾分成幾派,而是親密團結互相信任互相幫助;這里沒有告密誣陷整人的現象,而是開誠布公開展批評自我批評。解放了思想,涵養了風氣,提高了素質,創建了新導向。老百姓把這一段歷史作為最美好的記憶,專門立了碑紀念。同樣是社教,是四清,許多地方搞成了階級斗爭的戰場。方巷卻出現了“東風浩蕩”。這是張愛萍人民情懷的真實寫照。

再比如專家學者的知心人。1985年8月初的一天,九院院長鄧稼先向張愛萍匯報工作。張老一見鄧稼先人瘦了許多,氣色不太好,馬上勸他去醫院檢查,“我現在就給你聯系”。說著就給301醫院領導打了電話。鄧稼先連忙推辭說,“我還沒有匯報呢”。張老問,“有什么急待解決的問題嗎”?鄧說“沒有”。張老說,“現在就去醫院,我陪你去,坐我的車,有話車上說”。鄧再三推辭,張老不依,就去了醫院。醫院領導和醫生見張愛萍親自陪一位病人檢查,很是感動。20分鐘就檢查出結果,是直腸癌,已屬中期偏晚,且有轉移。張愛萍指示馬上住院,并親自審定治療方案。鄧稼先手術時,張老從開始一直守候到結束,感天動地。鄧的夫人許鹿希說,”“張老對部下關心是真心實意的,絲毫沒有賞賜的意思。張老曾柱著手杖,爬上了二層樓到我家看望我們,我們全家都很感動。他當時坐過的沙發及房間的擺設,我們至今沒有動,也不想動,就是為了懷念張老,記住這份情誼”。

1.webp (26).jpg
【1994年,精神矍鑠的張愛萍。】

紀念張老,開始覺得無從下筆,提起筆來又收不住了,好像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完。

有人說,張愛萍不懂政治。我卻認為他具有偉大政治家之風范。當然,他的這個政治既不是資產階級政治,更不是封建主義政治,而是純正的無產階級政治,是人民大眾的政治。佩服他的人有一個共同評語,他是“最有風骨的人”。我認為,他的政治風度就是頂天立地傲蒼穹的正氣、骨氣、豪氣、才氣、勇氣、和氣。這是許多人難以比擬的。

攻擊他的人可以編造謠言,給他扣多種帽子,唯獨找不到他人品上的瑕疵。編造了,人們也不信。

有的人說他性格倔犟,有的人說他脾氣古怪。張勝說他是一個剛烈的人,一個透明、率直的人,一個孤傲的人,一個天真的共產主義者。這些評價都有道理。但我更贊成李爾重同志的評價:他是一個純真的馬克思主義者。如果再加一句:他是人生楷模。
 
1.webp (27).jpg
【本文作者李殿仁中將】

(作者系國防大學原副政委、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副會長;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祖國網”)

 

10.webp (1).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